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没必要八婆

  郝刚看了一下天色:“到了吃饭时间了,海川食堂不会供不起一顿饭吧,少爷,你叫送两瓶华夏红来,我们边吃边谈。”

  李佳杰出去安排了,樊义山也出去叫工作人员安排工作餐。

  屋里只剩下三个人。

  郝刚对袁增可说:“领导,你其实不需要担心我们士林集团对海川的感情,《八千里路云和月》里有一句话:让海川成为全世界最向往的地方,这句话就是我说的。”

  袁增可深深地盯了郝刚一眼。

  郝刚没理会袁增可的目光,继续说:“说起对海川的感情,我比你要深,你任期满了拍拍屁股走人,可我的简历上一辈子写的都是籍贯海川。”

  吴以仁转过脸想笑,这郝刚开始膈应老袁了,你说担心人家士林集团可能包藏祸心,人家还不放心你在海川胡来呢。

  “再说李佳杰,你以为他是冲着钱来的吗,亿万家产他都不要了,海川房地产才几个钱?即使要挣钱,我们也不是挣海川的钱。”

  “他辛辛苦苦规划了新海川,你以为那是口袋里的糖果吗,随随便便的就能拿出来,那是心血,是理想!”

  “我也不废话,海川的人才引进关系到海川将来的发展,关系到能不能让我在全世界人面前不食言,这个我不会退让。”

  “至于房地产这块,这个可以谈,海川其他企业能实行股份制,在士林集团的帮助下挣钱,建委为什么不行呢。”

  “把建委属下的施工单位打包送给士林房地产,海川占大头,士林占小头,经营管理权在士林集团手里,控制权在海川手里,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郝刚叽叽咕咕说了一通,到最后把海川建委也扯了进来。

  袁增可不由得笑了:“郝刚啊,你这是欺负我没整治你的手段啊,绕了半天,把我们建委也盘算进去了。”

  郝刚把下巴一抬:“领导,这些个力量在建委手里浪费了,拿出来给海川挣钱有什么不好的。”

  “是好啊,关键是你能给我挣多少钱?”袁增可也开玩笑似的地说。

  “你说个数,我能接受的话就这么定了。”郝刚咬牙说道。

  “一千万,每年。”

  “成交。”郝刚咬牙切齿地答应下来。

  吴以仁疑惑地看向这两人,他总感觉郝刚的咬牙切齿是为了忍住心里的得意。

  等到李二少和樊义山进来的时候,发现屋里的气氛好了很多。

  两人面面相觑,我们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樊义山看向吴以仁,吴以仁只是笑笑摇了摇头,一会就知道了,没必要八婆。

  华夏红是好酒,达成了各自目的的袁增可和郝刚心情更是不错,所以酒场的气氛很热烈。

  “郝刚,你说酒厂是我们海川占大头,可我听说海川酒厂还是你说了算,就说这华夏红吧,除了老樊家里有点,连老吴恐怕也很少见吧。”

  袁增可不愧是搞政治出身,一句话就把几人的对立情绪给撩拨起来了。

  吴以仁幽怨地看向郝刚:“郝刚啊,袁书记是明察秋毫啊,这个海川酒厂真是有点不地道。”

  什么海川酒厂不地道,分明就是指着郝刚鼻子说,你这小子抓紧给我弄点过来。

  樊义山也是摇着筷子接话:“书记,你也别高抬我了,我家那两瓶酒跟我没关系。”

  真的没关系,那是元月的,不过樊义山要喝酒,元月也不会拦着不是吗。

  郝刚一点也不在意几人的阴阳怪气:“各位领导,企业有企业的经营规律,海川酒厂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不接受政府的指手画脚,这是大势所趋。不仅酒厂,以后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政企分离的。”

  “政企分离?什么意思。”

  袁增可停下来,三个人一脸严肃地看向郝刚。

  郝刚也不心虚:“政企分离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去行政化,企业只管挣钱,政府只管花钱,政府不插手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只要宏观上掌控让企业别走歪了路就行。”

  袁增可沉思了一会:“这倒是好事。”

  樊义山也说了一句:“确实是好事。”

  吴以仁问了一句:“行得通嘛?”

  郝刚说:“照着海川酒厂走呗。”

  袁增可和樊义山都点点头,试试吧。

  这两人都是负责全面工作的,整天事里事外忙得焦头烂额,如果能把企业经营这块脱手,倒是可以减轻不少压力。看書菈

  反正海川有先例在这儿,照猫画虎也不算困难。

  “对了,李佳杰,你说的人才引进还没说完呢,接着说吧。”

  袁增可想到了刚才在会议室没说完的事,现在桌上还是这几个人,边吃边办公也不是不行。

  李家杰放下筷子,领导发话了,吃不饱也得忍着:“项目引进我就不说了,那个因事而异,我就说下合作引进。”

  “合作引进需要有大学和培训机构的支持,海川没有自己的大学,所以人才引进得向清江和外地索求。”

  李佳杰停了一下,等候袁增可的表态,一般这时候,袁增可是要插话的。

  袁增可果然插话了:“咱们海川能办大学吗?”

  “很困难,但是必须办,以后海川的发展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不行的。”樊义山也插了一句。

  “咨询一下,海川要办大学需要什么条件。”袁增可也不知道是对谁说的话,这里面好像没人对这事负责。

  樊义山没办法只好自己应承下来,没人负责就只能是他的事了。

  郝刚插话了:“办大学是远水,海川的发展是近渴,大学的事先推动着,眼下先把人才培养机构给弄起来。”

  袁增可看向他:“你是不是弄了个光华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为了这个考虑的?”

  郝刚点点头,“人才不仅指高级人才,也包括基础人才,高级人才好办,不行就花钱买,只要利益给到位了,总会有人来的。但基础性人才就不能靠买了,这个量太大。”

  郝刚搬着指头数着:“车工、焊工、宾馆服务员、汽车维修工、翻译、厨师等等这些都是海川需要的人才,外面能来一部分,但远远不能满足海川发展的需要,最终还是要靠我们海川自己挖掘潜力。”

  袁增可关心地问:“我们能培养过来吗?”

  郝刚无奈地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谁让我们底子薄呢,慢慢积累吧。”

  “你那个学校怎么样了?现在能不能开班?”

  郝刚为难地说:“领导,饭要一口口吃,怎么也得等房子盖起来才能招生吧。”

  袁增可大手一挥:“等什么等,先拣急需的盖,人能进去了就开始招生,一边教学一边建设。”

  郝刚犹豫着说:“那也不行啊,师资、设备都还没影呢。”

  袁增可转向樊义山:“老樊,这事你上点心,一切手续从简,特事特办,先把培训做起来。”

  没等樊义山答应,郝刚又提条件了:“领导,联盟那边有些人想过来当教师,你看能不能出面把这事办了。”

  “什么人?”袁增可问道。

  “专家。”郝刚回答。

  “把资料拿过来给我看看。”

  “好嘞。”郝刚答应得无比爽快。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回档1986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