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7反叛

  “咚咚咚。”

  书房门被敲响,门外传来三弟的喊声:“大哥,大哥,在不在里面?”

  喊声惊醒了线贵,让他回过神来,强装镇定道:“进来吧。”

  说完话,线贵打量四周,看到地上掉落的信纸,急忙弯腰捡起来,折好后放进信封里。

  而此时,线老三已经推门进屋,看到椅子上坐着的大哥,线老三乐呵呵说道:“大哥,怎么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我还以为不方便进来,呵呵.”

  “有事?”

  此时线贵心乱如麻,自然没心情和自家兄弟闲聊。

  “大哥,我今儿把城中几个商号的仓库给查了,发现不少.”

  线老三开口就把今天查抄的丰功伟绩要报给大哥,不过这个时候虽然线贵强作镇定,但眼神却有些飘忽,显然并没有用心听他的话。

  这可不正常。

  线老三对自己这个大哥熟悉的很,除了女人就是金银,自己给他带来好消息,他不应该激动一下下吗?

  “大哥,你这是怎么了?”

  线老三止住话头,诧异的问道。

  “这三天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线贵没有回答,而是问道。

  “正在打包,我正打算和你说说,东西有点多,是不是先运一批打包好的货物过江,免得临时起运仓促。

  听说那莽应龙没两天就要到了,我们也得早做准备,至少把这几天忙活的东西都先送过去才稳妥。”

  线老三已经察觉到一丝不对,但还是先回答了大哥的问话。

  线贵看了眼自家这个三弟,想想才说道:“老三,你还记得三年前我们往宝井送的那批货吗?”

  “三年前,宝井?”

  一开始,线老三还无动于衷,但是在听到大哥说出宝井这个地名的时候,双眼就是一眯。

  宝井他当然知道,还去过好几次,但它并不在大明境内,而是在孟密。

  “大哥,你怎么会说起这个事儿、”

  线老三两步走到线贵面前,压低声音问道。

  这个时候敏感,他就算再不靠谱也知道,此时凡是沾上缅甸的事儿,都不是小事儿,传扬出去,怕是朝廷要问罪的。

  而且,现在缅甸那边反了,昆明的那些老爷应该也正在四处寻找可以顶罪的官员。

  要是传出他们和缅甸那边有生意往来,这口通敌的铁锅怕是就直接扣他们头上了。

  “当初做了就是做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线贵阴沉着脸说道。

  “怎么,大哥,难道那边”

  线老三急道。

  这是什么时候,他不急是真不行了,这可是要祸及家族的大罪,他们哪里敢背负上,扛不起啊。

  “你看看吧。”

  线贵把已经收好的信封直接递给线老三,让他自己看。

  接过信封,只是看了上面几个字,线老三的手就开始颤抖起来。

  哆哆嗦嗦抽出里面的信纸,线老三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很快信纸就从他手中滑落,再次和大地有了亲密接触。

  “怎么办,大哥,我可不想死啊。”

  线老三此时和刚才的线贵一般,失魂落魄之下双腿一软,直接跪坐在地上,嘴唇翕动,也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慌什么慌,事在人为,这次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绝对不能出差错。”

  线贵已经一扫先前的失态,他已经缓过劲来,开始在脑海里寻找应对之法。

  听到大哥的话,线老三也回过神来。

  “怎么做,大哥,我现在心里乱的很,不知道该怎么做。”

  线老三也是实诚,直接把内心状况说了出来。

  其实,先前的线贵何尝不是如此,若不是三弟敲门,他都不知道会在屋里呆愣多久。

  “大明、缅甸,你怎么选?”

  一咬牙,线贵开口问道。

  “这”

  线老三嘴巴动了动,旋即低头思考起来。

  “大明,怕是没我们的活路了,昆明那边巴不得有人跳出来背锅,到时候直接把里通外国的罪名暗道我们头上,说是我们把缅甸人招来的。

  就算给再多钱,怕也没我们项上人头值钱。”

  线贵恶狠狠说道。

  “对,那帮人的嘴脸,就算他们能放过我们,怕也要敲骨吸髓,把我们吃个干净,还未必就真会放过我吗。”

  线老三猛然抬头,对大哥说道。

  线贵和外面的联系,很多都是线老三在打理,因为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正好适合用来和那些官老爷打交道。

  他又没有官身,做什么事儿都方便,也没有御史会盯住他。

  也因此,线老三对昆明那些官老爷的习性了解颇多。

  刚才大哥的问话,他还在思考,可是大哥的话就像一个引子,一下子就把他对昆明官员的判断勾了出来。

  他们不可信。

  “可是大哥,你知道朝廷一早就在防备缅甸,这仗打起来,缅甸必败。

  他们能够打到这里,也就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利,还有就是朝廷不信任边境那些土司,所以没有往边境派出援兵。”

  线老三用略带颤抖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们有的选吗?”

  线贵不假思索说道。

  听到这话,线老三低头不说话了。

  他们没得选。

  “就算朝廷赢了,只要我们先一步跑进缅甸,以后缅甸依旧是三宣六慰,我们只要不回大明,他们如何找我们?”

  线贵又开口说道。

  “对对对,大哥,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只有躲进缅甸就不会有事儿。”

  线老三开口附和道。

  大哥的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按照朝廷对缅甸的态度,只要缅甸认输称臣,貌似一切又会回到原点。

  是的,大明似乎一直都没有继续往云南之外扩张的意思,都是封赏土司,让他们自治,只要每年送一张称臣纳贡的纸到昆明就行。

  元代以前,中原王朝的治边之策主要是“羁縻之治”。

  羁縻之治的核心概念包括“羁”和“縻”,其中“羁”指的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进行控制,而“縻”则是指通过经济和物质的利益进行抚慰。

  这种政策允许少数民族地区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同时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

  除了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因受时代条件的限制,“羁縻之治”尚处于有效管理的初期阶段,施行中的随意性与不规范执行较为明显,同时少见基于南北部差异与不同时期的特点而具有的改变。

  如汉朝的边郡、唐朝的羁縻府州,均普遍施用于各地边陲,并无因地制宜的改变和具体明确的规定,重防御、轻开发是两朝治边共有的特点,在制度建设与监督保障等方面,也缺少应有的重视。

  蒙元面临新的天下格局,统治者也较少有“内华夏外夷狄”、“守在四夷”一类的观念,行事崇尚简便易行。

  在元朝建立前20余年,蒙古军长途奔袭平定大理国,并在其地实行北部草原通行的万户制度,但云南地区动荡不止。

  富有统治经验的大臣赛典赤受命至云南建立行省,他进行调查后决定废止万户制度,试行任命当地蛮夷为朝廷官吏的制度,实行后因收效显著,乃在南部边疆地区普遍推行。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

  嘉靖二十二年,嘉靖皇帝就说:帝王之政唯守在四夷,今朕欲求长治久安之术,无出于守之一策,大致代表了明朝统治者的看法。

  明初之时,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继续往外扩张,但是明军进军云南虽轻取元军残部,但遭到当地蛮夷的激烈反抗,大理与今保山、德宏等地的元朝土官,以及本已附明的一些土官纷纷起事,历时十余年才最终平定。

  由此,朱元璋做出一个判断,认为云南等地的蛮夷强悍难治,须镇之以重兵,乃将重兵守滇定为成法。

  由此,大明就把云南定为西南边陲,不再继续尝试向外扩张。

  明朝之后的大部分时间,明朝皇帝疏于问政,朝政委靡拖沓及吏治腐败,对统治制度的贯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说明朝治边屡屡失误非因制度不健全,而主要是由于朝政腐败及执行力太差,突出表现在土司办理承袭手续,官府经常拖沓推诿,或使申请承袭的土司势力愤而反叛。

  明代中期西南边疆动乱频发,还与土司制度自身的软肋有关。

  《明史土司传》说土司“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若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

  除朝廷征调导致反抗外,土司因获得朝廷的保护,并逐渐掌握与官府打交道的方法,平时借多征税收而自肥,条件具备时则逐渐坐大,甚至凭借掌握的土军分裂割据。

  民间流行这样的民谣:“官府只爱一张纸,打失地方两千里。”

  这话不止是民谣,也是朝廷对边疆治理的真实写照。

  给土司一封委任状,就换来每年称臣纳贡的贺表,进而粉饰国泰民安。

  至于那些地方到底在谁手里,姓什么,无所谓。

  不过,魏广德这次对缅甸的用兵,却根本就没有考虑沿袭旧制,而是打算改土归流。

  让李成梁尽可能处理掉西南的土司,将治下百姓从土司管理变为朝廷委任的流官管理,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时间发生。

  至于在大明内部的土司,在没有发生大规模叛乱前,朝廷也不好直接处置,只能慢慢来。

  李成梁对魏广德的意思,其实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消灭土司的意思是听明白了。

  只是对这样操作背后的含义,并未看通透。

  不过也快了,当战争结束,大明委派官员接手以后,效果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其实也是魏广德从《雍正王朝》里得到的一些启发,雍正皇帝做的可不止耗羡归公和摊丁入亩,还有其他许多做法。

  只不过,电视剧里更多的是关注这两个影响巨大的改革措施而已。

  改土归流,就是雍正帝对南疆土司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雍正二年,他就深感土司制的弊端与土司的作恶,在给四川等地的督抚上谕中说:

  “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每年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要求他们加强对土司的管理,但他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说了也不起作用。

  到雍正四年九月,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折,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

  “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对于投献者,“但收其田赋,稽其户口,仍量予相赡,授以职衔冠带终身,以示鼓励。”

  就是说改流的策略,既要用兵,又不专恃武力,争取波及面小,尽量减少阻力,以便迅速实现安定。

  雍正帝早就欣赏鄂尔泰的才能,按照他的“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相信鄂尔泰能办好这件事情,所以边看奏折,边批“好”学,最后批道:

  “朕心中嘉悦,竟至于感矣!有何可谕,勉之!”

  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勉励他努力实行。

  在雍正帝的指导下,鄂尔泰、张广泗、哈元生等督抚提镇努力推行改流政策,到雍正八年,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

  湘、鄂、川的改流准备得较充分,到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亦告完成。

  整个改流的地区,以贵州涉及的最广泛,它新设的州县竟相当于原有州县的面积。

  改流的内容包括:取消世袭土司,设置府厅州县,派遣流官,增添镇营,改革赋役制度,兴办学校等。

  雍正的举措,土司自然不甘,因此也是多次举事。

  对此,清廷直接派出重兵武力镇压。

  实际上,就算没有改土归流,朝廷和土司之间的矛盾也没法根除,早晚都会有这样的结果。

  如果,线贵知道朝廷此番行动的目的,怕是就不会把逃亡缅甸当成最终目标了,而是只把那里当做跳板,通过缅甸逃往南洋诸国。

  可惜,在云南官场上,此时除了李成梁和李如松知道一点外,其他没人知道这些后续安排。

  “大哥,我去联系罕拔?”

  线老三此时已经下定决心死中求活,不降是不行了。

  “小心点,我也该清理下城中那些人了。”

  线贵低声说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隆万盛世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