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王越策论另辟蹊径 君臣阅卷谈笑风生

  第317章王越策论另辟蹊径君臣阅卷谈笑风生

  策论的题目还是那三个,相当的尖锐,该答不出来的考生还是答不出来。

  一干重臣,除了忙得四脚朝的工部尚书周忱,剩下的陈循、王文等人,全部来到了考场旁边,亲自盯着。

  这帮掌权的文臣们也害怕了,不能再出意外了,再出意外彻底没办法交待了。

  皇帝只是懒得操心,但不是不会发火的。

  陈循和王文等人站在奉门的台阶上,脸上写满了尴尬。

  按正常的情理,紫禁城建的巍峨雄壮,就是为了让人一看就心生震撼与景仰。

  但是现在奉殿烧成了白地,皇帝还让考生们在奉殿与奉门之间的广场上答题。

  这一大片废墟,让考生们看了,心里会怎么想呢。

  乡试由两京十三省分别组织,选拔出的举人再进京统一参加会试。

  北直隶的考生,全部来北京参加顺府乡试。

  应府乡试、江西乡试,选出来的举人最厉害,在之后的会试中进士的人数最多。

  顺府乡试,后续产出进士的数量,只能算是一般般。

  参加景泰元年这届顺府乡试的考生,更是平平无奇。

  但是,朱祁钰的运气就是这么好:大明威宁伯王越,北直隶大名府人,今年二十四岁,正好参加这届顺府乡试。

  好事多磨,这几日王越经历的也是有点多。先是见识到那三道奇葩策论题,然后又被贡院大火吓个够呛,如今又在广场上对着这座奉殿废墟。

  虽然王越还非常年轻,但是也看出来了,大明的朝堂一点都不平静。

  表面看上去,都是波涛汹涌,各种怪事层出不穷。

  这水面之下的暗流有多凶险,更让人不敢想象。

  最最奇葩的是,自己连举人都还没有中,就得被迫站队了。

  看看皇帝出的这三道策论吧,论麓川之役,论土木堡之变,论中兴大明、再创盛世。

  论完之后,这个队也就站的明明白白的了。

  更坑饶是,这些试卷都是会长期保存的。你想事后不认账,不承认你表达过某某观点?门都没樱

  你在三道策论里表达了何种立场,几乎会跟绑定伱一辈子。

  所以别看三个问题,寥寥几句话,但对答起来压力极大。

  一时间就要答完这三道策论,每道题答几百字可以,答几千字也可以,答上万字也可以。

  王越经过了两的深思熟虑,只用了一上午,就最先交卷,离开了考场。

  到了下午,其余考生也陆续交卷。

  然后礼部官员便熬夜誊写,封好之后,快马加鞭,送呈皇帝御览。

  第二中午,等朱祁钰出来视事的时候,何宜、岳正等人早已经将考卷整理了大半。

  朱祁钰吩咐道:“你们继续阅卷吧,每个人都把考卷看一遍,把好的挑出来。”

  罢,朱祁钰便坐在软榻上发呆。

  岳正便请示道:“陛下,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朱祁钰笑呵呵地回道:“文采出众,言之有物即可。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也不要求他们对朝政理解得多么深刻、多么全面。

  处理朝政,里面的学问大了。中了进士只是开始,后面还得学上几十年呢。

  其实很多门道,实话,我这个当皇帝的都搞不明白。

  就比如治水,虽然听徐有贞讲了那么多次,我还是一头雾水。

  你要让我亲自去治水,我保准干得一塌糊涂。

  所以啊,现在阅卷,不是看考生有多么成熟高深的见解,而是看他们是不是可造之材。”

  岳正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懂了。

  其实岳正也是真懂了,皇帝就是想选拔一批能明确站队皇帝一方,而且可培养可塑造的人才。

  朱祁钰继续问道:“你们几个当年读书、考试,也很不容易吧?”

  在坐的几位,何宜、岳正、徐正、黄鉴,都是二十多岁中进士的青年才俊。

  岳正还是探花郎,是这里最有发言权的,于是苦笑着向皇帝回道:“陛下的是啊,虽然我们都有些读书赋,但当年也全是头悬梁、锥刺股,一点都不夸张。

  读书的日子把我们苦得啊,好多次都感觉坚持不下去了。

  幸亏二十多岁便能一举高中,也算时也命也。”

  朱祁钰笑道:“你们这么一我好惭愧。要让我参加科举,我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何宜笑回道:“这就和韩信的是一个道理了,韩信善将兵,而高皇帝善将将。把这个道理套用过来同样适用,臣等博闻强记善读书,而陛下善驾驭百官,掌控全局。

  臣等掌握的是术,而陛下掌握的是道。

  术而道大,精于术易,而合于道难。所以别看臣等二十多岁便中进士,实则赋差陛下远矣。”

  朱祁钰笑着点点头,别的不敢,何宜拍马屁的赋,绝对在我之上。虽然我自己甜言蜜语把宠妃们哄得开开心心,拍马屁技术也算一绝,但是很明显,人外有人,外有,一山更比一山高。

  君臣几人一边阅卷,一边笑笑,但也颇为怡然自得。

  到了下午,考卷已经批阅完。

  何宜、徐正、黄鉴都谦辞推让,公推由岳正来做总结。

  岳正推辞不过,便取出一份考卷递了过来:“陛下,大略称旨的考生占了一半。这其中文采出众,条理清晰的,又占了二成。

  对朝政的领悟,有些灵气的,也就只有二十余份考卷。

  只有这一份考卷,倒是推陈出新,颇有见地。我们四人皆以为此卷当为第一,恭请陛下御览。”

  朱祁钰伸手将试卷接过。

  这一年来,朱祁钰已经将偷懒功夫练到了极致。

  参加顺府乡试的有上千人,也就是上千份考卷,最终朱祁钰只看了其中一份。

  这个懒算是偷大了。

  但是朱祁钰也不担心会遗漏人才。

  何宜、岳正、徐正、黄鉴每人都将试卷看了一遍。单个人可能会有遗漏,但不太可能四个人同时看走眼。

  取过岳正递来的试卷,朱祁钰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

  看完之后,不禁连连点头。

  通过何胰人在阅卷时的反馈可知,大部分考生都将土木堡之变的过失,归结为王振专权,蒙蔽太上皇。

  能把责任推给杨洪的,又占一部分。

  两者加起来,就是绝对的主流。

  敢将责任推到太上皇本人身上的,凤毛麟角。

  至于能给出朱祁钰想要的答案的,只有一个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