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九章对胡推恩令,前所未有的民族大一统王朝!最新网址:苏澈看着这几个选择,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一:仁德治世。
这是苻坚的选择,是他坚定的道路。
事实上。
能有如今这些成就,苻坚并不是那些无脑的圣母。
他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自己的取舍,并非一味怀仁。
也正是这样的待人以诚的策略,才让他收获了王猛的追随。
在前期,苻坚可谓是一帆风顺。
也正是这一帆风顺,才给了他一种错觉。
似乎只要心中怀有仁德,任何困难都能解决。
可事实证明,作为君主,还是乱世之下的君主,用这样的方式治国,显然有些不妥。
苏澈思索了一下,将目光看向第二个选择。
二,以法治世。
这是王猛所坚持的道路。
在王猛在政的这段时间,前秦并非全是以儒道教化,而是儒法并行。
如果说苻坚代表的是儒的角色,那王猛就代表的是法的角色。
在王猛的治理之下,国内可谓井井有条。
一直到王猛死后,前秦的治理方案,便从儒法并行,变成了完全偏向儒道。
这毫无疑问是走错路了!
苏澈下意识的想选择这一个选择。
可转念一想,以法治世,单纯的严苛法律,并非是最好的选择。
内儒外法,儒法结合,这才比较合适,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选择。
如果此刻选择第二个,那是否就摒弃了原本的儒呢?
如果让前秦变成秦朝那般的法治国家。
搬出军功制。
运行严苛律法。
甚至是那些连坐制度,各种徭役制度……
将前秦变成秦朝那样的古典军事国家,肯定会变得非常的强大,但与之相应的,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很显然,只要选择这个,便会与苻坚的理念背道而驰。
这多半不是苻坚希望看到的……
这也是苏澈犹豫的一点。
苏澈缓缓摇了摇头。
他并没有着急做出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第三个选择。
三,纵情享乐?
苏澈一愣。
这样的逆天选择,都能出来吗?
或许这一个选择,也会出现一些奇妙的效果?
如果是错误选项,那就不可能如此明显!
说不定有奇妙的效果?
比如纵情享乐之后,让某些别有用心之人露出了鸡脚,然后在趁机将他们逮捕?
不得不说。
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但选择这一个,很显然是在赌了。
最后。
苏澈还是将目光看向第四个上。
四,亲自干涉。
苏澈忍不住在想,如果是我自己来做的话,能处理好这糟糕的局面吗?
前秦的问题很多。
最主要的便是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这个时期,种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晋的软弱无能,使得北方的少数民族愈发张狂嚣张。
无论是鲜卑族,又或者是羯族,还是匈奴等等。
胡人们纷纷南下,各种的杀烧抢掠,为所欲为。
这一段时期,可以说是汉人的人间地狱。
其中的羯族,更是丧心病狂。
他们行军并不带粮草,而是携带数万汉人女性。
这些人被他们称作“两脚羊”,晚上的时候,拿来泄欲,到了白天,便直接烹杀吃了。
借这种极端的行军方式,羯族在北方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了后赵。
由于统治者的残忍,直接导致死亡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二。
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的路上挂满了上吊自杀的农民,场面可谓是非常壮观。
在这样一个乱世中,想处理好汉族和胡人的种族仇恨,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可即便知道如此困难,知道艰难重重,但苻坚依旧去这样做了,并且创造了五胡十六国的唯一治世。
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身上的魅力光辉是难以掩盖的。
他与王猛的故事,便是刘备与诸葛亮的翻版,在这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世另我”之事!
可惜的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在这混乱无序,没有人道的世界里,犹如一道短暂的光。
如果让他彻底成功的话,或许他的功勋,便能被人与始皇帝相比。
前者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币同形,罪在当代,功盖千秋。
后者如果能成功的话。
提前上演少数民族和汉人的大融合,创造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让胡人不再成为华夏的困扰,而是握手言和,此后一家亲。
只要开了这样一个先河,那历史的轨迹说不定便会就次改变。
就像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了第一个皇帝,此后都想当皇帝。
在苻坚的手中,各个民族被大一统,或许以后便都是大一统。
如此一来,没了胡人这个外敌存在,华夏的文明或许就会走向另一个轨迹。
这样的大一统民族时代,与后世的少数族裔为统治者,禁止彼此通婚,单纯的统治贵族阶级,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
这样美好的幻想,苻坚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终究是没有实现。
一是时代的问题,二是能力的问题。
苻坚作为皇帝,在能力方面还是稍有欠缺了,和那些著名的开国君主相比,终究是差了不少。
苏澈看着这四个选择,犹豫半晌,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
亲自干涉!
选择一出,
再次睁开双眼,眼前是一间陌生的宫殿,并不奢华,所见之处,多是朴素的装设。
这是苻坚特意叮嘱的结果。
他即位后,与民生息,劝课农桑,并且以身作则,自己下地亲自耕田,皇后则亲自养蚕织丝。
除此之外,苻坚还兴修水利,减免田租,禁止奢侈,后宫都不允许穿丝绸,所有衣服都不能拖地。
他本人同样以身作则,皇宫之内,多是朴素装设。
在文化上,苻坚推行儒学,认真兴办太学。
他曾亲自到太学视察,过问学校的各项管理,并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如吃住行。
太学的食堂更是被他狠狠整顿一番,原因是有学生吃到了老鼠。
虽然说在这个时代,老鼠并非没有人吃,反而很受欢迎,这是底层农民能接触的少数肉类了。
可这并不是乡下的学堂,而是一国太学,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证明食堂后厨的环境非常差。
在听闻这件事情后,苻坚勃然大怒,直接罢免了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的整顿。
虽然是以儒治世的仁德皇帝,但并不意味着他真就是软蛋,该有的果敢,还是有的。
苏澈坐在胡凳上,认真消化着这身体的一切记忆,还有这个世界的一切。
随后。
他直接召见了王猛。
不多时。
等到王猛过来,苏澈直接站起身,拉着王猛入座。
已经位极人臣的王猛,并没有多礼,直接跟着过来坐下。
一上来,王猛就有些无奈的说:“陛下,臣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您为什么要屡次三番召见我呢?这让我该如何完成我应该做的事情呢?”
苏澈哑然一笑,在记忆中,苻坚前几个时辰才刚刚见了王猛,二人商议了一些国家大事。
结果现在苏澈再次召见了他,这让急于处理各种事情的王猛,难免有些着急上火,此刻甚至“责怪”起了自己的君主。
这样的对话,在二人之间并不少见,更严重的指责也有,二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在儒家理念中,这种关系其实是不正常的。
应当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对上忠与孝、上对下仁与爱。
而在先秦法家看来,君臣之间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帝王既要最大化榨取大臣的价值,又得对其提防、戒备臣子的专权和窃取至高权柄,从而架空帝王。
在封建时代,君臣关系也因此呈现出矛盾性。
在形势需要时,两者之间是鱼与水、是水与舟。
但在大多数时候,要么是功高震主、或是伴君如伴虎,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在诸多这样的反面情况下,君臣信任无间,关系无比亲密,才越发显得珍贵。
比如刘备和诸葛亮。
再比如苻坚和王猛。
事实上。
刘备和诸葛亮二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如苻坚和王猛,二人的关系算是千古罕见了。
史书记载:苻坚机明好断,纳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锐于进取。观其君臣相得,自谓千载一时。
此刻苏澈自然知道这些,所以面对王猛的抱怨,并没有在意,而是摆了摆手说:“你不能如此劳累,要注意身体才行。”
面对君主的关心,王猛的脸色稍稍缓和,随后摇了摇头说道:“国事繁忙,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需要去监察,可以信任的人又太少了,很多事情我不得不需要亲历而为。”
“太学已经筹备几年,应该会出现一些人才,到时候你就可轻松一些了。”苏澈笑了笑说道。
“太学?那群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想要成才,至少得再过一些年头,也不知道我死之前,能不能看到那一幕了。”王猛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着。
“国家大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要认真对待才行,太学那群臭小子,书没有读几本,就敢对我的政策指手画脚……”
“轻言国家大事的人,是绝对不能委以重任的,即便他们有再高的才能也不行,必须要变得沉稳,三思而后行之人,方才可以重用。”
王猛絮絮叨叨的抱怨,他此前的行事风格,是经典的法家风格,诸多政策,可谓非常严厉。
这也引起那些太学生的批判,他们认为王猛的权利太高了,已经影响到了君主。
现在王猛的职位确实多,说是权倾内外,一手遮天都不为过,和曹操差不多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短时间内拥有如此大权,嫉妒的他人简直不要太多,同时他下手狠辣,法治严明,不管伱是什么人,都依法治理,更是有仇敌无数。
前几年,他由内史调任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
因为听说贵族大臣强德酗酒行凶,抢男霸女,无所顾忌,
但谁也不敢“太岁头上动土”,因为他是太后的弟弟。
结果王猛根本不管,立即收捕强德,等不及奏报,便将他处死。
待到苻坚因太后之故派人持赦书飞马赶到时,强德早已“陈尸于市”了。
随后,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全面彻查害民乱政的公卿大夫,一鼓作气,无所顾忌,弹指之间即将横行不法的权贵二十多人铲除干净。
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令行禁止!
紧接着,王猛又让苻坚下令挑选得力官员巡察四方及戎夷地区,查处地方官长刑罚失当和虐害百姓等劣行,整顿地方各级统治机构。
在王猛的革新措施之下,直接带来了一派崭新气象。
在这个乱世之中,秦境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百姓安居乐业。
时有孩童歌唱道:
“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在这五胡十六国这个乱世,有这等景象,属实是非常难得。
这就是王猛的风格,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而王猛之所以能这么横行无忌,根本不用担心后路,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背后站着苻坚这个无条件信任他的君主。
但也正是这样的风格,让有心之人恶意诽谤,让他在勋贵和读书人之间的名声并不好。
而王猛对那些人,同样不屑一顾。
和你们这样虫豸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苏澈认真听着王猛的抱怨,也没有插话。
王猛絮絮叨叨说了很久,将近来遇到的烦心事都大概说了一遍。
这些事情多是各种小事,有汉人的事情,也有氐人的事情,还有其他胡人的事情。
几个时辰之前,王猛没有将这些事情说出来,因为这些不过是琐碎的小事情,并不值得拿出来谈论。
而现在,苏澈并没有找王猛商谈国家大事,所以便将这些事说了出来。
等到王猛说完之后,苏澈便开口给了自己的解决思路。
王猛一愣,认真听着。
停了半晌之后,王猛不免有些惊讶,虽然这些多是琐碎的小事情,但也正是如此,才不好处理,就像是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投入过多,处理那些小事,这就本末倒置了。
可如果不处理,问题放在那里,总归是一个麻烦。
所以王猛对此还是有些头疼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事,君主竟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这种事情以前很少发生过。
王猛认真听着,顿时眼前一亮,觉得苏澈所给的这些解决方法,很有新意,或许可以试试。
“君上这办法真是不错,我回去就试试看。”王猛笑着说道,“您还是厉害啊!”
“这些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又算什么呢?”苏澈笑了笑说着:“你帮我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这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君上此言差矣,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果连那些小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如何能治理一个国家呢?臣远不如君上!”王猛听着夸赞,连忙开始了商业互吹。
苏澈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再给你说个故事。”
随后苏澈开始说起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诸葛亮无论是治国还是军事才能,都远胜于司马懿。
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司马懿。
他不仅活到了最后,吞并了蜀国,甚至还窃取了曹魏的江山,取而代之,成为了皇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苏澈笑着问道。
王猛不假思索的说:“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
苏澈:“……”
看到苏澈这无语的表情,王猛顿时哑然失笑,说道:“君上的意思我明白,是让我注意休息,注意养生,绝对不能像是诸葛亮那样。”
“非也。”苏澈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我的意思是,你就是我的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多活一些岁月,或许就能助蜀汉一统天下。”
“如果景略你能多活几年,或许就能帮助我一统天下。”
“你觉得呢?”
听着苏澈这话,王猛的呼吸都沉重了一些,他重重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了苏澈的看法。
事实上。
诸葛亮多活几年,并不一定能帮助蜀汉一统天下。
但王猛多活几年,还真有这个机会。
这也是苏澈叮嘱王猛要注意养身,不要太过于辛苦,整天熬夜,996就算了,还各种加班,这谁顶得住?
王猛之所以五十一而亡,就是因为和诸葛亮一样,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了。
“我会注意一些的。”王猛点了点头说道。
为了一展宏图,实现真正的抱负,王猛决定偶尔休息一下,但也仅仅只是偶尔。
没办法,他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若此后一统天下,君上可有良策,如何处理胡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王猛抬头看着苏澈,忽然问道。
这话很直接,也直戳问题的本质。
王猛是汉人。
而苻坚是氐人。
前秦终究是胡人政权。
所以。
无论苻坚如何善待子民,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政策,解决这种族之间的关系,那以后肯定会出现大乱子。
苻坚不死,短时间内自然不会出现问题。
可只要苻坚一死。
甚至于,就算苻坚有了相关的政策,可人死政熄的情况也会随之出现。
到时候,天下又会继续动荡,继续乱起来……
苏澈听着这话,认真沉思起来,随后开口说道:“我有些浅薄的想法,不算特别完善,不知是否可行,你愿意听吗?”
“愿闻其详!”王猛连忙点头。
随后,苏澈缓缓说起了自己的政策,对待汉人和胡人的种族之间的解决办法。
“首先,胡人以及那些少数的民族,需要有一定的自治权。”
“自治权?”听到这话,王猛皱起眉头:“让他们自治,迟早会出现乱子啊……”
“自治是政治上的自治,而不是军事上的自治,如果军政合一,让他们完全自治,这自然不可能。”苏澈摇了摇头,淡淡说着。
王猛也知道自己着急了,不应该着急下判断,此刻点了点头,继续听着。
“所谓自治,是在我们大秦的统一指挥前提之下,各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实行地方区域自治。”
“如果那些少数民族过于庞大,那就分而化之,追溯根源,设立各个部落,让他们以本来的部落,实行自我治理!!”
苏澈这话,犹如惊雷,王猛起初还没意识到这自治的关键,此刻听到这样的话,顿时瞪大了双眼,一时间有些错愕的说着:“推恩令?”
“对,便是推恩令!”苏澈点了点头。
“这推恩令……真的可行吗?”王猛皱起眉头,这是对汉人的政策,对待胡人,也能有用?
苏澈微微一笑,缓缓说着:
“先生或许对胡人的历史不太了解,在上古先秦时代,草原上的部落,多是几百上千一群,就像是一盘散沙,不成气候。”
“但历史的发展往往是非常有趣的。”
“为了防止小规模的胡人肆意劫掠,汉人在边境建立起了长城。”
“因为长城的存在,可以一劳永逸的防止胡人南下劫掠……”
“可也正是如此,这直接倒逼胡人进一步发展,可以说,就是长城的存在,间接淘汰了小部落的胡人族群。”
“胡人族群们,只有抱团在一起,才能生存下来,才能突破长城,继续实现劫掠。”
“也正是如此,胡人绝对不会是铁板一块,这条对胡推恩令一出,让他们拥有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处理大小事务,自己当家做主……这样的权利,他们绝对不可能拒绝!”
“而他们的自治权的根本,则是来源于大秦帝国的准许……也就是说,所有的地方自治,都是大秦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所有民族自治的机构,都必须在服从大秦的统一领导之下!”
“因此,各个区域自治必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有汉人,所有胡人,都是一家!都应该团结在一起!”
“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进行平等的对待。”
“先秦扫六合,大一统天下。”
“我大秦同样可以并六合,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诸多民族大一统王朝!!!”
最新网址: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