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北美市场来说,海外市场则复杂了许多,每个国家地区都因为文化、宗教、地域、社会、乃至法律的差异,而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也使得海外市场的探索充满了诸多变数。即使是主打阖家欢乐的迪斯尼,他们在日本和中/国市场也往往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时候,以电脑特效为主的动作电影、灾难电影可以赢得更多票房。
这也是海外市场对于中小型电影公司来说更加艰难的原因——他们的作品类型受到了更多的限制。但,过去这几年时间里,混沌影业却展现出了优越的海外市场挖掘能力,得益于南美市场而爆发能量的“上帝之城”,在中/国地区备受欢迎的“后天”,影像风格艺术化成功掀起了日本和欧洲热潮的“罪恶之城”,还有将镜头影像的威慑力推向极致而备受追捧的“水果硬糖”……
混沌影业目前所有的作品之中,除了“罪恶之城”,其他每一部作品都是海外票房高于北美票房,这一壮举确确实实地让六大电影公司侧目。像华纳兄弟、迪斯尼这样的大公司,风格鲜明,策略也比较固定,很难像混沌影业那样风格多变地征服不同市场。同样的特质,有时候是优点,有时候则是缺点。
“狂暴之路”也不例外,虽然电影在亚洲地区的表现全面落后于“加勒比海盗2”,但在其他地区展现出来的统治力却令人咋舌,甚至一度有人猜测着,“狂暴之路”能否成为“泰坦尼克号”之后第二部海外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最后还是受制于R级分级的桎梏,没有能够创造如此壮举,但电影的海外票房还是再次交出了完美答卷,以六亿七千九百万的成绩,超过了电影的北美票房,再次延续了混沌影业在海外的独特号召力。
全球十二亿九千两百万票房,距离十三亿只差一步之遥,可惜没有能够再创历史,但这一数据足以让“狂暴之路”一览众山小。
在“狂暴之路”的身后,“加勒比海盗2”、“达芬奇密码”、“冰河世纪2”、“007:皇家赌场”、“博物馆奇妙夜”、“汽车总动员”、“X战警3”、“碟中谍3”、“超人归来”等作品成功跻身了2006年年终全球票房排行榜的十强。
粗粗浏览一下榜单就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碟中谍3”取代了“快乐的大脚”,顺利地在前十名占据了一个席位,这也说明了海外市场的特性——续集电影往往具有更大的拉动效应,同时,好莱坞的明星效应对海外市场有着致命吸引力,这也是美国作为全球娱乐产业最为发达地区的影响力直接体现。
不仅仅是“碟中谍3”,汤姆-汉克斯领衔的“达芬奇密码”、007系列的重启之作“皇家赌场”、前作惊艳的续集作品“冰河世纪2”和“加勒比海盗2”,海外市场的表现都比北美榜单更加优秀,就连“X战警3”和“超人归来”两部口碑欠佳的作品,海外票房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成色,保住了自己的前十席位。
相比之下,“博物馆奇妙夜”作为一部喜剧作品,海外拉动力就明显不足了,虽然这部作品几乎没有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笑点,更多是以大众都能够感同身受的奇思妙想制造幽默,其海外三亿两千万的票房收入也超过了北美,但整体而言,爆发力和持久力还是比不上“皇家赌场”这样声名在外的系列作品。
除此之外,来源于北美的口碑评价对海外票房的影响也是清晰可见的,“汽车总动员”顶着皮克斯的招牌,却没有能够延续神奇表现,海外票房低于北美票房,全球四亿六千万的票房数据,也足足落后了“冰河世纪2”两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差距,根本不像是皮克斯出品的。
“碟中谍3”也是如此,虽然汤姆-克鲁斯和续集的号召力无与伦比,海外票房足足比北美票房翻了一倍,但三亿九千七百万的全球总票房,和前作五亿四千万的成绩也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下滑势头着实太过明显。
当然,“X战警3”和“超人归来”两部作品的海外票房双双低于北美,即使保住了前十的位置,但还是难免亏本的命运。
从这样的发展脉络就不难看出,混沌影业建立起的强大口碑,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作品的扎实质量,在没有续集加成的情况下,依靠着“兰斯洛特-施特雷洛”这一块金字招牌,他们连续四年成为了海外收入高于北美收入的电影公司——仅仅只计算票房数据,兰斯不仅仅是混沌影业最大牌的明星,同时也是混沌影业质量的核心保障,这一壮举恐怕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可以复制,毫不夸张地说,混沌影业在海外的优势甚至大于北美。
这一次,“狂暴之路”在海外摧枯拉朽地创造了历史,难以置信地击败了在海外市场不可一世的“加勒比海盗2”,这也让混沌影业更上一层楼,“出品必佳作”的声望势必将成为类似于皮克斯那样的票房保障,成为混沌影业征战海外市场的最强武器。接下来,混沌影业将推出“钢铁侠”和“无敌浩克”两部作品,这两部都是海外市场愿意买账的作品——电脑特效、超级英雄、动作大片,可以想象的到,在兰斯的监督之下,作品质量只要保持水准之上,混沌影业就还将继续在海外市场横扫千军。
没有人可以忽略这样的混沌影业,也没有人会忽略这样的混沌影业。
整体而言,2006年的全球票房市场依旧是一派繁荣,“狂暴之路”和“加勒比海盗2”两部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之余,还诞生了“达芬奇密码”和“冰河世纪2”两部票房迈过六亿的作品,就连“皇家赌场”的全球票房也达到了五亿九千九百万,距离六亿不过一线之隔。如此成绩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全球票房榜单,去年人们还在惊呼着“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星战前传3”两部作品全球票房双双过八亿,今年就已经见证了两部作品全球票房达到十亿的壮举,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了电影市场的蓬勃生机。
现在再回过头来,审阅一番“福布斯”和“人物”两本杂志对兰斯的嘉奖,这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兰斯以一名制片人兼导演的身份,影响辐射力撕破了娱乐产业的壁垒,延伸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如此壮举确确实实让人感受到了强大威力,甚至比1977年的“星球大战”更加强势。当年乔治-卢卡斯凭借着这一部作品就载入史册,现在兰斯也毋庸置疑地在历史长河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从“纽约客”到“纽约时报”,从“娱乐周刊”到“洛杉矶时报”,从“综艺”到“好莱坞报道者”,甚至于从广播到电视台,主流媒体的言论空前绝后地保持了一致,将赞美之声送给了兰斯,鲜花和掌声都在歌颂着兰斯成就了如此神奇而独特的年份,也许三十年之后,人们就会像他们现在惊叹1977年一样赞美着2006年,历史总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完成轮回,然后进入一个新纪元。
如果说主流媒体的舆论还带有商业气息的话,那么网络折射出来的民众言论就更加平易近人了。雅虎社区、谷歌搜索等门户网站的年终排名之中,兰斯都轻轻松松占据了头把交椅,甚至有人感叹,“难以想象没有兰斯的2006年将多么无聊,仅仅只有杰克-斯派洛船长?那真是太乏味了。但现在,我们却拥有了疯狂的麦克斯!”
这种舆论走向集中体现在了IMDB之上,“狂暴之路”超过“肖申克的救赎”霸占影史冠军宝座已经尘埃落定,几乎没有人可以动摇“狂暴之路”的霸主地位,分数的绝对优势更像是一种碾压;除此之外,在艺人排行榜之中,兰斯也第一次占据了冠军宝座,击败了约翰尼-德普和本-斯蒂勒,这是兰斯有史以来第一次上升到如此位置,考虑到导演的曝光率远远低于演员,而且兰斯是前十名中唯一的一位非演员——至少本职工作不是,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换而言之,即使是在广大的民众心目中,兰斯的影响力也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正如“人物”周刊的评选所说:他,现在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甚至有人愿意掏钱去观看他在马路上经过。
“2006年就等于兰斯”,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但,“2006年能否等于巅峰”,这似乎还必须画上一个问号,因为正在进行之中的颁奖季,“狂暴之路”的前景依旧蒙着一层厚厚的阴影,兰斯能否再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又能否一鼓作气拿下奖项?还是说,学院将再一次辜负兰斯?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兰斯最好的机会,桃乐丝-莱特和柯尔-格瑞德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也没有打算轻易缴械,今年的学院公关,他们不会再袖手旁观!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