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大彪是有些错怪鬼子了,鬼子在钢铁厂的布置并非像他想像的那样一成不变。负责钢铁厂的指挥是个叫浅田尹代的中左,他是个只有小学的教育水平,但他实战经验丰富,是个从一战打到现在的老兵。浅田中左是一个月前才调到钢铁厂的。浅田想,这或许是因为上级认为钢铁厂的防御已经不重要了,于是才派他这个没文化的指挥官来驻守。浅田猜的没错,其实不是钢铁厂不重要,而是鬼子已决定甚至地面部队已经对八路军展开进攻,那么钢铁厂就不再是前线而变成二线,于是它的防御就不重要。但浅田的性格,是在战场上任何时候都会以十二分的小心对待。他一赶到钢铁厂看到“前任”对钢铁厂所谓的“加强防御”就大皱眉头。“这简直就是在自杀!”浅田指着那些加厚的围墙说:“难道你们不知道八路军已经有火炮尤其有许多喷进弹吗?这些围墙和炮楼都是喷进弹的靶子!你们这么做,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吧!”参谋回答:“中左阁下,可是,市川大左的意思是,我军有制空权,再加上我军有火炮优势,所以……不用过于担心八路军这些装备!”市川大左就是前任驻守钢铁厂的指挥官。他会这么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战场从来都没有完美的防御,如果要考虑到敌人的火炮和喷进弹,那么多么坚固的防御都不堪一击。但是……帝国军队几个火炮联队就在钢铁厂后方,钢铁厂随时都可以得到这些炮兵的火力增援,那还用得着担心敌人的火炮和喷进弹吗?更何况帝国还拥有制空权!到时,就是帝国的战机和火炮压制敌人的重装备,这些围墙和炮楼就用来对付敌人冲锋的步兵。这样的构思虽然有些道理,但未免过于理想化了。因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包括钢铁厂周围的支援单位也会因为战局的发展而变化,比如夜里战机无法有效的提供支援,比如炮兵被调动。作战经验丰富的浅田尹代可不会等这一切发生时才做准备。因此,他忧心忡忡的环视着钢铁厂,说:“不管怎么说,我可不想在这里等死啊!”参谋赶忙应了声“是”,接着又上前弯腰问道:“那个,中左阁下,加强防御的意思,是在围墙外增设一道战壕吗?这只怕有困难,天气实在太冷了,构筑战壕十分困难……”“不不!”浅田摇着手回答:“在外面增设一道战壕,很快就会被敌人发现,而且八路军擅长骚扰,在外面驻守就意味着会增加许多麻烦!”这也是鬼子总喜欢构筑围墙的原因。如果没有一道围墙围着,比如在外挖战壕,鬼子就会暴露在旷野中。到时游击队这里几个那里一队的打冷枪冷炮,鬼子该怎么应对?漫山遍野的去搜捕?只怕人没搜到几个,反而会在这雪地里会遭受更惨重的伤亡。围墙一围就安全多了,游击队冷枪冷炮很难伤着围墙后的帝国士兵,帝国士兵也不需要出城搜捕,于是彼此相安无事。浅田看了看钢铁厂内部,发现钢铁厂的建筑十分适合防御。或许是为了防止火灾,钢铁厂的建筑有些是砖房有些是土房,只有不多的几幢是用木村搭建的。浅田中左指着那些建筑说道:“我们应该把另一道防线建在围墙内,距离围墙三十到五十米远,明白吗?”参谋当即点了点头,应声“明白”。把第二道防线建在围墙内的确有很多好处,比如敌人从外面很难发现这道防线,于是在攻击时就没有防备。另一个,就是万一围墙被打开了个缺口敌人从这缺口涌入……那第二道防线发挥的作用就是无法估量的,子弹可以成片的往缺口涌出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参谋马上按浅田中左的主意办,将靠近围墙的一圈建筑都改成了防线,有些没有建筑的位置就直接挖上战壕或者用沙袋堆叠出掩体,然后每隔几十米或者有一个火力盲区就在后方安排一挺机枪加强火力。应该说浅田中左的这个安排还是很有水平的。如果八路军还像之前那样的装备,也就是春田步枪的方式进攻,只怕能攻破围墙却要在第二道防线上吃大亏。因为那时围墙就变成一段障碍物,硬生生的把八路军的进攻部队分割成内外两节很难互相接应。但是……在八路军装备有ak47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八路军进攻的时间刚刚好,战斗打响时天已朦朦亮……或许是雪地会反射阳光的原因,天色刚亮能见度就很高,这很有利于八路军发挥ak47的火力优势。张大彪在部队一冲进缺口时就感觉到事情不太对。一个班的战士刚靠近缺口就被鬼子勐烈的火力压得趴在地上头都抬不起来。按理说,鬼子如果防守在围墙一线八路军又是攻其不备,鬼子不应该有这么勐的火力补上缺口才对。除非……鬼子早有准备在围墙内还有另一道防线。张大彪这么一想就明白了,然后当即下令:“不急着攻进去,占领围墙!手榴弹……”一营的战士都是独立团里挑出的老兵,张大彪这命令虽说没头没尾的,但战士们却听懂了。其实是各连连长听懂了。然后连长命令排长,排长再命令班长……不过几秒钟时间,从上到下就都明白张大彪的意思并准备好了手榴弹。接着,在一阵哨声过后,手榴弹就成排排的飞往围墙的另一头……这是为了清空在围墙防御的鬼子,如果鬼子在围墙后反掷手榴弹,那就会对八路军造成很大的威胁。随着一片“轰轰”的爆炸声,战士们就两个一组搭着人梯沿着围墙冒出头并在围墙上架起了ak47……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