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和州含山县人,其父杨兴自巢县归附朱元璋,官至管军总管,在攻打江州时阵亡。当时杨文尚幼,不能从军,由其叔父杨旺补役。
杨旺征鄱阳湖阵亡,杨文于第二年,领神枪从征,随大军征讨西北凤翔等地。此后,他一直在南方执行军务。杨文随傅友德征讨云南,十八年因功“升建昌卫世袭指挥佥事”。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杨文随蓝玉前往征讨,战后“升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诰封骠骑将军”,并“世袭指挥使”。从杨文早年的经历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他的仕途很平稳,级级晋升,没有大起大落;第二,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南方作战,缺少在北方统兵作战的经验。
杨文一直是作为偏裨将校随军出征或戍守地方,洪武二十六年以后,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中下级武将逐渐受到重用,成为执掌方面的统兵主帅。之所以在这时受到重用,从主观上讲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从客观上讲则是朱元璋发动的“胡蓝之狱”铲除了大批功臣,造成了军事人才的匮乏,从而为杨文的晋升提供了机遇。史载,至洪武末年,开国功臣“存者唯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为了弥补军职的空缺,朱元璋不得不提拔中下级军官,杨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晋升,成为国家的高级将领。
杨文以右军都督佥事之职出任海运总兵,奉命“率京卫将士运粮往辽东”,在此之前,开国功臣靖海侯吴祯、延安侯唐胜宗、舳舻侯朱寿等人都曾“总舟师”由登、莱转运粮饷物资到辽东,以后“岁以为常”,足见朝廷对此事的重视。这次担任海运总兵,是他第一次以主帅身份执行军务,意义非同寻常,这意味着他已经拥有“执掌方面”的权力了。杨文不负朝廷重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提升为左都督,这是武将的最高官品,十分显赫。倭寇侵扰浙东沿海,杨文奉命同都督刘德、商巡视两浙,节制沿海诸军,防御倭寇。
广西龙州、奉议、南丹等州土官或抗拒“朝命”、或“叛逆”明朝,明朝廷“诏发”湖广、江西所属卫所马步官兵6万多人,又命征南将军杨文为总兵官,率京卫马步军3万人同时到达广西,会讨龙州、奉议、南丹等地。得知朝廷兴师征讨,龙州土官赵宗寿慌忙奉表请降,并亲自“来朝谢罪,贡方物”,明廷下令停止对龙州用兵,令杨文移兵奉议等处,继续平叛。
杨文等自广西进兵,发广西都司并护卫官军2万人及调田州府、泗城等州土兵38900人,从征奉议等处。率军至奉议,当地人闻官军至,全都逃入山林,据险自固。杨文率明军主力进攻奉议,他先“遣人招降其胁从者”,然后督将士进攻拒不投降者,结果“贼众溃散”,奉议平定。与此同时,杨文令左副将军韩观和参将刘真分别平定了都康、向武、南丹等地,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征战,叛乱基本平定。
在平定叛乱的同时,杨文还遵照朝廷旨意在当地实行“改土归流”,设置卫所、添置官员,对当地实行管理,“置南丹、奉议、庆远三卫指挥使司”。平定叛乱后,杨文又任命了广西都司的长官,“以宝庆卫指挥使孙宗为广西都指挥使,桂林中卫指挥佥事姜旺、锦衣卫指挥佥事童胜为都指挥同知,永州卫指挥佥事葛森、府军卫指挥佥事焦铭为都指挥佥事”。朝廷为了表彰杨文的功绩,赏赐他“白金三百两,文绮帛各二十匹,钞百锭”。
广西的战火刚刚熄灭,贵州古州‘蛮’又发动了叛乱,古州洞‘蛮’林宽聚众作乱,进攻龙里,龙里千户吴得、镇抚井孚战死。同年四月,朝廷以都指挥齐让为平羌将军,征讨古‘蛮’,然而齐让出师数月,“逗遛不进兵,平‘蛮’无功”,同年九月,朝廷以杨文“佩征虏前将军印”,代齐让为总兵官,“自总兵顾成以下悉听节制”。临行前朱元璋告诫杨文行军要“以严明为胜,赏罚必当功罪”、“恩威并行”,又作诗为杨文壮行。
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赋诗送行,杨文受宠若惊,同时也信心百倍,他很快平定了叛乱,杨文奏报平定林宽余党,“俘获三十冈等处洞‘蛮’2970人”。朝廷命令杨文班师回京,在平定广西和贵州的这两次叛乱中,杨文按照朝廷的指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此备受朱元璋的赏识,从此,他春风得意,青云直上。
杨文被派到辽东“训练军马,仍督屯种”,同时还奉命为建藩广宁的辽王建造王府。辽王名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就藩辽东,成为镇守辽东的亲王。当时因王府尚未建成,辽王只得暂驻大凌河北,朱元璋命辽王妃父武定侯郭英为筑城郭宫室,但因故未能完工。这次杨文奉命“督辽东诸卫士缮治之,增其雉堞,以严边卫”,终于将王府建成。杨文被召还京,朝廷“赐马三匹”以示奖赏。
朱元璋病重,这位兢兢业业的开国之君,此时并没有减少对北部边防问题的担忧,为了防止蒙古部落在他死后趁虚而入,他临终前对北部边防作了最后的安排。他发了三道敕谕,一份发给燕王朱棣,一份发给武定侯郭英,另一份就发给了左军都督杨文。他命令“杨文从燕王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植,备御开平,俱听燕王节制”。朱元璋在敕谕中对杨文说:“今以尔为总兵,往北平参赞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谷、宁三府护卫选拣精锐马步军士随燕王往开平堤备,一切号令皆出自王,尔奉而行之。”可见朱元璋对杨文十分器重,杨文此时俨然成为燕王朱棣的副手,地位极其显赫。接受命令后,杨文即“部署大宁兵及宁府护军”,前往“开平设防”。
惠帝即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实行削藩,为了对付拥有重兵的燕王,惠帝召回了镇守开平的北平总兵杨文,准备授予他新的军事任务。燕王朱棣先发制人,在北平起兵“靖难”,并很快控制了北平城,朝廷任命辽东镇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自辽东率众二十万援真定”。不久,又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等人分道并进,协助征讨。江阴侯吴高乃江阴侯吴良之子,此时接替耿炳文镇守辽东,而杨文则成了他的副手。杨文多次随吴高“出师攻永平”,尽管都被燕军击退,但因辽“为肘腋重地”,“藩屏攸赖”,故杨文等人的行动牵制了燕军的后方,支援了南部明军的行动。
辽东兵的进攻着实让朱棣非常忧虑,他对部下说:“辽东虽隔山海而数扰永平,当思所以靖之。”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朱棣决定除掉吴高,他认为:“吴高虽怯而行事差密,杨文粗而无谋,去吴高则杨文不足虑矣。”于是朱棣设计离间二人,“朝廷果疑吴高,削其爵徙广西,独命杨文守辽东”,史载,从此辽兵“兵无纪律,人怀疑贰”,战斗力大为削弱。
杨文代吴高镇守辽东以后,继续率辽东兵进攻燕军,杨文两次帅兵围攻永平,都以失败而告终。明廷命令真定、大同、辽东三路出师进军北平,杨文以“万人”再次围攻永平,并“出游兵万余掠蓟州、遵化”等地。由于同其他两路明军缺乏配合,辽兵为燕将刘江大败,被“斩首数千级”,“指挥王雄等七十一人皆被执”。为了从心理上瓦解辽东兵的士气,也为了争取杨文的归附,朱棣将被俘的广宁卫指挥王雄等人释放,并让他回去告诉杨文,他起兵是为了所谓的“诛奸臣,救祸难,保全骨肉,以安天下”,朱棣企图以此来换取杨文的理解和支持果然,此役之后燕王即接受属下建议,决定趁“京师空虚”出师南下,直取南京。
然而,杨文并没有降燕之心,只是在受到这次重创之后,他被迫改变了进攻方向,杨文派“右副总兵平安帅辽东兵十万围燕通州”,未能攻克。平安再次进攻通州又败,同年四月,“辽东诸将围燕保定,积四十日不克,乃还”。燕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凤阳府境,情急之下惠帝用齐泰、黄子澄之策,“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至济南与山东布政使铁铉合兵,以断绝燕军后路。杨文率军前往济南,时靖难兵南下,杨文“帅至直沽,遇燕将宋贵等截杀,遂溃,竟无一人至济南者”,杨文也在这次战役中被俘。
杨文在直沽兵败被俘,从而宣告了他38年军事生涯的结束,明成祖即位后“怜其开国老将,得不死”,永乐四年病故,享年约57岁。鉴于杨文开国有功,后人将他同开国功臣安庆侯仇成、广德侯华高等人奉入功臣祠供奉,可见,杨文在后人心中的地位并没有因为“靖难之役”时的兵败而降低。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