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上任

  王斌准备了礼物,和张直一起到了郑大虎的府前,守备府只是一栋破破烂烂的农户大院,王斌敲了门,下人把王斌迎了进去,原来郑大虎已经交代过了,有富顺来的姓王的年轻人直接进府即可,家人告诉王斌二人,郑大虎让他二人来后去府学找他,原来叙州府知府今日找郑大虎有事,二人正在府学。

  二人无奈,只能退出来,而向府学而去,叙州府府学所在的地方距离知府衙门不远,二人很快就到了。

  古代府学不是读书人只管学习的地方,这种官办教育机构的体制是学校与祭祀机构一体,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机构结合在一起,是学庙合一的府级官办教育机构。王斌和张直进了府学,只见里面是一个大院,东面是学宫,西面是孔庙,正中的牌匾上写着“明伦堂”三个字,二人见一伙人正在孔庙理祭祀,就在孔庙外等着。

  在明伦堂的左边,正放着一块“卧碑”,之所以叫“卧碑”是因为这块碑不是竖栽,而是横躺的,故叫做卧碑,卧碑上镌有满满的朝廷禁令,两人便凑了上去,仔细打量。

  张直看了一会,不禁冷笑道:“三哥,你看这上面所写的几条,这一他条,生员不得言事;还有这一条,生员不得立盟结社;还有这个,生员不得刊刻文字,那朝廷要这些读书人干什么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知道死读书,这还叫读书人吗这样得人,狗屁不懂,怎么去治理好地方,治理治下的百姓?”

  王斌看着也是冷笑。近代西方人所要力争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所谓的三大自由,刚好和卧碑上的这三条截然相反。这“卧碑”大概是顺治初年的时候所建,后世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金圣叹就是犯了卧碑禁令而被杀头了。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明治新政府成立之初,即发布了《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於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作为新国家的治国方针,要求今后所有的人,都对政治自由发表意见,任何事情都可以开会讨论,公开广泛地征求意见,决定国家的方针,并呼吁不分上下,同心协力共议国事。

  “明治维新”建立了日本现代的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银行制度等,日本正是有了这些现代制度的支撑,很快地跟上西方国家的脚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列强中的一员。而现在的满清政府却还在打击士子,禁锢语言,以愚黔首!

  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亏空常平仓的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三月初,金圣叹与一百多个士人到孔庙聚集,悼念顺治帝驾崩,借机发泄积愤,到衙门给江苏巡抚朱国治上呈状纸,控诉任维初,要求罢免其职。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十一人,并为任维初遮瞒回护,上奏诸生倡乱抗税,惊动先帝之灵。满清有意威慑江南士族,再逮捕金圣叹等七名士人,在江宁会审,严刑拷问,后以叛逆罪判处斩首,于七月十三日行刑,是为哭庙案。

  “哭庙”是苏杭一带流传已久的习俗。江南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来自殷实之家、中产阶级的读书人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监察力量,当官府有不法之事不当之举,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作《卷堂文》,向祖师爷孔圣人哭诉后,更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势众的“哭庙”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视而采纳。但换了新朝,老皇历撞了南墙,生员们换来的却是杀身之祸。

  明朝的言论十分自由,所以才有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流传于后世的名言,其实历史上,也不仅仅是明朝如此,很多朝代都是鼓励读书人发言,比如唐宋皆是如此。只有清代才不许人讲话,简直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了!

  华夏历史上,官吏的任用,向来都归吏部管辖,五品以下吏部有权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报给宰相(内阁),由上面做决定。而清代的所有官员,第一步由吏部引见给皇帝,必须皇帝见了面以后,才能正式去上任,在大清朝,无论怎么样的小官,皇帝都引见,这无非表示全国用人之权都在皇帝手里。并不是皇帝看重这些官,却是皇帝拿这项制度来教训汉人,告诉你,这是皇家的权,你不见到皇帝的面,即使芝麻大的官,你也休想做!

  祭祀完毕,叙州府知府交代了几句就走了,郑大虎热情的接待了黄斌,郑大虎以前是郑蛟麟的贴身家丁,是郑蛟麟的大力提拔,他才能当上这个守备。郑大虎知道王斌是郑蛟麟的眼前红人,郑蛟麟又交代了他要照顾好王斌,所以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虽然没有正式任命文书,不过也不影响,他就等着王斌过来上任了。

  郑大虎交代手下的人带着张直和王斌的家丁去办入籍手续,王斌的任职文书还要等郑蛟麟到了成都以后才能补办过来,还要送到兵部备案,他亲自陪同王斌去了宝屏上任,等到了宝屏安排好以后,要走的时候,王斌私下塞给了郑大虎五十两银子,郑大虎交代他好好干,有什么事情找他,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等到了汛地营地的时候,王斌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就和后世周星星香港出差,看到“丽晶大宾馆”而不是“丽晶酒店”时的表情一样,王斌手里的行李也一下掉在了地上,后面的家丁们脸上也都全是失望之色,张直看着王斌的表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己和家丁们先走了进去。

  等所有人都进去了,王斌才回过神来。感情这郑大虎早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所以死活也不愿意自己邀他留下来吃饭,因为实在是太寒酸了,太寒碜了!

  王斌都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了,自己总共送了*,郑蛟麟和郑大虎250两银子,自己不就合着是一个250呀!

  宝屏只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小镇,王斌负责的七个小汛的营地,就设在这里,但平时营地里面没有多少人,大家都分散在七个汛地各自值守,就是王斌要带的50人,大部分也都要分到最大的汛地,也就是老君山去驻扎,每个汛地都有自己住的临时营房,只有大事情发生的时候,所有的绿营士兵才到这里集合。

  王斌来到宝屏镇的营房里,营房也就是一个大校场,四周一些黄土夯成的房子,看起来就像后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厢房,墙皮斑驳,残破不堪。

  王斌来到自己的房间,虽然破旧,却还干净,和后世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宅院差不多,王斌放下行李,转身出了营房。

  张直和家丁们已经在院子中间等候,王斌走了过去,张直在两个绿营士兵的陪同下,大声叫喊,招呼营房里面的士兵出来集合。由于现在是承平时期,缺乏紧迫感,一个个绿营官兵都是懒洋洋的,看到王斌到来,才慢悠悠的穿衣戴帽,一个接一个的从营房里面出来报到。

  王斌看着眼前的这些绿营官兵,连后世的民兵都不如,就这还是郑大虎为了王斌,临时调走了50名老弱病残剩下的,怪不得吴三桂起事以后,势如破竹,都是这些怂货,不被打的屁滚尿流,落花流水才怪呢!

  加上自己的50人,王斌手下现在有216人。由于今天是新把总上任,所有的人都到齐了,总共是166人左右。

  王斌让自己的家丁排成一队,其余的166人排成一队。

  家丁前后左右,一个整齐的方阵,像豆腐块一样方方正正,他们一个个标枪一样,挺胸抬头,肃然木立。

  再看这100多绿营兵,除了少数的看着还有些样子,其余的一个个抄着手,斜着腿,歪着头,哪像个军人,简直就是集市上逛街的一群农民!

  唯一的好处,这里面的大多数人还都是年轻人,而且不少都是二十岁左右。年纪大的在几十年的四川兵乱中死的差不多了。不过也好,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

  下面的人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发现自己的把总也不说话,只是瞧着自己,新来的这些家伙一个个整齐肃穆,绿营兵的声音慢慢小了下去。

  王斌叹了口气,站到了队伍的前面,高声道:“弟兄们,我就是你们的新把总,姓王名斌,郑军门让我到这里来,是要带出一队好兵的。从明天开始,你们不仅要干好本职的工作,而且要开始进行训练。”

  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了起来,王斌和张直对看一眼,都露出了一丝苦笑,王斌压了一下手道:“你们如果有谁不愿意服从我的命令,不愿意训练或者受不了训练,可以申请调到其他的地方,我会向郑大虎禀报,绝不会为难大家。”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帝国的脊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