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黄芷汀开始抓紧时间和辽东的大商人们商议收购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材以及销售安南大米的事情,这里头当然少不了京华从中穿针引线,甚至还要充当信誉担保等,不过这都是些细节问题,此处就不赘述了。
高务实这边也挺忙,辽东除了计划中的“重工业”发展对他来说似乎只需要照搬开平模式之外,农业方面的问题简直能让他愁白头。
此时此刻的他真是格外的体会到了后世那位袁老先生的伟大,眼下大明整个国家的田亩单位产量放在全球来看都是高产了,可惜在各种天灾之下,仍然不够,而在辽东,仅仅用“不够”来形容,真的太过于轻描淡写。
不做巡抚的时候还不知道,做了巡抚之后,高务实特意调用了一批高国彦亲自带出来的财务人才来做计算,才发现辽东每年的粮食缺额高达五千三百多万斤,除了辽东的额盐可以从内地换来一部分之外,最终缺口居然仍有四千万斤左右。
四千万斤,那就是两千万千克,折合两万吨,算换成吨之后看起来好像数目也不大。
不过,辽东的实际人口可能也就四百万,这四百万里头还并不全部是汉人,按照大明官方的粗略估计——它只有粗略估计——汉人占“十七”,也就是七成,那就是不到三百万。
就按三百万计算,这四千万斤的缺口,相当于每人每年的粮食缺额是13斤多,的确不多,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以为这年代的人每顿饭都能吃到大米?
高务实当然可以,可辽东的平民能有这个待遇,这是典型的没睡醒。
辽东的普通百姓吃的东西那真是够复杂的,各种粗粮已经算好的了,野菜也不错,各种毒不死人的草、根、树皮都是盘中餐。至于说打猎,这玩意可不是说着玩,要能耐得很,而且又不是旱涝保收项目,只能看脸。
捕鱼捞鱼当然也是选择项,但同样需要技术、需要工具,甚至就是钓鱼也没那么简单——你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去多做几分工来得实在!可是辽东既然生产力不高,显然银价就贵,京师一个短工每个月好歹能干个二两多银子,在辽东几乎要减半,这就是差距。
至于每顿饭吃大米,那说明这家人要么祖上经营有道、家底殷实,要么至少得家里有个举人老爷才行,秀才都很难做到——李成梁早年就是秀才,却穷得连去京师办手续继承父职都做不到,这就是明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辽东人口的平均粮食缺额居然还有13斤多,这就很不科学了。
高务实算过田亩数,也算过平均亩产,但最终的结果却始终对不上号,两者之间明显有很大的疏漏。
这个疏漏,只有可能是个别人占据了太多的田地,而且这些田地还是通过投献、诡寄等手段被隐瞒掉了。
真是见鬼,难怪之前清丈田地的时候山东查出那么多隐田,现在看来山东的清丈还是有问题,最起码军屯田肯定没查明白。
而辽东又是个“军管区”,流官文臣们一般不会有什么兴趣在辽东大置家业,顶多就是祖籍辽东的吏员们会从中捞一笔。
高务实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得到,真正在其中吃肉喝血的恐怕都是武将,很多军官将领名下一定有大量不在册的隐田,至于这其中最大的一家,那也不必多想,肯定是李成梁家族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事儿不能单怪李成梁贪,这一点高务实清楚,不过现在辽东的局势只是从外表上来看好了不少,内里这么一团稀烂的话,迟早还是要出事。
将来“玉米计划”搞好了,当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可那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想治本,还得从制度上想法子。
李成梁到底占了多少田,其中有多少是侵占军田,有多少是“非法所得”,又有多少是目前还处于灰色地带的那种,这都不好说。
但在高务实看来,灰色地带的那些他暂时还可以容忍,侵占军田和彻底的非法所得,那他就肯定忍不了,这些东西一定要在自己任内想法子改变,就算自己任期不够,没法搞彻底,也必须得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才行。
这两天时间里,他的一大半精力都投入在思考田亩和粮食问题上了。
剩下的一小部分,则是考虑安南对缅甸战事的支持问题。
其实由安南支持针对缅甸的战事,安南自己就能搞定一大半。接近两年时间过去,安南那边的京华军工各部已经有点模样,河静铁矿的产量也跟得上趟,真要说军事方面的问题,其实就一个:安南没有火药产出。
要制造火药,首先得有硫磺和硝石,而高务实的地理水平有限,不知道安南哪里有这俩兄弟挖,前一次也没问刘馨,所以安南现在根本没有产出火药的能力。
大明目前的硫磺主要产地是四川,甘肃那边也有一部分,而大明朝廷对火药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高务实也不打算违禁,所以输出给安南的火药比较有限。
当然,这本身也符合高务实控制安南的思路——不可能让它拥有一条龙生产火器和使用火器的能力,要不然的话,以高务实的身份地位,这个问题又不是解决不了。
朝廷要哄着,安南要控着,所以高务实另外想到了一个办法:开发台湾岛。
台湾现在虽然是个荒岛,资源说起来也不丰富,但单就硫磺储量上来说,还是比较靠得住的,北部火山区的硫磺至少够高务实用几百年。
他之前跟黄芷汀说台湾那边需要的粮食可能逐年加码,就是出于这一点,毕竟开发台湾总得有人,移民越多,粮食缺口就越大——这些人一开始肯定没法做到粮食自给的。
硫磺搞定,还有硝石。大明的硝石产地和硫磺产地很接近,尤其是四川,又是主力军,另一个则是陇西地区,这都是挖土硝矿的产地。
除了挖矿,剩下的就是“脏办法”了:从厕所里熬硝。当然,大明还不至于沦落到跟英格兰的查理一世国王那样,下令全国的厕所都归国家所有,所以大明的这种熬硝基本上属于民间行为——当然卫所也干,但朝廷一般不会直接说这个事。
高务实一直在找“境外硝矿”来源,结果还真给他找到了——在土默特。
具体一点说更是巧得出奇,几处大的硝石矿产地都在把汉那吉的老巢西哨控制下的地区,后世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把汉那吉的西哨地区其实是很大的一片地区,有多大呢……大概就是从后世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开始,再往西的内蒙古地区全都是,一直到大明的甘肃边境,估计得有二十万平方公里,比辽东还大。
当然,这些地方都是地广人稀地区,原先在把汉那吉部也没什么鸟用,他本人作为领主,甚至都没去过那里。
当京华的人在那边发现了硝石之后,很轻松就和把汉那吉商议好了开发计划。
开发计划很是优厚,把汉那吉以彻辰汗和西哨台吉的双重名义,把后世的基龙通古、巴音达拉、和屯盐池三大硝石产地,以每年三千两银子的价格包租给了京华。
没错,三千两,打包。唯一的条件是,和屯盐池的盐京华不能动他的,只能挖硝石。
这倒无所谓,高务实又不缺盐,他自己有营口盐场,舅舅有长芦盐场,如果再等几年把营口盐场的改建扩建全搞好,他说不定就是天下第一大盐商了。
到时候高、张两家在盐业上的地位,不敢说天下三分有其二,最起码天下三分有其一是肯定没问题的,所以和屯盐池就让把汉那吉自己留着好了——反正蒙古人连精炼都不会,只会卖原盐,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产量也一般,爱谁谁。
大明朝廷对经济的控制水平其实也很一般,只管大明自家境内生产的,境外的不管,所以这三大硝石矿的产出高务实完全可以绕过监管,只要交百分之三的税就完事了——这个数是高拱在位的时候定下的,全国绝大多数已经开征的商税现在都是这个标准。
这么一说来,安南这场仗打得有点早,硝石问题虽然已经算是解决了大半,但是硫磺那边还八字没一撇,所以现在高务实如果需要安南对缅甸开战,硫磺问题只能从日本想法子。
京华跟日本现在是有贸易的——北洋海贸同盟就干这个,因此高务实要从日本买硫磺并不是做不到,况且日本由于处在火山带,硫磺不仅多,而且质量还特别好,价格也比较合理。
但是眼下和日本的贸易比较不稳定,原因是日本国内现在乱成一锅粥——去年就有一件大事发生: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变想来不必多说,可能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造成影响也最大的政变,甚至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日本的走向。
不过高务实没工夫感慨织田信长的死,甚至也不担心丰臣秀吉——担心也没用,既够不着,也找不到理由干涉,而且大明自家还有一屁股麻烦没解决呢。
关键是本能寺之变以后,日本战国即将进入尾声,但这个“尾声”也是特别乱的一个时期,所以他主要是怕硫磺的买入会出问题,以至于这两天连续指示北洋海贸方面加大力度购入硫磺,甚至颇有些不计成本的架势。
同时,他又下令给高琦,让他把开发台湾岛的重心从台西南片区转向台北片区,着重寻找天然硫磺矿——高务实的水平摆在那里,他只知道台湾北部硫磺矿的大概位置,这个位置很是宽泛,而且精确不了,只能派人去找。
搞完这些事,他算了算时间,觉得安南方面就算要出兵,也得有至少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换句话说,刘綎那边现在的任务还是很重。
关键是高务实总觉得刘綎的兵力有些过于薄弱了,这家伙自家的家丁还不到三千,唯一让高务实稍稍安心的是,历史上刘綎这一仗似乎还是比较顺利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高务实怀疑这是因为自己指挥作战的时候,把以势压人这一招用惯了,对于刘綎那种精兵突破,然后一举而胜的打法不习惯所致。
可惜高务实对于明缅战争的具体作战过程了解不足——这是没法子的,中国历朝历代的文献对于具体作战记载得都极其粗陋,很多时候明明是挺重要的胜利战役,史书记载可能就两三个字:败之、破之、大败、大破等等,具体怎么打的根本不提,简直操蛋。
戚继光说古代兵法重谋略而不重练兵用兵的“基本方法”,果然是一针见血。
不过,虽然历史上刘綎打赢了,而且高务实此前还特意加强过刘綎所部的武备,可他本人毕竟是个“打呆仗”的,因此想来想去,又还是给刘綎和曹淦那边各写了一封信。
给刘綎的信,是告诉他如果后勤乃至武备上有所或缺,就去找京华商社的西南分社解决,自己会给他们下令全力配合;而给曹淦的信当然就是告诉他这件事,让他通知到西南分社,毕竟京华商社是他主管的,高务实也不想动不动就越级指挥——常公当年的殷鉴不远,高务实不打算学他做物流。
把这些事情全都办完,已经到了第三天,黄芷汀那边的事情也办得差不多了,高务实就在琢磨着给她开个践行宴,先送她回安南坐镇。
不料意外发生了。
这一日大清早,镇守太监韩光就匆匆赶到抚院求见高务实,见了高务实之后,一句话直奔主题:“高中丞,皇爷急召,请您马上回京!”
“现在?”高务实顿时一愣:“我以什么名义回京?”
韩光苦笑道:“这个皇爷可没说……陈公的意思是,就说述职便是了。”
高务实更觉得不可思议,刚想说“可我才刚刚履新”,谁知道韩光却又想起什么来,用力一拍脑袋:“哎呀,您瞧我这记性!皇爷还说了,请您把黄副使也一并带上。”
“黄副使?哪个黄副使?”高务实简直被搞懵了,辽东现在有两位黄副使,一个是安南朝贡副使黄芷汀,另一位是个兵备道,也姓黄,本职挂的是山东按察副使,也是可以叫副使的。
但韩光却似乎忘记了后面那位副使,直接道:“自然是您府上这位了,还能是哪位?”
高务实嘴角一抽,心道:你这位“爷们”说话能不能讲究点,什么叫我府上这位?我特么都要忙成狗了,可什么坏事都没来得及……咳,都没做,什么都没做!
----------
感谢书友“书友20190223180428135”、“章水东”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今天生物钟好像乱了,这章得早点发,晚上我估计扛不住要睡着过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