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受过陈蕃恩惠的比较正直的官员,太学的学子,陈蕃的同僚,还有一些贵族,都再次联名上书,共有数十人,都是比较有名望之人。
要求禁止宦官干政,并且列举了宦官子弟在乡里的种种横行不法,侵占土地,胁迫百姓,欺男霸女,甚至胁迫基层的官吏。
因为担心百姓的报复,还结交那些不法的匪徒,聚集群众,可以说是天怒人怨。
但是皇帝根本不信。
或者说相信,却不在意。
因为宦官都是他的亲信,帮助他从外戚手中夺权。
而百姓,他的确是君父,但没见过的百姓,他又怎么会在意呢?
天下是他的私产,他想给谁就给谁,就算是五姓家,看不惯可以离开大汉,如今西域、辽东、岭南都有不归属于大汉的诸夏列国。
面对皇帝的沉默,士子们愈发的愤怒,没有纠结,没有动摇,也没有屈服,皇帝必须给出一个说法。
我们是诸夏子民,出仕大汉,是臣子,不是你的奴仆!
于是联合了更多的人再次上书,要求严惩阉宦。
这一次皇帝终于没有再沉默,而是暴烈的下旨直接指斥这些士人无君无父。
勾结成党,不思报国,尽作私利!
皇帝的悍然拒绝和指斥,让正直的士人心寒。
“皇帝陛下在做什么?”
“仲举公冤死,难道为仲举公讨一个公道不应该吗?”
“区区几个阉宦,难道能够和仲举公这样的国家重臣所相提并论吗?”
“我们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士人,在皇帝的眼中到底算是什么呢?”
“君视臣如草芥!”
“君视臣如草芥啊!”
一声声愤怒的呐喊喊出,然后被一直盯着士人的阉宦得知。
常侍闻言大喜连忙添油加醋的向皇帝泣泪道:“陛下,这些士人结党,受到您的斥责却不知道悔改吗?
这是何等的悖逆啊!
奴婢听到这些士人在私下里怒骂,还说出什么君视臣如草芥的话。
奴婢虽然不曾读过圣贤书,但素王这番话还是知道的,这些士人难道不是以您为寇仇吗?
这是何等的猖狂无君无父啊。
难道这些人还想着奉天靖难吗?”
皇帝闻言勃然大怒,他早就心中憋着火,之前给五姓家权位,但是五姓家却不愿意用名望去压士人,不愿意给皇帝背锅。
这让皇帝心中很是不满。
臣子不给君王背锅,难道还要让君王犯错吗?
现在皇帝还没有腾出手来惩戒五姓家,没想到士人竟然在这个时候撞了上来。
在皇帝看来,这些士人就是拎不清自己的身份,这些人要么出身经学世家,要么出身豪族,要么就是那些大儒高士的子弟。
好不容易有几个出身寒门的人才,但很快就被高门拉走,甚至很快就转变了身份成为了新的豪族。
在汉朝,一个豪族的诞生只需要一代人就足够了,一个经学世家的出现只需要两代大儒就足够。
皇帝根本就不相信这些人。
一道诏令从禁中发出,张贴公布于洛阳之中,“陈蕃交养太学的学子,与诸郡之间的学子交结,这是想要做什么呢?
难道不是在结党吗?
你们这些人共同为陈蕃上书,难道不是和陈蕃共为同党吗?
朕知道你们这些人最喜欢交结士人,互相营私,结为朋党,谋夺社稷,诽谤朝廷,甚至攻击君父,简直大逆不道。
朕本仁慈,不愿追究尔等圣人子弟,殊不知尔等竟然张狂至极,诽谤亲近,指斥君父,妄言草芥,暗作寇仇。
朕愤怒。
下诏。
上书为陈蕃言常侍者,下狱处死。
其党人门徒、亲朋,交游近者,皆下狱。
这样的奸邪之徒离开朝廷,这天下想必就可以清明了。
晓谕大汉的郡国,使天下人都知道朕的意思。
晓谕诸夏的列国,使诸国国君都知晓朕的意思,有奔走列国的,宜遣返。”
这道诏令一下,洛阳几乎瞬间就鸦雀无声,这是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的,皇帝的惩罚竟然如此之重。
这世上哪里有因言治罪的道理?
更何况是如此重罚,下狱处死者有将近百人,其中在洛阳的就有三十多人,几乎在诏令下达不久就直接被带走下狱,然后死在了狱中。
其余党人则在郡中,幸免于难,得到风声各自出奔。
因为诏令要下达各个郡县之间,要么逃出大汉,进入那些大汉不太能控制的地区,要么就逃出那些不惧怕朝廷追究的豪族,藏起来。
这些党人基本上都是世有清名的人,其中不少都是有功于社稷的,却没想到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下狱而死。
……
英侯国。
太守接到朝廷的旨意来抓捕通缉犯,他听到风声,有通缉犯逃到了英侯国中。
以英侯国的地位,若是一般的太守估计就连登门都不敢。
最多上报朝廷一个,党人不知所踪的消息。
但这位太守不一样,他是常侍的子弟。
他的叔叔成为了常侍之后,他就骤然显贵起来,从一个地痞流氓短短数年,因为敛财得力,就成为了太守。
凶焰滔天任职太守以来,更是变本加厉,为宫中常侍在郡县之中不知道收刮了多少钱财。
不要说那些普通的百姓,就连郡中豪族都有被他逼迫到自杀的。
他这样的人,自然是三两天就有一场刺杀。
若不是他的叔叔派人把他保护的紧,他自己也非常的谨慎,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面对英侯国,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有钱,美女多,是个好收刮的。
面对下属的担忧,他只是猖狂的笑道:“就算是得罪了英侯又怎么样?
当年本官把刘氏列侯未出阁的女儿按在身下,还抓了他下狱,就在他旁边欺辱他的妻子。
如何?
不过是下狱而已不过几日就大赦,本官在牢狱之中,好吃好喝,还重了一些。
洛氏本官听说过。
真那么强,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呢?
恐怕就是个谎言罢了。
有本事,英侯就杀死本官啊!”
……
原来得罪了英侯真的会死啊!
这是他望着穿心而过的利剑,脑海中最真实的想法,大口大口的鲜血从他口中涌出,进气不如出气,眼见就要死了。
他望着面前那个面带嫌弃,就像是杀死一条狗的男子,低声道:“英侯,伱就不怕皇帝陛下怪罪吗?”
“英侯?”
男子重复了一句,然后嗤笑着说道:“你是什么东西,也配见到君侯吗?
我不过是君侯的马夫罢了。
君侯说了,若你出言不逊就直接杀了,对你这样的狗东西,让君侯亲自出手,那可真是太晦气了。”
不是英侯?
是个马夫!
他感觉到了无限的耻辱,他是朝廷堂堂的两千石重臣,封疆大吏,守牧一方的太守,竟然死在一个马夫手中。
英侯你欺人太甚!
他想要喊出这句话,但是却说不出什么来,眼前一黑,径直倒了下去。
“把这些人的尸体都抬到乱葬岗去,给野狗加加餐。”
马夫随意挥挥手,又看着地上的鲜血,扇了扇鼻子,满脸嫌弃道:“真是脏了我英侯国的土地。”
侯府之中。
洛川正半怀抱着妻子,两人执着一支笔在作画,仿佛是完全不知道一位太守前来之事。
至于那道道惨叫之声,反而像是配乐一般,作出来的画愈发写意。
等到敲门声响起,洛川高声道:“知道了。”
于是脚步声就渐行渐远两人相视一笑,继续作画。
……
一位太守被悍然杀死在英侯国!
这事情可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是素有凶名的宦官子弟,皇帝身边的常侍简直气炸了,立刻就到皇帝的身边哭诉。
皇帝也没想到英侯的胆子竟然这么大,敢直接杀死一位两千石的重臣,于是立刻就下旨言辞颇为激烈的问责。
实际上这就已经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了,因为按照皇帝之前的做法,他应该直接下旨抓捕英侯,然后下狱处死。
但是现在竟然只是下旨问责,就给人一种非常色厉内荏的感觉。
英侯的回复很快就传了开来,“张太守出言不逊,辱及洛氏家门。
臣只是径直杀死了他,还留了全尸,已经是手下留情。
请陛下转告张常侍,不必亲自道谢。
英侯国不喜欢接待外客。”
这番话真是让人哑口无言。
让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望望青天,的确是大日高悬,这个天下还是那个天下。
但英侯为什么敢这么霸道?
辱及洛氏家门?
真是好死啊!
不要说天子,苍天来了也救不了他。
素王上皇说的!
————
汉兴以来,卓然有义烈之美,士有纵侠之风,怨必以直,恩必有报,轻死重气。
帝携阴私,遂致望入私门,而刑移黎庶,持剑而行天下,几成俗矣。
至墨徒衰微,儒玄奋扬,帝亲阉宦,政委寺人。
诸士怨愤,各建地方,士乃以附于朝士而天下见耻,激扬意气,品评公卿。
遂使天下喜忠义之士,而厌附庸之属,愿为一士毁家,不为阉人谄媚。
及仲举赴难,犹烈火烹油,风俗愈盛!——《后汉书·党锢列传》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