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俨,颍川名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郎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空等职。死后谥号穆侯。
赵俨出生于东汉灵帝建宁年间。自小熟读经史,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精明练达的处世哲学。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与阳翟辛毗,许下陈群,定陵杜袭并称颍川四大名士。当时的各路群雄,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竞相招揽天下英才,而这些贤达学士,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安邦定国的夙愿,也以谨慎的态度来抉择自己满意的投靠对象。
赵俨看到当时各路军阀混战不休,一时找不到自己可以投靠的对象,为避战乱,举家迁到荆州。在此结识了客居在那里的杜袭和同乡繁钦,三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当时割据荆州的刘表,素闻赵俨、杜袭、繁钦之名,刻意对他们进行笼络,并以贵宾之礼对待他们三人,多次请他们入仕。赵俨通过观察,认为刘表目光短浅,虽然显赫一时,但终难成就大事,坚辞不就,同时劝说在刘表面前炫耀文才的繁钦远离刘表,以免抱憾终生。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拒时,当时许多人写信给袁绍,互通款曲。就连李通也曾有派遣使者给袁绍的打算,赵俨对李通说袁绍一定会失败,李通才停止。等到袁绍战败后,曹操派人搜查袁绍的军营,唯独不见李通的书信,私下知道一定是赵俨为他画策,于是说:“着一定是赵伯然的功劳。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