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事成双,马上就要过年,又遇到一件大喜事——乔迁新喜:方明华家要搬到新房去住了!
就在12月初,集资房的钥匙已经拿到手,老妈张凤兰就迫不及待想搬过去。
这年头也没啥装修的,又不铺地板、瓷砖,就水泥地面,墙上也是工程上的石灰粉一刷就可以住人,大不了买点家具和电器。
大衣柜、小衣柜、高低柜、布沙发这时代最流行最时髦的家具,方明华一个不少,反正房子大有地方放。
老妈有点心疼钱,说现在买这些新家具干嘛?等你娶媳妇的时候再买不好吗?
不过也只唠叨两句就没说什么。
儿子能花钱也能挣钱啊写书到香江出版挣了好几万!
乖乖的,几个万元户啊。
这如果放到旧社会,媳妇都可以娶好几个!
但还是在买电器的时候还是和方明华发生争执,买了台申城生产的“水仙牌”洗衣机,“雪花”牌落地扇,但买什么空调冰箱?!
这房子不是冬天有暖气吗?
夏天热?
不是有电风扇吗?!
还有冰箱,根本没用,纯粹就是摆设!
方明华也执拗不过,只好随他了。
今天是腊月25过小年,黄历上写着宜搬新居,一大早,杂志社家属院里就热闹起来,因为方家要搬家了!
邻里乡亲也来帮忙,将大大小小的家具装到好几个平板车上,高高兴兴拉向新居。
计委的集资房就在新城广场附近,三室两厅的大房子,窗明几净,看的邻居们啧啧称赞,纷纷夸张凤兰有个好儿子。
对,还有个好儿媳。
啧啧长的这么漂亮,简直和挂历里的女明星一样。
宋棠棠也来了,今天是她第一次公开亮相。
虽然神色有点羞涩,但还是很大方招呼邻里乡亲,和方明丽一起,端茶倒水,忙个不停。
这让张凤兰很是满意。
原本以为这姑娘是大户家出身很娇气,没想到一点没有大小姐的架子,而且很能干。
邻居们坐了会就走,张凤兰还不停嘱咐明天要在五一饭店待客,大家一定都要来啊。
乔迁之喜,当然要大请特请,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要请。
等邻居们走后,方明华和宋棠棠来到自己的卧室,一张床、一个大衣柜,靠窗的是一张书桌,旁边放着书柜。
这是宋棠棠布置的,方明华比较满意。
看着雪白的墙壁,想着是否也买一副美女挂历?
现在街上早就售卖84年挂历,朱霖、宫雪都等电影明星都出现在挂历上,一个比一个漂亮。
买一副?欣赏欣赏?
想想还是算了。
免得旁边站着的姑娘看到笑话。
到了晚上,路遥、陈中时、贾平娃、李天芳、白苗等一帮作家编辑也来了,房子里顿时又热闹起来。
方明华本来是送忙了一天的宋棠棠回家,见此情景只好又留下来,把宋棠棠送到计委家属院门口。
“明华,你还是赶紧回去招待客人吧,这离我家也不算远,我自己走回去。”宋棠棠说道。
“那好,注意安全,等过两天我去你家给伱父母拜年。”方明华说道。
等姑娘走后,方明华才上了五楼,路遥一帮人正磕着瓜子花生说说笑笑。
“小方,我们可羡慕死你了,一家人能住上这么大套房子。”陆遥笑着说道。
“陆大哥,你羡慕我啥?你们不是也刚刚乔迁新居吗?还有陈老师。”方明华说道。
就在陆遥10月份从申城回到西京,就遇到一个大喜事:省里考虑到包括陆遥、陈中时等一批作家住房困难,他们又为秦省文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所以想办法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每人分到了一套房子,当然面积不大,不到六十平米。
现在听方明华这么一说,陈中时也插话进来:“是解决了,不过可比不上你这三室两厅的房子,我家有三个孩子,还是有点小啊。”
“没办法,咱们可没法给人家小方比,人家的能在香江发表。”贾平娃说道。
听贾平娃这么一说,众人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
方明华在香江出版前两天还是被人透露出来,不过方明华大大方方承认。
清除思想污染运动已经过去,今后文坛上几乎都是一马平川,没啥好隐瞒的。
不过方明华还是没露底,只是说香江那边是版税,争了几万港币,折合人民币也就是一万多。
但这一万多人民币也震惊了众人。
乖乖的.
如果算稿费,得写多少字?
一百多万!
“我说,有啥好羡慕的?各位大哥大姐,你们的也可以拿到香江发出版啊。”方明华说道。
“小方,你就别笑话我们了,我们写的东西,香江人喜欢看?”贾平娃说道:“就拿陆遥那本爆火的《人生》说吧,你说香江人喜欢看吗?”
这倒也是.
方明华突然想到什么,笑着说道:“说实话吧,我写的那本《悟空传》在香江的销量也就十万册,远远比不上陆大哥那本《人生》在内地的销售量。”
“可为什么我挣的要多些呢?是因为在香江地区实行的不是稿酬制度,而是版税!”
“对,我听说过。”这时候白苗插话进来:“据说香江的版税是按照售书总收入的10——20%。”
这么高?
众人有点不信。
“白哥说的是,的确如此,陆大哥那本书《人生》据说在国内的单行本销售已达到百万本,就按照每本定价1.6元,那就是160万,就按香江地区最低10%版税,那就是16万人民币!”
16万!
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在座的几个作家呼吸都急促起来。
“小方,你就别逗我了,这是在内地,又不是香江,不是实行版税。”陆遥说道。
“为什么香江实行版税,内地就就不能实行?!”
方明华的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你是说,国内也可以实行版税?!”贾平娃首先反应过来,眼神炙热。
“当然,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吗,好多政策都要和国际接轨,为什么版税制度不和国际接轨?!”
这倒也是.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
“小方,不过这件事实行不容易吧?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实际上重新调整作者、出版社以及新华书店等几方利益,”陈中时有点怀疑。
“是不容易,不过我们看时机可以争取嘛,咱们自己不争取,谁给咱们争取?”方明华说道。
“对,小方说的对!”
几人纷纷附和。
方明华心里很高兴。
历史上,实行版税还是王硕第一个是吃螃蟹的人,那已经是九十年代初了,这一天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到来呢?
特别是王濛当大领导以后,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