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千浪万潮齐涌来
吕初旦的突然死亡,可谓是将涂承钰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但将他前来查问纵火案的计划打破,还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那就是杀害吕初旦的人,很明显就是想要栽赃涂承钰。
涂承钰很明确的知道这一点,可是他现在却没有一点办法,在短时间内查清楚幕后的黑手。
因为现在,能够查到的几条线索,相关的人都不在此处。
唯一能尽快见到的,可能就是昨夜传话的那个下人胡有。
可是,人家既然栽赃,肯定不会留下这么大的破绽。
吕家的这个下人,要么已经被人偷偷处理掉了。要么就是根本不知情。
涂承钰心中的猜测,最终成真。
吕家的这个下人找到了,但是却一点帮助也没有。
按照他的说法,那就是吕初旦亲口给他说,让他去后宅传话的,这期间不存在误会。
为了防止他说谎,涂承钰还专门用了各种方法测试,基本上排除了说谎的可能。
如果他说的话是真的,那么问题就出在吕初旦这里。
是吕初旦故意这样说,才导致下人和吕夫人产生误会。
也就导致昨夜吕初旦一夜没有回到后宅休息,家里人也没有一个前来找寻的。
可是让涂承钰不明白的是,吕初旦为什么要对家人撒谎。
如果仅仅是为了栽赃涂承钰,根本没必要这样做。
因为涂承钰是从县衙大门大摇大摆的走出去的,不止门口值班的衙役可以作证,就连昨夜他下榻的客栈,也有好多人能够作证。
吕初旦只要不傻,根本不会拿自己的小命这样做。
既然不是为了栽赃,难道是被人胁迫了,才不得不这样做?
可是这其中也有很多疑问的地方,那就是吕初旦亲自跟胡有说过话。
而且当时他说话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跟随。
要是他被胁迫,完全可以在这时候逃脱。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胁迫吕初旦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从刚才的谈话中涂承钰知道,吕初旦给胡有吩咐的时间,是涂承钰刚刚离开的时候。
在这个点时间内,吕初旦要是发现有人对自己有威胁,他只要发出呼救声,涂承钰很可能就会听见。
然而事实是,不止涂承钰没有听到,就连衙门中这么多人,也没有一个有听到的。
在人员颇多的县衙之中,悄无声息的干掉一县知县,而且还有时间将他杀伪装成自杀。
作案的人要么真的很厉害,杀人于无形的本事。
要么,吕初旦是被人出其不意的偷袭杀害。
综合案发后的种种,吕初旦被偷袭的可能很大,而且这个偷袭者,很有可能是吕初旦认识的人。
这样就能解释,吕初旦为什么会给胡有说他要彻夜长谈。
也能解释他为何会死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有了这个想法,涂承钰又联想到从吕初旦的尸体上搜到的那块玉佩。
吕初旦的小儿子说,这块玉佩是吕初旦请来的幕僚康先生随身佩戴的。
这位康先生,正好就符合熟人这一点了。
所以能不能将这个康先生找到,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涂承钰就对吕家的管家说道:“你赶紧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有谁知道这位康先生的老家在哪里?”
管家知道事关重大,没有一点犹豫,就离开办事去了。
然后,涂承钰又让人将等候在前院的县丞和主簿等人叫过来。
等这几个县城的头头脑脑都过来,涂承钰就开始问话。
“你们对知县的幕僚康先生了解多少?”
县丞主簿这些人,虽然一个个官职不大,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官场的老油条,甚至很多还是世代家传的官场老油条。
他们或许能力不够强,但是心眼绝对是最多的。
所以,当涂承钰一开口就问起康先生,这几个人心中绝对会有相应的猜测。
他们可能是担心给自己找麻烦,或者不想多事。
所以在涂承钰问完之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看他们这个样子,涂承钰很是恼火。
瞪着眼说道:“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置身事外?你们也不想想,死的人是伱们东湖县的知县,而且还是死在县衙正堂。”
“即使知县的死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你们以为就能轻易躲过去?”
“当务之急,不是急着撇清关系,而是尽快找到线索,弄清楚吕知县死亡的缘由,才能够让大家都不吃挂落。”
理是这么个理,可是没人想做出头的椽子。
最后还是这些人当中职事最大的县丞,受不了涂承钰咄咄逼人的气势,才开口说话:
“回王爷,下官倒是知道一些关于康先生的事情,可也知道的不多。”
涂承钰说:“多与少先不说,你尽量回答本王的问题就成。”
县丞说:“王爷请问,下官一定知无不言。”
涂承钰一开口却没有问康先生的事情,反而问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问题。
“县衙中的衙役,认识这位康先生的人多不多?”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会涉及到其他的事情,所以县丞很快就回答:
“回王爷,看康先生这两年以来,一直跟着吕知县做事,县衙中的人,基本都认识他。”
听了他的回答,涂承钰又转而问了另一个问题:
“平常时候,知县若是有事,县衙的事务,知县一般会让你们几个中的哪位?给他代劳。”
这话一问完,眼前的这几个人,都是眼睛一亮。
他们听出了涂承钰话中的深意。
那就是知县死了,县衙总要有一个能管事的。
而涂承钰的言下之意,就是想问,平常都是谁替知县办事多,就想让这个人暂时代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