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哥,那个《仙剑奇侠传》的下回分解总该讲了吧?我已经等了几个月,快急死了!”
张一凡听得无语,也就以前朱镜静听了南柯一梦之后,就喜欢听他讲故事。
当时随便给她讲了一段仙剑奇侠传,结果都过去好几个月了。如今才在一起,就惦记下回分解,该不会是因为等更新,就一定要嫁给自己吧?
心中调侃了一下,张一凡倒也不拒绝,反正讲故事是成本最低的娱乐活动了,便给朱镜静讲了起来。
朱镜静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听到一些奇幻描述的时候,就睁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听到让她高兴的时候,她就高兴地眼睛都笑眯了;听到让她愤怒的时候,那玉手都捏得张一凡疼;听到……
张一凡还注意到,秋菊这个服侍他们的贴身侍女,也是和朱镜静差不多的表现,竖着耳朵听着,脸色随剧情变化。
发现这些之后,张一凡猛然就想了起来。大明朝相对唐诗宋词来说,整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其实是通俗小说。
这些通俗小说包括了历史演义,鬼怪传说,江湖好汉传说,甚至男女之情等等,全都出了代表作流传后世。
明末时候的冯梦龙,更是写了好多小故事,编辑成册。在张一凡小时候,甚至都当那啥启蒙书翻看的。
想到这些,张一凡突然之间就有了一个念头。在明初就发展通俗小说,由此推广白话文,打破读书人对知识的垄断!
他由郑敬学教导过这些古代的启蒙书,明明可以加句读,从而让人读起来更简单;结果这些读书人比得就是断句的水平,压根不给标点符号,这种对于初学者太不友好了!而且说实话,这对传播知识也有很大的障碍。
所以,一切从通俗小说开始?
想到这,他便开始诱惑朱镜静道:“我这些故事好听么?”
“好听!”朱镜静听了,立刻点头回应。就连那个秋菊,也是下意识地点头。
张一凡得到答复,便继续问她道:“那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
“当然想啊!”朱镜静一听,立刻点头说道,“我那几个妹妹都喜欢听,甚至连母后听了都说不错!”
在张一凡被钦点驸马之后,朱镜静不但恢复了吃货本色,也和她那些妹妹之间的感情更好,甚至还带她们玩,给她们讲故事了。
想着被一群妹妹围着听故事,朱镜静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如今已经出宫,再给她们讲这些故事,就不是很方便了!”
张一凡一听,心中笑了,这不是送话题过来了么!于是,他便接道:“既然这样,你可以把故事写下来,印出来,那不是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了么?”
“对啊!”朱镜静一听,顿时笑了道,“不用印,我把夫君讲得故事都写下来,然后宫里那几个妹妹就都能传看了!”
这个目标太小了!
张一凡不满意,就继续诱惑道:“静静,你想青史留名不?”
“???”朱镜静一听,顿时有些意外,一脸的问号。
刚才正在聊故事呢,怎么就变成了青史留名了?自古以来,又有几个女人能青史留名的?
看她这样子,张一凡就诱惑道:“你看,这个故事好听吧,你把它写下来,印出来,不止是让你的妹妹们看到,还让其他喜欢听故事的都看到,只要看得人够多,你的名声就传得越广。后世的人看到,也能知道你的名字。虽然史书上不会写,可你的名字同样流传后世了啊!”
古代对女人真得太不友好了,也就是朱镜静在后世有名字,她的那些妹妹们,甚至还有太子妃、马皇后这么高地位的女人,也没有留下名字。
换句话说,人类是由男女共同创造发展,但是史书上,女人能留下自己姓名的,就没几个!
此时,朱镜静听了,睁大了眼睛问道:“这样也可以么?”
这话说完之后,她又有点犹豫道:“我的名字给外人知道,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张一凡听了,不以为然道,“你的名字让更多人知道了,大家才知道,哦,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你的存在,对不对?后世的人,也才能知道你是谁?”
朱镜静听了,眼睛睁大了一会,最终还是摇摇头说道:“张朱氏便是我,临安公主也是我,我已经有对外的名字了,我的名字,只有夫君和亲近的人知道便行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之后又道:“而且故事都是夫君的,又岂能署我的名字?”
听到这话,张一凡便明白,要想转变古人的观念,并不会那么容易。
洪武初年,百废待兴,一旦规矩定下之后,便是几百年的传承。
通过故事的方式,推广白话文,通俗文学,甚至回头还可以创办报纸之类的。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急,慢慢再说吧!
此时的张一凡,因为受封驸马都尉,完全可以说衣食无忧,他便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
在后世的时候,西方通过大航海时代,从殖民地掠夺财富,造就了西方国家的发达,从而让他们有底气提高社会福利待遇。
也是如此,西方的百姓活得更轻松,如此一来,他们不用为衣食过多的操劳,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成就出来。
说什么西方人动手能力强,说什么西方人聪明,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物资基础上的。
上一辈子的时候,这些方面不可能改变;但是,老天给了机会,让张一凡魂穿到了洪武初年,他就想着,看看是否能改变未来。
让华夏人的日子都能过得好,不再挨饿受冻,有宽敞的房子住,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把柳家村建设成为大明第一村,随着朱元璋把水泥赐给村社,这一点很容易实现。但是,以这种模式推广,让大明所有村子都富裕起来,却是很难。
并且在这大明朝,有很多制度非常不友好,要是有可能,也要影响朱元璋同学改变掉才好。
想着这个,张一凡想起来了,柳家村村社的水泥作坊已经在开工,存了不少水泥了。但是价格还没定,得去请示下朱元璋才好。
等过两天朱镜静回娘家,自己也要进宫谢恩的时候,就问问老丈人吧!
朱镜静这边,也找到了事情做,就是把张一凡讲得故事都写下来,回头要带去宫里面。
这其中,张一凡看了之后,果断要求朱镜静,这个故事就用口语式的写法,且加上标点符号。
古人的句读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点分开形成句子而已。张一凡就把他知道的标点符号都告诉了朱镜静,让她这么做,减少对文字传播的限制。
“夫君,如此一来,岂不是三岁小孩都能看得懂了?”朱镜静学会之后,有点难为情地说道。
这种写法,太白了!
张一凡听了,直接反问道:“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喜欢故事的人都能读到这个故事么?那为什么要在理解这个故事上设置难度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学问的传播,其实也是如此。我们传播学识,目的是传播,要是有更容易的方法,把学识教给每个人,那不是更好么?你说大明朝只有十个人有学问,还是大明所有人都有学问,哪种更容易出更多的人才?”
听到这话,朱镜静的眼睛就亮了,立刻对张一凡说道:“夫君,你这番话该和父皇也去说说,估计父皇会爱听!”
虽然女人不得干政,但是朱元璋的求贤若渴,宫里面的人也是知道的。
张一凡用极端的例子一说,朱镜静自然就明白这个说法对她父皇肯定有吸引力了。
事实上,对于知识传播设置障碍就是那些读书人自持身份的一种手段。
张一凡当然知道,朱元璋应该会能听进去,但是说事总要有个由头,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朱元璋看到这种加了标点符号的白话文,知道有这么一个情况再加以说明会更好一些。
此时,朱镜静自然是没有意见了,写了几页纸之后,已经不需要张一凡看着,就能顺利用标点符号写白话文了。
就这么的,十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按照礼制,就是张一凡陪朱镜静回娘家,也就是去宫里了。
柳家村那边的房子还没个影,他们自然是住在城里。
出门时,本来的话,朱镜静是要坐轿子的。但张一凡有意打破这些规矩,便在他的提议之下,朱镜静和他一起骑马而行,更为方便一些。
驸马府离紫禁城并不远,也在高官勋贵的聚集区,经过六部衙门所在街道,就能到达紫禁城。
让张一凡有点意外的是,在经过工部衙门那边时,他发现似乎是民夫一样的人,排了很长的长队,看样子,似乎是在工部这边点名报到。
封建王朝就是这样,一些大规模的工程之类,就会直接征调民夫,属于劳役的一种,官府不用给薪水。
张一凡想不起来最近要干什么,好奇之下,便让朱五过去问了下情况。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之下他不由得被朱元璋同学的操作给惊呆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