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命运之日(3)

  福宁殿前,无声的御龙直们,笔直的站立着。

  穿着甲胄,全副武装的大将,将那柄跟随了他南征北战无数岁月的斩马刀,拿在手里。

  身旁,数十名亲卫士兵,紧紧簇拥。

  他望向前方,看向那内东门下,正拖曳而来的皇后、皇子、宰臣队伍。

  于是,他长舒了一口气。

  “终不负官家托付矣!”这大将轻声说着。

  左右将领,也都是跟随了他十数年的亲信,看着这个始终带着他们冲锋在前的将军。

  有人忍不住低声说道:“殿帅,您何必如此?”

  “自古以来,大将参与皇家家事,大都下场惨淡啊……”

  这大将摇头道:“不然!我受官家大恩,为官家亲拔为天下武臣之首也!”

  “自蒙官家恩遇以来,常立功在后,赏拔在前,今当报效之时,虽死何憾?”

  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当年,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三班小使臣。

  是官家亲自拔擢他,赏识他,委以重任,予以信用!

  一路将他这个当年,小小的三班小使臣,拔擢为国家大将,升任正任节度使,用为三衙殿帅,位在天下大将之上!

  他永世都不会忘记,官家在拜将制词之中,对他寄托的厚望和信任!

  “祈父之官,司王爪士!上将之任,为国虎臣……惟威爱足以临下,惟忠义可以报君!勤懋乃心,钦迪朕意!”

  去年,又加恩下诏,勉励他说:“严严三帅,夜警于帷宫。既获考于礼文,宜肆均于神惠!”

  君以国士用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结草衔环,冲锋陷阵,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身旁的将领,看着自己的将主坚定的神色,叹息了一口气,道:“即使如此,您也不必亲自来此啊!”

  “您是殿帅,一举一动,皆摇动人心!若叫其他宗室看到了,难免有人说闲话的……”

  大将摇头,坚定的道:“正是如此,我才要甲胄来此,护卫皇嗣!”

  “以此震慑奸邪,威慑乱臣!”

  “尤其是皇族之人!”

  “我要让他们看到,皇子嗣储,天意人心也!”

  “敢有作乱者,先问过我手中兵刃!”

  说话间,宰臣们簇拥,御龙直们护卫的皇后、皇子仪卫就到了近前。

  这大将率着部下,当即退避到一旁,然后长身而拜。

  大将看着那步撵帷幕珠帘内的皇子身影,更是热泪盈眶。

  他的使命!

  官家托付给他的使命,总算是幸不辱命!

  ……

  步撵,在福宁殿前落下。

  赵煦端坐在其中,隔着珠帘,远远的看到了一位身材魁梧,穿着衷甲,持着斩马刀,远远的就对着他长身而拜的大将。

  “燕达啊!”赵煦在心中感慨着。

  “你的命运,我也已经改变了!”他悠悠说着。

  上上辈子,元祐三年七月初九。

  检校司空、河南郡开国公、持节武信军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燕逢辰暴毙于家,年仅五十九岁!

  这个在赵煦立储之前,为他扫清了无数障碍,为他遮蔽了无数风雨的大将。

  在立储时,亲自带着兵马,为他值守宫宿的殿帅。

  在登基之日,亲自持着兵刃,立在宫闱前,公开放话:“天子新即位,我坐甲于此,以备非常,万一有奸人随皇族而入,则事起不测,又岂能人人可辩?”的忠臣。

  就那样死在家中,没有人知道死因,也不会有人去调查死因。

  但燕达口中的所谓皇族是谁,所谓奸人又是谁?

  一目了然,无须多言!

  这本来也只是犯忌讳而已。

  可这种级别的大将,只要不造反,不谋逆,再怎么犯忌讳,也会被纵容、优容,顶多申斥、罚铜,了不起,降上几级罢了。

  此国朝善待大将之制也!

  但是……

  赵煦低下头,他知道的,在他亲政后,全面彻查了他立储前后、登基前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所以,他知道,燕达说那样的话,给他自己惹下了多大的麻烦!也叫他被多少人,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如今,赵煦提前三天,来到了他忠诚的福宁殿。

  无数危险,无数暗雷,无数日后元祐时期种种乱流的源头,因此被提前排除。

  燕达,就不再是那个元祐群臣眼里的眼中钉。

  他的命运,或许已经改变,他或许不必在五十九岁,这样一個武将最黄金的年纪暴毙。

  而,这正是赵煦努力的原因。也是赵煦之所以要委曲求全,在高太后面前表演的原因所在。

  赵煦深深的看了一眼燕达的方向,然后,就被向皇后抱着,走下步撵。

  宰臣们,在他身后,低着头,持着玉芴,紧随其后。

  福宁殿的正门,已经被人打开。

  他深邃的宫阙,向赵煦敞开。

  那大宋最高的权柄,也向赵煦张开臂膀。

  一个内臣,从大门中走出来。

  赵煦看着,他知道,那是石得一!

  这个他父皇最忠诚的内臣,也在元祐垂帘时期,被旧党们攻仵的‘四凶’之一。

  他持着一根净鞭,走到福宁殿的御阶前。

  双手轻轻一挥,净鞭撕裂空气,发出清脆的声音!

  “皇后、皇子、宰臣入觐!”

  在福宁殿东阁的屏风后,被高太后旨意传来的起居郎、中书舍人蔡卞,开始提笔,在天子实录的御册上,写下文字:

  元丰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庚寅,宰臣上表皇太后,请谒皇子庆宁宫,恭请皇子移殿,皇太后慈旨亲答:可!

  时日,辰时,宰臣朝皇后、皇子于庆宁宫,群臣入见,称颂皇子精俊,可堪社稷,皇后谢群臣,言:我儿日后尚需诸位髃臣辅弼保佑。

  群臣上贺之,皆曰:皇子既蒙皇后殿下亲自抚养、保佑,实乃祖宗之幸,天下之幸也!

  于是皇后携皇六子、延安郡王,为宰臣拥戴,入福宁殿正殿,朝上御前。

  时日也,皇子移殿福宁殿,中外欣然,朝野称颂。

  放下笔墨,蔡卞低头检查了一遍文字,确认无误后,将这一份文字,放到一旁,命人去誊写,然后送皇太后、皇后、宰臣确认。

  而在他身前,屏风之前的殿堂上。

  皇后抱着的皇子,已经走了进来。

  帷幕摇动,殿中宫人、内臣、太医,都已经站起身来,向着正走向天子御榻帷幕内的皇后、皇子行礼。

  而在帷幕中,高太后已经换上了太后舆服。

  皇后舆服,也已经被人准备好了。

  只等着皇后入内,然后在禁中后殿更换。

  同时,皇太后已经命人,传召来六部大臣到福宁殿候旨。

  吏部尚书曾孝宽、礼部尚书韩忠彦、户部尚书王存,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翰林学士曾布,都已经在福宁殿外的回廊侯旨。

  此外,高密郡王、安化军节度使、大宗正赵宗晟,相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赵宗景,以及嗣濮王赵宗晖,也都被皇太后派人去传召过来见证。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我在现代留过学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