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俱往矣(一)

  崇祯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俱往矣天底下没有新鲜事。

  在鄂尔浑河,被崇祯皇帝惦记上之后,说是要看看那块地方的风景,洪承畴就开始不断的向鄂尔浑河方向进兵。

  同时雍州将军卢象升,也配合的很好。

  越过阴山之后,也在从另一个方向前进。

  让生活在扎布汗河的瓦剌,心中惊悸不已,要是大明的皇帝,惦记上了他们的扎布汗河,又该如何?

  曾经,他们这些草原和荒漠,可不会对中原大地上的国家,产生多大的吸引力。

  没有用利益,还劳民伤财,才是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

  可现在,不行了。

  就算没有利益,知道中原的皇帝喜欢,都会有人前来占领下来,更不要说,大明的人也开始学会了畜牧。

  更是弄出了连他们都没有办法,制作的奶粉。

  经济利益有了,皇帝还喜欢,被攻打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他们不是没有想过把这条河给填了。

  可缺少了水源,他们可没有办法在广阔的荒漠和草原上,能够生存多久。

  固始汗,又译顾实汗,姓孛儿只斤,本名图鲁拜琥。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和硕特汗国的创建者,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合撒儿十九世孙。卫拉特汗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

  早年成为卫拉特盟主。面对沙-俄和喀尔喀蒙古的攻势,固始汗施行“远交近攻”之策。

  本来在崇祯九年,打算遣使向清朝朝贡,表达归顺之意。

  可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大清就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

  这件事自然就作罢。

  不过为了避免内部冲突及另寻新牧地,当年就应西-藏格鲁派摄政索南群培和四世班-禅、五世达-赖之请,前往拉萨商议入藏事宜。随后进军青海,击败却图汗,据有青海。

  这也是林丹汗,死的憋屈的原因。

  有人希望他前来共商大事,自然也就有人见不得他的好,落井下石,要不在广阔的草原上,以卢象升哪一点兵力,还真就没有多少机会,找到林丹汗的线索。

  即便是有人出卖了林丹汗的去向,在当时的环境下,卢象升也不可能孤军深入,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浪费更多的兵力。

  崇祯十三年,攻灭康区白利土司。同年出席蒙古领主大会,参加制定《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崇祯十四年,兴兵入后藏,次年灭噶当派的藏巴汗政权,据有全藏。

  现在正是固始汗意气风发的时候,却又迎来的强大的大明。

  听到一些从阴山一带逃散过来的部落子民,传来的消息,心中就是一阵忐忑。

  其实,早在皇太极带领着满人,发展壮大之后,他就有想法,带着自己的族人,前去联盟。

  只是在林丹汗和他之间,皇太极选择了林丹汗,一开始他还很气愤,可后来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林丹汗输得一塌糊涂。

  皇太极也是一蹶不振。

  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然而这种笑到最后的得意,也没有维持多久,刚刚逍遥了没过几年时间,大明就再次对外用兵了。

  而且他现在还成了大明的敌人。

  他也试过,向大明投诚,作为一个藩国的存在,历史上不都是这样吗?

  打得过就打。

  打不过就投降,然而这一次就出乎他预料之外。

  大明对他的投诚,根本就没有理会,似乎那种万国来朝的荣耀,大明的皇帝,一点都不在乎。

  即便是他联络了一些和自己关系不错的部落,联名给大明的皇帝一个‘天可汗’,也毫无一点作用。

  要知道,在历史上能够拿到‘天可汗’这个称呼的帝王,可不是很多。

  偏偏崇祯就是一个例外。

  连带着整个大明的朝堂,在固始汗眼中,都不是很正常。

  哪有不在乎名利的人,整个中原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还是像以前认知的那样,沽名钓誉。

  “鄂齐尔图汗现在在什么位置,对大明的进攻,有什么想法?”

  固始汗起身,问着身边的族人。

  他一个人可打不过现在无敌的大明,只能再次找上自己的盟友,共同来解决这件事情。

  “回大汗,鄂齐尔图汗还在乌兰伯勒奇尔。”

  族人的回答,让固始汗心中一阵无力,和他所在的地方实在远了一点。

  怕是也因为大明的攻势,在躲着他呢。

  “汉人有一句话,叫做唇亡齿寒,他难道一点都不明白?”

  固始汗气愤的一脚,把跪在他面前的这名族人,踢翻在地。

  周围都是从大明的商人们手中,收集上来的奢侈品,价值高昂,他可不愿意轻易的损坏,也就在族人身上撒气,才能够让他的心情舒缓一些。

  固始汗口中这么说,心中却在想着:人家知道的,所以才躲开了自己,那么我又该怎么办?放弃到手的基业?然后一路向北逃亡?

  这个念头,在心里升起的时候,就再也放不下来。

  于此同时在乌兰伯勒奇尔的鄂齐尔图汗,心中的想法,和固始汗不谋而合。

  不管旁人如何去想。

  洪承畴和卢象升,乃至于最后才掺与进来的刘文秀,都不愿意轻易的放弃这个可以开疆扩土的机会。

  虽然进展很慢,占领一个地方,治理一个地方。

  可胜在稳固。

  而且能够在当地很快的得到补给,从而给前进的军队,补充向前的动力。

  捷报不断的飞入京城。

  也就在这一年,崇祯再次走出了京师,乘坐机械列车,来到了湖广,看一看受灾重建之后的百姓们的生活。

  列车‘咣当!咣当!’的不断前进着。

  其中的一截车厢中,布置的很是低调奢华。

  这一年已经崇祯十四年了。

  原本这一年之中,人祸不断,一月,李自成攻克汝州。汝州为义军往来之要道,山中又有土寇。知州钱祚征,招募壮士千人,夜半攻入其巢,土寇大败。遂令民千家立一大寨自保,土寇乃降。后李自成军攻汝州,祚征登城拒守,身中箭。月余,大风起,炮炸楼焚,城乃陷。

  同月官军追张献忠至开县。杨嗣昌自率军队到云阳,其余诸将至开县黄陵城。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迎战。刘士杰率军深入战阵,所向披靡。张献忠登高望见无秦军旗帜,而左良玉军无斗志。乃选壮士潜行于沟谷中,乘高大呼驰下。左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皆战死,如虎突围出。

  二月李自成攻开封。城坚厚五丈。义军以洞车掩护士兵挖穴,巡按高名衡婴城固守。周王恭枵拿出库金百万两,招募壮士杀敌,并做米饭以饷军。开封副将陈永福背城而战,杀义军二千,李仙风督将游击高谦驰救,又杀义军七百人。李

  自成军遂退走密县。开封解严。

  当月五日,张献忠攻克襄阳城。当时,杨嗣昌以襄阳为军府,饷金、甲器各数十万皆聚于城内。每门设副将防守。张献忠出川后,一日夜驰三百里,道上杀杨嗣昌使者,取其军符,以二十八骑进入襄阳城。夜半火起,居民望见火,以为满城皆贼,夺门出城,城溃。张献忠执襄王翊铭于南城楼曰:“吾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伏法。”襄王朱翊铭与贵阳王朱常法皆被杀。

  二月而是日,张献忠攻陷光州。张献忠攻破襄阳东下,与罗汝才兵入河南,攻商城。当时知县盛以恒移任开封同知,将行。张献忠军至,乃与乡官杨所修等拒守。时天下雨雪,守城士兵冻馁不能战,以恒率众射杀义军十七人。后以恒受伤,被抓而死。

  不过现在的大明,变化巨大。

  有的人没了,有的人进了工程队,也有的人高官厚禄。

  自然百姓们的生活,也就少了被人祸祸害的经历。

  崇祯自然是不清楚,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只是坐在机械列车上,品着茶,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景物,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其。

  这些都是他一手,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

  历史上,有几个皇帝能够达到他这样的高度?

  机械列车飞快,三月初,就到了湖广。

  崇祯下车之后,就直奔张国维的住处,这个老人,现在除了和朝廷书信来往,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京师。

  就是崇祯给了许多的奖励,给扶正了建设部的部长职位,都只是回了一个奏章了事。

  不但固执。

  还很认死理。

  如今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意思就是,皇上是他的伯乐,而他只是一匹千里马,既然是千里马,自然就要好好的出力跑路才成。

  他这一辈子,没有多少文采。

  也就搭桥修路,还算有点本事,刚好皇上也看中了他这一点。

  “皇上,臣接驾来迟,还请恕罪。”

  张国维走在最前面,口中说着恕罪,可一点想要恕罪的样子都没有。

  反而圆圆的脸上,挂着两撇小胡子,很有喜感。

  崇祯在再次见到张国维的时候,才明白李定国和孙传庭为何总会找这人开玩笑了。

  “张老身体还硬朗,看来还能给大明多出几年力气啊。”

  崇祯也不以为意。

  对于能够做事的人,崇祯的态度宽容的,根本就不像是一位皇上。

  面对袁可立的时候如此,面对秦良玉的时候也是如此。

  现在又多了一位张国维。

  “就怕皇上,往后用上老臣了。”

  张国维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大明的造桥技术,现在积累的很快,他的脑子已经跟不上道院的那些年轻人了。

  最多只能在修桥的时候,把关一下质量问题。

  “张老这是想要撂挑子,这可不行,就是以后跑不动了,皇家百工学府也有你一席之地,就去给后来的那些年轻人,好好的说说当年筚路蓝缕,也传授一点老一辈的精气神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末了,崇祯又说了一句。

  “到时候,张老的塑像可是要矗立在百工学院中,让学子们好好的瞻仰的。”

  有功绩的人,崇祯不介意,给出一点最崇高的敬意。

  张国维满脸红光的,让崇祯差一点,都以为这人要被自己的话,给高兴的回光返照了。

  乐文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崇祯大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