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菜刀·强盗
故乡老宅的大门上,大多刻有一个很显眼的米字,字并不很大,但笔迹粗扩有力,入木三分,显然是故意刻上去的。但我一直不明白这个米字为啥会刻在门上,有何深刻之意?
故乡人大多以农为生,以米为主食,也许刻米字是为了不忘记传统吧!但仔细思量又觉不对,于是问村中年长者,大多摇头不知,或语焉不详。
今年清明节,偶遇一个从台湾回来的远亲老者,老者七旬有余,身健如当年,谈吐不俗。
于是向老者询问此事,老者向我道出米字后面的故事。
早年时候,村中经常来一个卖菜刀的哑巴,三十来岁,人长得五大三粗,他的菜刀的质量过硬
。
哑巴来村中卖菜刀,方式很特殊,多在早中晚三餐开饭之时,此时村民大半在家。哑巴用一把菜刀击打另一把菜刀,两刀相撞,其声悠扬,刀声一响,村民都知道是卖菜刀的哑巴来了,纷纷出来看热闹,有买菜刀的,讨价还价的,有托哑巴磨菜刀的。大多人只是看热闹而已。
哑巴卖菜刀有二个表演节目,一个是削铁如泥,取一块锈铁,一刀砍去,锈铁立断一小块,于是众人喝彩;另一个是吹毛立断,取一小撮头发置刀上,用口风用力一吹,头发纷纷掉地,众人又喝彩。开场白之后便进入交易,时间多在半小时,从不影响村民吃饭时间。
哑巴有个习惯,谁家买了刀,便在门上刻个米字,村中人问其故,哑巴做了个磨刀的动作,意思是下次来时可以找上门为其磨菜刀,众人也不以为意。
哑巴记性甚好,谁家买了菜刀,谁家的菜刀需要磨了都一清二楚,因此众人也很相信他,村中人从没买过他人的菜刀,菜刀钝了,也一定要等哑巴来磨。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村里遭了劫。
第二天,人们发现村中凡是门口画了哑巴米字的都没有损失一点东西。
而被抢去东西的都是门口画了的,也不知什么时候画上的。
其中被抢的一户人家儿子曾偷走哑巴一把菜刀,另外被抢的多是富户或期压百姓的地主,穷人一户也没有遭劫。邻近几村也一样。
从此,哑巴也失了踪,再也没有人见过他的身影。
有人猜测,哑巴是强盗派来的探子,来村中探听虚实的。
也有人说,哑巴本身便是强盗头子,而且哑巴并不哑,是个劫富济贫的侠士。
但据台湾老者说,其实哑巴的确就是一个强盗,后来被捉,是老者判的案,当时判了三年,后来哑巴的一个远亲花钱把他保释了出去,只关了六个月,而且哑巴确实并不哑,世代以打菜刀为生,是社会动乱官逼民反才做强盗的,而且从不抢穷人。
老者问我老宅的米字还在否,我记都保存得好好的,老者笑了。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
名方赏析:延龄广嗣丸
药物组成:鹿角胶90g,茯苓90g,山药90g,山茱萸90g,熟地黄180g,肉苁蓉60g,巴戟天60g,杜仲60g,淫羊藿60g,蛇床子60g,枸杞子60g,川楝子60g,牛膝60g,补骨脂60g,丹参120g,菟丝子120g,葫芦巴120g,海马30g,五味子30g,小茴香30g,金樱子30g,沉香30g,檀香30g,肉桂30g,制附子30g,乳香30g,没药30g。
制法:将鹿角胶烊化,其余药物研末,加蜜和为丸,每次服用9克,淡盐水送下,早晚服用。
主治与功效:补肾生精,温阳种子。适用于肾虚、肾精不足导致的下元虚损、“羊尾”精冷、久无子嗣、腰膝酸痛等病证。
天气闷热,胃口不佳的朋友,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增进食欲
1、玉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
2、香菇:能补脾胃,益气
3、猪肚: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
4、山药:有健脾益气,养阴之功
5、山楂: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
6、番茄: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之功
7、白扁豆:具有补而不腻,化湿不燥的特点
8、大枣,能培补脾胃,为调补脾胃的常用食品
9、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10、胡萝卜,具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的作用
枸杞怎么吃,效果会翻倍?
枸杞配大枣——补气
枸杞配桂圆——补肾
枸杞配百合——清肺
枸杞配菊花——养肝
适宜和禁忌
适宜:肝肾阴虚、脂肪肝、用眼过度者
禁忌:脾湿、长期大便稀软者;枸杞不能和茶叶一起泡,注意枸杞食用量,过量容易导致上火。
脾胃升降润燥治法歌括
脾胃升降妙无伦,气血精微由此生;
传动有序消运健,上下通畅黏膜润。
升法治虚补中气,升术参芪当归身;
升阳益胃东垣方,风药羌防俱上行。
降法下行主在胃,降气行气是基本;
青陈佛手檀降沉,半夏枳茹刀柿丁;
旋覆代赭八月梅,解郁香附与郁金;
梗能主中紫白苏,薤白娑罗莱菔英。
胆府随胃降精汁,反流之际佐蒿茵;
消积导滞亦属降,腑气通畅保康宁。
滋涵濡养是为润,胃用得充益脾阴;
屏障功能得修复,防生溃疡与炎症;
沙麦石斛玉芦根,山药扁豆莲肉分;
饷道脏腑清浊分,津液来复添元神。
状如噎证咽不利,梨藕蔗乳汁或粉;
地黄乌杞补阴血,若兼瘀滞归桃仁;
阴虚于里生内热,知母花粉加玄参;
脾约肠燥便不通,麻仁郁李瓜蒌军。
水反为湿谷为滞,己土喜燥乃其性;
燥剂祛湿消浊饮,益气温中运化增;
苔腻胃呆脘腹胀,湿阻中宫似氤氲;
平胃草蔻不换金,陈夏苓术砂薏仁。
胃中辘辘苦冒眩,苓桂术甘泽泻饮;
地上淖泽风吹干,羌防白芷或藁本;
消化之道病症多,润燥相参配伍明;
调理通达七冲门,体健神旺少疾病。
歌括注解
檀降沉:檀香、降香、沉香。
枳茹刀柿丁:枳壳、竹茹、刀豆、柿蒂、丁香。
蒿茵:青蒿、茵陈。
沙麦、玉:沙参、麦冬、玉竹。乌杞:首乌、枸杞子。归:当归。郁李、军:郁李仁、大黄。平胃草蔻不换金:平胃散、草豆蔻、不换金正气散。陈夏苓术砂薏仁:陈皮、半夏、茯苓、苍术、白术、砂仁、薏苡仁。
升降
升降既是脾胃的生理功能,也是患病后升降失常的治病大法。
升法
升的生理功能,似指小肠的吸收,使水谷所化生的精微运行至全身,通过血脉的输送,供养脏腑躯体,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因重要的脏器如心、脑等均在人体上部,唯有“升”才能到达。
升法的内涵,主要似指改善和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控制或减少肠腺的分泌,使肠管的蠕动有序、减缓,传送正常,并能改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使其兴奋性有所增强。
升法的具体运用,包括补气升阳和升阳举陷。脾虚易生内湿,适当配用“祛风胜湿”之法,基本上也可列入升法的范畴。徐老在临床上见有大便溏泄次多、腹痛不著、舌苔不腻、中无积滞而腹部坠胀、食少、体倦乏力等症,治以补气升阳,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升麻、茯苓、甘草等。若腹鸣而泻,佐以羌活、防风,祛风胜湿。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方,均为升法的经典处方。近代有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虚气陷证的内脏下垂疾患,也属升阳举陷之法。
降法
降法是下行通降之意,降也是胃肠道正常运动传导的功能。如若降的功能有所异常,即可出现气机不畅,胃肠食滞,甚则湿浊、血瘀、虫积等病理因素。其中常以气滞为先,气滞为主,因而表现为脘腹痞胀、疼痛,食后尤甚,大便干结难解等症状。若胃中气滞而上逆,轻则噫嗳频多、恶心、呃逆,重则引起呕吐。
降法主要有降气与通腑二类。降气亦即是和降胃气。由于肝主疏泄,胃中气机之调畅与否,常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言降气者,常兼疏肝理气。若因气郁化火,气火上逆者,降气又须佐以降火;如夹湿浊、食滞等因素时,降气与化湿、祛饮、消导等法据证而配用。
降气、理气的药物,一般能增强食管、胃肠的蠕动,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增强,并通过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改善消化道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患,也能通过理气降逆的治法得到改善,控制食物反流、恶心呕吐等症,并能促进胃中气体的吸收或排出,使胃脘痞胀等症状得以缓解。因而理气和胃降逆已成为常用和主要的治法之一。
治疗胃病的降气、理气药,常用者如枳壳或枳实、青皮或陈皮、佛手片或花、法半夏或姜半夏、刀豆壳等。痞胀较甚、嗳逆较著者,据证酌配檀香、降香或沉香;为加强降逆之力,酌加刀豆、竹茹、丁香、柿蒂或旋覆花、代赭石。此外,脘痛而气逆有热者可加入八月札,胃阴不足者加绿梅花。病因与情志不畅有关,胸闷不畅,肝郁不达者,配加制香附、广郁金开郁理气。“梗能主中”,苏梗微辛性平,对脘宇、剑突下中线部位痞胀疼痛者,用之甚效。伴有胸痹闷胀,兼有痰浊者,酌用薤白;气郁而痛者,配用娑罗子;脘腹胀满,食后尤甚者,用莱菔英,下气消滞而不伤胃气。
“胆随胃降”,如因胆液反流入胃,引起或加重胃脘胀痛、口苦等症者,降胆、降胃,相辅相成,徐老在上述和胃降逆方药中加入青蒿或茵陈,与陈夏、刀豆壳、柿蒂、赭石相配,清胆利胆,以增其效。
消积与导滞也属降法范畴。消积应有针对性,投以消谷食、肉食、瓜果、鱼蟹等药,随证而用。若无明确原因,而胃气不和,中有食滞者,常用药如炙鸡内金、焦谷麦芽、焦山楂、神曲等。久病及血,久痛入络,食滞而兼气血瘀滞者,当用血药如三棱、莪术。
导滞即含通导腑气之意,除上述枳壳外,徐老据证应用芒硝或大黄。剂量必须恰当,不可太过以防伤正。莱菔子下气,瓜蒌润通,也可据证考虑选加。
如属虚实兼夹之证,有时当升降相伍,升中有降,降中寓升,升降相须,以期提高治效。
润燥
润法
润是湿润、滋润之意。润剂方药运用于脾胃阴虚之证,脾胃之阴液充润则胃纳脾运健旺。润剂也能改善由于脾胃阴液耗损而呈现燥热的病理因素。
润法的内涵,似能保护濡润食管、胃、肠黏膜,促进腺体分泌,有利于改善或提高黏膜屏障功能,修复炎症、溃疡等病理变化,并使排便畅通。胃腑体阳用阴,胃津充润则胃用得宜,故凡胃阴不足者,常见口干、舌红少津、不饥少纳、胃脘痞胀、灼痛、烧心、嘈热、口干、口疮等症,脾阴不足者,兼见便燥、便难,坚或溏而难解。
滋养胃阴的药物有麦冬、沙参、石斛、玉竹、百合、知母、白芍、芦根等,润养脾阴有山药、莲肉、扁豆、蜂蜜等。乌梅与白芍相伍,酸以敛阴,亦生胃津。
叶桂主张以甘凉濡润之法,俾胃中津液来复,使之通降。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尝谓:“胃阴复则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也。”认为“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这些论述,对消化道疾病的阴虚证候,均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燥法
脾主运化水谷而成精微,如脾的功能减退,运化功能失职,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故脾土之性,喜燥而恶湿。凡属温中焦之阳、化脾胃湿浊之方药,均属燥剂范畴。
燥法的内涵,可使过快的胃肠蠕动得以减缓而复正常,减少胃肠液的过度分泌,纠正有余的液体病理因素,促进胃肠道的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燥脾湿,脾运不力,则湿浊内生,湿胜易致泄泻,故泄泻不论久、暴,都有不同程度的湿浊。徐老治泻常配用燥药,如姜、藿香、木香、苍术、白术等。祛风以胜湿的防风、羌活,亦属燥剂;胃中有湿浊、痰饮,所用陈皮、半夏、厚朴、桂枝等药物亦属燥剂;尤以胃寒所致脘痛、畏寒、流涎、舌白之症,所用高良姜、香附、荜拨、甘松、山奈、檀香等品,均具温燥之性。胃主纳,需温暖方得腐熟水谷,一旦有外寒或内寒,寒凝气滞则脘痛不已。胃酸过多,所用吴萸、乌贼骨,亦具温性。总以辨证为主,不可泥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之说。
舌苔白腻,胃纳呆滞,脘腹痞胀,神倦乏力,湿困脾运之证,四季均有,但以长夏初秋为多见。湿为阴邪,氤氲难祛,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为常用有效之方。如湿重难以骤化,当可加入草豆蔻、砂仁、薏苡仁。燥剂以除脾胃湿证,为徐老临床所常用,确属中医药独到治法之一。
祛风胜湿以治泻利,前已简述,前人喻之为“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水泻、洞泻等病,配用风药,一般如防风、羌活,重者尚可加白芷、藁本。白芷,《本经》异名芳草,其气芳香,辛温,入肺、脾、胃经,功擅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且能辟秽解毒。《百一选方》用治肠风,《十便良方》用治“大便风秘”。徐老临证,对脐腹冷痛或腹鸣下利而便下不爽,舌白,证属寒、湿者,配用白芷适量,效甚显著。藁本辛温,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本草汇言》谓其“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之药也,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利下焦之湿,消阴瘴之气……兼治腹中急疾,及老人风客于胃,久利不止。”脾胃寒湿顽证,据证短时配用,常有意外之效。.
上述用润用燥,各有相宜,然而有时对同一患者需要润燥兼顾,例如常见的脾胃阴虚夹湿证候,需用滋养润剂与化湿相配,润中有燥。升降、润燥为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治法,尚有清化、消补等法,各有适应,又相互关联。能善于运用各法,分清主次,注重配伍,使七冲门上下通达,黏膜濡润,传动正常,邪去正安,维持脾胃与有关脏腑的功能正常,则人体健康,精气神充旺,籍登寿域。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