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休息,那是项目调整,腾出来一天。
一早睡了个饱,然后开始处理事务,每天的头上的事务量还是很多的。
首先,把《白发魔女传》的回评写了,这都快成了习惯了,每天写一段,加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有时候把故事内容和现实的情形对照起来,再结合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以展开和论述。
这样的写法是因为看武侠的是青少年的孩子居多,他们喜欢看这类故事。
可是孩子不单单只看武侠一类,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有各种知识的加持,要不然叫他们怎么进入社会去应对呢?
所以借着武侠这个题材,让他们多接触一下知识,别小看知识,那是孩子和世界连接的窗口。
现在的孩子,要接触社会,进入社会,主要靠得,难道不是知识吗?
多学一点,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小时候我自己也是如此的,是通过武侠来了解知识的。
比如说看了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我就对名著产生了兴趣,后来到图书馆,就专门借名著来看,有时候看到会意处,会油然而生对武侠的感激,觉得只有武侠才会让我获得这么美好的体验。
当然也有名著和我不投缘的,我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的,这种情形也正常,比如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吧,我真的没心思读下去。
可是有一句话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说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条件,所以让人不要骄傲。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很管用的。
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体会,所以做这件事时,是花了心思的。
比如说在《白发魔女传》里有一个情节,那是坏人郑洪台打不过玉罗刹和卓一航的联手,他从玉女峰上滚下来,然后被岳鸣珂接下,抛到了玉罗刹面前,等于是把他当礼物送给了玉罗刹,这算是他的见面礼。
这里我感到用了物理里的加速度概念,滚下来不就是加速度吗?
而且群里是有小朋友的,那是去年,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评论梁羽生的小说,是看过了小说,然后是用心的。那么一聊之后,请她入群,这时候知道她是十四岁的小女孩,人家是在念书。
因此还是要保护人家的。
尽管武侠现在是熊市,论坛也需要人,可是不能篮子里都是菜,随便抓的呀。
那时候我想起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看香港电影,一个是从图书馆里看来的。
图书馆里看来的是赵雅芝的故事,她成名后很多人喜欢她,有一个小孩辍学要来看她,人家的父母很担心,于是写信给赵雅芝,请她劝劝孩子。
赵雅芝就对人家说,你要是好好读书,我更开心。
看到这个故事,我觉得难怪人家是明星,做事是讲道义的,当然道义也是长久利益。
小孩为了追星而耽误功课,那真是得不偿失,对小孩不好,对她的名声也不好。
还有一个故事是港片,郑伊健和陈小春两个人演流氓医生,一个小女孩生阑尾炎住院,这两个医生帮她做手术,他们就在手术台前说,这个小妹妹还可以长两寸,将来要去选美,还要嫁入豪门,假如伤口影响人家穿泳装上台表演,那就太可惜了。所以考虑怎么让伤口看不见。
两人还越说越来劲,按照医院的规矩,怎么可以议论病人呢?可是这两个医生就这样议论了,而且越说情绪越高涨。
这还不是流氓医生吗?
然后有人说,病人的将来很重要。说到这一句时,小女孩睁开眼睛要看看两个医生是谁,结果看到的是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的医生,看不清面貌。
结果长大了,就成了张柏芝,张柏芝演那个小女孩,她说就因为碰到了这两个医生,她才选择当医生的。
尽管故事是胡编乱造,也有不符合现实的情形,可是看了让人感动的。
一点不经意的爱心,一句小小的话语,就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所以论坛里来了小孩,那么就要对人家尽责。
小孩还是以功课为主,那么就在武侠情节里加上功课的内容,让他们做功课起来,会感觉自己不孤单。
现在也发现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我接触了编程,就发现编程就跟理科一样,要去多做,公式用熟了就会用了。
那么很多时候,人家功课不好,不见得是因为笨,更多恐怕还是环境或者是情绪因素。
小时候我自己就是不喜欢就不喜欢,看也不要看,就是这样的。
还记得有一堂写作课,我在里面认识了一个小女孩,我问她你来想学什么呀?她说不是她要来,是被妈妈逼着来的。她说她的作文不好,我和她说话聊天下来,发现她词汇量丰富,不像是作文不好的样子。
中小学作文中词汇还是很讲究的,然后她不喜欢功课,她妈妈就在骂她,我都在旁边劝,不要去骂她。
我也知道搁在外人身上那是可以劝的,如果是搁在自己身上,看到自己的小孩是这等摸样,是会火腾腾腾地往上窜的。
那就是恨铁不成钢。
小孩是不知道学来干什么的,然后还被逼,自然情绪不会好。那时候是需要放松,需要释放,需要了解知识的作用。
而家长骂人是因为自己也讲不清楚,不然可以用一两句话讲清楚的,何必骂人呢?
所以我可以在武侠小说里嵌入知识点的,尽量多嵌入一点,这样可以帮着加深印象,方便小孩的学业。
如果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那会有亲切感的,还会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是有人支持着自己的,这种感觉可以帮着自己战胜困难的。
我当初看武侠,尤其是梁羽生的小说,里面的诗词歌赋,让我的文章越写越好,而且怎么写分数都不会低的时候,这种不孤单,有支持的感觉是很明显的。
所以现在我要传播下去。
那时候我在书评里说,华山玉女峰的坡度是可以查出来的,然后那天是什么风向,大致地也可以计算出来的,郑洪台的体重在多少范围内,也可以预估的,那么滚下来的加速度是多少,大可以出一道应用题,让大家去做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加速度应该是郑洪台的下滚,可是书里写的是岳鸣珂说话时中气充足,然后明明在山腰里,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同时脸不红,气不喘,看着加速度应该是在郑洪台的身上,可是不知怎么的,转移到了岳鸣珂身上,他上来的速度成了加速度了。
同时岳鸣珂这样把郑洪台抱上来,算上加速度的话,他的气力不小的,差不多是举千斤顶的力量。
这一章我写出来后发论坛,有人看了在笑,说写得有趣。
梁羽生小说里还有代数呢,比如说《七剑下天山》里天凤楼一场群架,这里武功高的楚昭南就是关键,易兰珠、冒浣莲他们的武力值还就差一个楚昭南,他们之中只有桂仲明可以和楚昭南过招,易兰珠也行,可是弱了一筹。
结果后来的生力军,武力值还就是和楚昭南相似,那时候我在书评里说,双方的武力值只差一个楚昭南,简称一楚,楚昭南是计量单位了。
这种情形在《白发魔女传》里也是很明显的,铁飞龙就是一个计量值,是一个参数,红花鬼母、黄叶还有慕容冲都和铁飞龙差不多,别说他们了,连玉罗刹自己也是拿铁飞龙来比较的。两人之前就打了一个难分难解的。
而且这里的代数值还有一个武侠主张的意义,这就是梁羽生自己的主张,武是手段,侠是目的。
之所以让铁飞龙在担任武力值担当,那是大家信任他,这可不就是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吗?
而且不是他行事公正,道义为先,谁会信任他呀,能被选出来当参数的,能没有一点德望吗?
不然为什么红花鬼母就不被选出来呢?
这里武力值也只是一个参考,会被选出来,更多认可的还是德行。
这其实也是社会规律,很多人看似是专业特长,实际还是人品过关。
所以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习做人。
细细品读,是觉得梁羽生的书真是博大精深,到那个时间段都可以应用得上,小时候是看小时候的热闹,长大了细读,则会觉得特别有意味,还特别值得去细品。
学到的是要去用的,也是要去教的。
小孩子既简单,又不简单。
这么说是矛盾的,可是如果接触过就知道这就是实话。
简单的是一旦摸准了脾性,很多事是会很简单的,一旦不对应呢,那么逆反起来也炸毛。
小孩子要的就是被爱,感受到了爱,他们才会有进取。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喜欢梁羽生小说的原因之一了,小时候就看到里面有浓浓的人情味,带给了我被爱的感觉。
在爱的力量下,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那不就是每一个小孩的梦想吗?
好了,不说了,我要忙别的事情了。打住吧!
2020年9月18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