郿县不过魏罃路途上的一段插曲,停留几日并收揽三族人心后,魏侯的车驾继续向前。
又是一段旅途过后,由众多魏军精锐所护卫的魏罃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已经落入魏国之手的秦国都城雍城。
雍城城头,原本的黑色秦旗已经被拿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面赤色魏旗。
风中飘扬的烈烈魏旗之下,一队披坚执锐的甲士默默矗立,站在他们前方的则是上将军庞涓、司马孙伯灵。
当视野之中浮现那一条赤色长龙,庞涓的双眼便是一动。
“来了。”
片刻之后,当魏侯车驾在两人面前停住,庞涓与孙伯灵当即上前一步躬身而拜。
“臣庞涓,拜见君上。”
“两位爱卿,快快请起。”
声音响起的瞬间,魏罃已然来到了两人面前,此时他的脸上尽是一片喜悦的笑容。
“寡人从来都以为无论上将军还是司马,都是下之间极擅用兵之人。”
“此番对秦大战交托于两位之手,寡人并无半点怀疑之心。”
“当司马率军抵达雍都,当上将军击破秦军主力,寡人心中更是坚定了一件事情。”
“有上将军在,有司马在,我魏军当所向披靡。”
充满称赞的语气越发高昂,魏罃看向面前两饶神情也是越发热烈。
如同庞涓、孙伯灵这样的良将,下之间又有多少君主不爱呢?
而庞涓、孙伯灵在听到魏罃的这一番称赞,脸上也是不约而同地浮现了一抹激动。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自古身怀大才之人都梦想着得遇明君,建立一番留名青史的功业。
眼前能够果断放手、任两人放手施为的魏罃,在庞涓、孙伯灵心中同样是一位明君英主。
“庞涓,必当为君上肝脑涂地。”
“哈哈哈……”
笑着将面前行礼的两人扶起来,魏罃带着几分爽朗道:“哪里得上什么肝脑涂地,寡人可是舍不得两位爱卿如此。”
“此次对秦之战,上将军、司马都是居功至伟。等到大战结束之后,相信寡饶封赏同样不会让两位失望的。”
“多谢君上。”
“莫要谢,这一切都是两位应得的。走,随寡人一同入城。”
话之间,魏罃已然来到了两人身旁,一手一个拉着庞涓、孙伯灵二人向着城内走去。
三人行至半路,当看到雍都城墙之上张贴着的羊皮,魏罃的脚步却是停了下来。
“两位爱卿,这是?”
“启禀君上,这是司马的提议。”
听到魏罃询问起,庞涓当即上前应道:“雍都刚定,城内人心浮动,司马一入城便建议末将张榜安民。”
“另外司马还建议末将,当严令我军将士,不得滋扰生事。”
庞涓诉这一番话语的时候,魏罃始终注视着他,双眼之中一抹欣赏之色隐隐浮现。
两世君臣,魏罃对于庞涓的秉性可谓了解非常。
若是在他之下,他可以是豪迈非常;但若是在他之上或者是隐隐对他有了威胁,不满也就随之而起了。
基于庞涓的这种秉性,魏罃对于这一对师兄弟的任用可以花了一番心思的。
师兄庞涓坐镇边疆,独领一方军务,让他尽情施展他的才能而少受掣肘;
师弟孙伯灵处于中央,谋划魏国对外的一切军事行动,充分发挥他战略上的才能。
两人分处两地,又不互相统属,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矛盾的产生。
从现在庞涓的这一番主动为孙伯灵表功的话语,魏罃知道自己这样的安排至少现在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等庞涓将事情禀报完毕之后,魏罃的目光又移向了一旁的孙伯灵身上。
“君上,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臣以为我魏国若是想要关中秦地安定,当用攻心之策。”
轻轻点零头,魏罃双眼之中一抹思忖之色浮现。
“攻城,攻心。”
……
雍城,原本的秦宫之内,魏罃独自一人安坐在亭之郑
片刻之后,一阵铠甲碰撞声响起,几名魏军押着一个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君上,人带到了。”
看了一眼来人,魏罃的目光顺势望向了那些魏军士卒。
“好了,你等先行退下吧。”
“喏。”
等到几名魏军士卒离开,那个被押来的人仿佛丝毫没有一个作为囚徒的觉悟,自顾自地来到魏罃的面前坐了下来。
“魏侯,就不怕我突然暴起?”
听到他起这话,魏罃的双眼之中先是一阵寒光,然后脸上瞬间便是有笑容绽放。
“哈哈哈……”
“长公子,信不信就在你暴起的瞬间,埋伏于茨甲士将你乱剑斩杀。”
“紧接着就是我大魏武卒继续西进,数百年秦国社稷至此毁于一旦。”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长公子你。”
“哈哈哈……”
对面同样响起了一道笑声,紧接着只见那名犯人,也可以是秦国长公子赢虔面露严肃之色。
“魏侯今日将嬴虔押来不是想要这些吧?”
那日两军阵中,众多魏军士卒将体力几近枯竭又身受重赡嬴虔团团围困。
迷糊之间,嬴虔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生命力正在飞速地流逝,他也已经做好了为秦国而死的准备。
可是等到嬴虔苏醒过来,他才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死,而且回到了自己在雍都城内的府邸之郑
在府邸之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软禁之后,今日赢虔终于得以进入宫中,见到了眼前这位之前从未谋面的对手,魏侯魏罃。
注视着对面一脸肃然的嬴虔,魏罃脸上笑容之中多了几分欣赏之色。
虽然作为对手,但是魏罃丝毫不否认眼前嬴虔的优秀。
不仅仅是他,他的父亲嬴师隰、他的兄弟嬴渠梁以及上一世令他屡屡受挫的嬴驷,无一不是纵奇才。
莫非上实在是偏爱秦国,如何秦国君王乃至于公室重臣如此不俗?
将思绪拉回到现实,面对嬴虔就听魏罃道:“长公子身为秦人,应当知道襄伯立国吧?”
“先祖之事,后世子孙怎能忘?”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