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未来战争

  王斌进了铁厂,只见里面场地甚是广袤,现在铁厂的工匠有300多人,除了戴梓和杨师傅领导的小组30多人在山上,其余的200多人都在山下的这间铁厂里。铁厂的四面都是高厚的围墙,一面墙紧邻河边,中间有一道大门出入,高耸的炼铁炉,炒铁炉,以及活塞型的木风箱,这几个部位都位于大门外,紧靠河边,当然是为了引用河流的水力。

  就比如这个木风箱,以前是人力,现在则和铳管的生产一样,完全改为了水力,王斌即使没有建造过水车,可流民里有的是天南海北的工匠,轻轻松松就建了起来。

  南广河水流湍急,上下河十里之类落差达到60多米,但由于河流较窄,只有30多米,因此极易修建水坝,这也是王斌想把铁厂建造在这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南广河的水力资源。

  现在河上已经修起了一道水坝,这是王斌安排人在冬季枯水期修建起来的,大雪山丰富的石料资源也让这座水坝的修建速度大大加速。

  靠近河边的大门也是铁制,平常的火炮很难击穿,生产时开启,停产时则处于关闭状态,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回巡查,不分昼夜。

  出了大门,河岸边,紧靠着高墙,一座座齐整的平板房车间内,一溜水力钻床整齐有序,借着水力,钻头均匀旋转,钻着一个个乌油油的火铳铳管,一个个钻好的粗细一致,长短统一的铳管规规整整地放在工作台上。

  几个检验铳管质量的工匠正在用一把刺刀往铳管上套,只有严丝合缝的铳管才能通过,车间内人数不少,但是来往都肃静无声,只有铁器的磕碰声和外面钻床的摩擦声。

  刺刀由于是铁模制造,尺寸统一,因此误差极小,而铳管难度较大,因此,为了确保刺刀与铳管的吻合,每一把铳管都要和刺刀的模板进行检验,以确保将来套刺刀时,刺刀太松或者套不进去。

  负责铳管生产控制的是一位来自金陵的蒋大周,已经五旬高龄,年纪虽有些大,却是精力充沛,经验丰富。蒋大周一家都死于战乱之中,只剩下一个孙女,辗转来到四川,如今孙女在“希望学堂”上学,蒋大周毛遂自荐来到铁厂,因为严格认真,阅历非凡,造火铳的技艺高超,被杨师傅任命为铁厂铳管生产的工匠头,专门负责铳管质量的控制。

  根据蒋大周的介绍,现在铳管的合格率在八成以上,主要就是因为水力钻床和冶炼熟铁的质量高的缘故,根据现在的速度,一个月大约可以造出合格的铳管300左右。

  王斌想了一下,现在也急不得,隧发火铳是个精细的东西,还是慢工出细活吧!

  刺刀则是因为炼钢工艺的局限,只能到这个阶段了。

  从兵器制造的第一天起,王斌就在工匠里面立起了规矩,那就是专人负责,批次管理,分级检验。

  专人负责就是制造兵器的工匠必须为自己制造的兵器负责。批次管理就是日期管理,某一天生产的产品必须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批次,有问题时便于追溯。分级检验分为三个部分,就是生产后铁厂检验,入库前库房检验,使用前军方检验。

  负责检验质量的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军方人员,做事情严格按照军规,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从关禁闭到坐牢不等,最严重者面临砍头的危险。

  而火铳和刺刀的质量就是其中最严格的几个指标。

  火铳组成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着组装火铳。一排排黝黑锃亮的火铳靠着木架而立,十分诱人。

  几个学徒拿了几把火铳过来。王斌接过一看,入手有些沉,但造型尚可。刺刀的韧度不够,但厚度的增加改善了刺刀的易折性。

  铁厂里面也是岗哨林立,由于士兵和里面的工匠彼此基本都认识,外面的人一般很难混入里面。

  铁厂里的工匠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饰,衣服皆为宝蓝色,这也是王斌结合了后世工业工厂的特点,与士兵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至于下班以后工匠们喜欢穿什么衣服,那就不是王斌管辖的范围了。

  工匠们的住处紧靠山一面,和铁厂之间被一道围墙分开,这也遵循后世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的原则,工匠们的生火,做饭也都用上了现在流行的蜂窝煤炉子。

  工匠们也可以到铁厂的食堂去吃饭,但因为大多数的工匠都是有家室的人,所以除了单身狗在食堂吃以外,其他的人基本都在家里吃,而选择在家吃饭的人都会有一份补助。

  和部队的军官一样,工匠也属于“高薪阶层”,像这些铁厂的工匠,一般技艺的每月都是3两银子左右,领头的都在5两左右,而戴梓等人下面的研究人员,薪酬就更高了。

  不过对于铁厂里的工匠来说,3两5两就已经是做梦才能得到的好报酬了,再加上吃住免费,过去求都求不来的好差事。而且在这里,人人都会受到尊重,哪像其它地方,把自己看的像下三滥一样!

  除了火炮和隧发火铳的关键部位在山上生产,其它的铳管,刺刀,工兵铲,工兵锹,头盔,铠甲都在山下的铁厂生产。

  其实铁厂不应该叫铁厂,应该像后世的那些军工单位一样,叫什么宜宾军工厂之类的,王斌思考了觉得还是算了,叫什么无所谓,关键要造出东西,叫什么以后再说吧。

  铁厂的原料车间,在铁厂最后面的靠山处,山上山下已经修了专门的大道来运输矿石,铁厂后大门也是戒备森严,来往车辆不但需要登记检查,而且还要核查是否为固定人员,一旦有误,都是先行抓捕,后期核实,因此,闲杂人等混进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洗煤和炼焦车间都在原料车间旁边,也是就近取材,缩短运输距离,

  厂区的工人都是头戴圆盔,面部戴着口罩,尤其是炼铁炉旁和炒铁炉旁的工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身体包裹严实,观察铁水熔化,查看铁水颜色,实在是再危险不过。

  王斌走进炼铁车间,一股炙人的热浪迎面扑来,车间的工匠,学徒们个个脸面通红,汗流浃背。

  即便是王斌这样的经年习武之人,只是带了一会,也是感觉酷热难当,更不用说其中工作的这些工匠学徒了!

  通红的铁水流进一个个模具里,形成一个个铁铸的*外壳。弹壳会被送往组装车间,进行组装*和引信,然后封存。

  *的形状和后世的德意志M24*非常相似,也叫“马铃薯捣碎器”。所不同的是木柄为实心,没有拉火管装置,也没有雷酸汞引爆。

  引信被装在弹体前部,按照燃烧时间5-6秒设置了长度。引信的慢速燃药经过改造,显然要快了一些。

  这也是戴梓从“戴氏火炮”的*炮弹设想,而推出的小型弹体。其成功的关键就是调整了慢速燃药的速度,使弹体爆炸的时间定在5-6秒,以便士兵甩出*后,不会被对方再有时间扔回来。

  M24*的设计非常合理,投掷距离远,投掷十分准确。M24采用木柄设计,由于杠杆原理,受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将其投掷的又远又准,基本上都可以达到60米左右。

  中国军队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开始大量使用仿制的M24*作为制式武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一共使用了三千万枚*(国军二千二百多万枚),这些*基本上都是M24的改进型,大约40万左右日军士兵伤亡在*上,这基本占了侵华日军伤亡的接近三分之一。

  在这个时代,这*现在就是王斌的一大杀手锏,将来就指望着这些火器可以一鸣惊人了。

  成品检验车间的院内,一门门锃亮的火炮在阳光照耀下发出渗人的光芒,太阳斜射进来,王斌一时间有些刺眼,他不由得用手遮住了阳光。

  面前有六种两百多门崭新的火炮,尺寸不一,造型各异,煞是渗人。2尺长,36斤重的虎蹲炮;两种百斤左右的中小型弗朗机炮;两种发射实弹的将军炮,“戴氏火炮”则是排在最后。

  戴梓已经编出了炮兵操作手册,现在第一批的炮手们以后就可以按照手册进行练习了。

  新的双轮单轨炮车,轻便快捷,野战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王斌弯腰仔细一看,炮车竟然是用螺旋铁柄来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虽然有些粗糙,但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炮架了。

  王斌站起身,试着拉了拉一辆“大将军炮”的炮车,竟然给拉动了几分。王斌估计火炮,炮车在一起,也就是千斤开外,要是马匹拉的话,应该是更为轻松。

  大将军炮最重,连跑车炮架超过1200斤,其余的火炮均在1000斤以内,虎蹲炮因为体积质量小,并没有炮架和炮车。

  鉴于大将军炮太重,以及射程并没有太多的优势,王斌让铸炮车间减少一半的大将军炮数量。不然,光是这铜的用量王斌就受不了。

  未来的战争,已经是火器的战争。火铳线列战术,*巷战和壕沟战,火炮加刺刀的野战术,这就是王斌对未来战争的信心。只要假以时日,训练出合格的士兵,华夏必将是天翻地覆,天下尽在掌握!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帝国的脊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