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万世缘换一世人,看万年历知今福分。
跃高山探绝色之境,改千年陋习求进步。
眼前有什么好说的呢?硬把“现在”这个词定义为某一刻的时间的话,时间线是点性的,把某一阶段定义为现在的话,时间线是片段性的。
“眼前终将逝去”的观点,一方面认为时间是线性,一方面在情感上有暗示。时间一旦成为点性的,时间逝去的时候人都无可奈何,即抓不住时间。抓不住时间会带来的情感暗示,一方面可以说成“时间伤逝”,一方面可以说成“现在就可以创造历史”。时间线是点性的,并不考虑空间中的唯心或唯物,对于没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不过,田红认为时间是在公平的推进,每个人都在失去着,田红为此感伤。甚至,田红认为想抓住时间,只有坚持一条空间线,让自己像时间线中的刻度齿一样,守在田家村。
相比于时间线是点性的,时间线是片段性的观点在情感上的暗示,则要少些。时间线是片段性的,眼前的过程可以去创造,创造意识的强弱将影响未来。时间线,不过就分为现在、过去、未来,不论怎么看,时间对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将时间定义为片段,人类是有可能回到某一个阶段去,再次创造不一样的生活。时间观如果是线性,便会认可时间的流逝,不去过多猜测过去,会将视野聚焦于未来。
“过去都得否定,未来才是一切,眼前终将逝去”涵盖了时间线,有无数种意识汇聚在时间线里,失去过去,聚焦未来,显然是片面的。过去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可以通过学习过去,总结出真理,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过去就是过去,未来可以是一切,眼前终极失去”的观点,将有更大的占理面。
田红一生想将过去否定,无非是想忘掉一些烦恼,在80多岁时,不想再纠结生活,他只聚焦眼前,安于现状,倒是可以,但是这类认识的偏差,将影响人格的形成。如果田红的孙子听田红的话,认为过去都得否定,不免产生过度自我的意识,会很容易逃避现实,也很容易制造混乱。心中对于现实的不确定,对时间线这条最公平的线脉产生不安全感,是件可悲的事情。
拿文物举例,如果田红的观点成立,文物的存在将变得不合理,甚至,未来的存在都会不合理,没有过去,怎么知道现在,不清楚现在,怎么决定未来就是一切呢?如果人类对自己的存在都产生质疑,怎么接受更多的挑战,没有坚定的心,是无法享受生活的,这或许就是田红一生围着颗树的原因,他无法坚定自己的思想,急于否定现在,想忘记过去,为了未来又要思考过去,最后显得与人群格格不入,无知却自满。在田红心里,他一直拥有时间,这竟然能成为一种困扰。
知古通今,无论把时间当成线性还是片段性,都可以为未来做出更多准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学识,预知到未来线性发展的趋势,摆脱片段的局限,或许能有更强的创造力,可惜,田红做不到,他一生过去了,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理解,所以做不到,认可时间,在事物发展中寻找规律,坚定自己的内心,积极进取,在不破坏秩序,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就算一个人极度自我,极度利己主义也会有人去接受他的。甚至,一个极度利己主义却能照顾他人的人,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他不会因为一些无聊的事情困扰,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积极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最终进入“无我”的状态。
一个人利己主义,不用担心,时间会给出答案。相反,像田红一样过完一生,是可悲的事情,老了连自己都要否定,何必呢?除去对时间的顾虑,积极生活,是不是更好?田红想做诗人,这类事情,就不多想了,他只不过是庸人。珍惜时间,理解过去,爱护文物,是现在该做的事情,是为了未来做出的好的努力。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