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知行合一!致良知!儒家新学派!
方孝孺慌了。
开始彻底慌了。
对于朱允其他的攻击手段,其实方孝孺都不是很怕,无非一死而已。
而朱允想要杀自己,就势必会惹恼天下间所有的儒生。
从此寸步难行。
甚至连自己的储君之位,说不好也要丢掉!
但他从未想过,朱允竟然会从儒家理论上击倒自己!用最直指核心的话,击碎程朱理学的根本!
天理,何为天理?
天理是否应该存在,而又是否合理?
在此以前,大家都相信朱子所言,觉得世上应当是有天理的。
毕竟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符合大家的认知和看法,同时朱子所提出来的天理,脱胎于儒家,虽然和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同,甚是极端。
可也拯救了儒家。
让儒家重新占据了主导,成为了正统学说。
可现在,朱允却毫不留情的将程朱理学击碎!将程朱理学的诸多不合理之处,统统讲出!
但偏偏朱允用的却是圣人之言。
是其真正的本意,让人无可指摘!
方孝孺也根本无法辩驳,毕竟他是真的找不到孔子到底哪儿说过天性纯良,天理至上这种话。
说到底,朱熹也是对孔子之言的过分解读。
借用对方的话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里面还混杂了不少禅学的思想在里面,是不是真的认同孔子的话都还两说呢。
在今日之前,大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可今日之后,大家便会不禁想到,如果他朱熹真的儒家弟子,又怎么会去借用佛家的理论?
尽管大家都这么干。
而且三教合一乃是大势所趋,可你被拆穿之后,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太孙殿下现在明显并非是不满儒家。
而是不满你程朱理学!
这样一来,其他的儒家学派,岂不是有了兴起的机会?说不定就会被重用!
朱允将程朱理学扔出儒家之列。
便是为了告诉天下所有的读书人,我并非是针对儒家,你们的利益也不会受损,没必要和方孝孺一条道走到黑。
只是需要换一个学派而已。
这对读书人来说,很难吗?
简直不要太简单!
其实朱允说的那句话还当真没错,儒家的读书人难道一定就道德很高吗?
如果当真道德高尚,就不会出现‘水太凉、头皮痒’这种贻笑大方的文官了!
朱熹那一套,只能培养出虚伪、假善的读书人!
而培养不出真正有德行的读书人!
“在孤看来,这世间又哪有什么天理?”朱允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孤认为,真正的天理,真正的大道,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就在我们心中。”
“儒家自古所求,天人合一!何为天人合一?天心即吾心,吾心即天心!”
“真正的大道,就在我们心中!”
“此谓:心即理也!”
“而吾等求理,非单纯求德行之理,也要求天地自然万物之理。”
“孤有一言,赠予诸位。”
只见朱允轻声慢诵道:“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千圣同行!”
“万里一心感应,虚灵中正观生。”
“孤认为,人心之中,皆有自己的天理,而大家要做的,便是在不同环境之中,处处体会自己心中的天理。”
“并践行自己的天理。”
“而非一味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天理,处处去压抑自己的本心。”
“却忘了,人心本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此谓:性相近也!”
随即,朱允又说道:“然,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心无善恶,然人之意,却有善恶之分。”
“尔等需得明白,知善知恶,方为良知。”
“为善去恶,乃是格物!”
“礼记上讲: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何为致知?致良知也!”
“如何格物?知行合一也!”
朱允借用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之观点,对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重新进行了阐述。
与二程、朱熹全然不同。
程朱理学,知在前,行在后,往往造成的结果就是只知不行。
而王阳明所提出来的知行合一,便是将两者融合为一,再不分彼此,无知,便是无行,而无行,便等于无知!
两者缺一不可!
随后,朱允更是不忘炮轰程朱理学。
“程朱之理学,其核心之所谓天理,名为天理,实则以强凌弱,迫民从仁!”
“全无儒家半点之仁德!”
“圣人之道,弘仁抑贪而求并育不害,乃是中庸之道!”
“从不妄求附应!”
“儒家德道所立之源、教能化成之本,在理学身上全然不见!如此祸国殃民之学,又岂能在大明继续存在下去?!”
下方,群臣百官无不震撼,太孙殿下所言,竟然字字珠玑!
让下方群臣幡然醒悟!
儒家之道,本为中庸,以自身贤明而立德。
再以德行治理天下,感化万民。
可理学呢?
却是仅存儒学外表修仁义之形,却愈发不明其求仁义之质!
强曰天理,以天理立仁德,再得之贤明。
岂不是完全反了过来?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是内心贤明,方才会有众人推崇的德行,才有这个道理去治理天下。
可现在理学偏偏是先画了一个靶子。
说这就是天理。
只要中了靶子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
于是大家看到中了靶子的人怎么做,大家也就跟着一起去做,根本不需要管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
求于外表,而不求内心!
这岂不是非常荒谬?!
而现在,朱允则是提出,想要成为圣人,先要寻求自己内心的良知,因为人心即是天理。
大家从自己的本心出发。
才能真正的做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如此一来,大家的从本心出发,探寻天理,如此修成有德行的人,方才是真正有德行之人。
而非理学这般虚伪之人。
理学,成不了真正的君子,更成不了真正的圣人!
但朱允对于理学的抨击还不止于此!
他要真正将理学彻底一口气碾死!
哪怕方孝孺此刻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大张着口,喘着粗气。
朱允也不放过他。
继续说道:“子曰:仁者必有勇!”
“孟子也曾言:责难於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
“此方为真仁哉!”
“理学仁而不求中适,强求天理,以一家之理,替天下之理。”
“此真强权而假仁也!”
“非儒家之真意!”
“若大家都能致良知,知行合一,从本心出发,行仁德之事。”
“如此,方才不失儒家之真意,是为真仁矣。”
可以说朱允简直是从方方面面把程朱理学批判得不成样子。
同时,又糅杂着抛出了自己心学的观点。
下方的群臣百官对于心学,其实也并不陌生,因为心学其实由来已久。
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
可以说,现在的儒家除却理学之外,便是心学。
两者分庭抗礼。
只不过由于一直以来,理学都是官方正统学说,所以大家都遵从的是程朱理学。
但这并不代表心学就不存在于朝堂之上了。
儒家的学派向来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毕竟儒家天然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群臣百官之中,便有不少人,其实对于心学颇有钻研。
而此时,听到朱允所提出的观点,侧重于心学,顿时欢喜无比!
恨不得弹冠相庆!
自元朝以来,便是理学一家独大,难道说,心学有重归正统的机会了?
而更敏锐的人则是揣度出了朱允的打算。
太孙不满理学,想要将官方正统学说从理学替换为心学!
这对诸多儒生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革!
但又何尝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这场争斗,早已经不是朱允和方孝孺之间的争斗,更不是朱允同儒家之间的争斗。
而是儒家的学派之争!
理学和心学之争!
但不同的是,在心学背后,有太孙殿下撑腰!
众人不禁在心中想到,今日太孙所言,定然是背后有心学高人指点!而太孙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将心学换成理学!
事情和所有人想象的都完全不同。
太孙殿下并没有和儒家站在对立面,反而是太孙和儒家站在了一起,而理学站在了儒家的对立面!
在这一场儒学的辩论中,方孝孺甚至还没出招就已经输了!
匆忙之间,他甚至根本找不到可以反驳朱允的话!
而今日之事……一旦传播开来。
以他现在文坛领袖的身份,完全可以代表理学!
而今日败下阵来,就代表着……理学真的败给了心学!
天下读书人也会开始思考,到底是要继续听理学的,还是转而投向心学?
反正都是儒家,他们这也不算是转行?
但朱允却要比他们想的还要更狠一些。
下令道:“今日朝堂之争,派专人整理一番。”
“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句。”
“刊登在百姓日报之上,孤要让天下的百姓评评理,看看谁更有道理!”
群臣愕然。
太孙殿下这是要杀人又诛心啊!
且不说太孙殿下以有心对无心,今日和方孝孺之间的争论本就占尽了上风。
慌乱之下,方孝孺甚至没找到几句话可以回答。
但就说太孙殿下在百姓之间的声望。
大家肯定也是支持太孙殿下啊!
而且,太孙殿下所言,句句都是真知灼见!
怎么可能会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