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文明之基础

  下面是沙盘的动手制作,是让学员们根据大雪山的地图,以及地图上的数字,制作出相应的沙盘。

  看黄小龙在思考,王斌劝慰道:“不要着急,慢慢来,最重要的是准确,慢一点没有关系。”

  特种兵训练营的事情传开后,黄小龙也从外地赶了回来,王斌特意要求他参加训练。

  本来只是想考验一下他的意志力。王斌也告诉过他,支撑不住就退出。谁知道这小子竟然坚持了下来。不但通过了前面的魔鬼训练,眼前的技能训练也没有落下,还真是让王斌吃了一惊。看来人的潜能真是无穷啊!

  黄小龙心里清楚,幸亏在当连勇和家丁的时候训练的比较刻苦,攒下了一点底子,不然大雪山这么残酷的训练,他可能坚持不下来。

  既然王斌选他到这里来,他就必须要坚持下去。王斌告诉过他,这些人以后一半可能是教官,另外一半可能就是他的手下,他自然更是要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了。

  帐篷里面,一灯如豆,昏暗的光线下,王斌正在和手下的教官们谈论着训练的情况,这时,守门的家丁把黄小龙带了进来,其他人都退了出去。

  “小龙,你的训练任务就到此为止了,外面的很多事情还要你主持。你收拾一下,先去成都。”

  成都是王斌发展的下一个重点。尽管经过多年的战乱,成都已经破败不堪,但它好歹是四川的政治中心,埋下一颗棋子,自然是势在必行。

  玻璃的生产和使用在西方虽然源远流长,但其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则发生在16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重合。哈佛教授佛格森(NiallFerguson)曾提出,西方文明在近代的崛起是建立在六大理念基础上,而其中两个和玻璃有关:科学和现代医学。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夏的祖先们穿不破玻璃天花板?是他们掌握不了关键技术吗?其实与制造瓷相比,制造玻璃的技术壁垒只低不高。二者的制备过程相差不多。造瓷是将粘土捏成容器形状,加热到1300℃的高温,再逐渐冷却。而制备玻璃是将沙子(主要成分是石英或二氧化硅)加热到1200℃的高温,再逐渐冷却而成。

  玻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的主要用途有三个,一是摆件和玩器,二是器皿,三是富人家或教堂的窗户。玻璃在华夏历代的市场潜力并不大。玻璃的酒杯或花瓶,与瓷器相比较,无论是从成本上讲还是从美观上看,并没有什么优势。瓷杯比玻璃杯更适合华夏的茶文化和白酒文化。当然,反过来也成立:玻璃杯比瓷器更适合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和啤酒文化。

  而用玻璃做窗则和华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冲突。华夏文化讲究的是底蕴和内涵,含蓄和朦胧。华夏人不喜欢透明和直白。一眼看到底,没遮没拦的,那就太没有层次了。很多事情都是心照不宣,隔层窗户纸,虽然一捅就破。但真的捅破了就大煞风景。

  因此,从一开始,王斌的一个想法就是建立一个哪怕小些,也必须正正规规的玻璃工厂。

  前世上学时,他可是没有少接触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学器皿。试管、酒精灯、三角瓶、冷凝装置……,至于医学上的玻璃器皿,如酒精瓶、各种溶液瓶、针筒等,他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就说后世一个普普通通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水银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原理如此简单,欧洲在16世纪末已经发明,18世纪成熟,但华夏却是20世纪后才得以普及。

  令人讽刺的是,此时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于1670年在北京制造出温度计和湿度计。其后西方的耶稣会教士几次进献温度计和相关西方仪器,康熙本人十分喜爱,但却是供奉在养心殿里。于是,这些西方的先进科技被搁置了200多年。

  有赖于前世做外贸时,大量的接触玻璃杯,平板玻璃的出口业务,王斌对玻璃的生产并不陌生。每一次外商来广交会后,王斌一般都要陪客户去工厂参观,因此对于玻璃工厂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十分熟悉,算是半个专家。

  自从来到这宜宾为官,他就把这玻璃的生产放在了心上。

  他可不是为了什么营利,尽管这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但最重要的是从瓶瓶罐罐的仪器发展处华夏将来的化工,医学,甚至轻重工业,当然,也包括军工业。

  就比如这底火技术和雷酸汞,雷酸汞就需要一次次的实验而得,有这些玻璃仪器自然是再好不过。

  老君山下,树林掩映处,一座近代化的玻璃厂已经建立了起来。

  工厂建立于此,也正是基于峨边县,马边县丰富的白云石和石灰石资源。金沙江边的石英砂更是到处都是。玻璃工业所需的原辅料基本都有了。

  至于制造平板玻璃所需的锡石,则是从泸州府买来,而后加工所得。

  云南个旧县是华夏最大的锡石产地,具有悠久的矿业开发历史。据史料记载,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对银、锡、铅进行了开采,元、明时期,铜的开采很兴盛,清初以来,锡的开采规模越来越大,产量居全国第一。为此吴三桂还建立建立衙署,专门管理矿务和收解锡课事宜。

  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华夏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

  而锡石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锡。炼锡比炼铜、炼铁、炼铝都容易,只要把锡石与木炭放在一起烧,木炭便会把锡从锡石中还原出来。

  为了保证锡的质量,王斌连煤炭都没有用,用的全是木炭。幸好锡重复使用,数量不多,所以也没有耗费多少。

  玻璃的原料配方为:石英砂67%、石灰石6%、白云石7%、纯碱(碳酸钠)13%、芒硝1%、长石6%,另外加微量的木碳粉。

  加入芒硝和木炭粉的作用就是脱色和澄清,使得玻璃更加透明和无色。

  玻璃的整个生产线由混合料平台、玻璃窑池、锡槽、退火窑,以及玻璃板运输带组成。

  玻璃窑池由耐火材料组成,其窑炉的外观设计出自王斌之手,不过窑炉的建造,以及所用的耐火材料全部都是由里面的工匠负责和选材。

  玻璃窑池的入口连接着混合料平台。窑池顶部是三段台阶式结构,先高后低,再到最低;底部同样是三段台阶式结构,不过是从低到高,和顶部相对应,形成一个三级横放的“凸”字结构。

  这样底部从低到高,顶部由高到低的设计也是有利于温度的逐渐提高,利于混合料的熔化。

  混合料在玻璃窑池高温熔融后,形成玻璃液。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出流进锡槽,并浮在金属锡液面上。因为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由于锡的熔点只有230多度,因此很容易形成锡液。玻璃液浮在锡液上,所以这种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也叫浮法玻璃生产,在后世极为流行。

  玻璃带在离开锡槽时温度约600摄氏度,之后进入退火窑,将玻璃的温度渐渐降低至50摄氏度。由此进入一个平整的由手摇产生动力的传送带,最后再进行裁切和包装入库。

  至于空心容器的制成,则是没有了锡池,换成了玻璃锅池,用以承载形成的玻璃液。

  曹吉虎此时正在玻璃窑池车间忙的满头大汗,作为整个玻璃工厂的主事,20两银子的月薪,他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

  来自“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河南汝州的曹吉虎,世代都以生产陶瓷为生。若不是明末以来,连年的战乱,人祸加上天灾,河南赤地千里,他也不会沦落到四川谋生。

  自流落到了这叙州府老君山上,做了一个普通的窑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山下的玻璃厂要招窑工,他便毛遂自荐来到了这里。

  他现在还只有四旬左右,自然还想着成家立业。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至少要给曹家留下个种,把这祖传的制瓷手艺传下去。

  玻璃窑池和退火窑的建造,就是在他和几位窑工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来的。

  原料中用磁石除铁也是他的建议。就连磨具的制成工艺,玻璃的成型机器,也是他和另外的一个窑工共同想出。其功能相当于后世的机压玻璃。

  机压玻璃,简单来说就是在玻璃成型机器上,装上模具和冲头,将玻璃液放入模具,用冲头利用玻璃液的可塑性进行冲压,将玻璃液压制成模具所需的造型,跟陶瓷的滚压成型十分相似,这种成型工艺做出来的玻璃叫机压玻璃。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后世的那么多机械,只能是用一个水力带动的曲柄滚头装置来滚压成型。

  王斌看他做事细致,头脑灵活,于是让曹吉虎当了玻璃工厂的主事,相对于后世工厂企业的总经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帝国的脊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