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泸州大营

  川南永宁道,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设,治泸州。领叙州、马湖二府,直隶泸州。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江城。位于四川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是长江上游重要港口。

  泸州东邻重庆府,南接贵州、云南两省,西连宜宾城,北接资州直隶州内江县。距成都府500多里,距离重庆府300多里,从水路不到一日可达重庆府,距叙州府郭宜宾也不过半日路程。

  川南永宁道地界不小,作为四川四道之一,永宁道按规制,可是有五六千的绿营人马,既然当了这个差,王斌也要尽可能地整顿好这一块的防务,最重要的是快速扩充军事势力。

  至于泸州、叙州府、马湖府及以下这些地方官员,王斌井水不犯河水。但谁要是在后勤辎重上掣肘,他可是不会手下留情。

  现在是战时,王斌总领一切军政要务,掌握了枪杆子,他自然不惧任何外来压力。

  原来的泸州副将徐正江,被王斌除掉。后来的孙参将,下面的军官也不清楚他逃去了什么地方。现在管事的是一个游击,人倒是颇为老实,一看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庸劣之人。

  泸州军营倒是挺大,只是校场废弃多时,长满了杂草,有些植物长的有半人高,可见训练的松弛。

  营地里的士兵,也是原来泸州大营的绿营官兵,只是换了一身皮而已。士兵人数七八百人,典型的庸兵惰将。让前来观看王斌大失所望,摇头而去。

  看来该淘汰的还是要淘汰,补充新鲜血液,势在必行。

  城中的兵备道衙门倒是接着就能使用,旧瓶装新酒,却有不少原来的味道。许多原来的满清绿营军官摇身一变,成了吴三桂的部众,许多人都是原来的职位,连部下官兵都未曾改变。

  上任的第一天就让他大为光火,前来当值的官员不到一半。看来大多数的官员都对他不置可否,或者说不予理睬。

  即便是在场的几个官员,也是面色不一,有人面色沉重,心事重重,有人满不在乎,神态倨傲。王斌恼怒于心,拂袖而去。

  衙门大堂居然传出几声轻蔑的讥笑之声,更加重了王斌心头的不满。

  次日一早,泸州城内外都贴出了衙门的告示,川南兵备道要大量募兵。

  官员自然是那些庸懒之辈,募兵则是要替代淘汰下来的那些绿营士兵。只是那日一见,王斌就对这些人失去了信心。

  兵备道发出的第一道公文,就是要求永宁道内所有的绿营士兵,五日内全部到泸州集合,违令者军法从事。

  华夏几千年,官员们总能找出办法吃空饷,喝兵血,即使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名将也不例外,王斌自然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他的部下,吃空饷、喝兵血,这些现象绝对不会允许存在。

  随着兵备道的军令一下,整个川南道都被搅的天翻地覆起来。有人大骂王斌,有人漠然处之,有人惶惶不安。在这乱世之秋,这王松难道非要踢掉大家的饭碗,逼众人上战场拼命不成。

  五日时间就要赶到,算算时间,从命令下达,到去复命,时间实在是有些紧。

  王斌才不管这些,他依旧安排部下,在川南道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募兵。

  吴三桂挺进湖广,长江中游的难民潮水般向四川而来。如今正是冬日时分,饥寒交迫,万般无奈之下,难民纷纷从军,先填饱了肚子再说。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下这以文拟武的国策,武人没有尊严,厢军沦为杂役,罪犯充军,饥民入伍,这三观极其不正的“名言”的便流传了下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些最为正统、最有尊严、最具民族气节的从军精神,被国人生生放弃了千年,岂不谬哉!

  募兵形势良好,短短几天,招收的人数已经不下5000人。对于蜂拥而至,涌入四川的难民来说,能有一口吃的已经不错,更不要说还有饷银,养活家人。

  这些难民,大多数都来自于底层百姓,真真正正的良家子,也是募兵的最好人选。朴实无华,吃苦耐劳,最易成兵。

  原来的绿营兵,王斌需要去芜存菁,他想把自己铁血、服从、不怕牺牲的治军理念贯彻下去,形成一支强军。如果这里面有人非要来挡他的路,他一点也不介意踢开这些障碍。

  川南道的各官道上,到处都是一队队手持长枪的绿营士兵,在路上或紧或慢的行走着,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泸州城外的泸州大营。

  鼓角争鸣,旌旗招展,无数的绿营官兵不停的进入大营,在将台前排列整齐,等候点卯。

  校场已经被清理干净,平整如初,里面杂草一颗不留。原来的营地被扩大了不少,一座座新的营房建了起来,校场的四角各建起了高耸的箭楼,拒马、壕沟、鹿砦、栅栏,一应俱全。

  高高的将台两侧,2,000名士兵清一色的自发火铳,刺刀寒光闪闪,肃穆庄重。

  绿营兵们懒洋洋地进了校场,七七八八、二不挂五,在各部划好的位置上站定。

  众人看着眼前这些家伙,都是频频摇头。不管营地的军官如何吹胡子瞪眼,这些绿营兵们依旧七扭八歪,站队斜斜垮垮,没有个人样。

  “大哥,你看那些家伙的鸟枪,好像跟一般的鸟枪不一样,还有那上面的铳剑看着渗人。”张二牛看着眼前整齐有序,默不作声的华夏军士兵,心里有些发虚。

  “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些家伙在那里见过。这些家伙全身都是铁甲、腰里的铁疙瘩,这副将可是不简单啊!”张大牛也惊叹地说道。

  “大哥,听说这王副将家财万贯,从来不克扣下面人的银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张二牛问道。

  “肯定不会!这些家伙的火铳、身上的家伙、腰间的东西,那都是自己造的,人家还缺那点银子你想想,他要是克扣部下的银子,会傻不拉叽的造这些东西给士兵吗?”张大牛羡慕地说道。

  嘈嘈杂杂的人群中,一大堆绿营兵聚集在几个军官身旁。一个军官看着前面整齐划一的华夏军士兵,打了个哈欠,问道:“顾大人,这些人也就是装装样子,不过他们身上的东西不错,能值些银子!咱们凭什么给吴三桂卖命!这可是杀头的买卖,不如散了算了。”

  顾大人看着台上的王斌,眼睛里凶光毕露,他无奈地摇摇头道:“谁知道吴三桂他娘的兵贵神速,这么快就控制了四川!老子还想着坐了这徐正江的位置,谁知道让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给占了!吴三桂不仁不义,咱们也没有必要给他卖命。兄弟们,等一会见我眼色行事。”

  “大人,只要你一声令下,咱们就抢了这狗日的。听说这营地里有上万两银子!等会再抢了这些家伙的火枪,咱们投靠蔡军门去。就凭你和总督大人的关系,一个副总兵还不是绰绰有余!跟着吴三桂,不知道那一天就把小命丢了!大人,你说是不是”旁边的另外一个军官说道。

  “顾大人,蔡军门真的会收留我们吗我可听说蔡军门已经跑了,现在重庆府可是吴三桂的天下,如果咱们到时候找不到蔡军门,那该怎么办”

  “弟兄们放心,重庆府那边有咱们的人,你以为大家都是心甘情愿,狗屁!那吴三桂早晚都得完蛋,咱们跟着他,能有什么好果子吃!”顾大人眼神狰狞。

  “就是,兄弟们别怕,那些背着火铳的泥腿子就是样子货,一打起来还不跟泥巴似的,全都散了!”

  下面的绿营士兵叽叽喳喳,相互调笑,有些人开始大声喧哗起来。

  王斌见时辰已到,微微一皱眉,军官走到高台边,大声喝道:“时辰已到,不准讲话,不准大声喧哗,违令者,军法伺候!”

  人群中,大多数人闭上了嘴巴,但依然有几个刺头旁若无人,继续唧唧歪歪。

  几十个军士进入人群,抓住了几个刺头。刺头们还想反抗,无奈势单力薄,几下就被制服,几*之下,顿时个个口鼻出血,被扔在了外面的空地上。

  少倾,一个军官大声喊道:“梁山荻、孙大邦、田六、顾二道等九人故意违反队规,现在清除军籍,立刻离开军营!”

  顾大人站在队伍里,对着周围的军士大吼道:“这是谁他娘的军令,说几句话就要挨打,老子不服!兄弟们,跟着这吴三桂,不知道那天脑袋就掉了,朝廷可是待咱们不薄,有吃有喝的,咱们干嘛给吴三桂卖命!咱们不干了,该干嘛干嘛,看他吴三桂找谁给他卖命去!”

  看到有人在前面带头,后面的诸多绿营兵也开始鼓噪起来,一些绿营兵向人群前面涌来。

  张二牛看了看哥哥,低声道:“哥,咱们怎么办要不要跟着”

  张大牛瞪了一眼弟弟,低声喝道:“你给我站着别动,也不要说话,听见没有”

  张二牛“噢”了一声,眼睛看着前面乱糟糟的情形,不再言语。

  看着高台前鼓噪而来的人群,王斌不禁脸色铁青。这些人平时作威作福、喝兵血喝惯了,猛然间没有了好处,可能去战场上流血牺牲,心里当然一万个不愿意了。

  历史上的三藩战争,吴三桂等人的失败,正是一大群“汉奸们”的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成就了所谓的满清200年!

  什么“四良将”,“屎壳郎大将军”,这些人凭什么青史留名,只不过是华夏民族的罪人而已!

  自从甲申之变,吴三桂引满清入关以来,皇权专制,民族歧视,封禁思想,穷兵黩武,国富民穷,文网之密,前所未有。而由此滋生的就是一大群毫无人生观、民族观的犬儒,以及无数卑躬屈膝、寡廉鲜耻的奴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帝国的脊梁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