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五如六十一东岱

  返回的时候,方重勇沉默不语,脑子里一直都是河西走廊的壮阔场面。牛仙客的叙述,让他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并不仅仅是简单糊弄一下郑叔清,糊弄一下朝廷就完事了。

  这或许关系到河西汉民的生存与发展。

  “你是不是觉得事情难办?某也觉得非常棘手,河西兵制败坏,只怕长此以往,要出大乱子。”

  郑叔清看方重勇不说话,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这个……罢了。”

  想了想,方重勇感觉郑叔清一直都“不太聪明”的样子,很多想法告诉对方,也不过是鸡同鸭讲而已。

  河西的兵制还叫崩坏?那几乎已经是整个大唐兵制维持得最好的地方了!

  如果这个地方都出了问题,那大唐药丸啊!

  方重勇都不知道要怎么说郑叔清这个人才好。这个人会做官,但做事的本事很一般。

  河西走廊因为广泛屯田,番上的府兵又无法返回原籍,只能在河西落户生子,代代相传。

  因此,虽然他们的后代如今都不是府兵,而是参与“兵募”“土团”一类的“制外兵”,但因为军屯的性质,以及河西“地广人稀”的属性,其本质还是原来府兵的那一套。

  当然,是待遇弱化了以后的版本,赏赐什么的就别想了。

  基础装备自购后交给军屯保管,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田地,家属亦是居住不远,番上可以抵除部分劳役。

  一人逃跑全家遭殃,自给自足自成体系,再加上河西的土地兼并,被高强度战争与高比例从军家庭所抑制,这让所有在河西的士卒都只能众志成城为生存而战!

  河西要是出不了强军,那才是咄咄怪事。

  老郑的狗脑向来都是形而上学,不能对其期待太高。

  “如果你有难处,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河西这样的情况,某也是觉得束手无策……”

  郑叔清心有戚戚的说道。

  此时二人已经穿过春明门进入长安城内,宵禁的鼓声已经在敲,就要关城门了。

  “某只是感慨先辈披荆斩棘,为了生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开拓河西走廊,打通勾连西域之路罢了。如今河西有事,那自然要尽一份力的。

  郑侍郎请勿虑。”

  方重勇对着郑叔清行了一礼说道。

  “好说好说,事成之后必有重谢。你身边还没仆从服侍吧,我家里有四胞胎女仆,过两天我就把她们送过来。”

  郑叔清一脸肉疼的说道。

  “呃,即使你派人送过来,我也用不上啊。”

  方重勇一脸无奈看着郑叔清,不知道要怎么评价才好。

  四胞胎女仆,郑大人还真是会玩!一桌麻将都够了!

  “嗯,倒是忘了这一茬了。不过没有关系,待你再年长一些,某再给你物色一下。

  好多事情啊,没试过是不知道乐趣所在的。你不要那么排斥嘛,这些应酬,等你为官之后都会遇到的,先适应一下也不错。”

  郑叔清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自顾自的走了。前面就是兴庆宫,该避嫌还是要避嫌的。

  一身疲惫的回到家,方重勇就看到方大福等人都是面有忧色。

  “为何你们都是这样一幅表情?”

  方重勇看着平日里话最多的许远问道。

  “小郎君,今日宫中来人前来知会,国子监不必去了。”

  诶?

  “说不去就不去了?”

  方重勇一愣,万万没想到李隆基办事这么随意啊!

  “呃,那倒不是。那位宦官有说辞,说国子监必须年满十四方可入学,郎君没有资格。圣人虽然开了口,但仍被国子监祭酒拒绝。”

  许远面色尴尬说道。其实他们都知道有这個规矩,但想着方重勇背景也不太一般,或许有特例呢?没想到还是不顶用。

  不过想想也是,国子监乃是类似张九龄那样传统文人的自留地,硬顶李隆基也不是稀奇事,方重勇对此倒是非常理解。

  “不去就不去吧,我还乐得一身轻松呢。”

  方重勇叹了口气,谁被这样耍一下,都会觉得很不爽的。

  “对了,那位宦官还说,会给小郎君指派一位老师来讲学。小郎君想学什么,他便教什么。”

  许远凑过来小声说道。

  “明白了。”

  方重勇点点头,跟方大福说了一声,让对方收拾出一间专门的书房来。他自己则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卧房,在桌面上铺开大纸,点上蜡烛,冥思苦想。

  郑叔清拜托的事情,那是不能不做的,否则连带的把牛仙客也得罪了。再说了,穿越到这个世界,也不能如一条蛆虫一般的活着,只管混吃等死。

  以河西的凉州为中心,对吐蕃用兵,那必定是一场长期而全面的战争。从牛仙客那边了解的信息看,对阵吐蕃的短期战争,与长期战争,物资准备是完全不一样的。

  青藏高原缺氧!

  这个念头在方重勇脑子里来回的旋转跳跃。

  因为缺氧无法克服,所以唐军对阵吐蕃,有一条明显的“地理等高线”。海拔上来了,唐军就打不过吐蕃士兵了,这是无法克服的。

  这一条,便注定了大唐对阵吐蕃,只能等待对方国内大乱,否则,就算偶有大胜,吐蕃人最后还是会卷土重来的。

  郑叔清要上位,就不能把重点搞错了。捞钱是手段,保障河西战事的后勤,才是目的。

  方重勇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军备无法自产。

  这是河西走廊局势当中最大的缺陷与软肋。

  制造军备所需的木料、冶金、锻料,那边都无法提供。原因很简单,生态环境无法承受。事实上,河西走廊的经济因为生态环境的限制,作出了很多让步。

  这个问题,也是长安的问题。

  因为生态环境的限制,唐代开元年间,长安城内并没有大规模的武器生产基地,主要靠外地调运。武器装备最初储备在太极宫东墙下的武库内。

  军备不能吃不能穿,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不必安排在首都附近占用自然资源。中枢机构“军器监”负责管理武备的生产和调度。

  牛仙客在河西干得好,很多人包括张九龄在内,都认为他不过是个出色的“库房管理员”而已。

  这种看法虽然有歧视的成分,却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起码,军备无法自产,就让他这个地方大员的含金量逊色许多了。

  方重勇在纸上继续写道:官府运力,应全力保障军备中的耗材,如弓弩箭矢等物,持续输入凉州,其余则可以暂缓。

  这条跟郑叔清的职权关系不大,但肯定可以为他当户部侍郎加分。

  方重勇又在纸上继续写道:

  河西之绢帛,缺印染、混纺之高端技艺,仅有白絹可与西域胡商互通有无,但市价低廉,远不如粟特锦。

  粟特锦者,中国之丝绢,波斯织造而成,售价不菲,畅销长安。

  未来可在河西凉州甘州等地,推广安西都护府地域常见的高昌棉,以棉织物代替白丝绢。

  民富则国强,河西子民必定拼死效力。

  写到这里,方重勇心中一阵感慨。

  租庸调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在河西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河西走廊的丝织业被战火破坏后,便永远没有再恢复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是唐代不合理的经济制度扭曲下的产物,一旦这个外力不存在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自然会将其扑灭。

  租庸调这种制度,随着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了。

  租庸调要求农户织布,而丝绸制品作为“硬通货”,是可以当成货币使用的。所以河西本地人,无论丝织品有没有市场竞争力,他们都不得不按这个规矩来。

  不纺纱,他们拿什么交租呢?显然养蚕纺纱性价比最高啊!

  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这些东西,当时制定这个制度的决策者们,没有考虑过。

  然而现在残酷的事实却是,河西走廊因为体量有限,再加上外部自然环境恶劣,因此丝织业规模也有限。规模有限,就决定了上限与成长的潜力也有限。

  汉代的时候还不明显,凉州丝绸依然小有名气。然而到了唐代,随着纺织业技术的升级,在产业升级中掉队的河西走廊产丝绸,在唐国国内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

  要么,这些丝绸交给官府作为租庸调的一部分;要么,廉价卖给以粟特人为主的西域胡商,这些胡商将河西走廊出产的原始丝织品,送到波斯甚至大食进行二次加工,变成“粟特锦”。

  再将粟特锦返销大唐,受到长安权贵们的热烈追捧。

  这也是为什么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成为西域胡商们第一个折返点,因为他们要带唐国而来的原料和粗加工产品,返回西域进行“二次深加工”。

  这个便是所谓“丝绸之路产丝绸”的说法来源。河西本地之民,在丝绸交易的环节中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

  改丝绢为高昌棉,高昌棉布在长安是有竞争力的,河西改丝绢为棉布,乃是时代的呼唤,放松租庸调,调整其中的内容,势在必行。

  “反正都是废话,只要圣人看了开心就好。老郑能当官,我就算交差了。”

  方重勇嗤笑一声,他写这些的目的,自然不全是为了能让河西百姓过上好日子,最根本的还是让郑叔清升官。

  目的决定手段,提建议没问题,你要办法我就给你办法。

  至于执行,他一个半大孩子能谈什么执行?

  想到这里,方重勇继续在纸上写道:

  凉州与甘州虽粮秣满仓,但周边强敌环伺。一旦有风吹草动,农耕无法持续,民夫成了募兵土团,粮秣靡费无算,并非十拿九稳。

  可在长安西市设“许可证”之制,西域胡商要运货出城,必须运粮秣到凉州与甘州,以获得许可证。

  运粮者,可持证出长安交易,并在凉州与官府交易粮秣后携其他货物出关往西域。不运粮者不予许可证,只可在长安城内交易。

  如此,则凉州粮秣不绝,军需无碍。

  西域胡商挺闲的,让他们带带货吧,顺便让这些人给吐蕃上上眼药,玩一玩经济封锁什么的。

  方重勇不无恶意的想道。

  粟特商人也是吐蕃的供货商,其中不乏两头吃的贱货。大唐这边收一收口子,那帮粟特商人也只能站在大唐这边,期盼战争早点结束。

  因为大唐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的是绝对供货商与警察的双重角色。吐蕃扮演的,只是消费者与劫匪。

  大唐败了,丝绸之路就死了,大家都跟着一起死。

  吐蕃败了,丝绸之路继续,大家当做无事发生,还有别人来扮演劫匪与消费者。

  此时大多数人当然很难看明白这一点,但方重勇却很容易从已知的历史大势中,将其理解透彻了。

  前世历史上,在大唐衰败后,吐蕃惊觉无利可图,这才想起要自己建立纺织中心。

  结果这后知后觉的游戏在粟特人的帮助下还没玩几年,席卷青藏高原的农奴起义,就把吐蕃打得稀碎,永远都没能再崛起。

  吐蕃这个国家,大概到灭亡,都没想明白自己这几百年来都在忙活什么。

  “现在还差一条,犒赏三军的财帛,从哪里来。”

  方重勇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道:“可令织染署,在长安研发仿制粟特布,并在扬州、洛阳等地生产销售。所得财帛,以供军需。”

  这是个真正的好主意,但李隆基会不会听,很难说。方重勇本着尽人事,知天命的态度,将其写在纸上。

  他将完成的疏奏看了看,里面简单来说就几条建议而已。

  总结一下就是十六个字:专供军需,改絹为棉;许可运粮,仿布筹钱。

  “我为什么要操这份闲心啊,这难道不该是李隆基要去想的问题嘛。睡觉睡觉,熬夜长不高。”

  方重勇匆忙洗漱后钻进蚕丝被里。

  ……

  第二天,方重勇没等到“催稿”的郑叔清,反而是等来了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过是十五六岁,一副道骨仙风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鄙人李泌,得圣人之命,前来这里充当教习。”

  “噢噢噢……”

  方重勇连忙将李泌引进书房。

  双方落座后,李泌淡然笑道:“郎君想问什么都可以问,想学什么都可以学。我知道的就告诉你,不知道的话,我就不说话。”

  方重勇微微点头,忽然想起河西的事情,忍不住问道:“河西之事如何?”

  “河西本无事,唯吐蕃而已。”

  李泌惜字如金,说出了这十个字。

  “那吐蕃又如何?”

  方重勇继续追问道。

  “五如六十一东岱。”

  李泌言简意赅的说道。

  方重勇被他噎了个半死,又不敢问这话到底啥意思,不想暴露自己那空空如也的脑壳。

  气氛一下子僵持住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盛唐挽歌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