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团团圆圆又一年
孩子们在游乐场玩的可嗨了,盛希平一看,索性留下盛希泰在这边看着,其他人逛街去。
等着他们逛够了,孩子们也玩的差不多,随便找个地方吃饭。
吃完了饭把东西寄存起来,再一起去看场电影,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还挺高兴。
晚上,众人跟蒋彦斌、盛云芳夫妻吃了顿饭,然后小两口送他们去火车站。
回程的火车是晚上十点多的,都买的卧铺,上了车直接睡觉,正好一觉到早晨七八点。
洗洗脸收拾收拾,随便对付口吃的,再玩一会儿,快一点的时候到了松江河。
“爸、妈,要不还是一起去我家吧?家里头肯定做好了饭等咱呢。”
出了车站,外头盛家的司机还有周青越都等着呢,盛希平就跟周明远夫妻商议。
“不了,不了,还是回家去吧。
闺女出了门子,就不能在娘家过年了,只能年后回娘家住几天。
“哎呀,别光吃粽子啊,就点儿菜,桌子上这么多菜呢,爱吃啥就夹啥。”
想到这儿,老两口心头那点儿失落劲儿,也就过去了。
别看如今日子过好了,可是这粽子,除了端午节之外,别的时候真没人包。
知道孩子们今天回来,张淑珍老早就跟李大娘一起,做了不少好吃的。
盛希平一看这样,也不好再强求。就这样,众人坐上车,赶紧回家。
张淑珍挨样儿买了几个,回来就分给周青岚一半。
所以,不管盛连成怎么吆喝,孩子们依旧拿着粽子吃的那叫一个有瘾。
“快来,吃团圆饭了,我包的粽子里头有大枣和钱啊,这叫早挣钱,看你们谁能吃着钱。”
张淑珍特地弄了几個钢镚儿,还有大枣,都放到粽子里包上。
盛连成和张淑珍没回林场,一直住在松江河。
除了馒头、豆包、糖三角之外,张淑珍还泡了十斤糯米,把端午节用剩下的粽叶找出来,包了不少粽子。
得知婚礼办的很隆重,蒋家那边也很重视,盛连成两口子这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大哥打电话说,明天他们到家,到时候咱找机会再聚。”周青越那头紧跟着说道。
盛连成少不得要打听打听,婚礼办的怎么样,出没出啥岔头儿,蒋家人对盛云芳好不好啥的。
盛家张灯结彩,除了院子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之外,屋檐下还扯了不少彩色的小灯泡。
有几个娃能拒绝了香甜软糯的粽子呢?更别说里面还有钱了。
“哦,行,行,那咱就好好预备点儿东西,等着年后他们回来再聚一起热闹热闹。”
王春秀一听,连忙摆手。
孩子们没见过这种蒸馒头的方式,瞅着稀罕,等馒头蒸出来,抢着吃。
马上要过年了,家里还有不少东西没预备呢,所以休息一天之后,转过天家里就忙了起来。
张淑珍领着三个儿媳妇,蒸了好几锅馒头。
众人进门,饭菜收拾上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边吃边聊。
张淑珍领着儿媳妇们忙活了半天,做出来满满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盛连成一看,赶忙招呼。
盛新华正长身体的时候,一顿吃了三个鱼馒头,把张淑珍吓够呛,就怕孙子吃撑了。
“爸、妈,老四和四妹夫年后初三回咱这儿来,老五两口子回首都了,也说年后初三一起回来。”
大门两边贴着对联,门框上面贴着五彩的挂钱儿,门上还贴着门神。
我们这好长时间没回来了,家里也不知道收拾的啥样儿,赶紧回去拾掇拾掇,准备点儿年货,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正好,这回就用卡子,多卡几锅这种,少蒸点儿枣馒头。
车库门上贴着出入平安,狗窝上面贴着六畜兴旺,大门外的园杖子上,还贴着出门见喜,大大小小的福字,更是贴满了门窗。
一想到这儿,老两口的心里头都不得劲儿。
往常年团圆饭的主食都是馒头和米饭,今年改了,变成了粽子。
忙忙碌碌的,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九除夕。
这都腊月二十四了,今年腊月二十九过年,这几天的时间,不得好好准备点儿东西啊?
“姐夫,家里头也预备好了饭菜,咱爸咱妈就不去你那儿了。
上次回老家,张淑珍见集上有那种木头雕刻出来的馒头卡子,图案多样,有鱼的、桃的、元宝的。
可再一想,自家儿媳妇不也是别人家的闺女么?那人家的爹妈心里头就好受了?
今年老二老三都请假时间长,能在家多住几天呢,知足吧。
俩闺女都嫁出去了,成了别人家媳妇,往后回娘家的时间也少了。
众人七嘴八舌,就把婚礼的过程,酒席啥样儿,蒋家啥态度等等,都跟父母说了一下。
一听说吃钱,孩子们就瞪起眼睛来了,全都朝着粽子使劲。
“得,别管他们了,爱吃啥就吃呗。
这些孩子,平常也不缺嘴,桌子上这些鱼啊肉的都常吃,不稀罕了。”
过年嘛,就是过孩子,只要孩子高兴就好。张淑珍早就知道孩子们能乐意吃这个,才特地包的。
“来,这还有蜂蜜,蘸着点儿吃。”
张淑珍用小盘倒了些蜂蜜,放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蘸着吃。
之所以用蜂蜜不用白糖,主要是怕孩子吃东西没个数儿,吃伤着了。
一般来说,吃黏东西要是伤着的话,可以用蜂蜜来治。
孩子们吃着粽子蘸蜂蜜,一个个美的不行,都吃的可香了,根本不用大人操心。
过年团圆,盛希平兄弟四个,陪着盛连成喝几杯山葡萄酒,哄着老爹高兴。
李大娘和张淑珍挨着坐,俩老太太没喝酒,倒了两杯山楂啤,一人抿上一口。
“弟妹啊,你看你这多好?儿子儿媳孝顺,孙子孙女都懂事又
可爱,真让人羡慕啊。”
李大娘看着人家儿孙满堂,想起自己孤身一人,不免有些感慨。
“老嫂子,你羡慕我干啥?这不就跟你家一样么?
我跟你说,你就把希平当成伱儿子,这些孩子,也是你的孙子孙女。
这个家,从来没把你当外人。”张淑珍一听,就笑了。
“你放心,只要有希平两口子在,你后半辈子就有人管。将来你动弹不动了,他们给你养老送终。”
“是,是,希平和青岚,对我可好了。我就算有亲儿子,也不一定有他们这么孝顺。
弟妹啊,我就是过年了随便说一句,我知足。”李大娘也跟着笑道。
李大娘在盛家也好些年了,周青岚每年都领着她去检查身体,有点儿啥毛病及早治疗,所以李大娘的体格一直不错。
盛希平两口子出手大方,除了工资,一年四季的衣裳鞋袜,零七八碎的日常用品,全都包了。
盛新华几个,也把李大娘当成自家奶奶一样孝敬。
可以说,这些年李大娘在盛家,日子过的非常舒心。
方才,也不过是一时的触景生情,李大娘并没有别的意思。
“大娘,我妈说的没错儿,你就安心在这儿住着。
家里的活呢,你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干不了的还有我们呢。
反正孩子们都大了,出力气的活就喊新华新宇,刷碗摘菜这些,俩小的也该学着干一点儿。
不用惯着他们,该指使就指使。我不敢说让你在这儿多么享福,但肯定不能让你遭罪受累。”
那头,周青岚看了眼盛希平,也笑呵呵的接话道。
李大娘在盛家这些年,跟周青岚相处的特别好。
人嘛,相处久了都会有感情的,李大娘人很好,周青岚把李大娘当成自家长辈一样敬重。
“就是,大娘,你安心在这儿住着,有啥事儿你就跟我说。
我要是不在家,你跟青岚说,这就是你家。”那头,盛希平也附和道。
“哎,哎,我知道,知道,我哪里都不去,就在这儿。
我还得看着新华他们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呢。”
李大娘挺感动的,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泪,笑呵呵说道。
这人啊,一到过年就感觉吃不动饭,满桌子的菜,吃到最后好像也没看出来少了啥。
于是,全都端下去,放在柜子里,留着明天吃吧。
吃过团圆饭,晚上边看春晚边包饺子。
这年月的春晚有意思,大人孩子都乐意看,一个个被电视机里演员们风趣幽默的节目,逗的前仰后合,满屋子欢声笑语。
这一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英雄母亲的一天》和《懒汉相亲》了。
里面的演员,从此之后,也连年都登上春晚舞台。
十点来钟就包完了饺子,收拾下去安心看春晚,直到十一点半了,这才去烧水煮饺子。
等着饺子煮熟了端上来,正好响起十二点的钟声。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钟声一响,新的一年就算到了。
孩子们先给盛连成两口子和李大娘拜了年,这才坐下来吃饭。
下午吃粽子,都吃多了,那黏性的食物抗饿,孩子们没少吃。
晚上这顿饺子,都是随便吃几个意思意思就拉倒了,哪怕是饺子里的钱,也吸引不了他们了。
这边刚吃完饺子,还没等收拾下去东西呢,组合柜上的电话就响了。
盛希平接起来一听,是老家那头打过来的。
如今老家日子也好过了,盛连义家安上了电话,这是盛希正他们打电话过来,给盛连成夫妻拜年呢。
盛连成接到了侄儿们的拜年电话,高兴的不得了,在电话里跟侄儿们聊了一会儿,又跟盛连义唠了几分钟。
要不是惦记着长途电话费太贵,估计他们能唠个把钟头。
自打盛家二老故去之后,盛家这些兄弟们,也都不回家过年了。
爹妈在,才是家,爹妈不在了,兄弟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得空能回去看看大哥就很好,不可能再回去过年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盛家兄弟商议好的,都打电话过来拜年,这边刚挂了电话没多会儿,铃声又响起来,这次是盛连杰。
然后,盛连秋、盛连庆等人,都打过来电话,给盛连成夫妻拜年。
盛家的电话铃声就没断过,一直到快一点了,这才消停下来。
孩子们早就困了,都弄回屋去睡觉,大人也都各自休息。
初一一大早,外头就噼里啪啦的放鞭炮,吵醒了盛家众人,赶紧起来收拾做饭。
吃着早饭呢,电话铃声又响起来,这次是张家那边的亲戚。
张淑珍忙着跟兄弟们聊天拜年,早饭都没吃消停了,当然,张淑珍挺高兴的。
吃过早饭,盛家就陆续来人了。
都知道盛希平的父母在松江河过节,亲戚朋友,少不得要过来看望一下老人,拜个年。
陈维国等人十二月初再次出海去东欧,这时候还没回来呢,前些天往回打了电话,说是已经到那边了,挺顺利的。
各家的男人在外头,媳妇都领着孩子回林场过年了,所以初一没来拜年。
盛云芳盛云菲姐妹说是初三要回来,周青岚这个当大嫂的总不能扔下一家子回娘家。
而周家那头呢,周明远年前请了挺长时间的假,年后初三就得动身往回走了。
所以大家伙儿商议着,也别管什么送年不送年的了,初二这天盛希平陪着周青岚回娘家,跟家人团聚。
周明远毕竟在松江河这么多年了,亲戚朋友不少。
夫妻俩去年没回来过年,难得今年回来一趟,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的少不得要过来拜个年,唠会儿嗑。
所以初二这天,盛希平夫妻领着孩子回去的时候,周家也不少人。
盛希平现在,可以说是松江河知名的人物了。
一到周家,众人见了他,都特
别客气,一口一个盛总的叫。
好多人都说,周青岚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男人。
也有的人夸盛新华几个,一看就聪明伶俐啥的,反正就是没话找话说。
世情就是如此,当你落魄时,很多人恨不得离着远远地,有的甚至还要踩一脚,吐口唾沫。
当你发达时,也肯定不缺吹捧夸赞的人。
盛希平早就习惯了,并不觉得如何,只客气的跟这些人聊几句。
闺女姑爷领着外孙子回来,那肯定要好好招待,王春秀领着俩儿媳妇,在厨房里煎炒烹炸各种忙活,做好吃的。
那些来拜年的人一看这情形,也不好久留,闲聊几句,便都告辞走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