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商议去县城

  第374章商议去县城

  留好老面,剩下的面倒在面板上,用力揉搓,将发面和薄面均匀揉在一起。

  等面团揉光了,底下再撒一层薄面,用盆扣住面团,让面团再醒发一下。

  这时候,将用调料腌过的肉馅,分次加入葱末、菜馅儿,用筷子搅拌均匀。

  那大叶芹本身就带着一股特殊的香气,再跟调料、肉馅、葱末儿等混合起来,顿时屋子里就充满了鲜香的气味。

  原本张淑珍是要蒸馒头,面发的多,这要改成蒸包子,估计得蒸好几锅。

  张淑珍瞅了瞅墙上的挂钟,快四点了。

  学校得四点半放学,要是再加上值日啥的,估计就得快五点,那几个才能到家。

  算了,还是动手包吧,自己一个人慢慢干,等会儿外头那仨忙活完了也能搭把手。

  就这样,张淑珍切了一块面,揉成长条,再切了剂子,自己一个人擀皮、包馅儿。

  两合面比不上纯白面那么筋道,没法包太多褶的圆包子,所以张淑珍还是像包饺子那样,捏成长的。

  张淑珍干活麻利,再者包子大,出活,没多长时间,就包出来一盖帘。

  张淑珍在屋里包饺子,盛希平则是跟俩弟弟,把盆里的肉分开,给林场相熟的几家送去些。

  天气暖和,盛新华这小子心野了,在家里待不住,一见爸爸要出门,小家伙非要跟着不可。

  盛希平一看,这咋整?领着吧。

  就这样,盛希平一手拎着肉,一手领着盛新华,先是去了王家川家,然后又去了李正刚家,给这两家都送去了三四斤肉。

  大忙季节,各家除了留个人做饭、揉牛毛广之外,其余人都上山了。

  就连王家川也不例外,领着俩儿子进山薅牛毛广创收去了。

  盛希平把肉留给王家川和李正刚的媳妇,然后领着盛新华回家来,又拎了七八斤肉,出了家门一路向西,去大碱场刘家了。

  这边路远,小新华走一会儿就累了。

  没办法,盛希平就一手抱着儿子,另一手拎着肉,爷俩边走边唠嗑儿,可把小新华美坏了。

  刘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刘长德跟着刘玉江、刘玉河去山上了,秦秋燕领着俩媳妇正往回收晒半干的牛毛广呢。

  刘玉江家老二快一周岁了,刘玉河媳妇年后也生了个小子,还不到三个月呢,都离不开人。

  所以这俩媳妇再怎么着急,也没法上山去。

  见到盛希平爷俩过来,秦秋燕挺惊讶,“这大忙季节的,你咋有空过来?

  哎呦,小新华,快,过来让奶奶抱一抱。”

  秦秋燕一见到盛新华,喜欢的不得了,赶紧把孩子接过去抱着。

  盛新华被秦秋燕抱在怀里,一点儿也不害怕,反倒是搂着秦秋燕的脖子,亲亲热热的叫了声儿奶奶。

  这下可把秦秋燕美坏了,在盛新华脸蛋上亲了好几下。

  “走,进屋,奶奶给你拿糖吃。

  希平啊,走,进屋去,进屋说话。老大媳妇,赶紧烧壶水,给希平泡茶。”

  “师娘,别忙活了,大嫂,你可别听我师娘说的,烧什么水啊?我又不渴。”

  盛希平一听,赶紧拦住了刘玉江媳妇。

  “我前两天在山上打盐窝子、下捉脚,今天去遛,抓了个鹿,还碰见俩黑瞎子,正好,给家里拿过来些。

  这时候都忙,干活也累,吃点儿肉补一补。”盛希平抬手,将手里拎着的两块肉,递给了刘玉江媳妇。

  “呦,遇见黑瞎子了?可千万得小心。”秦秋燕一听,吓了一跳。

  对于他们这一辈儿老猎人来说,进山遇见黑瞎子那可是非常危险的事儿。

  他们那时候用的都是老土炮,装火药、打铅弹那种,放一枪就得再往里装药、装子弹,老费劲了。

  而且老土炮杀伤力不够,对付皮糙肉厚的黑瞎子很难,一个闹不好,就让黑瞎子给踢蹬了。

  所以那时候打猎,都是好几个炮手结伴进山,轮换着开枪,为了有装枪的时间。

  “嗯呢,我带着狗,还背着五六半,没事儿。”盛希平知道师娘是关心他,故而解释了一句。

  “嗯,你别说,现在用的这个枪啊,比我们那时候可强太多了。

  射程远、杀伤力大,还能连发,要不现在打猎这么容易呢?枪顺手啊。

  唉,就是不知道这么下去,再过几年,山里还能剩多少猎物了?”

  秦秋燕闻言点点头,回想起当年他们夫妻叱咤山林的情景,忍不住感慨道。

  老一辈猎人进山,规矩特别多,什么春夏不打猎、母的不打、带崽子的不打,等等,各种讲究。

  猎杀不是目的,只是那个年月维持生计的办法,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那时候,猎人是一个行当。

  为了长远发展,才会有那么多的规矩一辈一辈流传下来。

  如今的人,已经不太在意那些了,而且随着枪支的发展,确实对山林里的野生动物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师娘,真要是有那一天,国家会管的。

  最主要的还是咱老百姓日子不好过,为了口吃的,不得不去山里冒险。

  等以后,咱端起碗里有肉,出门兜里有钱,吃穿都不愁的时候,谁还冒那个险,去山里打猎啊?”

  盛希平笑笑,安慰秦秋燕道。

  “嗯,也是,反正我老了,以后的事我看不着,眼不见心不烦呗。

  将来两腿一蹬,啥都不用管。”秦秋燕摆摆手,不再纠结这些。

  “走啊,进屋坐,你难得来一趟,还领着新华,咋地也得进屋坐坐,我给新华找两块儿糖。”

  “师娘,不用了,我得赶紧回去,家里头我妈发了面要蒸包子。

  这会儿我媳妇、云芳云菲她们还没放学呢,我得回去帮忙。”

  盛希平就是来送肉的,家里事情不少,哪有时间进屋去又喝茶水又闲聊的?

  这个时候,家家都忙,刘家四个小娃,有还在吃奶的,有满地乱跑的,够秦秋燕婆媳操心了,盛希平哪好意思进去添乱?

  “你看,你这难得过来一趟,连屋里都不进,你师父回来知道了,不得说我啊?”

  秦秋燕一听就急了,非得让盛希平父子俩进屋坐坐不可。

  盛希平惦记着家里头,推辞不就。

  秦秋燕没辙了,打发大儿媳妇回屋,翻找出两块儿糖来,塞给了盛新华。

  秦秋燕诚意要给,盛希平也不好再拒绝,要不然这老太太脾气上来,往后都不让他们登门了。

  盛希平无奈,只能让儿子收下糖果,然后教他谢谢。“快点儿,谢谢奶奶,还有大娘。”

  盛新华俩手抱拳,朝着秦秋燕和刘玉江媳妇点点头,这就算谢谢了。

  然后盛希平接过来儿子,跟秦秋燕婆媳告辞,抱着孩子转身离开。

  盛新华趴在爸爸怀里,还不忘了挥挥小手,跟刘奶奶再见呢。

  等盛希平抱着儿子回家,张淑珍已经包出来一盖帘,正包第二盖帘包子了。

  刚才盛新华一直跟着爸爸在外面逛游,不知道家里包包子,这进屋一看奶奶在玩面,那还了得?

  小家伙用力挣开爸爸的胳膊,就要往炕上去。

  盛希平一看,这不活土匪来了么?吓得他二话没说,抱着儿子就去了院里。

  “糖呢?刚才刘奶奶给的糖,来,爸爸给你扒一块儿,你在这儿吃,顺道跟狗玩啊。”

  盛希平把儿子放在了小板凳上,从小娃的衣兜里掏出一块糖,在儿子面前晃了晃。

  花花绿绿的糖纸,可比屋里的面有吸引力,盛新华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眼前这块糖上了。

  “要,要。”小家伙伸着手,想要去够那糖果。

  “那说好了啊,你在外头吃糖,不许再进屋捣乱了。”

  一块糖,这小子能含半个钟头,正好等会儿盛希泰他们都回来,就有人哄孩子了。

  盛希平计划的挺明白,帮儿子扒开糖纸,把甜甜的糖果送进小娃嘴里。

  香香甜甜的味道,一下子俘获了盛新华的心,小家伙含着糖,朝着他爸爸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老三,你在这儿看会儿新华,我进屋帮咱妈包包子去。”

  正好这时候盛希康回来了,盛希平直接甩锅,让老三看孩子,他洗了手,进屋包包子去。

  面多,馅儿也多,娘俩一个擀皮一个包,不多时又包出来一盖帘。

  张淑珍一看,让盛希平自己先包着,她去厨房烧火、刷锅、添水,等锅里水开了,两层锅帘子全都摆满包子,先蒸一锅。

  这边刚把锅盖盖上,那头盛希泰连蹦带跳的先进了门。

  一进院子,这小子就闻着香味儿了,“妈,家里做啥好吃的呢?”

  张淑珍白楞了老儿子一眼,“狗鼻子就是尖,包子刚蒸锅里,热气还没出来呢,你就闻着味儿了?”

  盛希泰才不理会老妈那阴阳怪气呢,他只听见了关键词,包子。

  “今晚上有包子啊?啥馅儿的?有肉么?没肉的话,油渍了也行啊。”

  “滚一边儿去,有你吃的就行呗,问那么多干啥?”张淑珍被问的烦了。

  盛希泰根本不在乎,背着书包蹦跳着就进了东屋,伸头往那馅子盆看了下,再闻一闻。

  嗯,大叶芹馅儿的,里头有肉。嘿嘿,今晚上有肉包子吃了。

  “大哥,用帮忙不?”盛希泰乐呵呵的问道。

  “不用,你赶紧写作业,写完了哄新华就行。”盛希平摆摆手,示意老六赶紧干正事儿去。

  “哎,知道了。”盛希泰答应一声儿,就趴在北炕的炕沿上,赶紧写作业。

  没过多会儿,盛云芳盛云菲,还有周青岚也都陆续回来了。

  这时候,面和馅儿还剩一半儿呢,众人一看这情况,立即去洗了手,都过来干活。

  人多力量大,没多会儿,剩下的面和馅儿就包出来了,又摆了三盖帘还多。

  “我的天,妈,你今天这是要干啥?开食堂么?包这老些包子?”

  周青岚一看,屋里好几盖帘包子,东锅已经开锅冒热气,西锅正往里摆,好家伙,这都快赶上食堂了。

  “我原本打算蒸两合面馒头的,结果希平他们弄回来那老些肉,还薅了不少大叶芹。

  这时候肉搁不住,我一寻思不如多包点儿包子,正好他们上山有东西带饭。”

  张淑珍剁馅的时候没啥感觉,被儿媳妇这么一说,回头再看看这里屋外屋的,顿时也笑了起来。

  “嗯,咱家人多,除了新华,都是能吃的时候,多包点儿包子,明后天咱做饭就省心了,也挺好的。”

  周青岚一寻思也是,这时候忙的脚打后脑勺,多做出来点儿吃的预备着,也省得天天忙叨人。

  第一锅包子出锅的时候,林场北边小火车站响起了通勤车的汽笛声。

  不用说,上山薅牛毛广的人,坐车回来了。

  “正好,你爸进门就吃饭。今天就他一个人上山薅菜,没那么多,咱吃完饭再烫菜就行。”

  张淑珍把锅里的包子捡到小笸箩里面,让盛云芳她们端进屋。

  盛希安跑去菜园子里,薅了几棵带根儿的蒜苗,收拾干净了剁碎。

  都这个时候了,去年秋天留下的大蒜哪里还有?早都发芽老长了。

  可是吃包子没蒜,感觉少了点儿味道,所以盛希安就去地里薅蒜苗回来,反正对付着也能吃。

  炕桌端上两笸箩包子,一碗蒜酱,剩下的包子捡到盖帘上,正好这时候盛连成也背着口袋,步履沉重的进门了。

  “呦,今天家里做啥好吃的呢?我在院子里就闻到香味儿了?

  希平,刚才听人家说,你今天弄回来俩黑瞎子?咋回事儿啊?”盛连成一进院子,就大声的问道。

  “爸,今天家里包的包子,熊肉大叶芹馅儿的,老香了。

  你快换衣服洗手吃饭,我妈刚才说了,先吃饭后烫菜。”

  不等张淑珍他们开口,写完作业,在院子里哄小侄儿的盛希泰,赶紧就跟他爸说道。

  盛连成一个人进山,自然薅不来那么多牛毛广,也就六七十斤吧。

  一听这话,盛连成把口袋往地上一扔,脱下外衣,拍打拍打裤子上的泥土,然后进屋来,舀了盆水,洗洗脸和手。

  一家人齐了,张淑珍吆喝着赶紧吃饭。吃包子简单,不用配菜,只要有蒜酱和醋就行。

  于是各自抓起个包子,咬上一大口,大叶芹独有的一种鲜香,混着肥美的熊肉,咬一口汁水顺着包子的缝隙就往下流,这滋味儿,绝了。

  “哎呀,这包子,太好吃了。”

  盛连成咬了一大口嚼着,连连点头,其他人也跟着附和,就连盛新华那小家伙,也在那儿喊着好七。

  周青岚怀孕四个来月了,她怀孕初期都没咋折腾也没吐,如今更是啥反应都没有,吃嘛嘛香。

  唯一一点,反正就是爱吃酸的,不管吃包子、饺子、面条,都得放醋。

  像刚才,别人都是用羹匙舀一点儿蒜酱抹包子上,她是单独一份儿酱料,里头倒了不少醋,她就觉得这么吃好吃。

  孕妇的口味千奇百怪,大家伙儿已经习惯了,谁也不说啥。

  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吧,只要身体好就行。

  这顿饭,众人吃的心满意足,就连盛新华,都啃了一个包子。

  如今这年月的人,不讲究啥精致,只求管饱,干活快就行,所以盛家这包子包的,赶上个巴掌大了。

  盛新华那么点儿个娃吃一个包子,属实不少了。

  今天这包子属实包了不少,蒸了四锅,蒸出来的包子装了一大盆。

  张淑珍瞅了瞅,挺高兴,差不多两三天不用愁着做什么饭了。

  收拾完屋里,外头的牛毛广也烫好了,六七十斤,都不用旁人动手,盛云芳、盛云菲还有盛希泰三个人抢着就撸出来了。

  那姐妹俩手快,每人撸出来一土篮子,盛希泰干活慢,还是张淑珍帮着呢,也就抢出来大半土篮。

  不过到最后,张淑珍还是按照五分钱给的,把盛希泰高兴的直蹦。

  那点儿牛毛广不用盛希平动手,他则是把鹿茸炮制处理了。

  第二天,该上山的上山,该上学的上学,大家伙儿各忙各的。

  张淑珍在家,把熊肉肥的部分都切了炼油,炼出来的油能吃挺长时间,油渍了也能搁的住。

  剩下瘦的还有鹿肉,都放在阴凉地方,用凉水拔着,这样能多吃两天。

  这几天,盛家就是换着花样儿的吃肉,炒肉片、炖汤、汆丸子、炸肉酱,好歹在肉坏掉之前,都吃完了。

  有肉吃,人就有力气,干活也多。

  盛连成领着三个儿子,只要不下大雨就上山,天天都能薅回来不老少牛毛广。

  一晃眼,六月也过去了大半,林场营林生产开始,这一季的牛毛广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今年牛毛广的价格又涨了点儿,三百多斤干菜,卖了一千七百多块钱,可把张淑珍高兴坏了。

  林场就这么大,各家各户卖多少钱,根本瞒不住,上午卖了,下午就能传遍林场。

  盛家四个劳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光是牛毛广就挣了一千七八百,还不算盛希平打的熊胆、鹿茸,就这挣钱速度,谁听了不动心啊?

  眼见着盛家老二到岁数了,林场但凡家里有岁数相应的闺女,谁不动点儿念头啊?

  于是,盛家天天都有客人来,拐弯抹角的打听盛希安有没有对象。

  被这些人搅合的,张淑珍也动了心思,趁着晚上吃完饭没事儿闲唠嗑的时候,张淑珍就提了起来。

  “去年我就说,攒攒钱,咱今年把老房子翻盖了。

  这眼瞅着老二、老三都大了,不定哪天就要说媳妇结婚,总不能都挤在这三间房子里吧?”

  张淑珍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家里的存款,觉得盖个房子,给老二娶媳妇办婚礼,一点儿问题没有。

  儿子到岁数了,该办就得办,拖时间长了,岁数越大这对象越不好找。

  “妈,你也太着急了,老二虚岁才二十,着什么急给他说亲事啊?”盛希平一听就乐了。

  “这事儿,你得问问老二,他有没有那个意思?

  咱家老二你也不是不知道,还没开窍儿呢,你现在就让他结婚,早了点儿吧?”

  从心里讲,盛希平并不希望老二现在就说媳妇结婚,今年冬天就要恢复高考了,老二念书好,咋地也得去试试。

  这时候说个对象,到时候全都是麻烦。

  盛希安要真是考上大学了,对象咋整?继续处还是黄?

  莫不如眼下不提这些,等着高考结束,盛希安要是考上了,大学里啥样儿的都有。

  要是考不上,再说对象结婚,也来得及。

  “再一个,这两年政策变化挺快的,你看今年开春又招工一批。

  指不定啥时候大规模招工,老二条件够了,就能招上。

  这要是老二招工当了工人,啥样儿的媳妇说不上啊?妈,你着的哪门子急?”

  别人不知道将来啥样儿,盛希平还能不知道么?

  松江河林业局建局这些年了,像盛连成他们这一批,基本上岁数都大了,再过两年就得退下来。

  另一边,那么多知青等着招工回城呢,上级能不考虑?这个时候谈结婚的事儿,属实不明智。

  要是盛希安自己处了对象,那没办法,可那榆木疙瘩不开窍儿,真没必要这时候琢磨太多。

  “妈,我大哥说的是,我不想这时候就找对象结婚。”那头,盛希安吭哧吭哧憋出来一句。

  张淑珍本来是满心欢喜的想要给老二说亲娶媳妇,早点儿把孩子的终身大事完成,她也就少了桩心事。

  可大儿子不同意,二儿子也说不想找对象,张淑珍不免有些失望。

  “你现在不想找,那想着啥时候找啊?一天天的,跟你们操不完的心。”

  盛希安挠挠头,看了自家大哥一眼。

  “过两年再说吧,就像我大哥说的,万一哪天招工了呢?先立业再成家呗,结婚着啥急?”

  盛希安这么说了,张淑珍也没辙,只能白楞了儿子们几眼,一扭身,铺被去了。

  “爱咋咋地,不惜的管你们了。”

  那头哥俩互相看了眼,不由得苦笑,老妈这是生气了。得,以后慢慢哄吧。

  “老二,得空了多看书,不管啥时候,功课不能荒废了。

  知识学到手是自己的,早晚有用,相信哥。”盛希平往弟弟身边凑了下,小声嘱咐他。

  “嗯,大哥,我知道,你买回来那套书,我有空就看,上面的题都做的差不多了。”

  盛希安原本学习就挺好,又有大哥在旁边隔三差五的唠叨,这功课确实没扔下。

  白天干活,晚上回来,盛希安总会看会儿书,做做题啥的。

  由于盛希安本人不乐意,加上盛希平的反对,给盛希安说亲的事儿,暂时就被搁置了起来。

  后头再有人来盛家提,张淑珍只能说是孩子小,不定性,不想太早给老二说亲,就都给推了。

  也因此,林场就传出来不少流言。

  好多人就说,盛家现在是日子过好了,眼光也高了,这是挑来挑去挑花眼了。

  “挑花的,挑狸的,挑来挑去挑个没皮的。我倒是要看看,盛家老二将来能找个啥样儿的媳妇?”有人背地里这么说。

  当然,外头怎么传,盛希平管不着。

  爱怎么传就怎么传呗,真要是老二考上大学了,看这些人还有什么话说?

  “大哥,二哥,最近有啥事没?”

  七月初的一天,盛希平找到了刘玉江、刘玉河哥俩,问他们最近有没有空。

  “希平啊,咋地了?家里有活啊?有啥活你就直说啊。

  正好最近没啥事儿,我们哥俩都有空,给你帮工去。”刘玉江一听,立刻拍着胸脯说道。

  “不是,大哥,家里没啥活。”盛希平一听就笑了,他家能有啥事儿啊?

  “是这样,之前不是攒了挺多皮子、熊胆、鹿茸啥的么?我记得你说家里也有一些。

  咱哥几个搭个伙儿,一起去县里卖了呗?”

  上次去县里遇上劫道的之后,盛希平一直没再去,家里攒下不少东西了,他又舍不得卖到松江河收购站去,所以过来找刘玉江哥俩。

  “去卖山货啊?哎呀,我还以为,你们家要盖房子了呢。

  之前听婶子提起过,说是今年想翻盖旧房子,前些日子还听人家嚷嚷,说是你家老二要说媳妇了。”

  刘玉江这话里,多少透着那么点儿失望的味道。

  主要是刘家跟盛家关系好,刘玉江比盛希安大挺多,算是看着他长起来的,当自家弟弟一样,刘玉江也盼着盛希安早点儿成家呢。

  “行,正好我和你二哥也好久没去卖山货了,家里攒了不老少,那咱就一起去。哪天走?”

  刘玉江也没多想,正好这时候地里没啥活了,把家里攒的东西卖了,顺道逛逛县城,买点儿啥要用的东西回来。

  “明天三号,正好有小火车,那咱就明天呗。”盛希平早就算计好了。

  “对了,大哥,到时候,你别忘了带着枪。”

  刚才俩人的对话还挺正常,刘玉江啥都没多寻思,可盛希平一说带着枪,刘玉江立时就察觉出不对了。

  “咋地了,兄弟?你是不是有啥事儿啊,咱去卖货咋还带枪呢?”

  盛希平苦笑,就把上次他去县里,遇见劫道的,他捅了人家一刀的事儿说了出来。

  “我是寻思着,这回咱人多一点儿,不遇上那群犊子也就罢了,咱权当是去县里逛一逛买点儿东西玩玩啥的。

  要是遇见那群狗犊子玩意儿,我非得给他们点儿厉害的瞧瞧,非得出这口气不可。”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