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州城附近逐个村推行新政的同时,李承明也谋划着扩大生存空间。
对着地图思虑许久,决定先向北攻占玉山县,作为将来进入浙江的桥头堡。
按照惯例,攻取一城前先让观察员严汇东跑一趟,做敌情侦查。
经过一天的侦查,严汇东回来报告道:“玉山城比信州城小很多,城墙周长两千六百米左右,城墙平均高度三米,城内人口大约一万,守军七百。
最关键的是,玉山城里县衙的编制完整,县令、县丞和县主簿都还在,他们名义都已经降清,实则态度暧昧,城内并无半分降清的迹象,估计也是墙头草,谁强他们倒向谁。”
听完严汇东的汇报,李承明点点头,对机枪手何铭秋和狙击手陈邵平道:“你们两人觉得怎么样?”
这次攻占玉山县城的任务,就交给何铭秋和陈邵去做,由他们俩负责具体的战术实施。
毕竟其他的突击队员建厂的建厂,搞生产的搞生产,试药的在试药,一时都抽不出时间来。
而观察员严汇东本来在手搓电机的,但为了拿下玉山县城也不得不停止手上工作,专门跑一趟玉山县。
现在能抽出时间的,就何铭秋和陈邵平两人了。
何铭秋道:“一千兵力,足够了!”
陈邵平也道:“当年我们能用不到一千人打下荆门城,现在我就能靠一千人打下玉山城!”
何铭秋和陈邵平语气中显得自信满满。
李承明道:“说说你们的攻城计划。”
何铭秋道:“还是老一套,那玉山城的守军大多是平时耕种,关键时候过来充人数的兼职士兵,那玉山县令也不是硬骨头,只要我们的步枪一压制,大炮一响,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开城门投降的!”
李承明摇摇头:“我们不能将希望放在敌人的软弱上。”
陈邵平道:“那我们就用大炮轰开城门,然后步枪压制城头守军,再用骑兵快速突入,夺取城楼!”
李承明还是摇摇头,道:“那大炮也没个准头,开十炮也就只能准个一两炮,等你轰开城门时那县令县丞他们早就收拾家当跑了!”
大家都知道,李承明很重视这些文官,具体说是很重视这些文官的治理能力。
如果文官能主动投降,是为上策,能俘获文官,是为中策,让文官逃了或者死了,是为下策。
陈邵平挠挠头,道:“这门大炮要不要再叫梁子城那边改造一下?这时间太急了,炮膛里的毛刺都还没打磨掉,我真怕开几炮就炸膛了。”
时间确实比较急,李承明计划要攻打玉山县后,刚好钢铁厂那边也出钢水了,于是李承明吩咐梁子城那里铸造两门大炮,以便攻下玉山县。
梁子城当即融了一门缴获的红夷大炮,经过去除杂质,降低含碳量后炼成钢水后,用一部分的钢水铸造了这门大炮。
重量减轻了一半,但口径和构造跟原来的红夷大炮一模一样,可以直接使用原来红夷大炮的弹丸。
试了炮也没什么问题,能响能打出去,威力也还不错,就是精准度有点感人。
凑合能用。
剩下的钢水不足以再铸一门大炮了,所以只铸造了这门大炮。
梁子城也不愿意再开炉铸造大炮了,他还要改进炼钢的工艺,并拍着胸脯说等改进了工艺保证能铸造更好的大炮。
李承明想着攻个小小的玉山县城而已,一门大炮也凑合用了。
严汇东道:“那门大炮我看过,说有毛刺什么的就太夸张了,不过精准度有问题那也正常,前装滑膛炮,用的还是红夷大炮的实心炮弹,精度能高到哪里去?”
李承明也道:“你让炮兵凑前一些去放炮,这精准度不就上来了嘛,无非是怕守军抛石头和放箭而已,你让炮兵穿上甲胄,加上盾牌掩护,这样想放多少炮就放多少炮,直到轰开城门为止!
然后你在其他城门也放几个排蹲守,别让县令跑了”
何铭秋和陈邵平纷纷点头,道:“还是队长高,就按这个方法办!”
李承明:“你们大概要多少子弹?”
陈邵平道:“这座小城一枪就能打穿,没必要使用狙击枪了,队长你的精准步枪给我吧,不用多带子弹,一个弹匣的子弹就可以!”
何铭秋:“我也一样,一支步枪一个弹匣就好!”
李承明点点头,于是战术问题就这样敲定了。
之前梁子城提出建议,枪弹这些由李承明统一保管,要用时再按实际需要分发步枪和子弹!
这个提议获得了突击队员的一致同意。
于是突击队员们除了留下自己的手枪和一个弹匣的子弹,其他的子弹和步枪都交给李承明保管。
梁子城的深层用意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同时也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提议,所以没有人反对。
甚至几名突击队员还提议要将手枪也一并交给李承明保管,但被李承明拒绝了。
这事不能太过,突击队员们总得给自己留下防身的武器。
事情定下了来后,陈邵平和何铭秋两人总要有一个人做拍板决定的。
李承明直接指定道:“陈邵平作为这次的主将,有事情你们商量着来,意见统一时,听何铭秋的,意见不统一时,听陈邵平的,意见分歧太大时,传讯给我,我帮你们做决定,听到没有?”
陈邵平:“是!”
何铭秋:“听到了,是!”
做出决定后,陈邵平跟何铭秋决定宜早不宜迟。
当天点兵,明天就携带五天的粮草,凌晨出发,下午攻城!
为了保险起见,两人还带走了骑兵连。
骑兵连的训练初见成效,能进行初步的砍杀了,对付步兵没有多大的问题。
本来李承明不想让他们带走骑兵连的,但考虑到陈邵平跟何铭秋是第一次带兵出征,为了多一重保险,就答应让他们带走骑兵连了。
李承明还叫他们拿下玉山城后赶紧让骑兵连回来,李承明另有大用。
第二天...
凌晨早早的起锅烧饭,吃完早饭后陈邵平跟何铭秋带兵往玉山城而去。
信州府城到玉山县城大约五十公里,朝发午至。
由于两座城池都在信江边上,地势平坦,所以这次行军并没有什么难度,很快在中午前就抵达玉山城外。
陈邵平派出四个连队分别堵住四个城门。
何铭秋见手下的将士还精力充沛,建议陈邵平兵贵神速,马上攻城!
但陈邵平说运送大炮的将士太过劳累,需要休整两三个小时,等众人吃完午饭再攻城!
两人意见不统一,陈邵平也不愿轻易动用最后决定权,于是争论了起来。
最后两人达成一致:架起大炮先开两炮震慑城内,然后休整两个小时后再攻城!
于是在离玉山城城墙两百多米外垒砌了个简易炮台。
兴复军架上大炮后,开了一炮,声响巨大,但没有打中城墙。
炮兵打算调整炮位,继续开炮。
但没想到的是这时城墙上竖起了白旗,然后城门被打开了。
玉山县城投降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