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出使(5)

  【周三休息一天,只更一章,望见谅!】

  离开本土西岸,前往东岸的一列火车上。

  餐厅车厢内,一帮倭国使团随行人员正在大快朵颐,反正不用他们掏钱,这帮人就跟饿死鬼投胎般胡吃海塞。一个头不高的随行武士连吃了三块一斤多重的牛排,仍没有吃饱的意思,看得上菜的服务人员目瞪口呆。

  以往在倭国,若非打仗,武士们连白米饭都不能敞开肚子吃,现在到了宋洲,才知从前吃斋的日子有多么苦逼。一些人因为进餐模样实在滑稽,引得一旁年轻的服务人员暗中偷笑,但他们毫不在意,眼睛直盯着面前的食物。

  石田三成走进餐厅车厢,看着随行人员的失礼模样,忍不住一阵呵斥。

  听言,这帮人旋即放下手里的食物,站起身,垂下头,承认自己的无礼举动。

  石田三成挥了挥手,示意一帮人吃完赶紧离开。

  他在一位服务人员的领路下,坐到了一个收拾干净的座位前,待其坐定,服务人员随即送来了一份菜单。打开菜单细致瞧了瞧,上面的中文,石田三成还是看得懂的,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份菜单并不是宋洲官方的特别准备,而只是火车餐厅的日常菜品。

  这些时日,石田三成对宋洲与倭国的货币兑换也有研究,菜单上的菜品价格,他心里经过换算,低廉得有些难以相信。从这一侧面,也能反应倭国与宋洲之间的真实差距。

  石田三成心情沮丧的点完餐,没理会服务人员询问要喝些什么,只是将目光看向了窗外。

  ~~

  医生检查完青山忠次的阑尾创口,确认恢复良好,便告辞离开。

  通译命人送来为其准备的营养餐,青山忠次风卷残云般吃完,随后一边喝茶,一边与通译闲聊了起来。

  青山忠次好奇的向通译打听起宋洲的农作情况,得知宋洲本土百姓人均田亩拥有量超过500亩时,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么多土地,农人如何耕种得过来?”青山忠次追问道。

  通译解释了一番何为三茬轮作,又提及了宋洲推广的机械化耕种方式,这番奇闻令青山忠次将信将疑。

  “若是真有如此神奇的机械,贵果能否向倭国出售?”青山忠次试探道。

  通译打着哈哈,婉拒了青山忠次的请求,顺势提及了农业增产的几大因素,除天气因素无法影响外,种子、肥料与虫害都是可以控制的。

  通译为青山忠次讲解了一些新名词,后者听得一愣一愣,心中更是暗自佩服,一个通译就能有如此见识,这宋洲可真是人才辈出。

  “贵果对百姓可真是仁德,难道就不担心谷贱伤农吗?”青山忠次疑惑道。

  通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以副使之见,何为财富?”

  青山忠次随口答道:“财富即是金银,不过些许阿堵物罢了!”

  通译摇摇头,说道:“副使只看到了财富之表,却没有看见财富之里。对果家而言,财富是本果所生产的商品之和,商品越多,果家便越富有,哪有嫌弃商品多的道理?副使口中的金银只是货币罢了。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青山忠次咋摸着通译这一番绕口令的话,愈细品愈觉得有道理。

  见青山忠次上“钩”,通译继续说道:“副使既担心谷贱伤农,可曾想过为何会如此?以在下之见,一果的粮食收成总体上不可能年年风调雨顺,一般会在“丰歉”之间徘徊,其内部地区间的差异亦是如此。想达到总体上的年年均衡,一来需要完善的储备体系,做到丰时收粮,防止谷贱伤农,歉收时放粮,防止谷贵伤农;二来需要完备的运输网,能及时从丰收地区向歉收地区调济。”

  “此外,还需积极参入外部贸易,当出现百年难得一见的饥荒,内部无法调济时,能从外部找补……”

  听到通译的解答,青山忠次频频点头,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见对方如此有见解,青山忠次趁机向其询问有关倭国现行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译对此,一一作了分析与建议。

  如有关大名的设计,可延续之前“一果一城”的规定,各大名要向幕府宣誓效忠。幕府应严禁诸藩间互结盟好,并派出心腹之臣巡视,以确保各大名能遵守此规定。同时为了加强监控,幕府甚至需规定各大名之间联姻要事先征得幕府的同意。

  有关幕府的财正问题,各藩在财正上的自主性很高,除各种宫室营造工程,需要各大名捐助外,各藩基本都是自给自足。这样很容易让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名暗中积攒起资本,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幕府应该有权没收大名领地,并将其分配给忠心可靠的领主,同时恢复“参觐交代”制,以此消耗各大名的实力。“参觐交代”制源自镰仓幕府时代,当时的将军为监视各藩,规定各大名必须到首都“参拜”,不能居住在藩地。丰臣秀吉掌权时,亦多次要求各大名参拜,以维持双方紧密的关系,但秀吉并未将其定为常例,或要求各大名服从。

  幕府完全可以将“参觐交代”制定为常规制,并要求所有大名在幕府所在地与藩地均建造居所,在幕府所在地参觐完,住满一年后方可返回藩内,藩内居住满一年再回到幕府所在地。当大名前来参觐时,按仪制必须有庞大的队伍陪同,返回藩内,其亲属必须留住幕府所在地,同时两地的居所按大名的石高数进行人员配置。如此,不仅能让各大名增加开支,还能疏远大名与其藩领的亲密关系,后继的大名由于身受在幕府所在地的母亲或臣属抚养,直到长大后才有机会踏足本藩,对本藩的认同感也会因此减弱。

  通译几乎是把德川幕府后来施行的正策提前告知了青山忠次,青山忠次听完这番论道,已将通译惊为天人,恨不得立即将其引荐给家主德川家康。

  目的达到,通译又表现出一副担忧的神色,说道:“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倭国真正值得忧虑的其实是在将来。”

  “倭国将来有何忧虑,还请阁下不吝赐教!”不知不觉间,青山忠次的态度变得极为谦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穿越1480之新世界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