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汉月报》后面还有一些介绍县令,蔷夫,乃至于里长,亭长的事迹,什么让一个战乱的县城快速恢复,没有饿死一个百姓,什么亭长为了家乡富裕,带领百姓挖掘了十几里的水渠,让家乡的土地全部变成水浇地了。
这些事迹的介绍,看的扶苏都有点震惊了,难道天下的贤人都到汉帝回麾下了。要不然当年他大秦怎么就没有这样的秦吏。
好在后面还是解释了一些违法乱纪的县令,汉吏,什么贪污赈灾粮食,克扣雇佣民夫的俸禄和赏赐,看到这本月报上就记录了几十员违法乱纪的汉吏,扶苏松口气,世界终于回到他能理解的样子了,要不然他还以为自己回到了三代时期了。
管弘笑道:“《大汉月报》好呀,像太守腾这样为民做主的好官,就应该让天下人知道,而那些贪赃枉法的汉吏就应该让他遗臭万年。”
扶苏也点头道:“这样的好官的确应该让天下人知道。”
他此时有的钦佩汉帝了,赏罚之道让汉帝弄出了新的高度了。
他父亲虽然雄才大略但却过于霸道,和诸子百家的关系可谓是水火不容。
而汉帝却可以收纳百家为己用,再看看汉帝这一系列的举动,真的是比他父亲高明太多了。
而在他们讨论叶腾的时候,坐在马车当中的叶腾也在看着《大汉月刊》,看完了其中对他的介绍,他都不敢相信这个人是自己。
你上面说的是管仲乐毅,某相信,但你要说这是叶腾,某自己也不相信。
偏偏那些报道的事情又是他实实在在的做的,盐田带领百姓建设的,造船厂,捕捞队也是他带人组建的,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同样是他带领百姓建设的。
叶腾都有的怀疑自己真是天纵奇才?
但叶腾有自知之明,他要真是天纵之才,在暴秦时期就应该崛起了,而不至于投靠了陛下才开始发迹。
不管是建设盐田,扩建造船厂,进海捕鱼,他只不过是按照陛下的规划执行,换其他任何一个人来做,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天纵奇才。
刚刚开始建设盐田的时候,他也不相信晒盐这种事情,千百年来不一直都是煮盐,晒海水怎么可能会有盐。盐怎么可能出现在田里,为了这事情他不知道暗中抱怨多少次,以为这会无功而返,结果晒海水之后,盐田当中还真出现了雪白的盐,天气越炎热,盐田的出产就也高,这两年在他的不断扩张下,会稽郡盐田达到100顷,日产盐最高峰达到上万斤。
就是因为会稽郡盐量大到几乎不要钱,所以后面捕鱼船,捕到的海鱼可以腌成咸鱼干,这形成了会稽郡最大的特产,会稽咸鱼干,量大用料足,畅销整个天下,中原腹地,连南越国,甚至还打进盐铁大国齐国。
因为不用担心腐化,市场又特别广大,会稽郡的捕鱼业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百姓就业。盐业,渔业这两大产业的兴盛,让会稽郡税金充裕。
而大汉的税收制度是上缴七成,留下三成,对其他郡县来说三成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有盐,渔两大产业的会稽郡来说,这就是一笔极其大的数字了。
手中有钱粮,他按照传统,在会稽郡兴修水利,带领百姓开垦田地,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结果会稽郡却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最后成为了江东鱼米之乡。
他自认为没有多大功劳,但上面却把他介绍的成为了千古奇才,这如何不让叶腾头疼。
但叶腾看着上面的介绍,他不由的苦笑道:“陛下,这是要拉我当火上烤啊。”
大汉三年十月八日,长安城,北宫。
整个大汉三十余名两千石郡守汇聚一堂,而这些郡守当中有二十余位郡守都是从军中转业过去的,大家过去是战友,现在汇聚一堂自然是热闹非凡了。
而像叶腾,商农等文职郡守,在一众武将面前显得就有的异类了,尤其是《大汉月报》对他们一阵夸赞,更加让这些转业的武将太守不满了。在他们看来,叶腾,商农的功劳大部分都是陛下做出来的,他们不过是摘果子,自然就排挤他们了。
而叶腾也是满不在意,反正他在长安城待不久,到时候眼不见为净,他找到商农道:“陈郡能不能多卖一些铁犁给我们会稽郡,最好是那种重型钢犁,会稽郡土地草木繁盛,没有重型钢犁开荒太艰难了。”
有盐渔两大支柱产业,会稽郡并不缺少资金,而钢铁中心,整个大汉就陈郡和南阳郡两个地方有,所以叶腾想要政绩,就要想办法从商农这里多要一些铁犁了。
商农苦笑道:“你们会稽郡,那是一整船,一整船的运输钢质重犁,我们陈郡一成钢铁产能都被你们拉走了,已经不能再增加了,要不然对其他郡县不公平。”
天下太平之后,大汉对钢铁的产能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各地要休养生息,对各种优质的农具需求量暴涨,尤其是秋收之后,百姓手中有钱了,他们也知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个大汉对优质农具需求暴涨。
陈郡和南阳郡两个钢铁中心已经很难满足整个大汉的需求了,只能实行配额制度,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合,像会稽郡这样富裕的郡县,定额之外的订单只能排在后面了。
叶腾也明白这点,但很快就说道:“要不就不要这样麻烦,我们会稽郡有铁山,你们陈郡钢铁厂支援一点铁匠给我们会稽郡,我们自己建立一个钢铁厂。”
商农惊愕道:“现在的高炉钢铁厂花费可不小。”
叶腾自信道:“这点花费我们会稽郡还承担的起,我们会稽郡用1000斤盐换一个铁匠。”
商农道:“这你要和陈磊商议,他才是钢铁厂的厂长。”
叶腾笑道:“只要你不反对就好。”
这个时候在一片听到两人交流的曹性忍不住冷嘲热讽道:“不愧是天下闻名的会稽郡,为了一个铁匠居然愿意付出千斤食盐。”
张强也冷嘲热哄道:“当初陈郡建立钢铁厂,纺织厂那是整个大汉出力了的,怎么现在享受的反而是你们自己的,霸占整个大汉的成果,伱们也好意思。”
不怪这些太守对叶腾他们冷嘲热讽,大家都是2000石的太守,陈郡,会稽郡,南阳郡,三郡各个富得流油,留下的三成税金,可以让他们想弄什么基建就弄什么基建,而他们这些关中,中原太守,能保住治下的百姓没有饿死已经是最大的功劳了。
他们想要弄一点水利设施,开垦荒地,修理直道,做一些政绩工程,就会遇到府库没有钱粮的窘境,想着让百姓在本县本土修一些水利设施,结果不但没有受到赞赏,反而受到斥责,朝廷拿出钱粮交给那些服徭役的民夫。但这笔钱却要地方的郡县在明年偿还。
这让这些郡守县令们非常郁闷,手中没钱没粮,想要搞点政绩太艰难了。
而现在两个最富的郡守,还商议修建钢铁厂,这更加让曹性他们不满了,他们连修水利的钱粮都没有,叶腾就要花大价钱去建设钢铁厂。而且还愿付出1000斤食盐的价格换一个铁匠,这让他们怎么能忍受,同样是郡守,起点都不一样,这怎么比。
曹性大声道:“应该把陈郡的钢铁厂,纺织厂,会稽郡的盐田,捕鱼队全部收归朝廷,这些产业赚的钱,朝廷给我们每个郡分建置一个打工厂这样才公平。”
“说的没错,这样才是最公平的!”其他郡守纷纷起哄。
叶腾,商农他们上《大汉月报》,让天下人都清楚了两人的政绩,让两人名震天下,他们也想要成为名臣,也想要进步,但面对这种外挂选手,他们怎么竞争?
而现在按照曹性的说法,大家的起点都一样了,这样才公平。
就在这个时候徐凡带领丞相周章,假丞相,张良,陈平三人进入。
“怎么这么热闹!”徐凡笑道。
众人大惊,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所有人纷纷坐上自己的位置,但却没有说话。
很快有文吏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徐凡。
徐凡看向众人道:“各郡环境不同发展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陈郡,南阳郡身处我大汉腹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加上执政久,才有现在的成绩,而会稽郡是因为地理优势,人家靠海就是能捕鱼晒盐,这点你们想学业学不了。”
“千万别看到其他人的成功,就想着建立一个相同的工厂就能成功,这是在刻舟求剑,失败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一个产业是不是适合当地的特点,我们还是要多多调查的。很多事情不要太急,只要着急就会出现问题,始皇帝的教训极其深刻呀。
“诺!”徐凡这样说,自然就没有人敢反驳了。
丞相周章道:“上计现在开始,内史郡出列。”
内史令郦食其出列托着上计的账本。
上面记录了内史郡一年的田赋,工商税金等明细。要具体到每户,每个乡里有多少人,每个县有多少户,多少人。
只有精确掌握了这些数据,一个政权才能调动一地的财富和人力物力去战斗,这个时代战国刚刚过去,几百年残酷的战争,让天下诸侯挤出自己最后一丝力气用来战斗,所以这个时期户籍上的数据,反而是整个封建史当中最完备和精确的。
这些数据就是一个国家的神经,极其重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后世朝廷组织度瓦解,帝国蛀虫遍地,完全不能调动帝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亿的人口,却连一个几十万人的小部落都打不赢。
所以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当年始皇帝每年上计之时,每个郡都需要好几辆辆马车来拉送这些数据。
而现在大汉弄出白纸,加上徐凡带来的阿拉伯数字,还有表格图形等一系列后世常用的手段。
记录数据的账册才被压缩到一本书籍当中。
徐凡,周章,张良,陈平他们只是大概看一下,账册当中的总数,像内史郡人口有多少,田地有多少,田赋收了多少。
细则由丞相、少府以及御史大夫衙门,数以百计文吏来审查,以确保没有官员欺上瞒下。当然大汉的这些郡守也不用欺上瞒下,这些郡县大部分都是去年新占的,他们今年的上计就是最原始的档案。
徐凡几乎每本上计策都要看一下最后的人口,税赋和田产这三项,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三项是最至关重要的。
而在大汉的三十余个郡县当中,陈郡是一枝独秀,因为汉军经营的最久,产业也是最多的,钢铁,纺织,白糖产业,都是利润极其高的产业,每年都可以给陈郡带领巨额利润。
同时陈郡是水利设施和水车,风车也是普及的最多的地区,这些灌溉工具能让亩产一石的下田,变成亩产三石的沃土,加上农家子弟众多,还有今年开始用的鸟粪石,导致了今年陈郡前所未有的丰收,今年粮食比上年增加了2成,这可是在陈郡本就很高的基础上增加的,只能说鸟粪石真是增产的神器。
陈郡今年的田赋能顶得上大汉5个郡,税金更是夸张,一郡可以抵得上除原本大汉六郡之外的所有郡县。
看到这里徐凡都不由得的苦笑了,发展的如此不平衡,难怪曹性他们不服气了。
看完这些数据之后,徐凡看向众人道:“现在天下不能说是完全和平,也是大体上稳定,朝廷接下来几年要做的事情就是兴修水利,普及铁质农具,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不至于饿死,所以我大汉的政策也是围绕这点展开,当然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的。”
“像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云中郡等边郡,还是以军事备战为主,你们四郡太守要严防胡人,做好战备动员体系,能在胡人入侵之后快速反击回去。武备军力就是他们的考核标准。”
上郡太守曹性道:“陛下,前两年暴秦放弃了九原郡,以至于胡人经常入侵我上郡,这一年匈奴人杀死大汉子民数百,末将请命,北伐匈奴人,夺回九原郡,把匈奴人赶回大漠。”
上郡千沟万壑,土地贫瘠,甚至还有沙漠,曹性已经放弃在这种地方发展农业的想法了,他想着干脆发挥出自己军事的长处,以匈奴人作为自己的功劳。
但周章却马上否决道:“大汉目前还没有这个粮食储备,边郡还是以防御为主。”
当初始皇帝为了对付匈奴人发动了30万大军,甚至为了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还修建了一条直道,但显然现在的大汉没有这个国力对匈奴人发动30万大军,这和中原作战完全是两回事。
徐凡想了想道:“少府最近发明了一种叫水泥的粘合剂,可以快速修建城墙,你走的时候就带工匠去上郡建造一个水泥工厂,在边境修建大量的坞堡抵抗匈奴人,你们的田赋和税金也全部用于武备。”
曹性等边疆郡守大喜道:“多谢陛下。”
叶腾道:“陛下,我会稽郡发现一座铁山,臣想以此在会稽郡建造一座钢铁厂,满足会稽郡百姓对铁器的需求。”
徐凡想了想,很快就想到了叶腾说的铁山不就是后世很有名的马鞍山,现在整个天下都缺乏铁器,能多一座钢铁厂的确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发展不平衡的事情徐凡也要注意。
“少府会派遣铁匠去会稽郡建设钢铁厂。”
叶腾有些无奈道:“臣领命。”
而后徐凡对其他郡太守说了,适后他们郡的产业规划,像蜀郡,巴郡,南疆,衡山郡,九江郡等南方郡县,徐凡让他们以发展茶园,甘蔗园,还有丝绸纺织业为主,这些地方气候相差不大,产业也可以相互兼容。
但徐凡说完之后,又严肃对这些郡守说道:“再提醒你们,不要心急,想要建立一个赚钱的产业要一点点来,不要急功近利,酿成大错。你们最根本的任务还是开垦,修缮水利设施。提升粮食的产能。”
几名郡守道:“诺!”
相当而言,北方的郡县却是此时天下的中心,粮食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财富,中原人口多,土地平坦,他们只要修建好水利设施,就可以让地方快速繁荣,今年粮食的丰收就让中原郡县快速恢复元气。
对这些中原郡守,徐凡允许他们用节流下来的钱粮用发展工厂,但不能超过总数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的资源还是要投入到兴修水利设施上。
这些中原郡守也点头称诺。
上计完成,徐凡对周章苦笑道:“现在大汉发展的太不平衡,富的太富,穷的太穷。我打算让少府接管陈郡的钢铁厂,纺织厂,会稽郡的盐田和造船厂,这些核心产业都官营。”
周章道:“本该如此。”
周章特认为既然大汉定都在长安城,那么就应该强干弱枝。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