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阳辞别俩干事,带着大哥回到家。
只见偌大的院子,就跟遭了贼似的。
不仅三颗老枣树消失了,就连堂屋的房顶也不见了。
“这是催债的上门,把咱家给抄了?”
“二哥,你咋不拦着?”
余阳喊完,转身便看到二哥正在挥舞斧头,劈砍拆下来的房梁。
“哦,您拆的,那就没事了。”
旋即惊喜的发现,二哥打通了堂屋的东墙,把东屋的火炕和烟道延伸了过来。
[改良型农田:初级,面积3厘(20平方米),可加快农作物生长,目前种植大豆,若阳光充裕,预计30天成熟。]
“干得漂亮!”
更神奇的是,那么长的烟道,竟然不用鼓风机。
问题是,没了屋顶,下雪怎么办?
可惜大哥二哥对此毫无表示,继续砌筑烟道,似乎打算把整个院子都搞成火炕。
余阳瞅着堂屋仅剩的土墙,再抬头瞧瞧昏暗的天空,忽然想起了塑料大棚。
“看来明天要买些竹条和塑料纸,把顶棚支起来。”
“再就是,柴火不够,买点炭烧。”
余阳找个写字本,把需要的东西一一记下。
等忙活完,拿出热腾腾的肉壮馍,一边吃,一边琢磨咱的挂。
开局两个农夫一块田,有点像文明、魔兽、帝国时代。
操作指令也差不多。
所以……
“招募农夫!”
[当前人口达到上限,请建造更多房屋,用于安置更多人口。]
农夫:2/2,掌握农艺、建造等技巧,每日消耗20份食物,亦可自行解决。
提示:你必须拥有足够的房屋,方可招募该单位。
“建造房屋!”
[你尚未获得城镇中心,无法进行更多操作。]
“怪不得总感觉少点什么,原来没有城镇中心。”
“可我去哪找那玩意?”
余阳环顾一圈,瞅向大哥二哥。
“不知道咱自己盖房子,能不能增加人口上限。”
沉思中。
院外传来一声亲切的呼喊。
“三元!”
余阳抬头,赫然是在集市上遇到的六叔,“哎,六叔,您咋来了?”
“走走走,家里坐会。”
“啊?您看我这,挺忙的。”
“没事,我让你俩弟弟来帮忙。”
余老六不等余阳答应,架住其胳膊走进胡同,径直来到南侧的院子,尚未迈入堂屋,大喊一声,“开席!”
伴随话音,六婶端着一大盆香菇炖鸡走出厨屋。
后面跟着大堂弟,对方左手拎着锡酒壶,右手拖着几个小酒盅。
再后面是小堂弟,端着花生米、凉拌藕片、蒜苔炒肉丝,手指还夹着一包将军烟。
余阳扭头惊鸿一瞥,人已经被六叔摁在了长条凳上。
同样的八仙桌,同样的夯土老屋,跟自家没什么区别。
只是六叔家的正堂,贴着伟人半身像,侧墙铺满喜报和奖状,房梁下还点了一座水桶样式的蜂窝炉。
映着电灯泡闪耀的橙色光芒,碗口粗的铁皮烟囱横跨半间屋,直通包裹塑料纸的窗户,但依旧挡不住外面涌进来的寒意。
直到这时,余阳方才警醒。
这个时空的十月,似乎有点冷。
另一边。
饭菜摆好,六叔让俩堂弟去帮忙,顺手拿起锡酒壶,倒出温热的白酒。
余阳见状,连忙抢过来,“您是长辈,这活归我。”
“说啥呢,今天你是客。”六叔不允,夺回酒壶,转移话题,“三元啊,我是你亲叔吗?”
“肯定啊!”
老余兄弟八个。
大哥余建党,老余余建军,三叔余建国。
四叔余解放,五叔余援朝,六叔余跃进……
学爷爷的话,咱家就是活生生的东方现代史。
可惜七叔、八叔死在了南越。
大伯、三叔留在了南疆。
四叔、五叔跑去了北大荒。
唯独老六跟自家老爹,退役后回到了余家村。
“只要你把我当亲叔,那就好说。”
余老六得到肯定,脸上笑出褶子,“你看,你俩堂弟初中毕业就在家待着,农忙种种地,农闲上工地,总这么下去,哪有什么前程。”
“当初我爹不让他俩去读中专吗,回来也好当个会计。”
“砖窑垮了,他俩去哪当会计?再说,他俩也不是那块料。”
六叔说完,端起酒盅,“走一个。”
接着道:“我是这么想的,让他俩跟你鼓捣豆芽。”
“豆芽有什么难的,咱家厨屋也有火炕,整点黄豆,泡发就是了。”
“跟叔见外了是吧?”
余老六眯起双眼,给俩人点支烟。
他在集市打听了许久,本以为豆苗真是送往京城的稀罕物。
但回来后,想着快要下大雪,总要瞧瞧屋顶。
谁曾想,爬上去一瞧。
好家伙,后院的房梁都被扒了支火炕,而透过东屋的天窗,火炕上更是铺满了绿油油的豆苗。
这稀罕玩意,显然是种出来的。
按道理讲,自家有火炕,也可以搞。
但身为庄稼人,余老六非常清楚,泡发豆芽需要手艺。
否则烂根、生虫、长得慢、发芽不均……
而冬天种豆苗,那就更难了。
所以赚钱的买卖,不是谁想干就能干。
于是余老六想到了跟余阳赶集的‘技术员’。
这不就是机会吗?
俗话说,亲侄子等于半个儿,无需拐弯抹角。
余老六直白道:“三元,实话说,叔想赚大钱。”
余阳明白,这前后院的,六叔肯定发现了火炕上的豆苗。
但豆苗是自家开挂的产物,种植过程见不得光。
不过,农田在农夫的照料下,才能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
如果没有农夫,农作物长势就会恢复正常。
这是上午让二哥停手后,得出的结论。
碍于情面,假设给六叔整块农田,时不时让农夫过来‘检查’一下,名曰技术支持,全程控制豆苗生长速度,让它跟泡发豆芽差不多,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六叔应该发现不了什么。
那么,一火炕的豆苗能卖三百块,一个月收割十次,能卖三千块,去掉成本、降价等因素,每月保底两千五。
在这平均收入六七百的年代,绝对算高收入群体。
到时候,咱给六叔要一千块的技术费,不过分吧?
或者说,丢给六叔一块田,平时用不到农夫,咱每个月还能从六叔这拿到一千块。
余阳呡口烟,悠悠道:“六叔,你也见过跟我赶集的汉子。”
“嗯。”
“那是技术员,我花大价钱请来的。”
“我懂,手艺人都值钱。”
“我给人家每个月开一千块。”
“这么高?”
“不瞒您说,我今天卖的豆苗,仅用三天就种出来,足足卖了三百块。”
“嘶…这么说,去掉技术费,咱一个月能赚两千?”
“没那么多,这里面还要去掉成本,大概到手一千五。”
“干了!”
余老六举杯示意,一饮而尽。
旋即示意余阳靠近点,低声道:“三元,咱得藏个心眼,最好把技术学到手,到时候把技术员踹掉,咱岂不是一个月能赚两千五?”
“有道理!”
余阳端起酒盅,同样低声道:“这每个月一千块的工资,要提前给。”
“提前给?”
“不给,人家不干活啊。”
没赚钱就要先支付一千,令余老六很肉疼。
但想到豆苗的盈利能力,当场从柜子里翻出10张蓝色伟人钞。
余阳已经很久没见过这版纸币,拿在手里,越看越欢喜。
余老六喝的有点上头,“三元,咱这啥时候开工?”
“钱到位,人就到位。”
余阳说完,跑到自家院子把大哥喊来,让对方给六叔整块改良型初级农田。
有火炕作为基础,建造速度很快。
酒席喝到晚上9点,六叔家火炕间开了‘天窗’。
喝到晚上10点,火炕铺上了黄豆。
喝到凌晨,改良型初级农田建成,黄豆也发了芽……
到了这个时候,余老六激动的握住余阳的双手。
“三元啊,你俩弟弟,我就交给你了。”
余阳听着熟悉的话,醉意上头,在朦胧灯光的照耀下,仿佛回到另一个时空。
那一年,六叔病危,特意把搞工程的他唤到身边,紧握双手,“三元啊,你俩弟弟,我就交给你了。”
余阳闻言,悲上心头,“我的老六叔诶,您可不能走啊。”
“???”
……
“大哥,我昨晚干了啥?”
“你哭你六叔,你六叔倒是没啥,反而还挺高兴,但你六婶以为你六叔有啥病瞒着她,哭的满地打滚。”
“戒酒!”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