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

  糜汉正文卷第六百六十八章皇子同拜口呼相父为何众臣对诸葛亮被刘备晋封为相国一事,会感到如此震惊?

  这是因为,相国与丞相二者听起来似乎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是两码事。

  按照太祖刘邦定下的大汉官制,真正的百官之首,不是三公,更非大将军,而正是相国。

  至于丞相,原本只是相国的副手而已。

  丞相虽说是在两汉,亦可替君王署理政务,但丞相本质上只是协助的角色。

  一般情况下,丞相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

  但相国不同。

  一旦有人成为相国,那么就代表着大汉的政务,本来就应该由他主理——哪怕是帝王也不能随意染指!

  这一点从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中就可以看出——萧规曹随。

  汉惠帝刘盈想对政务做出一些修改,但却被相国曹参两句反问直接问走了。

  这并非是曹参不忠,而是曹参在合理使用他的权力。

  总三公九卿、治天下政事,礼绝百僚,万民避道,谓为相国!

  实际上来说,相国的存在,已然对皇权形成了制衡的效果。

  所以当年曹参死后,后世汉室君王都不再设相国一职,而是改设丞相。

  可无论是从地位,还是权力方面来讲,相国与丞相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众臣很容易就想到将来很可能发生的一幕。

  刘备是开国君主,他威望深重,诸葛亮是丞相或者相国,对他来说根本没区别。

  但刘禅不是呀。

  原本诸葛亮若还是丞相,那么就算诸葛亮成为刘禅的辅政大臣,每当诸葛亮要处理一件大的政务时,明面上都还要征询刘禅的同意。

  在刘禅正式下诏后,那件政务才能正式实施。

  可相国不用.

  这样一来,将来太子刘禅继位后,恐怕很可能会是第二个汉惠帝。

  自己都能知道这一点,陛下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最重要的是,曹贼篡汉的殷鉴未远,可在相信亲生儿子与相信诸葛亮之间,刘备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的确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古往今来,有哪位君主能做到这一点?

  就连诸葛亮也是一脸震惊的看向刘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拒绝。

  可惜还未等诸葛亮开口,刘备就轻声说道:

  “天子一言,重若九鼎。

  孔明想让朕在天下人面前失言吗?”

  刘备的话语中带着无比伦比的坚定。

  而刘备都这么说了,诸葛亮又怎么还能拒绝呢。

  诸葛亮能做的,只有对着刘备深深一拜。

  原本众臣以为,刘备对诸葛亮的封赏已然够重了,但刘备接下来做的事,更是让众臣不知所措。

  趁着高台上下的满朝公卿,还未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时候,刘备转身看向身后的太子刘禅:

  “公嗣,上前来。”

  刘禅虽不愚笨,但他的心思并不机敏,更加比不上沉浸官场多年的众臣。

  所以众臣看出的那一点,身为当事人的他却还未看出来。

  在刘禅看来,给诸葛亮封个相国怎么了,一个个大惊小怪的。

  刘禅不仅不意外,他还由衷地替诸葛亮感到高兴。

  神色欣喜的刘禅在听到刘备的话后,连忙从刘备的身后走上前来。

  而由于内心中对诸葛亮的尊重,刘禅让自己的身形稍微落后一步于诸葛亮。

  刘禅的欣喜看在刘备眼中,让刘备意识到他的这位太子,当下并未看出他封诸葛亮为相国的深意。

  嗯,他看不出的确也属正常就是了。

  可这孩子心性纯和这一点,却从未让他失望过。

  有这一点就够了,接下来的事他会安排好。

  看着形单影只的刘禅,刘备突然觉得犹有不足。

  想了一会后,刘备又转身看向身后的另外皇子:“封儿、永儿、理儿。”

  出口呼唤了这三位皇子后,刘备用眼神示意他们如刘禅一般行为。

  刘永及刘理两位皇子,虽说都已经封王,可他们的年纪却都不大。

  他们不明白刘备此举的用意,只是乖乖的按照刘备吩咐行事。

  倒是刘封,他好像隐约察觉到一会会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

  可对于刘备的吩咐,他也不可能违抗。

  于是乎不久后刘备的四位皇子,都齐齐站在了诸葛亮的身后背对着群臣,面对着刘备。

  见到四位皇子都按照自己的吩咐站好后,刘备将手中的关羽灵牌暂且交到身旁的张飞手中,然后他上前一步直接与诸葛亮面对面。

  众臣虽处在震惊的情绪中,但他们还是注视着高台上发生的一切。

  刘备一系列反常的行为,又让他们产生了疑惑的情绪。

  难不成陛下是要让四位皇子,向相国诸葛亮拜谢他多年来为大汉的付出?

  只能说众臣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相国总理政务。

  而你们兄弟四人,有的已经成人,有的也快了。

  你们是大汉的皇子,都是要为祖宗基业效力的。

  希望日后你们与相国共事之时,能对相国事之如父。

  切记!切记!”

  刘备此话一出,高台上下全场躁动。

  除去糜旸外,任何一个人听到刘备的这番话,没有不感到不可置信的。

  刘备竟是要让刘禅四位皇子,以后将诸葛亮当做父亲般看待!

  这?

  就算考虑到场合,嘈杂的喧闹声没有响起,但一众汉臣之间,早就开始面面相觑,左顾右盼。

  许慈都快要把后槽牙咬碎了!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刘备竟会当众让大汉的四位皇子,将诸葛亮当做他们的第二位父亲。

  在华夏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皇帝称呼某位大臣为“父”的事。

  例如周武王。

  从这个故事来看,让几位皇子称呼一位大臣为“父”,倒也算不上什么。

  可眼下的场景,却绝不能与周武王的事例相提并论。

  因为周武王称呼姜子牙为“仲父”,主要原因是他敬重姜子牙的品格才能,属于是一种情感上的自发行为。

  但眼下刘备是以君王,父亲的身份,以嘱咐的方式让四位皇子称呼诸葛亮为“仲父”。

  今日是什么场景?

  万人瞩目,势必载入史册,再加上刘备特殊的身份,可以说刘备的这道嘱咐,与一道正式的诏令并无差别。

  而在这道诏令的影响下,四位皇子称呼诸葛亮为“仲父”,可不单单是个人情感方面,而是要受到当世礼法的约束的。

  四位皇子只要一日是刘备的子孙,他们都要将诸葛亮当做真正的父亲看待。

  不然天下间的礼法,第一个就不会饶了他们。

  可以说当刘备的这番话说出来后,刘禅四位皇子与诸葛亮,已然成为了万世不易的父子关系了。

  这样的事实,如何不让人感到瞠目结舌?

  特别是四位皇子中还包括了刘禅,那可是下一任的大汉天子呀!

  四位皇子中,刘禅倒是一如既往的不觉有异,刘永、刘理也不太懂内中关系,只会乖乖听刘备的话行事。

  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刘禅三位皇子就齐齐在众臣的眼中,对着身前的诸葛亮深深一拜:

  “相父!”

  三位皇子此话一出,宣告了他们与诸葛亮之间特殊关系的缔结。

  但还有一位皇子未动,那位皇子正是早对诸葛亮不喜,性情又刚横的刘封。

  刘封想认诸葛亮当父亲吗?

  那绝对是不想的,正因为如此,他才在刘备的注视下犹豫了。

  可看到他的犹豫后,刘备的目光却陡然锐利起来。

  似乎是察觉到刘备的目光,为了不让刘备动怒,亦为了不在天下人面前伤害刘备的威望,哪怕心中百般不愿,但刘封最后还是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拜:

  “相父!”

  这两个字,可谓是刘封这辈子以来,叫过的最不愿的两个字。

  可不愿归不愿,今日之日他再也难以违逆诸葛亮了。

  见刘封终究没有做一些傻事,刘备才放下心来。

  刘封不知道的是,刘备这一个举动,本质上也是在保护他。

  父子的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

  不得不说,今日刘备做的事都太过突然,也没和任何人商量过。

  由于太过突然,待刘禅四位皇子都向诸葛亮口呼“相父”之后,诸葛亮才堪堪反应过来。

  不能怪诸葛亮反应慢,这换做哪位臣子在他今日这个位置上,不会有短暂的失神呢?

  况且就算他不失神,身为臣子的他,亦不能改变什么。

  刘备今日明摆着,就是要用他身为帝王的权力,来为大汉的将来铺好路。

  看着四位称呼自己为“相父”的皇子,又看了眼脸上饱含期待的刘备,火影闪烁之际,诸葛亮想起了当年在隆中时,刘备对他说的一番话:

  “先生此番跟备出山,备全身上下截然无一物,并无厚礼相赠。

  但备自有一颗诚心在。

  今日之后,备绝不疑君,亦绝不负君!”

  想起这番话的诸葛亮,脸上早已经布满了泪痕。

  数十年来,刘备从未辜负过当日许下的诺言。

  人生有幸能得这样一位主君,又复有何求呢?

  诸葛亮伸手拂去脸上的泪水,然后连忙上前于众臣面前将刘禅四位皇子扶起。

  待完成这个举动后,诸葛亮转身看向刘备。

  不同于诸葛亮,这一刻刘备在笑,他笑得很开心。

  看着眼前这位与自己相知数十年的主君,诸葛亮双手举过头顶,对着刘备大礼拜道:

  “此生不相负,来生复君臣!”

  刘备原以为诸葛亮会向他表示感谢,可他没想到诸葛亮会心有所感说出这一句话。

  而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刘备的渴望呢?

  刘备的眼眶亦湿润了。

  他上前亲手将诸葛亮扶起,然后拍着诸葛亮的手说道:

  “固所愿而!”

  第一章,第二章凌晨。

  这一章3000字,下一章4000字。

  生了一场病,码字速度慢了不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糜汉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