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入京师(上)

  两个月之前,宋庆带兵从徐州出发,往辽东大凌城这边走的时候,情绪可是无比凝重,那时候他想的是要如何在这场历史上明军大败的阵仗中活下去,甚至还能够适度改变一下历史,让败局不那么惨,甚至能够打个平手。

  如今从辽东离开,他的情绪就好多了,毕竟这一趟立下大功,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往后的路也会好走不少,最重要的是他活下来了,损失固然是有,但他也将松山堡剩下那两百来人划拉走了,对此关宁军没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只是两百多人,徐州和邳州的援兵这次损失颇大,又有真夷人头作何接洽之物,带走你辽东两百多兵,谁都说不出来什么。

  除此之外,胡捷的变化也很让宋庆欣喜,这位指挥使回了邳州之后,必然还是那副做生意的老好人模样,但同样也会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邳州卫自此之后必然强大,也必然跟他关系莫逆,甚至是忠心耿耿,狗营之中的幸存士卒经历了这一战,很多也都可以升为军官,将来再冷之后,他将会拥有一支冠绝大明的队伍,在江北更是无人可挡。

  心情喜悦之下,他开始琢磨起往后的安排,包括到了厩之后的事情,以及在那之后去山东对付孔有德叛军之类的,他甚至还有心思去提前布置些东西。

  所谓的提前布置,就是派原本从厩跟他离开的部下,骑着快马提前赶过去。买通一些当地的街头人物,在厩大街小巷之中传颂他宋庆的名声,以及这一次在辽东立下的大功,材料是他自己编好了的。情节方面堪称精彩纷呈,为了防止出现本朝的风波亭事件,他没敢照着岳飞那个规模传,稍微降了些等级。但这些也足够厩老百姓们热闹了。

  为了保证人物塑造的完美性,他无耻的剽窃了说岳全传,将自己设定为高宠,王坚设定为牛皋,薛五变成了何元庆,洛小北则是杨再兴,为此他还特意从关宁军那边要了些媳兵器,给王坚配了熟铜双锏,薛五配了八棱梅花亮银锤。这些兵器两人当然是没用过。但宋庆多少会几个套路。反着这俩都是力大无穷的主儿,耍起来威风好看也就是了。

  不得不说他这手很高明,拿到他那份材料的手下。对于能写出这份东西的大人格外佩服,要知道这猩是当初跟着赵满熊的极少数几个好战分子。虽然在那群财务人才中属于异类,但也都是能说会道爱聊天儿的,可还是被宋庆模仿说岳全传设计的人物,以及极大演义化了的战局描述震惊了,若不是大凌河之战太过惨烈,他们自己读起来几乎都会觉得脸红。

  能被他们几个见多识广的看好,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帮人骑着快马先期进入厩,找到自己相熟的泼皮混混,大把银子花了出去,第二天一早全城便开始传出了大凌河之战的段子,从打孙承宗奉圣命筑城开始,到皇太极狼子野心,越过大汹山,突如其来的包围了大凌城,辽东名将祖大寿被困城中,宋庆盟兄白马银枪吴三桂到处去搬救兵。

  第一天的情节无疑是个大坑,把不少市井百姓的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然后就戛然而止不说了,这是宋庆的饥饿营销,这年头百姓娱乐活动不多,难得有个长篇评书听,当然都要寻觅后面的段落,因此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帮混混再次出现在茶馆,立刻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住了,不少人都是主动掏钱给他们买了茶水点心,想要继续听接下来的故事。

  混混们头天晚上早就背熟,又加上了不少自己的改良,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者自然更是如痴如醉,厩的酒肆饭铺茶堂子,竟然就此平添了好几倍的客人,几乎将位置全占满了,窗外还趴着不少听白书的。

  第二天的故事,从崇祯皇帝圣光烛照,慧眼识英说起,钦点了当日厩大战时大出风头的徐州宋庆,以及他麾下骁勇善战的狗营,宋千户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是能征惯战,几乎就是当代的戚爷爷,听说辽东吃紧,圣上又是亲自点将,感动的痛哭流涕,直言要一死以报君恩,立刻带着兵马北上大凌河,第一仗便会合着秦良玉的白杆兵,打了个干净利索。

  这段情节之中,秦良玉同样也是主角,宋庆本来就对老太太十分钦佩,在辽东大战时双方配合也很默契,因此在书写时特意给了老太太很多篇幅,也让天下人更多的认识一下这位本朝的女中豪杰。

  这年头不但没有《说岳全传》,同样也没有《杨家将演义》,大伙儿还不知道佘太君的故事,老太太秦良玉很好的填补了这个空白,白杆大枪在她手中简直如同通灵银蛇般出神入化,加上宋庆还翻出了之前的浑河血战,川兵的形象也被提升很多,尤其还提到他们衣甲破败,兵器简陋,只余一颗杀敌报国之心,也算是变相的为川兵争取一些福利。

  经过两天铺垫,厩百姓们彻底被点燃了,甚至一些低级军官和小太监们,都会抽空跑去听一段,等到了第三天时,松山堡大战成了主角,明威将军赵森的事迹着实感染了不少人,京营之中有从关宁军调过来的军官,还真认识这个赵森,也知道这是个硬骨头,听说人已经力战殉国,顿时痛哭流涕,随后便找个地方隆重祭拜了一番,在厩传为佳话。

  三天工夫,足够有心人做出动作了,王承恩某个干儿子小太监就是如此,这位太监也是通文墨的,知道皇帝为辽东战事心急如焚,特意抄录了前三天的内容,晚间就给干爹送去了。

  王承恩这人固然有着太监贪财的秉性,可在忠义上头却也算是上佳之选,看过这东西之后大为感动,第二日正午时分,见崇祯吃过了饭,暂时还不太想处理政务,便将这东西递了上去,算是给皇帝的乏味生活找点调剂品。

  崇祯是个异常勤政的皇帝,平日里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都在处理政务,难得有个娱乐性较强的读物,又是他最为关心的大凌河之战,以及他非常看好的宋庆,拿过来之后如获至宝一般,半个时辰之内读了三遍。

  看过之后,崇祯彻底上瘾,再想要后边的却没有了,大战的结局他此时已经知道,只是孙承宗那妙笔生花,引经据典的奏章,哪里有这种演义小说好看,立刻便找王承恩要后面的,王承恩也没想到皇帝如此上瘾,只得再去找那小太监,小太监也是个灵醒的,今日特意去听过,只觉得内容比起之前更加精彩,当然也抄录了一份,早已经准备妥当。

  第四天的内容依然是在松山堡,只是战斗比之前更加惨烈,宋庆连续五次冲阵,彻底击溃莽古尔泰部,邳州卫指挥使胡捷一贯沉稳,却在关键时刻大爆发,两千人马只打剩下三百种子兵,徐州卫百户王坚与宋庆自幼一起长大,危急关头带兵迎战多铎,都在其中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尾处却是残阳西下,尸骸遍地的落寞景象,让人心头无限低沉。

  百姓心头低沉,中低层军官们心头低沉,皇帝心头也开始低沉,哪怕他知道这仗打赢了,甚至连后面的结局都知道,但还是忍不住难受,人依然是在紫禁城内坐着,心却已经飞到了关外辽东,飞到那片依然飘扬日月旗的土地之上。

  明朝两百来年,宫中的事情从来瞒不过外廷,更加瞒不过那些阁臣,这几日外头传的都是大凌河之战,皇帝也叫人抄录一份,并且非常感动,这事情几位阁臣第三天就知道了,本着紧跟脚步的思维,也都派人去找来查看,看过之后同样多少有些感动,阁老们素来是朝堂上的风向标,他们既然感动,意味着满朝文武大臣都被感动,也就感动中国了。

  感动中国的调子出现,宋庆原本预计只能在市井间流传的故事,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到了第五天,孙承宗统帅数万大兵,与同样拥有几万精锐的皇太极决战,竟然是轰动厩的效果,《崇祯英烈传》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皇帝当然很满意,这毕竟是以自己年号命名的英烈传,将来是要名留青史的,百姓们自然也很高兴,本朝出了这么多英烈,自然就是江山稳固,武将们出于职业天性,同样非常兴奋,京营不少人当初都跟宋庆并肩作战,宋庆如今出了大名,将来提起生平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也会被提到,最后连文官都挺高兴,因为指挥最后大战的孙承宗是个文官。

  甭管哪朝哪代,能出现一件普天同庆的事情,都算是难能可贵之极,宋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人才刚到平谷,名声已经响彻京师。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明犬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