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诸般琐事

  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正如王斌说过的一样,华夏从不缺有梦想,有血性的民众,缺的是引导他们的先驱。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有了自己的引导,王斌确信,这些人可以走上帮助华夏复兴,自己也迈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王斌看了看眼前的这些年轻人,阳光下一个个满脸汗水,但却没有人去擦,胸膛挺的笔直。乌黑的眼珠,黑色的头发,实实在在的华夏苗裔,王斌过去,挨个给了每人的胸膛一拳,重重地点了点头。

  面前的年轻人一个个更是挺直了腰杆,“黑又硬”们都是涨红了脸蛋,只是背后的辫子让王斌皱了皱眉。

  众人进入大厅,王斌坐下暗想,一下子近2000人的加入,确实是个幸福的烦恼!

  “黑又硬”们都不敢坐下。眼见自己的首领黄小龙都是毕恭毕敬地站在王斌身边,他们更是拘谨。

  王斌那里知道年轻人的想法。他现在正在思考队伍的问题。自己身边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650人的队伍,如果董平再把400人转过来,再加上这山里的1000多人,这就是2000多人了!

  别人造反嫌人少,自己却嫌人多!却不知,人多就意味着要花银子,就意味着责任。

  后世太祖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还建起了几万铁军,难道自己2000人还养不起,无非是怎样统筹安排,分流,训练。2000人一年的吃喝也就是五六千来银子,自己目前的财政还承担得起。

  王斌沉吟了一下,让黄小龙马上回富顺一趟,把湖南帮剩余的人连夜全部带到宜宾。

  富顺是自己的根本,可不能出任何问题。如果湖南帮的人在富顺县出了事,官府很容易顺藤摸瓜,查到众人背后的自己。无论如何,富顺的盐井,盐场不能牵涉其中,这是王斌的底线。

  湖南帮的事闹的这么大,大批的流民在官道上行走,很可能已经引起了官府的注意。黄小龙想起来也是担心不已。幸好他叮嘱过刚仔晚上进去,这会还来得及。

  黄小龙换上官军的衣服,带着两个家丁,马不停蹄急奔富顺县而去。

  张直急匆匆的赶到了,一看见满屋子的人,起先一愣,等坐下王斌介绍了以后,知道都是自己人时,不由得心中疑惑。

  王斌把事情介绍了一下,张直也点头道:“三哥考虑的周详!湖南帮人多口杂,一个不慎,咱们在富顺县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富顺的井盐生意现在这么火,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这个时候,千万不可粗心大意,自毁根基!”

  王斌点点头,张直的建议正合他意,人必须一个不剩的带出来,训练的任务又得交给张直了。

  湖南帮1000多汉子,苦大仇深,回不了头,是最好的起事力量!至于人数,往大雪山上一放,连个水花都没有!

  粮食可以从大雪山周围四县购买,也可以通过水路从重庆府运进,要多少有多少。

  王斌心里明朗了许多,思虑道:“道理是这样,但咱们自己也得种点粮食,总得做最坏的打算。”

  范誊接话道:“禀公子,小的来自湖北麻城,在小人的家乡,近几年种植了不少外来的番薯,此物产量甚大,极易种植,小人觉得不妨采购一批种子,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张直道:“即使买来种子,也得有专人种植,所谓术业有专攻,外行人可干不好这农活。”

  范誊赶紧道:“不瞒两位公子,小人幼年时就曾跟家父种过这番薯,其实并不复杂,而且这宜宾富顺一带湖广流民甚多,找出一些会种番薯的人应该不是难事。”

  王斌不禁轻轻拍了一下桌子,人才就是人才,不仅想到问题,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斌看着范誊道:“如果让你去湖广经办此事,有没有什么问题”

  范誊规规矩矩地道:“公子放心,小人尽力而为,定不让公子失望。”

  王斌点点头,坐了下来。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而今已经过了种植季节。等黄小龙回来后,这些人可以一起去湖北。黄小龙可以在荆州府发展内线,未雨绸缪。范誊就专门负责番薯事宜。

  王斌道:“此事随后再办不迟。所谓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你先在流民里面找一下,把懂得种植的人找出来,到时候好帮你做事。到时候咱们种植的范围可能很大,你要做好准备。”

  范誊拱手道:“公子高瞻远瞩!这叙州府及其周围地方,荒地甚多,如果都能种植,当够十几万,几十万人食用,小人全凭公子调遣。”

  王斌郑重地道:“大家不要小看了这红薯,如果是战乱时期,这番薯不知道要救多少人的命!到时候咱们要把能种植的地方全部种植起来,最起码让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一下在来这么多人,房屋是个问题。看来只有先分流一部分到老君山上,另外一部分去大雪山。

  王斌让家丁们分别去老君山和大雪山,告诉高元爵和熊海,让他们做好相应的安排。

  王斌沉吟道:“为了应付叙州府以南的哨卡,我一会修书一封给宜宾知县,让他撤回衙门的巡检。张直今晚带营里的家丁们,和范誊,李杰一起去官道上接应湖南帮和矿工。记得打起官军的旗号,如果有官府的人问起,就说是要剿匪。如果遇到不开眼的,直接做了就是。万一有大规模的绿营兵,马上派人通知我,我自会前去解决。”

  王斌让孙氏兄弟马上前去安排,趁天黑前多买些粮食蔬菜,运往山上,防止山上不够用,再多买一些日常用品,主要是被褥枕头之类,以备来人要用。

  孙氏兄弟知道时间紧迫,拿了银两赶紧离开。

  还怕不够,王斌让家丁把守备库房里能穿的衣物也都准备好,准备假公济私。另外叫人把宜宾县城各布店的黑色土布和灰色土布,包括针线都给买下,然后送往大雪山和老君山,让高元爵和熊海安排山上的妇人制成衣服。

  士兵的荣誉是要靠荣誉,民族自豪感,个人装备等一系列事物组成的,统一的着装众人更是必不可少!

  明末名将卢象升巡视九边后,曾上书崇祯皇帝:“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拿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绔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堂堂国家的边军主力,竟是身体孱弱至此,缺衣少穿,形若乞丐,指望这些人保家卫国,简直是痴人梦想!难怪连卢象升这样的铁汉都要潸然泪下了。

  王斌又对着众人道:“各位,此次人数众多,因此必须分流。达州来的矿工和湖南苦力们去大雪山,我会在负责这一路;几百个练勇到了,全部去老君山,这一路由张直负责,大家都下去忙吧。”

  张直跟在王斌后面,看看四周无人,这才低声问道:“三哥,湖南帮一下来了这么多人,虽说以后是自己的弟兄,但目前情况下要不要分流,一部分去老君山,一部分去大雪山。如果全去了大雪山,他们的人数可是超过了我们,不管怎样,人的心里总有一个主次观念,宾强主弱,不能不防呀!”

  王斌赞赏地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兄弟,张直现在考虑事情是越来越全面了,也越来越透彻了。

  王斌思考了一下,对张直道:“那你就打个时间差,把矿工和湖南帮第一批人送到大雪山,然后把后面的练勇和湖南帮剩下的人送去老君山。第一批人过了宜宾县就给我。你只有辛苦一下,再把第二批人接到老君山。”

  张直郑重的拱手道:“事关重大,三哥尽管放心!”

  宜宾知县接到王斌连夜剿匪的公文,自然是欣然答应。剿匪时,万一自己的部下有个差池,那可是一屁股的麻烦事。再者都在一个地方混,他也要给王斌一个面子。

  富顺县的一段哨卡由董平的老子董瀚麟负责,王斌要董平亲自出面,他相信一定会没有问题。

  过了金沙江,即便是遇到筠连县的巡检,王斌也不担心。如果吓不走,他完全可以大开杀戒。不过筠连县地广人稀,就那二三十个巡检看守,以筠连县的吏治腐败情况来看,王斌有很大把握避过这些人的哨卡。

  上次自己几乎把筠连县的黑暗势力一扫而空,这么短的时间,他们不可能完全恢复起来!

  “春秋五霸”!王斌不由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现在会不会又有了新的“战国七雄”啊?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帝国的脊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