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五)战略

  布日哈图能不能看穿此策?答案是能的。

  对于高务实的用兵风格,布日哈图这几年做了充分的研究。除了他扫平安南的那次,布日哈图实在搞不到详细资料,只能用高务实提交给朝廷的战报和朝廷下发的邸报中得到一鳞半爪的信息之外,高务实在北疆的三次大战,布日哈图都已经反反复复研究过多次。

  布日哈图甚至自信的认为,他就是对高务实作战风格最为了解的人。

  在布日哈图看来,高务实指挥作战虽然在旁人看来有时候很大胆,比如他会使用弱势步兵正面迎击优势骑兵,但他本身不属于冒险,而是他清楚地了解这些掌握了新式战术、应用了新式兵器的步兵可以做到这一点。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辛爱、炒花、博硕克图三人都只能做到知己而无法知彼,他们完全不清楚也不了解自己的敌人已经发生的那些变化,依然以为骑兵在面临绝境时不顾伤亡的冲阵足以击溃一切敢于阻拦的步兵。

  这,就是漠南、辽南、西北三战高务实“以步制骑”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

  除了这种看似神妙万方的“以步制骑”之外,高务实的作战风格就变得很平常了,其用兵布阵甚至称得上保守。

  当然,高务实的排兵布阵虽然并不显得有何天才之处,但布日哈图仍然发现高务实的另外两个优点。

  其一是他料敌极准,总能判断出对方的意图,然后顺势利用。甚至有时候他会故意设套,让他的敌人顺着他希望的思路钻进套中,任他摆布。

  其二则是他对于兵种、兵器的使用从不囿于常规。譬如说过去的北方作战是极少使用水师的,但在辽南之战中高务实偏偏动用了“水师”。炒花之败,其实大半就败在对水师毫无了解,也毫无抵抗力之上。

  又譬如说,高务实使用大炮与过去任何明军将领都不同,他极少把大炮分散开来使用,绝不会给某个只有数百人的部队配备火炮。高务实军中的火炮一贯集中使用,每每开炮都是惊天动地、挡者披靡。

  这样的做法之下,虽然不像过去明军那样各条战线都有火炮压阵,但其当面之敌的压力却是成倍的增加,以至于根本不可能用血肉之躯挡住。往往是一顿火炮轰击之后,敌军要么重创,要么崩溃,面对接下来的步兵突击再无抵抗之力。

  布日哈图已经可谓是知己知彼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轻易破解,更遑论百战百胜。

  蒙古人纵横四海的时候,他们的对手吃过一次亏、两次亏、三次亏后,难道还不算知己知彼?当然算。

  那么他们扭转败局了吗?显然没有。

  他们依旧被蒙古人打得找不着北,除了南宋靠着坚固的城防扛了那么多年之外,其他敌人在蒙古人面前几乎都只有一路败到亡国的份。

  当某种军事上的战术优势大到对方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合适的手段来应对的时候,“天下无敌”就出现了。

  应付这种战术层面的绝对性“无敌”,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战略覆盖或者国力硬拼。

  南宋抵抗蒙古多年,算是国力硬拼的典型,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失败其实不是这个战法失败,而是其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加在一块儿,导致了战法无法继续顺利的执行下去,同时还出现了个别意外因素导致崩溃加速。

  然而,国力硬拼这种事从来只有中原对游牧,断不可能是游牧对中原。图们麾下的部众总人口还远不如区区一个“地广人稀”的辽东,拿什么国力去和大明硬拼?想也别想。

  所以,布日哈图只能从战略层面想法子。

  大的战略方面,布日哈图已经想过办法了,比如搞出西北之乱,调动明军主力平叛、延缓明军的决战备战,这就是大战略之一。

  但事到如今,辽东方面的战况已经到了这一步,布日哈图也不得不做出更小一些的战略,以使蒙古不会继续在“高务实风格”的战争中如前三次作战一样吃了大亏。

  辽东的大战略是什么?是争夺商路。

  无论是对于大明而言,还是对于蒙古左翼而言,之所以来叶赫打这一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北关商路。

  至于叶赫……它虽然是女真强部,但在大明或者蒙古眼里,都只是怀璧其罪的那个匹夫罢了。其强盛在于掌握了北关商路,而这次被打也同样因此。如果还要再往前看,高务实杀清佳砮、杨吉砮二人,也是为了北关商路而以此雷霆手段警告叶赫不要自误——通俗点说就是“给爷老实点”。

  高务实的举动实际上就是大明对北关商路的态度具体化:叶赫可以掌握这条商道,但你们必须有一个行为准则,那就是老老实实听大明的话。一旦开始有不听话的表现,那对不住,清佳砮、杨吉砮的下场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大明是整个“商业”的中心,也可以算作是终点,所以它不需要自己掌握这条商路,只要有听话的小弟掌握着就可以了。大明在吃了肉之后,也不介意给小弟喝口汤。

  蒙古和大明显然不同。女真和蒙古的贸易是没人管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蒙古进攻叶赫显然不是贸易之争。

  蒙古来取叶赫,主要目的有两条:其一,尝试取代叶赫,控制北关贸易,进而给察哈尔补血;其二,“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出兵叶赫,把辽东周边的局势搅乱,吸引明廷的注意力,最好是让明廷在辽东周边的女真部落中大笔投入——无论财力还是军力,进而继续延缓大明对察哈尔的备战期。

  第一条目的在寻常人看来是最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按照明廷的习惯,和谁做生意都可以,就是不能和察哈尔这个“大元皇帝”做生意。

  但布日哈图知道这其中是有些猫腻的,比如大明以前也不肯和察哈尔做生意,但他们和察哈尔周边的各个部落都可以做生意,这些部落转头去和察哈尔再贸易,大明却是不管的。换句话说,谁都可以充当大明和“大元”之间的二道贩子。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做法,它体现出大明的一种特点:我只需要“处中国”自然就能“治万邦”,出了明境我就懒得管了。

  叶赫在大明看来,属于半个明境,所以大明半管不管。但布日哈图相信,只要叶赫不再是叶赫,比如变成了察哈尔,大明一开始肯定要管,然而一旦发现帮叶赫“复国”过于困难,尤其是花费太大的时候,大明多半就会选择默认眼前的局面。

  这个局面,当然就是察哈尔吞并叶赫。那么然后呢?

  叶赫的北关商路如此要紧,大明也需要它啊。而且,不仅朝廷需要,辽东将门更加需要!没有了北关商路,辽东将门吃什么去?朝廷的饷银吗?那只够个温饱啊!

  所以,辽东将门一定会想方设法继续打通这条商路,先是从朝廷方面想办法——这也是布日哈图的主要目的,即争取得到“贡市”,哪怕为此给大明上表称臣也无所谓。

  但这一条或许没那么容易,那么就要走另一个渠道,即通过私市维持贸易——李成梁肯定是同意的。而朝廷方面即便知道,多半也不会声张,因为朝廷对北关贸易的那些物产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需求。

  这样一来,布日哈图的计划也算成功了。

  同时,这条计划无论是否成功,都不影响他的第二个目的,即吸引明廷的注意力,向辽东周边尤其是女真各部倾注力量。

  叶赫是女真目前实际上的第一强酋,真实实力肯定超过名义上的“满洲国主”哈达部,所以一旦叶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甚至不必“毁灭性”,只要是严重打击,都会导致女真各部实力失衡。

  彼时,哈达会想起叶赫曾经从他那里挖走了很多人,努尔哈赤会想起他与叶赫之间的杀父之仇始终是个隐患,甚至于辉发、乌拉等部也说不定会生出觊觎之心。更何况,如果哈达北上,努尔哈赤会不会偷袭哈达也完全不好说。

  总而言之,辽东很有可能变成一锅粥。

  这种局面之下,大明就处于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尴尬之中了。大明肯定希望女真各部越安分越好,至少在它与察哈尔决一胜负之前,女真各部千万不要乱。

  然而叶赫的失落必然导致女真大乱,此时此刻大明没法按兵不动,他必须拿出天朝上国的架势出来,要求各部不能轻易动武,亦或者干脆重新分配利益什么的。

  但是不管大明怎么做,他都要表现出能够横扫整个女真的实力,这才能震慑住他们。如此,大明只能被迫向辽东倾注力量,而察哈尔自然也就能借机休养生息、徐图后业了。

  以上这些便是布日哈图在辽东的战略构想,而如今面对已经压上来的明军,他的战术也必须统一在这些战略之下。

  --------------------

  第一条目的在寻常人看来是最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按照明廷的习惯,和谁做生意都可以,就是不能和察哈尔这个“大元皇帝”做生意。

  但布日哈图知道这其中是有些猫腻的,比如大明以前也不肯和察哈尔做生意,但他们和察哈尔周边的各个部落都可以做生意,这些部落转头去和察哈尔再贸易,大明却是不管的。换句话说,谁都可以充当大明和“大元”之间的二道贩子。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做法,它体现出大明的一种特点:我只需要“处中国”自然就能“治万邦”,出了明境我就懒得管了。

  叶赫在大明看来,属于半个明境,所以大明半管不管。但布日哈图相信,只要叶赫不再是叶赫,比如变成了察哈尔,大明一开始肯定要管,然而一旦发现帮叶赫“复国”过于困难,尤其是花费太大的时候,大明多半就会选择默认眼前的局面。

  这个局面,当然就是察哈尔吞并叶赫。那么然后呢?

  叶赫的北关商路如此要紧,大明也需要它啊。而且,不仅朝廷需要,辽东将门更加需要!没有了北关商路,辽东将门吃什么去?朝廷的饷银吗?那只够个温饱啊!

  所以,辽东将门一定会想方设法继续打通这条商路,先是从朝廷方面想办法——这也是布日哈图的主要目的,即争取得到“贡市”,哪怕为此给大明上表称臣也无所谓。

  但这一条或许没那么容易,那么就要走另一个渠道,即通过私市维持贸易——李成梁肯定是同意的。而朝廷方面即便知道,多半也不会声张,因为朝廷对北关贸易的那些物产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需求。

  这样一来,布日哈图的计划也算成功了。

  同时,这条计划无论是否成功,都不影响他的第二个目的,即吸引明廷的注意力,向辽东周边尤其是女真各部倾注力量。

  叶赫是女真目前实际上的第一强酋,真实实力肯定超过名义上的“满洲国主”哈达部,所以一旦叶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甚至不必“毁灭性”,只要是严重打击,都会导致女真各部实力失衡。

  彼时,哈达会想起叶赫曾经从他那里挖走了很多人,努尔哈赤会想起他与叶赫之间的杀父之仇始终是个隐患,甚至于辉发、乌拉等部也说不定会生出觊觎之心。更何况,如果哈达北上,努尔哈赤会不会偷袭哈达也完全不好说。

  总而言之,辽东很有可能变成一锅粥。

  这种局面之下,大明就处于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尴尬之中了。大明肯定希望女真各部越安分越好,至少在它与察哈尔决一胜负之前,女真各部千万不要乱。

  然而叶赫的失落必然导致女真大乱,此时此刻大明没法按兵不动,他必须拿出天朝上国的架势出来,要求各部不能轻易动武,亦或者干脆重新分配利益什么的。

  但是不管大明怎么做,他都要表现出能够横扫整个女真的实力,这才能震慑住他们。如此,大明只能被迫向辽东倾注力量,而察哈尔自然也就能借机休养生息、徐图后业了。

  以上这些便是布日哈图在辽东的战略构想,而如今面对已经压上来的明军,他的战术也必须统一在这些战略之下。

  ----------

  感谢书友“星星之我心意”、“阴天好心情”、“CosifanTutte”、“Apodes”、“曹面子”、“雪碧无量”、“胖得飞不动”的月票支持,谢谢!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元辅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