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风帆,满舵,把敢于出战的发匪战船全部打到湖底喂龙王去!”
面对迎面而来的楚军水师,清水师游击万有喜怒吼连连。万有喜是万正色的侄子,今年不过二十一岁,正是立功心切的年纪,皇帝就在他叔父的战船上,他自然要努力表现了。
这次大清水师出战,凭借着排雷挡板,不光挫败了发匪水师的水雷,而且还挡住了他们的火船,最终逼迫发匪水师不得不正面和大清水师交战。
“敌船已经进入火炮射程!给本将狠狠地打!”
根据了望哨传来的旗语,万有喜终于下令,前队的二十余艘清军楼船上的火炮依次被早有准备的操炮手点燃,三四百枚大大小小的炮子在一连串的爆炸声中,从炮管里飞射而出。
“快,集中火力,攻击前面几艘清军战船。”
清军的楼船每艘都装备了十八门到二十门火炮,而且还有三四层甲板,无论是防御力还是攻击力都不是楚军水师能比,因此杨延迪给出的军令是集中火力,重点攻击排头的清军舰船。
隆隆的炮声中,双方的炮子在鄱阳湖上空往来呼啸,尽管有半数以上的炮子都是打进了湖中,但数量和质量都占优势的清军在第一轮互射中却是先尽上风。
仅仅是这一轮炮击,就有七八艘楚军战船不同程度受损,其中有两艘遭到的攻击最重,有一艘直接被十余枚炮子穿透了船舱,船上的水手根本来不及用木塞封堵,那穿就发生了倾斜。
还有一艘却是被清军的炮火命中了船舱的火药库,整个船体都被勐烈的爆炸撕成了碎片,很多来不及下水的楚军水兵连跳水逃生都没来的及,就被吞没在滚滚的硝烟之中。
当然清军也不是没有损失,因为楚军采用的重点进攻的方略,同样有两艘清军楼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最前头一艘,由于遭到的攻击最多,整个船体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仿佛龟裂一样,船弦上全是碎裂的木料,湖水一瞬间就漫进了船舱。
躲在甲板夹层中的清兵就是想跳水逃生都不得,只能哀嚎着看着汹涌的湖水将自己淹没。
炮战还在继续,双方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湖面上到处都是碎裂的木料,到处又都是在水中挣扎求生的士兵,一个个肚子鼓的跟鱼泡泡一样的尸体更是铺满了湖面。
然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太大了,楚军的战损远比清军要多,仅仅一个多时辰,楚军水师就被击沉或击伤三十余艘主力战船,而清军水师只有十余艘主力战船被楚军摧毁。
“全军继续压上,向清军船队靠拢,和鞑子拼了,咱们在龙门岛坚持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和鞑子见个你死我活吗?脑袋掉了,不就是碗大的一个疤,湖口就在咱们的身后,只要堵住清军,康熙小儿就是我大明的瓮中之鳖!”
但杨延迪并没有选择后退,而是继续催动着战鼓,亲自督率着船队向清军水师主力全速前进,他已经想好了,就是把楚军水师全都打光了,那怕是撞,又或者冲到清军的船队中施放石灰弹,也要把清军水师主力给消耗掉,况且他还有后手,就是胡守忠手上的那三十艘楼船。
由于楚军水师是顺流而下,全速前进下,已经有舰船出现在清军水师里许左右的区域,而且依然悍不畏死地往清军船队勐冲
“发匪疯了不成,都打成这样了,还敢勐冲本督的船队,难道他们是想和本督接舷战,又或者和本督博命?传令下去,边打边退,先慢慢消耗发匪的锐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万正色虽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悍将,但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自然不愿意和楚军水师拼命,接舷战他是不怕的,他只是担心楚军会采取同归于尽的打法,万一这帮疯了撞过来引爆火药库,那岂不是要和发匪陪葬?皇帝还在他的船上,仗打到现在,发匪水师主力已然消耗掉三分之一,若是再用放风筝的手段打沉一部分,那已方的胜算更高,万正色在反复考量后,还是选择了暂时避开楚军锋芒,且战且退,这种稳妥的打法,来应对楚军的突袭。
侧翼战场上,水师游击潘学忠和黄忠马的船队同样遭到了清军水师的拦截,面对横亘在前方的魏士勇部,潘学忠选择了断尾强冲,他舍弃了他的旗舰,带着三十余艘苍山船和六十艘连环船强行往魏士勇的船队勐冲。
苍山船,又名苍山铁,船体较小,高出水面,吃水五尺,设有橹桨,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这种船船轻便灵巧,主要是用来追击敌军,共装备千斤佛郎机两门,碗口铳三个,噜密铳四把,喷筒四十个,烟筒六十个,火砖三十块,火箭一百余支,药弩四张,弩箭一百支。
潘学忠之所以敢于用苍山船强行突击,就是因为他手上有三百枚陶罐手雷,这是他歼灭江北大营清军水师主力后,私下里向马仲英求来的,现在潘学忠就是要用火船为掩护,然后利用苍山船机动灵活的优势把这批陶罐手雷扔进魏士勇的船队。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
举旗的竿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
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
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
隆隆的炮声中,仿佛炸开了锅的湖面上再次出现了数十条带着滚滚浓烟的火船。
这些火船的后方,则是三十余艘全速前进的苍山船,楚军水师旅游击潘学忠精赤着上身,手持着长刀,高唱着楚军军歌,对清军水师发动了决死的冲锋。
他带来的二号福船早已在清军炮火的覆盖下损失大半,但潘学忠不在乎,他的眼睛只有清军水师后阵那高高飘扬的鎏金皇旗,因为他面前的敌人是这数千年来华夏民族最凶残的敌人,而敌酋玄烨就在这支船队当中。
“冬、冬、冬……!”
忽然,湖口观澜门外又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声,鏖战的明清双方俱是一愣,急抬头看去,只见又一支明军楼船加入了战场。
为首的那艘楼船上,一杆王旗大纛高高树起,上书“皇明楚亲王马”六个金边的大字,正是康熙欲除而不得的马仲英亲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