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青词宰相——李春芳

  李春芳,字子实,号石麓,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人,祖籍句容,明朝名臣。以状元及第,授官翰林修撰,因善写青词而得世宗赏识,历官翰林学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不为阁臣高拱、张居正等所容,故而屡疏请辞,致仕归乡。

  李春芳,中举后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大儒为师,又“请益”于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受学于丁养晦,擢进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与张居正同科。状元及第后,李春芳任翰林院修撰,被挑选入西苑,为明世宗撰写青词,甚得世宗赏识,此后与翰林侍读严讷一同被破格提升为翰林学士,旋即升为太常少卿,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仍到西苑值班。后来佐理礼部事务,升任礼部左侍郎,转任吏部侍郎,又接替严讷出任礼部尚书,后加官太子太保。

  李春芳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理事,与严讷一同参预机密大事的处理,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特旨任命。李春芳自任学士到执政,共六次升迁,未有一次是由大臣推举的。李春芳入阁时,内阁首辅为深得世宗倚重的徐阶,李春芳遇事一定推戴徐阶,徐阶因此对他颇为器重。穆宗下诏修建翔凤楼,李春芳说:“皇上刚刚即位,就大兴土木,说得过去吗?”此事于是中止。接替徐阶为内阁首辅,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后累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又升官吏部尚书,改授中极殿大学士。

  任内阁首辅期间,阁臣有高拱、张居正等人,二人不能容他,使李春芳萌生退意。还在徐阶为首辅时,高拱一党的监察御史齐康,弹劾首辅徐阶及次辅李春芳在内阁中狼狈为奸、扰乱朝政。当年,李春芳两次乞休,奏疏没有提齐康弹劾的事,只讲了“亲老身衰”的两个理由:父母亲“年并七十有七,景逼桑榆,命同风烛”;自己年龄也大,精力衰减,“目花生而莫辩,心血耗而善忘”,不能再承担内阁重务。穆宗当然知道李春芳乞休的原因,当即下旨安慰挽留:“卿德望素著,年力未衰,朕方切倚任,用图治理,岂可遽求休退。宜即出供职,以副眷怀,不允所辞。”

  齐康因为私怨弹劾徐阶的时候,言语连及李春芳,李春芳上书辩护并请求退休,奏疏中提出的理由是“血疾陡作,不能供职”,左鼻几次衄血如注,医生认为“病起积劳,非旦夕可愈”,希望穆宗能够“悯臣多疾,放归田里”。穆宗派了太医诊治,仍不允其所求:“卿辅弼之臣,忠勤素著,朕所倚任,岂可以微疾辄求休致。宜用心调理,痊可即出供职。”等接替徐阶为首辅后,越来越注意安静,从容行事,很合皇上的心愿。

  当时,官位平列的还有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庄谨慎,而张居正自恃才气,欺凌他人,眼睛里好像没李春芳这个人。当初徐阶因为别人的批评下台,李春芳感叹说:“徐公尚且那样,我能长得了吗?容我有机会请求退休算了。”张居正马上说“:这样倒好,也许还可以保全您的美名呢。”春芳感到震惊,所以多次上书要求退休。

  李春芳最后比较集中地提出乞休,时任南京给事中的王祯揣摩高拱的意图,上书指责李春芳“亲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职而非分希恩”,是为“不忠不孝”。李春芳在乞休奏疏中也提到:“臣果忠实乎果欺诈乎,皇上圣明内蕴,无微不照,自然辨察”,但“忝居丞弼,既经丑诋,岂可复玷班行之首”,要求穆宗将其“即日放归田里”。穆宗很快下旨挽留:“卿辅弼之臣,忠诚体国,朕所眷倚,岂可以人言辄求休致。宜即出安心供职。不允辞。”但这一次李春芳心意已决,连上了四封奏疏,弄得穆宗很不耐烦:“卿昨具辞已有旨勉留,何又有此奏”、“机务繁重,方切倚毗,岂可坚于自遂。宜即出辅理,慎勿再辞”、“卿屡疏求退,已屡有旨慰留,宜体圣怀,勉出辅政,勿再固辞。”

  等到李春芳上了第五封奏疏时,穆宗再无办法,只得下了一道《赐大学士李春芳归田敕》,“特从说请,用遂雅情”,并赐驰传遣官护行,“有司岁给舆隶八人,月馈官廪六石”。李春芳还乡后,父母还都健在,举家自早欢宴到晚,受到乡人的艳羡,在李春芳离世前数年,他的父母才以高龄谢世。李春芳逝世,享年七十五岁,神宗赐李春芳祭葬,并加祭四坛,又追赠他为太师,谥号“文定”,荫封一子为尚宝司司丞,加赠特进。

  李春芳,为人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嘉靖时期的名臣李时,他的才能不及李时,但廉洁则过之,又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史事讲将1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