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晦不是医者,所以对书中记载的种种“离经叛道”之言并未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对他来说,或者对以他为代表的“病人”来说,什么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只要不牵扯政治,且能治病就行。
谢晦也是跟着刘义真一起北伐的人,见过不少将士受伤后的惨状。
同时他也见过在以前“无可救药”的将士在白药和各种无菌治疗后重新活过来的场景。
当时谢晦就想问问天子,但那个时候大家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结合医书上的内容,谢晦和记忆中的一些病症对应起来,居然发现无比契合!
现在看来,即便书中记载的不是“长生之法”,也极有价值。
谢晦一时间有些手不释卷,居然就在这天子寝宫中翻阅起来。
直到天色变暗,去给谢晦桌案前添加灯油的宫人从其身边路过,才让谢晦猛然惊醒。
“陛下,臣失礼。”
“无事。”
刘义真倒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君主大臣在朝堂上一起和和睦睦的看看书学学知识比什么勾心斗角的要强的多。
但这也是天子的一厢情愿,朝堂,最终还是大家厮杀的地方。
“谢侍中以为此书所言如何?”
“妙极!妙极!臣此生从未读过这么有意思的书!”
虽是医书,谢晦却从里面读到了一股与中原文化迥异的思维方式。
天子是从关中得来的此书,而关中又长时间被胡人占有。
一同被控制的还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这书莫不是从西方传来?若真是如此,岂不是说西方还有不逊色于中原文明的存在?
不知为何,谢晦为医术脑补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同时也带起了他对于西方的一丝丝好奇。
“朕有意将此书印成万册传予天下州郡,令各郡医者传阅学习。谢侍中以为如何?”
“此等利国利民之举,当然……”
谢晦突然闭嘴,紧接着就用一股幽怨的眼神看向刘义真。
差点上当!
天子这回能印医书,下回就敢把百家经典、经史子集给印出去!
那世家千辛万苦打造的知识垄断岂不是要被攻破护城河?
谢晦让自己保持冷静,同时做好准备,谨慎的应对面前如怪物般的天子。
上次大家一个没防备,就让天子用占城稻的功劳换走了兴修书院的权力。
现在又险些用一本说不重要也重要,说重要也就那么回事的医术套路走书籍的传播……
和天子在一起,真的是八百个心眼子都不够用!
刘义真见自己被识破,倒也没露出尴尬的样子,只是打着哈哈笑了几下,开始曲线救国。
“或者是先召集一批医者来建康学习这本医书,然后命其回各州郡散播传授医术如何?”
“嗯……”
谢晦有些犹豫。
这样倒是个两全之策。
虽然看似是脱裤子放屁,但对于朝廷却完全不一样。
前者将书籍印出去,就代表了朝廷对知识散播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掌握知识的世家一种极大的挑衅。
谷仉
后者则是把医者召集起来,意义与前者完全相反。
只是谢晦很怀疑天子会不会没节操的借着“传授医术”的幌子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别问,问就是双方之间早就没了信任,做什么都要防着一手……
“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各省各部各司商议。”
谢晦终究还是不敢做决定。
朝堂之中,最顶级的大佬无疑是徐羡之和王弘,两人身为尚书省左右仆射,相互制衡。
徐羡之在这种事情上肯定不会和天子唱反调,所以谢晦打算先去找王弘商议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
刘义真看谢晦这种回应,也是有些遗憾。
到了谢晦这种级别,他已经有资格来面对天子的“逼宫”。
这个时候的大臣是真正的“与天子共治天下”,在政治上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皇权下的附属品”而存在,更多的是能与天子正面交锋又相互妥协的势力。
谢晦贵为侍中,地位相当于“相”。
到了这个级别,连皇帝都不可能去强逼他做一些事情。所以刘义真在见到这次钓上来的鱼是谢晦的时候才会嫌弃道“这鱼钓大了。”
要是再低几个级别,说不定刘义真就用皇权持强凌弱的把这事给办了,直接生米煮成熟饭,再丢出去一个背锅的大冤种让世家哭着去蹂躏……
但也没关系,来日方长。
朕就不信谢晦能一直这么谨慎……
现在刘义真也看出来了,未来世家问题的突破口说不定就在谢晦身上。
王弘太老,太妖,太保守。
想从他身上撕破口子,以刘义真现在的功力还是差些火候。
反倒是谢晦……
嘿嘿!
谢晦在下方看着天子对他露出的微笑,不由一阵恶寒。
总感觉,是被什么洪水猛兽盯上一样……
第二天,刘义真就将医书在朝会上拿出来供百官传阅。
和谢晦一样,大家也不关心这医术是不是离经叛道。
反正能治好病就行!
即便有人想反对,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敌人后果断认怂闭嘴。
这一回刘义真并没有下场,但是有一个比刘义真恐怖无数倍的势力下场——
北伐军功集团。
和没上战场的官员不同,这些将领可是真正见过这些医术的妙用。王镇恶更是亲身体验者。
他们见过自己的幕僚部署被其中所描述的医术治愈时的场景,对这所谓的“古医术”自然更加信服。
所以对于天子愿意传播这种神奇的医术自然是拍手称快,甚至有豪爽的将领还表示愿意自己出钱。
嗯,这个豪爽的将领就是闲出病的沈田子。
刘义真见状,自然是将这个任务顺水推舟的交给掌管建康内军的沈田子,让他负责天下医者到建康后的后勤任务,免得这货去别的地方搞幺蛾子。
“召天下医者前往建康学习医术!学成之后可得官身,为州郡黎民百姓以济危急。”
至于那本“古医书”,也在群臣献计,天子拍板下取了新名字——
《大业医典》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