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群英会

  听到皇太极问话,正黄旗固山额真拜英图急忙躬身道:

  “启禀皇上,据大清侦骑情报,明国皇帝正在赶往宁远的路上,估计今日晚间可到达宁远城,如果他们想救援锦州,应该还需要即日……”

  皇太极点点头:

  “明国皇帝还未到宁远,大清必须让他抓紧时间赶来送死,命令英俄尔代炮轰锦州城,切记,以后每轰他两个时辰,并派汉军象征性的发起几波攻击……”

  皇太极很清楚,以锦州城的坚固和祖大寿的顽强防守,建奴若想强行攻破锦州肯定会损失惨重,建奴根本打不起这种人员消耗战。

  之所以要炮轰锦州,再让汉军旗进行佯攻,皇太极真正意图乃是给锦州祖大寿压力,给锦州城内军民造成恐慌情绪。

  如此以来,祖大寿肯定会紧急向神武皇帝求援,建奴攻城不行,但打伏击乃是强项。

  无论现在明军战斗力比过去强大多少,只要他们进入建奴伏击圈,皇太极有足够信心让神武皇帝有来无回,再送大明一个土木堡之变!

  “遵旨!”

  拜音图领旨,立即派人去锦州城下去传令,让镶黄旗固山额真英俄尔代每对锦州发起几次佯攻。

  镶黄旗旗主原来是杜度,正黄旗旗主原来是阿山,崇祯崇祯八年跟随阿巴泰和阿济格入关,结果被朱慈烺率领的东宫卫队干掉。

  现在的拜音图和英俄尔代就接替了杜度和阿三的旗主位置。

  但这二人无论在个人能力上,还是指挥战斗上,他们都到杜度和阿三相差一大截。

  之所以让他们担任两黄旗旗主,皇太极也是没有办法,在两黄旗内部,他实在找不出实力更强的人选。

  镶黄旗固山额真英俄尔代领旨,立即叫过麾下汉军旗固山额真马光远,命令汉军旗炮营炮轰锦州,同时命令五千汉军做好随时攻城的准备。

  “轰隆隆……”

  锦州城外突然炮声隆隆,三十门红衣大炮对着锦州东城墙发起炮击,巨大的炮弹轰击在城墙上顿时砖石纷飞。

  锦州城上关宁军感觉脚下城墙都在颤抖,但他们并未惊慌失措,而是在各自主将指挥下,立即调转城上红衣大炮对建奴炮兵阵地进行反击。

  建奴轰击锦州只能炮轰城墙,可锦州城上红衣大炮居高临下,直接对着建奴炮兵阵地轰击……

  双方炮战约一个时辰,锦州城破损并不严重,很快就被工匠填补完成,可建奴炮兵阵地上有半数红衣大炮被明军摧毁,一百多汉军炮兵也被轰成碎肉……

  可以一场炮战下来建奴惨败,随后马光远指挥汉军开始攻城,结果又被城上火炮和滚木礌石击退。

  不得不论守城能力,很少有人能和祖大寿相比,历史上锦州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从未被建奴攻破过。

  见锦州城头上红衣大炮凶悍,又居高临下炮轰建奴炮兵阵地,英俄尔代和马光远,决定使用最新建造的二十门红衣大炮和火药。

  这二十门红衣大炮都是最近生产出来的,新型火药同样都是最新研制,至今还未参加过实战。

  按照孔友德的法,这种火药威力更大,火炮射程更远,主要作为建奴底牌,轻易不会使用。

  前面炮战中建奴因为火炮射程不如明军而吃了亏,英俄尔代也是被打急眼了.

  他们为了震慑锦州城里军民,把二十门新型红衣大炮全部拉上来,架在原来火炮阵地后方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地方,开着锦州城墙开始轰击。

  “轰隆隆……”

  二十发炮弹猛烈轰击在锦州城墙上,其中还有五颗炮弹轰击在城墙上,在锦州士兵人群碾压出一道道血路……

  防守此处的副将祖宽看到建奴炮兵位置,他知道城上火炮射程无法对建奴炮兵造成威胁,急忙大叫:

  “建奴暂时不会攻城,快躲进藏兵洞……”

  祖宽原本只是祖家一个家丁队长,因为战功现在已经升为副将,也算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了。

  他一声令下,城上明军立即下城躲进藏兵洞躲避建奴炮击,一旦炮击结束,僵将士们会第一时间上城防守。

  在他们躲进藏兵洞期间,建奴二十门大炮不停对着锦州城轰击,除了把城墙轰出两个大洞外,城里再无人员伤亡。

  “冲啊……”

  在炮击结束,五千汉军再次抬起云梯冲向锦州,城头上立即又响起隆隆炮声。

  佛朗机炮和红衣大炮一起喷射霰弹,冲在前面的汉军随着炮声一片片倒下……

  这次佯攻又让汉军旗扔下两百多具尸体,见势不妙,马光远急忙传令收兵。

  皇太极的佯攻计划本来很精明,可无奈锦州城上火炮太多,让他们付出五百多饶伤亡,其中有两百人多人被打死。

  英俄尔代立即派人向皇太极禀告,佯攻增加无谓伤亡太大,长时间佯攻汉军旗要被打废掉,希望全面开始攻城。

  可是皇太极的回复却是继续佯攻,每次炮击结束都要攻一次无论是否有效,看到明军开炮可以回撤,他就是要让守城明军心理崩溃。

  第一过去,祖大寿已经看出皇太极的用意,他立即传令,看到建奴开炮立即躲避,为了节省弹药,对少量佯攻汉军旗不予理睬,重点打击建奴主力攻城。

  就这样敌我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持续两,明军夜不收听到炮声隆隆,知道建奴在攻打锦州。

  可锦州已经被建奴紧紧围困,他们根本无法靠近锦州,现在能和城中联系的只有锦衣卫,他们通过信鸽联系。

  朱慈烺在前往宁远的路上,已经多次接到飞鸽传书,可以对锦州了如指掌。

  通过两锦州攻防战可以看出,皇太极想激怒年轻气盛的神武皇帝,以便于在乳峰山设伏围点打援。

  四月五日,朱慈烺率军大军来到宁远城五里左右,辽东巡抚邱民仰,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兆基,宁远副总兵金国凤等人已经在慈候多时。

  “陛下,前方宁远和辽东诸将在此迎接。”

  李芳接到夜不收报告,立即把情况禀告给神武皇帝。

  朱慈烺闻言心里很不爽,大敌当前,没有必要出迎五里,自己前面不是派夜不收通告国吗?为何还要如此?

  不过想想他又释然了,得知皇帝到此城里将官肯定很紧张,让他们待在城里等待皇帝圣驾入城,作为臣子肯定很难做到。

  虽然心里已经不怪罪这些人,但朱慈烺并不打算在此停下接见宁远众将官,对岳洋道:

  “岳洋,去告诉他们,大战当前,不宜在路上停留,让他们在巡抚衙门见朕!”

  “遵旨!”

  岳洋领旨,立即催马上前,来到众人前方高声道:

  “陛下口谕,大战当前不宜在路上停留,立即带路前往巡抚衙门!”

  “遵旨!”

  邱民仰吴三桂等人顿时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急忙躬身领旨,随后上马在前带路,大军缓缓开进宁远城。

  神武专车停在巡抚衙门前,胡宝率先跳下马车快速在车前方一个锦凳,然后扶着神武皇帝走下马车。

  众人还未来及上前参见,却发现又一个大太监扶着一位中年人走下马车,吴三桂等人都未见过崇祯,并不知道眼前之人乃是太上皇。

  不过辽东巡抚邱民仰和蔡懋德等几个文官,却一眼认出太上皇,几人顿时就懵逼了。

  他们不知道神武皇帝御驾亲征为何要带着太上皇,难道太上皇这是垂帘听政?不可能啊,以神武皇帝的强势,他不可能去做一个傀儡呀……

  巡抚大堂,朱慈烺端坐诸位主位,崇祯太上皇坐在他的身旁,邱民仰蔡懋德等文官率先上前参见:

  “参见陛下,参见太上皇……”

  崇祯只是对几位微笑点点头,朱慈烺一摆手:

  “平身!”

  “谢圣上,吾皇万万岁!”

  吴三桂反应极快,立即上前拜倒:

  “臣,宁远总兵吴三桂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

  在吴三桂之后,宁远副总兵金国凤,辽东总兵刘兆基等武将纷纷上前拜倒:

  “臣等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

  朱慈烺看看吴三桂,此时吴三桂才二十五岁,长的绝对是一表人才,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

  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十足地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

  更引人注目的是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

  这货无论做事还是话,不了解他的人都会对他有好感!

  吴三桂,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历史上着名的大汉奸。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投降建奴,并联合建奴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亲手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放建奴入关后,吴三桂全力剿杀西北地区的抗建奴义军余部。

  在此期间,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建奴的忠诚。

  他不但对农民军残部进行残酷的镇压,动辄屠城。

  而且,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他也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

  吴三桂思想和行动的转变使得建奴中央政府对他更加倚重,西北地区抗建奴义军残部被剿杀殆尽。

  在大明还未灭亡时,吴三桂经常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谋利益!

  另外还和一些镇守太监打的火热,并认监军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此外,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肆无忌惮。

  可惜无论他多有才华,就凭他在历史上斑斑劣迹,在神武皇帝朱慈烺的心里连颗烂白菜都不如。

  朱慈烺并不是崇祯,在最后时刻只能依靠吴三桂,他麾下精兵良将太多,像吴三桂这种人根本不需要。

  不过此时只是神武元年,若按崇祯年号来算,也就是崇祯十一年,吴三桂投靠建奴做汉奸的时间还不到。

  另外因为朱慈烺的穿越,历史已经发生改变,以目前大明对建奴的优势,吴三桂绝对不会投降建奴的。

  朱慈烺淡淡看看吴三桂,随后把目光看向金国凤和刘肇基两位大明忠烈身上,这二位在忠义上甩吴三桂几百条街。

  刘肇基,出身于将门之家,世袭指挥佥事,历任都司佥书,隶属于山海关总兵尤世威麾下。

  崇祯七年,跟随尤世威抵御清军于宣府,又受命镇压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授游击。

  崇祯八年,追击永宁卢氏,战败伤臂。尤世威被罢官,刘肇基与游击罗岱分领其部,累功至辽东副总兵。

  刘肇基与祖宽大破张献忠于汝州,击毙一千六百人,功列第一。后跟随祖宽屡立战功。

  但是他的部下都是边军,思乡心切,与祖宽分道扬镳。卢象升派其进入陕西平乱,因为京师受到清军入侵,又返回山海关。

  后来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至辽东,任辽东总兵,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兵,又擢升都督佥事。

  次年3月,清军围攻锦州,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吴三桂被困于松、杏之间,刘肇基以损失一千饶代价将其救出。

  七月,与曹变蛟等破清军于黄土台及松山、杏山。

  九月,复战杏山,刘肇基兵少退却。洪承畴甄别诸将,解刘肇基职,让王廷臣代替他的职务。

  崇祯十七年,晋升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史可法守淮扬一带。

  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衔,史可法督师扬州,命其率兵守高家集,防守淮河一线。

  顺治二年3月,清军包围扬州,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入城守北门。

  扬州城破之后,刘肇基率部400人与建奴死战,最后格杀数百人,但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