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荀攸、荀公达不辞辛劳,不远千里地再次来到西陵。
这一次,我召集了全部的众臣一起,在幕府的朝堂上一起会见汉使。
在经过一番礼节之后,汉使—荀攸也是轻车熟路,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陛下愿封大将军为大汉吴王!与齐王(高欢)、赵王(刘曜)、鲁王(刘磐)一起,为我大汉牧守四方!”荀攸直接开门见山道。
此事乃是早就说好的事,虽然放在以前做异姓王有点大逆不道,但现在也不算什么了。
一方面是高欢受封齐王在先,算是已经开了历史之先河,因此我只能算是第二个。
一方面是现在的天下一切都以实力为尊,高欢顶多算是一雄主尚且能做王,因此我作为南方霸主就更应该做王了。
另一方面是刘裕此举已经违背了祖制,昔日高祖有言“非刘姓不得封王”,因此要说大逆不道的也是刘裕。
不过刘裕此举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要重开汉制之先河,从而做第三个“汉祖”!
在历史上,大汉曾经统一过两次——一次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一次是汉世祖—刘秀建立的东汉。
如果刘裕能够第三次统一天下,那么绝对也能够做一个“祖”,比如说“汉圣祖”。
此事暂且不提,在荀攸提出之后,我方对此事自然也是喜闻乐见的。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群臣纷纷向我庆贺道。
说实话,其实我的心里也挺高兴的,毕竟能做吴王的话,谁又愿意做吴公、吴侯呢?
于是乎,此事算是通过了,就差八卦一个好日子来进行一系列仪式。
“陛下如此慷慨,不知在下能为朝廷做什么?”我不禁询问道。
“回大将军!陛下感念大将军对朝廷的忠心,尤其是在情报方面的分享,陛下每每想到此事都不禁为北周的黑衣卫感到忧愁。因此,陛下希望大将军能够将魏州、兖州、青州境内的暗卫交与朝廷调遣!”荀攸提议道。
“好说好说!此事就交由贾文和来负责!”我连忙说道。
闻言,贾诩却是面无表情,仅仅只是站出来称诺。
“如今,北周三十万大军屯于河东,即将北上攻打并州。在此期间,陛下希望再组联军,从而共抗北周!”荀攸再次提议道。
“联军吗?如今陛下北有齐王,西有赵王,三方联合便是四五十万大军,我方相信足以挡之!”周瑜站出来说道。
“周大都督此言差矣!天下皆知,此次北周出动的乃是三十万步兵,其国内铁骑却是不曾出动!陛下担心,就算三方联合也无法战胜之,尤其是担心其铁骑的强大战力!因此,陛下希望大将军能够出兵,从而牵制北周的铁骑!”荀攸说道。
“哈哈,此事好说!我军于汉中、南阳、汝南、谯郡等处屯集了四个军团、二十万大军,足以牵制北周铁骑!因此,还请陛下放心,请汉使宽心!”我不禁笑着说道。
闻言,荀攸对此事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多说无益。
先不说北周会不会出动铁骑,至少我军确实是有四个军团布置在边境上的,因此在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倘若北周铁骑不出动,那么最好,朝廷也能安心对付北周的三十万步兵。
倘若北周铁骑出动,那么以我军喜欢“偷鸡摸狗”的尿性,朝廷也不担心我军不会出兵!
然而事实上,恐怕朝廷上下全都想错了,我军是绝对不会出兵的。
不管北周铁骑出动不出动,反正我军的四个军团都要布置在边境上进行防御,这和偷不偷鸡没有关系。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北周铁骑才不敢出动吧,可朝廷方面肯定是猜不到我军的真实意图的。
在我的心里,北方打得越激烈越好,这样一来我方才能趁机安心地休养生息。
或许北周铁骑出动,导致北周治下空虚无比,固然是一件好事。
可出兵就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钱粮、物资,此举有违我方的休养生息之策,因此我军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兵的。
好在荀攸也没有多说什么,既然他不说,我方上下所有人自然也不会多嘴。
“大将军,如今朝廷刚刚安定北方,北方各州百废待兴。如今又值北周大军压境,朝廷上下已然是勒紧了裤腰带在过日子,可依旧难以筹集到大军出动所需要的粮草。因此,还望大将军能够多多给予一二,以此来帮助朝廷度过难关!”
这一次,荀攸不再是提议,而是干脆请求于我了。
由此可见,朝廷确实挺穷,至少粮草是极度缺乏的。
对此,我方也是了然于心,可同时也是爱莫能助了。
“荀大人,我方已与朝廷通商,并答应每月为朝廷提供十五石军粮,难道陛下还觉得不够吗?”张昭不禁说道。
“朝廷十万大军即将开赴并州,中途粮草转运困难,故而消耗极大!十五万石粮草在临淄交付,再转运至并州前线,恐怕已经是十不存一啦!”荀攸却是摇着头说道。
在场之人都是经验丰富之人,因此对于荀攸所言之事,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若是换作以前,我方和曹魏交易的地点是在南阳—宛城,此地后来也成为了曹魏的粮草中转基地。
而曹魏的用兵方向一直在关中,因此粮草转来运去的损失并不大,可现在的朝廷就不一样了。
朝廷的用兵方向在并州,和我方的交易地点却在青州,这中间可还隔着黄河与魏州呢!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同情起了刘裕,总觉得粮草总是限制了刘裕的发挥。
想当年,第二次江夏大战,刘裕就是被我率军断了粮道才输的。
再到襄阳大战,刘裕的蜀汉同样也是被我方给切断了粮道,之后全面崩盘。
接着是当阳之战,刘裕被我军包围,同样是陷入了粮草不足的窘境。
这一次,刘裕接手了残破的北方,甚至连发展的时间也没有。
以致于朝廷无粮,空有十万大军可以用于机动,可粮草却是难以为继。
“子布,朝廷若要打赢这一仗,需要多少军队,多少粮草?”我不禁询问道。
“若要依靠持久战拖赢北周,则至少需要三十万大军,在北周不会断朝廷粮道的情况下,每月至少需要三十万石粮草!若是算上中途转运的消耗,那就需要至少六十万石!”张昭说道。
“哗——!”
闻言,在场之人一片哗然,荀攸的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事实上,朝廷早就算过这一笔账了,不然荀攸也不会向我方提出多多援助的要求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