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还是先操心自己吧,朕,如何做,就不用先生操心了!”
景润帝微笑道:“现在,请先生赴死。”
景润帝话音方落,便见青铜若木之上,阴雷蜿蜒如龙蛇,幽风呼啸似洪流。
这雷,不是寻常雷电,而是刮骨阴雷,劈山山崩,劈水水竭,劈木木枯,劈肉肉焦,劈骨骨销,乃是酆都之中,第一等阴雷。
这风,亦非普通风暴,而是散魄幽风,吹尘不起,拂叶不动,抚水无波,但吹灵灵昧,拂魂魂飞,抚魄魄散,乃是幽冥之中,第一等阴风。
刮骨阴雷劈来,大祭酒向前踏出一步,衣袖轻挥,如扫尘埃,君子固行,扫一屋而窗明几净,扫天下而海晏河清。
于是,这一袖之下,蜿蜒如龙蛇、生灵畏惧的刮骨阴雷,一如垃圾、尘灰,一扫而空。
散魄幽风吹来,大祭酒不闪不避,再度向前迈出一步,君子生立天地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于是,那宛如洪流的散魄幽风吹拂在大祭酒身上,四散而去,大祭酒巍峨如山,步履从容,稳步向前。
“此雷于我如何焉?此风又于我何用焉?”
大祭酒声音清朗,天地可闻,一步一步向青铜若木走去。
“不愧是大祭酒,本座枯坐邙山九十九载,悟有一法,烦请大祭酒品鉴?”
说话间,青铜若木上的铜铃飞出,叮叮当当声不绝。
声音悠扬却又空洞,清脆而又阴森。
铜铃摇晃之间,阴气倏忽而聚,而变,于那茫茫阴气中,有雄伟关城浮现,城高万米,绵延百里,上书鬼门。
所以,此关,名为鬼门关。
传说,鬼门关乃是阴阳分界之门,关外为人,入关为鬼,关内常年阴风呜咽,万虫飞舞,阴风吹拂则魂体分离,万虫则会啃食其灵魂意识,使之蒙昧无知,浑浑噩噩。
“鬼门关开,大祭酒可敢进?”
“如何不敢?”
大祭酒大笑着,从容走入鬼门关。
随着大祭酒向前走去,便见鬼门关内,吹出污浊阴风,阴风中无数虫豸飞舞,呜呜作响,煞是渗人。
“浩然正气,万古长存……”
大祭酒身上涌出堂皇浩然正气,浩然磅礴,自是风不能吹,虫不能侵,坦然踏入鬼门。
当大祭酒踏入鬼门关后,前方则是一条河流,河流浑浊昏黄,河内白骨浮沉,万鬼哭嚎,正是忘川。
忘川之上,有一桥,曰之奈何。
传闻,奈何为白纸所糊,鬼魂无体,自无重量,故可渡纸桥,若非鬼魂,则有重量,上则桥毁,坠入忘川,则永世不得超生。
“奈何桥现,大祭酒可敢过?”邙山鬼祖的声音响了起来。
“有何不敢?”
说话间,大祭酒已经踏上奈何桥,当大祭酒踏上奈何桥时,桥下忘川顿时波涛汹涌,万鬼咆哮,一时间整个奈何桥摇摇欲坠,更有咔咔声不断响起。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大祭酒不慌不忙,张口吟道。
于是乎,便有清风从大祭酒身后吹来。
“吹我胸中志,扶摇过忘川……”
然后就见大祭酒衣袂翻飞,乘风而起,飘然过忘川。
即过忘川,便见有一高大人影矗立于天地之间,其人头戴帝冠,身穿天子冕服,高不可计,威不可视。
旋即,便有煌煌鬼神之音响起:“今有楚人映斛。大逆不道,犯上作乱,意图谋反,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下一刻,人影手中出现一枚铁令,信手扔下,随着铁令落下,砸在地面上,便如星辰陨落,轰然之声响彻天地,无边大地开裂,有烈火喷涌,有寒冰蔓延,有岩浆滚滚,有刀山森森,有热油汹涌……端的可怖可惧可怕。
然后,大地深处一根燃烧着阴绿孽火的锁链,缠在大祭酒身上,将大祭酒拉入地底,拉入十八层地狱。
“我楚映斛,一辈子所作所为,恪守圣人仁德,行得端坐得正,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清清白白,无罪无孽……”
随着大祭酒落下,便有烈火、岩浆烧其身,寒冰、阴风侵其骨,刀剑、铁锯加其首……
然则大祭酒如视那可怖可畏可怕如无物,神色平静,眼眸清澈:“既无罪,天不可束,既无孽,地不可缚。天地不可束缚,区区阴邪,焉敢定我之罪?”
“轰隆隆……”
大祭酒伸手,五指并拢,向前探出。
五指并拢,简简单单,一如大祭酒其人,清清白白,俯仰无愧;
手臂、手掌,笔直向前,亦如大祭酒,光明正大,勇往直前。
所以,这伸手投足,简单平凡,朴实无华,却是大祭酒一生的真实写照,一生问心心无愧,清风朗月照大江。
心无蝇营与狗苟,自是一往无前,无物可挡。
于是乎,这伸手之间,烈火熄灭,冰霜消融,刀山破碎,岩浆凝固。
于是乎,这探手之余,十八层地狱,寸寸碎裂、破灭。
“大胆,竟敢不服判决,当诛!”
与此同时,有骇人怒吼响起,一道银色剑光从茫茫九天落下,一分为六。
随着六道剑光落下,崩溃的十八层地狱复又开始凝聚、衍化,有六道显化。
六道者,是谓三善三恶,所谓三善道者,天神道、人间道、修罗道,凡善业者入此道也,欢乐美满。
所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凡罪业深重者入此道也,唯苦无乐。
天神道中,有天人高居云端,拈花而笑;
人间道中,万千大军严阵以待,旌旗猎猎;
修罗道中,男丑女美的阿修罗。持兵而立;
地狱道中,无数青面獠牙的恶鬼,嘶吼咆哮;
饿鬼道中,无穷饥肠辘辘的饿鬼,垂涎欲滴;
畜生道中,猪马猪羊、狮虎熊豹万千牲畜野兽,蠢蠢欲动。
然后,便有那天人、军队、阿修罗、恶鬼、饿鬼、野兽,向大祭酒扑杀而来,无有穷尽。
“我一生行事,有二宝,一曰仁,二曰德。”
大祭酒屈抬起右手,屈三指,伸出两指,一指曰仁,一指曰德,两指并拢,以仁为脊,为德为锋,便是一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