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廿四)新枪:万历三式!

  高务实是个大忙人,显然不会去做毫无意义的事,比如今日的这场骑射比试。他安排这场骑射比试,比试本身并无太大的意义,顶多是陪孟古哲哲消遣一番,顺便让皇帝知道他并非贪恋权柄之人――您看我闲下来其实有很多乐趣的。

  那么,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是要经由这次比试来挑选万历三式步枪与骑枪,而这件事如果有皇帝在场,效果则会更好。

  万历二式步枪问世已经有好些年头了,这些年来其实也经历了一些小改款,甚至因为高务实对大明骑兵的改造而诞生了衍生款,即万历二式骑枪。

  然而,这些小改款还真就只是名副其实的“小”改款,大多时候只是调整一下枪托样式,使其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之类的改动。多年来最大一次改进也不过是调整了瞄准系统,而对于枪械的主体构造,则可以说是十余年毫无变化。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当前科技的局限性,但高务实却更倾向于这是因为万历二式缺乏竞争者。没有竞争就难以进步,这个道理不仅是高务实,其实大家都懂,但当前的局面却偏偏就是万历二式真的没有竞争者。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万历二式这款枪械相比当代其他枪械而言,技术跨度本身并不算大,因为早在1547年时,燧发枪就已经由法国枪炮工匠兼钟表匠马汉发明了。然而一项发明从问世到普及是需要时间的,欧洲军队批量装备燧发枪却要推迟到一个世纪之后,也就是大概在1650年先后。

  万历二式显然打了个时间差,在高务实的推动之下,基本上使得大明军队比原历史上的欧洲军队提前七十年批量装备了燧发火枪――不过随着西班牙人从南疆进口火枪,这一技术领先未必能维持多久。

  说到底,“燧发”这件事从原理上来说并不困难,其制造工艺也谈不上什么科技壁垒,欧洲的技术工匠们只要看到万历二式就能仿制。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当初南疆方面绝大多数人都反对向西班牙人出口万历二式,但高务实依旧毫不犹豫的批准了――这玩意敝帚自珍没有意义,你不出口,无非是逼人家自己研究制造,何必呢?还不如多卖点钱,反正西班牙人深陷欧陆战事,不可能跑来和大明、和南疆交战。

  至于说技术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这当然要麻烦一点,但影响也不会很大――前面不是说了吗,法国人几十年前就有这技术了。他们没有大批量装备,必然是他们有他们面临的问题,至于具体是什么问题,高务实现在可懒得琢磨。

  当然,除了燧发之外,万历二式还有一些其他优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纸壳定装药。不过这和燧发一样,本质上只是理念先进,制造难度约等于无,属于看了就会的那种,同样没有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这才是高务实追求的。只有具备技术壁垒,才能在较长时间里确保领先,确保不会轻易被对手追平。

  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这个时代搞技术壁垒却非常艰难,毕竟欧亚大陆的科技水平相差不大――欧洲不必说,西亚的奥斯曼帝国现在也还没有衰落,东亚则有大明,大家的军事科技虽然各有侧重,但整体来说还在同一档次,没有拉开代差。

  所以,即便在万历二式刚刚批装的时候高务实就已经下令研发万历三式,但直到将近二十年后,京华兵工才拿出了新产品――这还是在高务实时不时亲自点拨的前提下才完成的,足见其中困难。

  那么,万历三式为什么会难产二十年之久?答案是: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线膛枪,并且为了解决线膛枪带来的问题而采用了新式弹丸。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只是造一把枪而已。

  在高务实这个穿越者看来,“膛线”无疑是枪管的灵魂。由于膛线可以给弹头赋予旋转的能力,所以在弹头射出有膛线的枪管之时,往往会因为弹头自转而获得更远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

  这个原理其实就跟小孩子玩的陀螺一样,因为弹头旋转而大大提高了弹头射击之时的稳定性。

  这也是现代军队除了一部分自带尾翼,或者没有必要采用线膛的弹药采用“滑膛”发射以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以“线膛”为主的主要原因。

  但这里却有个问题,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当时明明已经有了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线膛枪”,也就是“来福枪”,可当时的欧洲军队却还是更喜欢没有膛线的“滑膛枪”,为什么呢?

  要知道,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就一直都被很多欧洲军队大规模装配的燧发枪,其中又可以细分为“燧发线膛枪”和“燧发滑膛枪”,但欧洲军队所装配的却绝大多数都属于没有膛线的“燧发滑膛枪”。

  而且,这种情况更是一直持续到了1848年,也就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在跨越了近两个世纪以后,没有膛线的“燧发滑膛枪”才被有膛线的“燧发线膛枪”逐渐取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是不是因为线膛枪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没有赶上欧洲军队更新武器的风口?

  诚然,线膛枪出现的时间确实比“滑膛枪”要更晚一点,毕竟“线膛”也是基于“滑膛”的基础才衍生出来的。可问题是,早在公元1420年,也就是十五世纪初期,神圣罗马帝国纽伦堡的一个铁匠,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有膛线的线膛枪,只不过这个时期的“膛线”还是直的罢了。

  因为这个铁匠当时所考虑的并不是提升弹丸出膛之时的稳定性,而是为了减小装填弹丸之时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对装填速度的提升。毕竟从枪械后面装填弹药的“后膛枪”在十八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都是从枪管前面装填弹药,还得用“送弹棍”把火药和弹丸压实,操作极为繁琐,整个流程折腾下来,一分钟能击发一次都已经算是高效了。

  直到1476年,螺旋型的膛线才出现在了意大利的文献记载上。这也就意味着,从十五世纪末期开始,“膛线”提升射程和精度的特性就已经开始凸显。

  然而刚才说了,欧洲普遍装配燧发枪的时间更是还得推迟到17世纪中叶,那么在15世纪末期到17世纪中期这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难不成就没有军队使用过“线膛枪”吗?

  那当然不可能,自然还是有的,丹麦军队就曾于十七世纪初期装配过“线膛枪”,可最终还是没有将“线膛枪”在战场上普及。

  按常理来讲,线膛枪明明具备着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应该迅速红遍欧洲甚至全球才对呀,为何直到19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欧洲军队接受并普及呢?

  虽然相对于枪管结构更为简单的“滑膛枪”而言,线膛枪的精髓就在于枪管结构上,螺旋型的“膛线”也让其对制造工艺的要求更为苛刻,而且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会提升不小。

  那么最终所体现的,也就是“线膛枪”的造价相对“滑膛枪”要更为昂贵。

  但这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的所在,因为纵观欧洲的战争发展史,欧洲的这些国家貌似就从来没有在意过一把武器的造价到底有多高。他们更在意的其实还是武器的性能,或者说是求精而不求多。

  这就好比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风潮,欧洲人所追求的,真是那些所谓的骑士荣耀、骑士精神吗?

  并不是,因为不管是骑士荣耀、还是骑士精神什么的,其实都是在骑士出现以后才衍生出来的产物。而“骑士”的诞生,则是一个实打实的战争产物。

  为了追求所谓的“绝对碾压”,追求更高的防御以及更高的攻击力,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这才大张旗鼓的推行了“附庸制度”以及“采邑制度”,不遗余力地打造出了一个个造价昂贵却真正武装到了牙齿的“重装骑士”。

  再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由德国研发的“巴黎大炮”,体型硕大且造价极为昂贵,但这些终究都是其次,因为“巴黎大炮”以它那将近120公里的射程,完美的体现出来了德国人当时对“极致射程”的追求。而当时的普通火炮,射程能达到20公里都已经算得上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既然如此,“线膛枪”的造价劣势在它那远超滑膛枪的射程和精度面前,属实称不上是什么大问题了。至少在长期处于各种战争之中的欧洲,杀人的效率一定比武器价格更重要。

  毕竟,弹丸出膛后能够有更远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也就代表着其实际“有效射程”也必定有着飞跃式的提升,连带着也就提升了命中后的“破坏力”,这可不是单纯的“最远射程”所能带来的。

  因此,真正导致欧洲军队在17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间里更喜欢滑膛枪的原因,除了线膛枪相对要更高的造价以外,定然还有着其它方面的原因。否则,只是在枪管上加工几条膛线而已,这造价又能高到哪去呢?就算要为此提升冶炼水平,那也不至于导致价格不可接受。

  所以真正的问题,要从线膛枪的缺陷开始说起。严格来讲,其实也算不上是缺陷,因为这个缺陷不是出自线膛枪自身,而是出自线膛枪的好搭档,也就是“弹丸”上面。

  有件事大家都知道但往往不太关注,那就是在现代的“尖头弹”出现之前,在火绳枪和燧发枪大行其道的年代,子弹的形状都是圆的,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弹丸”。

  然而,线膛枪在膛线的影响之下,其枪口并不像滑膛枪那样是一个完整的“圆形”,而是一个分为“阴线”和“阳线”的圆形齿轮状枪口。

  所谓的“阴线”,就是膛线凹下去那部分的底部,而“阳线”则是膛线凸出来那部分的顶部。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采用像现在这样用阳线到阳线的方式来计算口径的话,势必就会出现黑火药“能量外泄”的问题,导致枪口密封不严,从而影响到线膛枪的射程。从而也就导致当时其实都是根据阴线到阴线的距离来判断线膛枪的口径。

  换句话说,线膛枪所用的弹丸,实则都要比实际口径稍微大那么一点点。而如此一来,也就使得士兵在通过枪口往线膛枪里面装填弹药之时,往往要比滑膛枪的弹药装填更为费劲,而且还得不停的用送弹棍反复敲击弹丸,否则就有可能无法将弹丸送到枪管底部。

  这一来二去之下,燧发枪本来就慢的装填速度自然就更慢了。但这还不是结束,因为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在来回的敲击之下,由铅制成的弹丸势必就会产生形变,甚至直接卡到了膛线的凹槽当中,那么也就有了“炸膛”的风险――毕竟本身的口径就不匹配。

  反观滑膛枪,枪口圆润,口径是多少就是多少,只要弹丸不选错、枪管不变形,那么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弹丸装不进去,或者因为子弹形变而炸膛的风险。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线膛枪射程远、精度高,但是装填慢,还比滑膛枪更容易炸膛;滑膛枪则是射程近、精度低、装填虽然也慢但比线膛枪快,而且不容易炸膛。如果你是一支军队的首领,你会怎么选?

  这不很明显吗?当然是滑膛枪了!毕竟战争是群体性的,射程有优势没错,可自家士兵的生命更重要啊!至于精度,在大规模战争的背景下,“精度”重要吗?

  重要还是重要的,但实则也没那么重要。毕竟以滑膛枪的精度,虽说或许不能精准的命中预定目标,但只要战列线上的火力密度够大,保不准就命中了目标旁边的敌人呢?

  那么,线膛枪究竟如何取代滑膛枪的呢?实际上,在经历了17世纪以及18世纪的低谷之后,线膛枪才于19世纪迎来了新生。主要就是因为法军奥尔良猎兵队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对于线膛枪的“弹丸”进行了改良,发明了一种名为“米涅弹”的新型“弹丸”。

  这个在后世许多小说中出现的弹丸,有时候被神话,有时候被诋毁。抛开那些争论,这里只看技术和构造。

  单从造型上来看,它其实已经无限接近于现代的手枪“圆头弹”了,区别就是火药跟弹头还是分离的。不过,“米涅弹”的特点就是弹丸口径比线膛枪的口径略小,但其却不会发生“能量外泄”的情况,而且装填更容易。

  因为在“米涅弹”的弹头后方,存在着一个类似圆锥体的凹槽,同时还匹配一个橡木的塞子,继而在引燃火药以后,火药产生的瞬间压力以及橡木的冲击力就会导致这个凹槽外扩,从而正好跟枪管上的膛线匹配出一个合适的形状。

  也正是凭借着对弹丸的改良,装配“米涅弹”的“米涅式前装线膛枪”也一举取得了一个最高射程918米,500米内精确命中的优良射击成绩。

  要知道,当时滑膛枪的射程,还在一百来米左右。至于现代的滑膛枪,更是成了霰弹枪、猎枪、以及防爆枪或者信号枪等不那么重视射程和精度的枪械的代名词。当然,“滑膛炮”的“滑膛”不算,这完全就是两个性质。

  抛开后世对米涅弹的神话不去提,只说诋毁。诋毁米涅弹的理由主要是说它虽然盛极一时,但并没有风光太久――这不是废话吗?没多久就进入后装枪时代了,作为前装枪弹丸的米涅弹当然也会跟着没落。

  但很显然,高务实现在不必考虑这个问题――咋的,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他高元辅就准备白日飞升搞出后装枪了?

  科技这玩意儿,领先一步就够了,只要这一步能够造就技术壁垒就行。真要领先两步、三步,且不说高务实有没有这个本事去指导,就算有也没有必要。

  京华兵工这次呈上的“万历三式”一共两款、四型。两款的意思是分为步兵款、骑兵款,四型的意思是每款有两型备选。

  高务实让孟古哲哲去挑选她要用的弓和箭,自己则在京华兵工总裁高炯和几位重要技术骨干的陪同下观看起了这两长两短四把枪。

  高炯这个名字许久许久不曾出现了,稍微介绍一下:高炯,高陌之子,因此也就是高家六房的家生子。早在高务实刚刚获得三慎园,打算开始在火器上进行前期研发之时,他就由高陌“内举不避亲”的推荐给了高务实。

  他这些年一直浸淫火器,尤其是长期主管轻兵器这一块,与主管火炮的高翊一道,成为高务实在火器产业上的“左右护法”。

  京华的火炮这些年有过数次升级,甚至连规制都调整过,因此高翊那边基本上每隔几年就能被高务实在全京华内部“通电表彰”,压力自然就来到了高炯头上。

  这一次,高炯也算是十年磨一剑了……呃,二十年磨一剑。这把剑究竟如何,就看今天的表现。

  他现在很紧张,也很期盼。他自己也知道,随着父亲高陌的退休,他将来在京华内部是否还能继续坐稳位置,最关键的一仗马上就要到来。

  ――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的18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的14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o尚书令”、“初次登录”、“书友20190611001043694”、“doni”、“脚贱的身影”、“孤独中存在寂寞”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这么多月票,看来是提醒我又到月底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元辅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