暂时性结束了京城的日程,王深回到江海家中。
时间转眼即逝,一转眼王小颖放了寒假。
这一天,王深好不容易结束了阶段性的工作,打算在家里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养足精神,准备应对之后的行程。
怎奈,尽管手头上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家中还有其它的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说,辅导女儿王小颖做寒假作业。
王深曾经怎么说也是一名高中老师,在他眼里,小学一年级的寒假作业,还不是信手拈来?
这个当儿,他坐在王小颖的身旁,督促着不想做作业,只想看动画片可怜兮兮的王小颖做着寒假作业。
平日里,王小颖很是想念王深。
这个时间点,却觉得王深讨厌极了,心底一直渴望着王深出门工作,而不是呆在家里。
因为,只要王深呆在家里,王小颖就觉得她失去了她心爱的动画片。
失去了心爱的动画片,就等同于失去了灵魂。
忽然之间,她再也不想念王深了,只想王深快点离开。
只有这样,她才能重获自由,才能重新找到灵魂。
她的动画片,以及她的快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通过与爷爷奶奶的对比,王小颖觉得她爸爸变了,变的再也不可爱了。
还是爷爷奶奶最好,在家中想怎样就怎样。
反观王深这个臭粑粑,刚放假没两天就要人家做寒假作业。
没有人性。
冷血无情!
王小颖满肚子的委屈无法发泄,她想念她的婉婉阿姨,她想念婉婉阿姨带着她出门玩的场景,她想要那些美好的日子。
而不是现在这样,需要坐在桌前做作业!
“爸爸,你今天没有工作吗?”没做两道题目,小屁孩就已经坐不住了,侧头出声向王深问道。
“你问这个干什么?”女儿心里是怎么想的,王深一眼就能看出来,笑眯眯的反问道。
“没什么,我就是有点好奇和关心你嘛。”王小颖萌萌哒笑嘻嘻的撒娇道。
“关心我?”王深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故意的继续追问。
“对呀!”王小颖听言,停下了写作业的事情,连忙不停的点头,娇声娇气的应道,“爸爸要是呆在家里耽误了工作,那可就不好了。”
“老师说过,做事要从一而终,不能随随便便就半途而废,或者是不能打混偷玩。”
“爸爸,你今天呆在家里,要是耽误了工作,怎么办?”
“耽误了工作,就赚不到钱,爸爸赚不到钱,就没有钱送我去学校念书,我念不了书就无法考上大学。老师说我们以后如果考不上大学,就会没有饭吃,就会饿死。”
“爸爸,我不想没有饭吃,不想饿死。”
“而且,我以后还想买饭给爸爸吃,买肉肉给爸爸吃。”
“所以我不想考不上大学,爸爸也不能耽误工作。”
.....
“....”王小颖小小年纪一口人生大哲理,说的王深一愣一愣。
给人的感觉,这小孩,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实属人间罕见。
然而,这只是外人的看法。
身为王小颖的亲老爸,王深又怎会不知这番言语中的隐含意思??
说了那么多话,都是虚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唯一的关键点,就是在问,王深为何没有出门工作,而是呆在家中?
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想要试探的问王深怎么不出门工作,想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让王深出门,脱口而出一大堆人生大道理!
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人生感悟,实乃人中龙凤。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王深知道,并不是如此。
王小颖并没有那些感悟,她只是单纯的想要促使王深出门工作不呆在家里罢了。
这样一来,她就是家中的山大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写作业?
撒撒娇,家中的二老就放纵了,绝不会严厉的管教。
家中,唯有王深才会“狠”下心来。
也就说了,只要解决了王深,她就获得了自由的灵魂,瞬间能够感悟到世界的美妙。
而王深,正是在这之前的拦路虎,正是这美好前的阻碍!
“但是...爸爸今天没有工作啊。”王深明白女儿言语中想要表达的含义,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哦...”听到王深说没有工作,王小颖顿时失望的应了一句,一副非常不情愿和失落的神色。
她年龄小,任何情绪都直接表述在脸上,不似成人会各种隐藏。
“那爸爸明天有工作吗?”失落了一会,王小颖再次抬头问道。
她这个问题,并不是想王深带她出去玩。
因为她知道,刚刚放暑假,只有在家做作业的结果,不可能出去玩的。
所以,她会这么问,是想确定王深明日是否在家。
只要王深明日不在家中,那么家里她就是山大王。
寒假作业什么的,又能推迟一天。
总而言之,作业这些东西,能推一天就推一天,永远都不想做。
“你问那么多干什么?先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再说。”王深听言瞪了一眼,他同样明白王小颖问这个问题的隐藏含义,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挨了批评,王小颖不开心的吐了吐小舌头,迫于王深的威慑力,只得乖乖的继续做作业。
王深见到王小颖开始做作业,便把手机摸出来看了一眼。
自从微信推出,且顺利推广之后,王小颖的班主任老师就建了一个家长群,将整个班级里所有小朋友的家长都拉了进去。
这个当儿,家长群里比较热闹。
一些家长将寒假作业上的题目发到微信群里交流吐槽。
王深点进去看的第一眼,就看到了一道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
假如1=4,2=8,3=16,那么4=?
在这道数学题后面,不少家长瞬间给出答案。
1号家长:4=32!
2号家长:4=32!
3号家长:32。
.....
10号家长:32。
......
按照规律来看,4=32,完全没有毛病。
可是,王深曾经作为一名老师,他清楚小学一年级是不学乘除法的,到了小学二年级才会开始学习乘除公式。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规律并不能套用在小学一年级小孩的身上。
原因很简单。
一年级小孩根本就不会乘除法,更别说这个乘除法里面有一个数还是两位数。
这就更加不可能了!
因此,这种题目,并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解答。
王深只看了一眼,就知道答案是什么。。
因为,答案已经写在题目上面,根本就不用去想什么规律。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