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帝王的无奈

  就在李承乾为了印刷机而发愁时。

  朝堂上也炸了天了。

  这几日的买书狂潮,很多人都看见了。

  李世民当然也知道。

  对于李承乾能如此圆满的完成任务。

  李世民是极为高兴的。

  只是,他高兴,就肯定有人不高兴。

  例如那些世家。

  他们现在已经逐渐反应过来,李承乾要干什么了。

  他如此低价的出售书籍,分明是要跟自己抢饭碗呀。

  那些世家,不论那一个,都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更不允许事态脱离自己的掌控。

  ……

  这日早朝。

  跪坐于桌案之后的李世民挥了挥手:“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要奏。”

  魏征站了出来。

  李世民愣了下:“奏来。”

  魏征昂首道:“臣参,赵国公长孙无忌,身为朝堂之臣,却总做与民争利之事。”

  “臣参,秦王李承乾,身为皇子,不思学习政务,整日游手好闲,更做出扰乱市场的不法之事来。”

  长孙无忌与李承乾双双被参。

  而且还是被魏征参。

  这种事情可太少见了。

  李世民都愣神了。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呢。

  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等一众文臣皆站出来。

  他们的话,几乎与魏征如出一辙。

  皆是参奏长孙无忌与李承乾的不法。

  而这全程,立在一旁的长孙无忌,一句话都没说。

  他可是大唐第一聪明人。

  他又怎会不知,现在是什么情况?

  站出来的这些,不是世家出身,就是与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与李承乾在世家的碗中抢了饭,世家又怎会让他们好过呢。

  所以,长孙无忌早就料到了。

  而他想到了,李世民又怎会想不到?

  只是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朝堂当中,竟有这么多人站在世家那一头。

  而且尽是魏征这般的肱股之臣。

  唯一让李世民欣慰的是,那些武将没有站出来。

  若是程咬金、李勣、李靖之流也站出来,那他可真是要伤心死了。

  魏征等人继续叩首。

  “望陛下罢黜赵国公长孙无忌,秦王李承乾。”

  “勒令关闭造纸厂,印刷厂,查封市面上的书坊,追回已卖出的书籍。”

  那一瞬间,李世民的脸都憋红了。

  他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出的那句话。

  “传,秦王李承乾觐见。”

  ……

  当李承乾来到朝堂时。

  只见朝堂上的文臣跪倒一大片。

  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还站着呢。

  当他看见长孙无忌那苦涩的笑容时,李承乾顿时就明白咋回事儿了。

  这摆明了是冲着自己和舅舅来的呀。

  李承乾走到堂前,双膝跪地叩首道:“儿臣,见过父皇。”

  李世民胡乱的挥了挥手:“乾儿,眼前的这些大臣,都让朕罢黜你和长孙大人呢。”

  “而且还让朕查封书坊、造纸厂、印刷厂,你对此,怎么看?”

  李承乾直接道:“查封书坊、造纸厂、印刷厂,等同于自掘坟墓。”

  “殿下言重了吧。”

  魏征面朝李承乾道。

  “就是,殿下不过九岁而已,能懂什么?”

  有大臣跟着附和。

  “殿下,您是不知道,您这几日,卖的书籍扰乱了市场,让很多书坊都关张了呀。”

  “殿下,您可知道,您的所作所为,让多少人吃不上饭了?”

  “呵呵。”

  李承乾直接笑了:“你如果用这种话来弹劾我。”

  “是不是差点意思呀?”

  李承乾看着那群大臣道:“你问我懂什么,我能告诉你,我懂得很多。”

  “什么博龄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

  “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

  “吴郡的朱氏、张氏、顾氏、陆氏,义兴周氏,吴兴沈氏。”

  “河东裴氏、京兆韦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弘农杨氏、京兆杜氏。”

  “河南元氏、河南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陆氏、河南源氏、河南窦氏。”

  “对了,还有我舅家河南长孙氏。”

  他一口气直接将大唐所有世家的姓氏都给说了出来。

  满堂大臣,皆用惊骇的目光看着他。

  他是疯了吗?

  在朝堂上,竟敢说这些?

  李承乾此时已经不管不顾了。

  他笑着扫视众人问道:“本王懂得够多了吗?”

  他极少以本王自居。

  除非是真的生气了。

  眼前这些人,明面上是朝廷大臣,为国为民。

  实则一个个肮脏不堪。

  “我让天下人读书怎么了?”

  “我让天下人识字怎么了?”

  李承乾望着众人道:“就是因为我损害你们母族的利益了,你们就要来参我?”

  有大臣面朝李世民道:“陛下,殿下这是魔怔了呀,您还是快让他下去吧。”

  “是啊陛下,若是让殿下如此胡为,就要将所有世家都给得罪了,咱们大唐也将无人可用了呀。”

  魏征更是跪地叩首:“若陛下一心袒护此二人,就请罢免我等。”

  一群大臣纷纷响应:“请陛下罢免我等!”

  那一瞬间。

  李承乾是极其无奈的。

  说李唐江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点都不假。

  大唐的开明,却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期。

  一个世家横生的时期。

  固然有科举制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

  但唐朝的科举,堪称历朝历代最不公平的科举。

  唐朝时,科举名额偏重长安,非长安子弟,甚至难求一张考生门票。

  其次,每年一考,非长安考生,每年必须经过初考,然后进入长安终考。

  如果没考上,还要回到原籍准备来年考试。

  要知道,古代交通不便,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哪有时间学习呀。

  落榜考生,就只能去求助世家,亦或者是投靠高官门下。

  使得门第纵横,官官勾连。

  每年能倚靠科举进入朝堂的,不过三十人而已。

  对此,李白曾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白居易曾说:“长安居,大不易……”

  甚至唐朝灭亡时,平民因科举成为宰相的例子都是极少的。

  而这样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黄巢一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随后一举攻破长安城。

  唐朝也走向了末路。

  望着眼前这些人,李承乾就已经看见了盛唐的结局。

  而李世民望着这些人时,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当皇上的可是自己呀……

  却还要如小丑般,被这些人左右……

  这就是帝王的无奈呀……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