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与黎人的初次接触(下)

  见王安一直打着哑谜,中年人没做深究,他又将族人召进屋。

  当着众人的面,双方就交易的细节达成共识。往后,王安可随时来村寨进行买卖,除人口外,村落将出售包括粮食、兽皮、草药、麻棉布等物品,绝不偷斤少量,如有必要,村落还可提供运输协助。而王安每个月必须保证提供定量的食盐与铁器,为此,中年人愿意在王安所说的价格上提高幅度。

  最后双方还进行了一个斩箭仪式,如此过后,在这个村落交易的事才算了结。

  将背包里的商品留下,约定下次来村里取走等价货物,王安走出公屋时,外面的天色已渐暗。

  看来今天是下不山了,只能在黎人家中留宿一晚。中年人给王安安排的借宿人家,就是下午引自己进村的领头人。

  领头人名叫坎山,年纪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四肢健壮,目光如鹰,为人不苟言笑。

  来到他家的茅草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一张巨大的牛角弓。向坎山询问方知,这张弓是他家的家传之物,要用十五个劲的臂力才能拉动。《天工开物》中介绍一个劲等于十斤多一点,《考工记》上记载一个劲就是九斤七。按一劲十斤来算,十五个劲等于150斤左右。

  房屋面积不大,中间是甬道,两边是竹编的床,后面是火塘,由于长期在室内烧柴熏制食物,以致整个泥墙都是黑漆漆的一片,室内光线显得越发昏暗。

  王安在竹床上坐了一会,这时一个纹面的女人端着陶罐走进屋中,此妇人便是坎山的妻子。

  坎山赶忙取来火镰生火,废了老鼻子力气也没有将柴草点燃。

  王安见此,从裤荷包里摸出打火机,轻轻松松点燃干草。

  坎山奇道:“这个是什么东西?”

  王安想了半天,也不知用黎语该怎么说,只好用汉语道:“打火机!”

  瞧坎山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手上,王安随口道:“送你了!”

  坎山急忙摆手,谢绝好意道:“不不不,我只是好奇,这个小东西是如何产生火苗的。”

  王安用简单的言语解释了一番,又着重强调这个物品并不贵重,坎山依然执意不肯收下。王安想到自己还要拜访其他黎人村落,为何不请个熟悉本地地形的当地人帮忙,眼前不就有个合适的人选。

  “坎山大哥,你对山中黎人的村落熟悉吗?”王安问。

  坎山答道:“除了附近几个有来往的村落,大山深处的黎人山寨,我并不熟悉。”

  别看都是黎人,但黎人内部也有自己的区分,大体上可分为哈、赛、杞、美孚、润等支系。比如坎山所在村落就属赛系。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方言,在服饰上也不尽相同,且各旁系黎人并不怎么来往。

  除了黎人自己的内部区分,朝廷还将黎人分为生黎与熟黎。生黎是指生活在大山深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不向朝廷缴纳田赋及服徭役的黎人。熟黎是指定居在平坦地区,需向朝廷缴纳田赋及服徭役的黎人,他们学着汉人给自己取姓,一宗姓即一峒,由官府任命峒主、土舍等黎官,本身汉化程度较高。

  “坎山大哥,我需要一名向导,既然你对周边的几个黎人村落熟悉,不如为我引路如何,作为报酬,这个就当是定金。”王安将打火机强行塞进坎山的手中。

  坎山犹犹豫豫一阵,最终还是应下了王安的雇佣。

  大火将陶罐里的白粥煮沸,坎山的妻子快速向热粥中放入青菜及熏肉丁,没过多久,一股猪肉混合青菜的香气扑面而来。

  像是猫闻见了腥味一般,一个半大小子这时跑回屋中。

  一进屋,半大小子嚷道:“娘,我肚子饿了!”

  半大小子乌溜溜的眼睛一转,发现自家屋里坐着一个陌生人,他下意识地躲进妇人身后,用半张脸暗中观察陌生人。

  等粥煮好,坎山取来几个陶碗,先为王安盛了满满一大碗,接着是自家小子与媳妇,最后将陶罐里的粥沫倒进自己碗中。

  坎山不好意思道:“安兄弟,家中就这条件,请见谅!”

  王安笑道:“坎山大哥不必如此客气,实在是小弟冒昧叨扰了。”

  说完,王安也没矫情,自个端碗,蹲在屋门前,滋溜溜地喝起肉粥。

  刚趁凉喝了几口,就听见半大小子嘟囔道:“娘,我还要!”

  坎山奇道:“你小子吃了一大碗,还没吃饱?”

  半大小子嘟着嘴,有点不高兴,放下陶碗,径直走到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安的大碗。

  王安拍了拍脑袋,这才记起自己背包里还藏有几块没吃完的军粮饼干。他放下碗,快速翻开自己的背包,拿出饼干在半大小子面前晃了晃。

  半大小子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但还是没敢吱声要。

  王安将饼干掰成几块,递给坎山一家人:“来尝尝,这东西顶饱。”

  坎山推辞道:“这是面点,可不常见,我们怎么好意思品尝。”

  “就一普通的面饼而已,没什么珍贵的。”王安笑道,“坎山大哥,我很好奇,既然山上条件如此艰苦,为何你们不下山定居。”

  坎山抹了把嘴,叹气道:“安兄弟有所不知,十几年前,我们村落就在山下居住,因承受不了官府的各种摊派和徭役,只得冒死逃往山中……”

  大明官府每年派下来的各种摊派,包括官面上的赋税,还有官吏私人的吉钱,最后是峒主、土舍等黎官的孝敬钱。零零种种加在一起,穷人也得拔下三层皮。数次琼岛黎人的起义都与大明官员的巧立名目有关。例如弘治十四、十五年的符南蛇叛乱,便是儋州知府强迫黎人农民每年交“额粮”八百石引发。嘉靖二十七年爆发的那燕起义,起因是崖州判官突然派人到各村收实物税,编织罪名,逼迫黎人小首领那燕罚缴三头耕牛。

  听完坎山的讲述,王安不禁心生感慨,刚想说什么,却被半大小子的饱嗝声打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穿越1480之新世界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