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前景远在天边,但窘迫的境遇却是近在眼前。
进入四月以来,全国各地的物价开始飞涨。
“存钱不如存物”的思想像病毒一样传染开来,老百姓手里的钱好像不是钱,一个个拼命地往外花,根本不考虑后面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除了贵重物品之外,白糖、布匹、肥皂……能长期存放的东西几乎都在被疯抢,连残次品都不放过。
金陵一户居民在家里居然存了四百盒火柴,这要用到什么时候啊。
也就是现在消防管理还不严,要是遇到消防严查,这都够逮起来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海川由于郝刚提前预警并采取了从老百姓手里“挤钱”的措施,大批有钱的人都买房了,没有这些人领头,也就没有引发贵重物资的抢购风潮。
再加上海川的百万生猪计划,肉食和蔬菜什么的,海川也不缺。
所以,樊义山的日子还好过点。
周边地区看到海川风平浪静,一个个都红着眼,凭什么我们焦头烂额的,海川却能悠闲自在。
海川其实也不是看起来那么悠闲自在,财帛动人心,海川丰富的物资难免会被人惦记。
郑强原先是化机厂工人,化机厂并入拖拉机厂后就成为了士林集团的人,一家几口都是工人,在海川也算是殷实人家。
虽然不能是顿顿山珍海味,但桌上经常出现鱼肉也不是新鲜的事,但自从买了房子之后,郑家的伙食清淡了很多。
郑妈妈端着菜碗一边布置饭桌,一边抱怨:“这肉又涨价了,今天多花了三毛钱。”
郑爸顿顿筷子:“你知足吧,才三毛钱,你知道湖阳猪肉涨到多少了?”
“多少?”郑妈妈和郑强都竖起了耳朵。
物价上涨是他们不喜欢的,但听到其他地方比自己更“悲惨”,这是他们喜欢的。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买了比别人便宜的东西,那就是赚了。
“三块八。”
“喔……真贵!”郑强和妈妈一起惊呼,比起海川还是三块一斤的猪肉,那简直是便宜到家了。
“他们,他们怎么那么贵?咱要是弄点猪肉到湖阳去卖,那不是发财了!”郑强脑子转得快,马上想到了发财的好路子。
“想屁吃呢,你以为就你知道啊,你去卖看看,小黑屋不敢关你是吧。”郑爸言辞犀利地讥讽说。
“不是说不抓投机倒把了吗?”郑强不服气。
“不抓投机倒把,不是说允许你哄抬物价。”郑爸打听得倒也明白,看样子打这个主意的人不少。
“我这也不是哄抬物价啊,他们卖多少我就卖多少,这也能算哄抬物价?”郑强依然不死心。
“算!放在过去,你这就是发国难财,就是汉奸。”郑爸说着说着还就生气起来了。
郑爸是厂里基层干部,知道的信息比较多,觉悟也比一般人高不少,对于这些兴风作浪、趁火打劫的行径是真的很反感。
郑强有些小心的看着生气的老爸,遇到这些原则性的问题,还是顺着老爸些好。
“我跟你说啊,这些事少沾,最近要抓人的。”郑爸口气很郑重。
物价飞涨以后,海川成了世外桃源,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就把投机的目光看向了海川。
从海川到湖阳也不过就是百十公里,一台电视机运了这百十公里就能赚上几百元,暴利啊!
可惜樊义山早有预判,把路子堵得很死,海川物资出境必须有相关部门手续,否则以违规处理。
大宗物资不好处理,一件两件总没问题吧。
不行,贵重物品购买不限制,但要登记。
海川现在还能拿出来大笔现钱接二连三买大件商品的,凤毛麟角,靠这个谋利,那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太明显了。
是不是倒卖安排人查一下就清楚了。
因为这个,买的和卖的被关小黑屋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现在海川没人敢拿铁饭碗开玩笑。
除了官倒!
拿着批文要物资,那没办法,时代特色养活了不少刘元庆这种人。
“那我找二姨夫多弄点猪肉来家吃没问题吧。”没有了投机倒把心思的郑强胆子就大了起来,开玩笑地问自己老爸。
接话的是郑妈妈:“你狗胆包天,先把贷款还完了再想着吃肉。”
郑强默不作声,这房子说好是给自己娶媳妇用的,还贷的钱也是自己的工资,自己现在在家里吃吃喝喝,确切地说就是在啃老。
再叽叽歪歪要吃鱼吃肉,还真没脸。
郑强家是第一批买房子的。
为了让职工能更有信心买房,士林集团好人做到底,以公司名义担保,让银行给职工发放住房购买专项贷款,每月用工资还贷。
这一招挺好使,本来还犹豫不决的家庭立刻下定了决心。
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真的不想借钱啊,借钱丢人!
现在借银行的钱,就没有心里负担了,都是我自己的钱,只不过早用几天罢了。
虽然士林集团第一批开发了不少宜居楼盘,结果居然没够卖的。
李二少现在经常能接到“熟人”的托请:房子还建不建?给咱留一套啊。
当全国都还在抢火柴、抢食盐、抢电视、抢自行车的时候,海川人民已经在抢房子了!
猪肉涨价,饲料厂的生意更红火了。
李青找到了叶金和郝刚:饲料涨不涨价?
物价上涨是全方位的,饲料的生产成本也是水涨船高,虽然眼下影响还不大,但看这形势接下来就不好说了。
作为士林饲料的负责人,李青必须考虑在前面。
叶金想了想:“先核算一下成本,按照比例同比提高相应价格。”
李青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为老百姓服务,不代表不要赚钱。
“郝刚,你怎么想?”看到郝刚没说话,叶金就问了一句。
郝刚扭扭脖子,“我在想涨价和市场哪个更重要。”
“如果我们不涨价,会不会赔本?”郝刚看向李青,这个李青最清楚。
“我们的基本原料是酒糟,这个占比很大,即使其他原材料涨价,对整体成本影响也相对较少,利润肯定减少,但赔本不至于。”
李青心里有数,回答得头头是道。
这年把李青管理饲料厂,不仅在技术上有长足进步,在经营上也开始登堂入室,李教授已经多次夸奖了,说他是学以致用的典型。
“如果是这样,我们保持价格不变,把销售辐射范围向苏鲁豫皖这些地方扩展,会有什么样的成果?”郝刚问道。
李青沉思了一下,“那我们能占领这些地方五成以上的市场。”
“五成啊,不小了,值得拼一把啊。”郝刚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目的。
士林饲料一直局限在海川,饲料厂这一年来一直在扩张中发展,在发展中扩张,好不容易第二条生产线正常运行,才勉强可以满足海川本地的养殖户需求。
现在郝刚还要往外扩张,哪来的生产余量?
李青为难地说:“郝总,我们吃不下啊。”
“那就再上生产线!”郝刚拍板。
有了前面的经验,现在上条生产线也是很简单的事。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