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未雨绸缪

  刚过正月二十八,去湖广购买番薯种子的范誊回来了。番薯自从明末传入华夏,从沿海已经传播到了湖广一带,虽然种植番薯的人数不是很多,但种植番薯却是确有其事。

  相比之下,历史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土豆,也就是所谓的马铃薯,则是要到了百年之后才由欧洲传入华夏。

  范誊带人买回来了两大船上好的番薯种子,足足有800石,可以种2000多亩地,花了将近600两银子。600两银子,那可是够120个人一年的吃食。

  在路上耽误的原因,也是因为众人一路顺江而下,过江浙,到福建,才耽搁了功夫。

  看来这些家伙做事都是沾染上了王斌一向的作风,追求完美,一味追求“高,大,上”,从来不管花了多少银子,在他们心目中,王斌就是财神爷,那里有财神爷缺银子花的。

  井盐上,王斌一年大约有七八万两银子的收入,老君山王斌一次性得了将近二十万两银子的横财,现在老君山上的沙金每年大约有十几万两银子的收入,再就是铸钱,所以王斌面前三四千人的花费还是负担得起。

  目前最大的花费就是骑兵,这家伙太费银子了,一个千人的骑兵队,马匹就得五万两银子,再加上士兵和马匹的装备,一次性就得十万两银子。

  等火铳大炮出来,还不知花费好几,士兵的盔甲也是个大头,3000士兵的长矛和铠甲就得近十万两,幸亏自己有铁有煤炭,不然花费就海了去了!

  更是担心人手不够,所以范誊花大价钱从福建湖广一带请来了几个种植农户,每个都是种植番薯经年的老手。

  范誊给了50两银子一年的高价,几家人一商量,就带着家人就过来了。范誊知道番薯的耕种季节,他怕浪费时间,收购和番薯种子以后,一路上风餐露宿,马不停蹄,终于赶上了农时。

  望着眼前黝黑憔悴的范誊,王斌不禁高兴地道:“范誊,干的不错,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像你这样,我们这些汉人就有希望了。”

  范誊恭谨地道:“属下谨记公子的教诲,弟兄们都能吃苦,幸运的是一切顺利,没让公子失望。”

  王斌点了点头,能做事却不贪功,不骄不躁,冷静沉着,是块好料子,看来这范誊是个人才。

  范誊继续道:“公子,小人的老家是湖北麻城,小人这次去湖广福建,买完番薯种子以后,想着还有些时间,就顺便回去家乡转了一下,家乡的许多人都生活艰难,小人传播了一下公子的仁义,乡人大多都愿意到四川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王斌拍了拍范誊的肩膀,欣慰地说道:“富贵不忘乡人,范誊,我没有看错你!”

  王斌对范誊道:“上山后,你和李破奴讲一下,让他准备一下。到时你的乡人来了,也得吃喝不愁,不能让大家心里不舒服。”

  范誊感激道:“多谢公子。”

  番薯自明末由福建华侨陈振龙由吕宋引进华夏,刚开始在东南沿海种植,曾在福建活人无数。后来慢慢向长江流域,湖广等地蔓延。北方由于气候寒冷,特别是明末处于小冰河时代,红薯种植不易,所以在明末北方,番薯并没有得到大量的推广。

  番薯含有丰富的糖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等。红薯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多种维生素,产量极大。在四川人口稀少的情况下,种植其更是理想之至。

  ”大人,这番薯种植简单,产量大,在四川这地方,可以一年两季种植,实在是个好东西!只是不太好储藏,容易腐烂,还请大人要在山上多多备些地窖,以便储存。“王老实说道。

  “老哥,你怎么舍得背井离乡,从福建到咱们这四川来呀“王斌问道。

  “大人,小人夫妻两个只有一个儿子。家里本来就穷,这靖南王爷的税负又重。听范小哥说,咱们这里,孩子可以上学堂,又不掏钱,所以小人和妻子一商量,就来了。”王老实回道。

  “说的好像你多不爱银子似的!还不是看上了范小哥那50两一年银子的安家费,装什么清高!大人,你别见怪!不过那靖南王耿什么忠的,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处抓丁,他手下的官兵也一个个如狼似虎,真真是坏透了!”王老实的妻子反驳道。

  耿精忠就是以后的三藩之一。现在就开始抓丁,看来是不就就要起事了。

  王老实顿时尴尬,看来是女子当家。王斌笑道:“大哥大嫂放心。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就和我说,我一定帮你们解决!“

  王老实的妻子喜道:“那就多谢大人了!如今我家儿子也上了学堂,住处也有了安排,我们也就没有什么要求了!大人放心,我们当家的虽然人老实,但种番薯可是有十几年了,大人完全可以放心,保证到时候让大人有个好收成!”

  几天后,在范誊和李破奴的组织下,大雪山下的荒地,开始种植上了番薯。王老实和其他几个湖广的种植老手,也是带着男女老幼,在田头忙的不亦乐乎。

  到了最后,只是在南广河沿岸种了一小块荒地,还不到2500亩地,大多数的荒地还没有种上。王斌不由得后悔买的太少了,不过,再去湖广的话,一来一回,时间上来不及,就只好等来年的种植季节了。

  王斌根本不担心番薯的适应性,后世四川重庆可是番薯的种植大省,没有听说那里不能种的。再说了,番薯本身的种植要求就不是很高,又有种植的砖家在此,还怕什么!

  这个时代的番薯,基于时代种植技术的局限性,产量肯定不能和后世相提并论。后世番薯的产量大约是每亩3000公斤,按三分之一产量计算,是1000公斤,也就是16石左右,2000亩也就是32,000石,也就是200万公斤,400万斤,在这个年代,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

  到二月初的时候,番薯已经全部种了下去,王斌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

  种植番薯的土地,都是周围的荒地,而种植的农户,大部分都是仙峰山上和大雪山上的的流民,王斌没有要求山上的矿工和苗人帮忙。相对来说,这些地都是王斌的私人地产,尽管没有官府的明文规定,但大家也私底下认为这些东西是王腹黑的个人田产。

  绿油油的秧苗从地里一簇簇的长的甚是喜人,王斌抽空去看了一次,见番薯长势良好,心里也是高兴。

  范誊已经被再次派往湖广,准备夏季番薯的种子。王斌给他的采购量是上次的数倍,要够种五万亩地的。王斌让他多带些人去,分批运送,赶在季节前回来就行。

  王斌接到弟弟的来信,说是忠叔病了,让他有空回去一趟。王斌匆匆赶到了富顺县,发现忠叔确实病的不轻,应该是陈年旧疾。

  何神医说问题不大,然后开了方子,胡杰兄弟俩悉心照料,王斌也是天天守在身旁。只有三四天功夫,忠叔的病竟然好了。

  王斌长出了一口气,言道:“忠叔,你可吓死我了!上天保佑,你没有大碍,这样我就放心了!”

  听到王斌种植了不少番薯,忠叔皱眉道:“这番薯产量是大,但不容易贮藏,得另外找个办法,解决才是。”

  王斌没有什么办法。四川如今荒地甚多,再加上地广人稀,根本不缺粮食。万一这红薯大面积种植,怎么样储藏,确实是个大问题。

  忠叔猛然拍了一下脑袋,大声说道:“瞧我这记性,怎么把这事儿都给忘了!真是年纪大了!”

  王斌疑惑不解,忠叔确是不再解释,只是喊胡杰到井上,去找两个姓李的老师傅过来。

  两个衣衫褴褛的老者,进了房间。看见王斌,连忙过来行礼。

  忠叔却是立即问道:“李大,你们兄弟两个,是不是在闯王的大顺军干过是不是会用番薯酿酒”

  李氏兄弟看了一眼王斌,李大抱拳道:“公子,胡管家,我兄弟二人确实会酿酒,不知你们有什么事情,可是要酿酒吗”却是一口陕北口音。

  王斌也猛然记起来,自己在后世不就喝过地瓜酒吗,那可是个好东西,美味可口,甘甜爽口,男女皆宜,却不知道眼前的李氏兄弟就会酿造。

  而且,现成的玻璃厂,可以制作出和后世一样的玻璃瓶。虽然目前没有瓶盖技术,则完全可以用木塞代替。

  至于销售,也可以像后世的脑白金、脑黄金一样,走高档路线,打开高档酒的市场。

  好东西,透明的酒瓶,高档的包装,还有什么能比这打动人们的虚荣心!

  仔细的把后世的名酒包装,广告以及销售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王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构思,这又是一条敛财的康庄大道呀!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帝国的脊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