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二千余人的骑兵宽阔的道路之上缓缓而行,在骑兵的中间,是一辆巨大的由四匹骏马拉着的马车,虽然没有打上旗帜,但只看这些剽悍的骑兵就可以知道这辆马车的重要程度。△↗,
这是大汉王国最高掌控者汉王高远的车驾,此刻,他正奔行在前往江东郡郡城的道路之上。数路出击的大汉军队在楚国境内势若破竹,节节推进,楚国高层对局势的判断失识,使得他们完全失去了先机,屈完带领着的二十万大军被堵死在秦国南部无法返回,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纵然楚国朝廷发布了全国动员令,但从动员到集结,再到运动到指定地点,都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这其间,稍稍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导致的便是整个布局的崩坏,而涉及到的后勤补给,更是一个大难题。虽然在黄歇的主持之下,这几年楚国一直在致力于吏治的改革,但一个庞大的古老的王国,想在短时间内便如同汉国那样建立起一个运转高效的政府机构,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次全国大动员中,官员冗杂,效律低下的问题暴露无遗,往往一个地区的军队刚刚被征集起来,但后勤粮草,武器却都还没有到位,而在这个紧要时刻,汉军却已是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扑了过来。刚刚集结起来的这些青壮们,马上便又被打散,要么逃回家中,脱去身上的军服,重新成为百姓,要么便是倒在汉军的刀枪之下。
楚地沦陷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楚国朝廷的想象,这也让他们的备战工作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太尉府制定的计划还没有下发到各地,便会传来该地已经被攻占的消息。迫使屈重不得不重新修订计划。
而这种推进速度显然也有些出乎了汉军高级指挥官们的意料之外,他们的后勤补给也出了问题,负责粮草补给运送的大商人,速度跟不上汉军的推进速度,一个个叫苦连天,汉军的推进速度居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停了下来。毕竟是在敌国作战,在不能保证后勤补给的情况之下,大军开进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这意料之外的停顿,给了楚国朝廷难得的喘息之机。
高远就是在这种状况之下,前往江东郡的,这一次进攻楚国涉及到数个军区,第一第二军区,还有青年近卫军以及内河水师,这些部队之间并无统属关系。事前也没有太多的相互配合的经验,在这一次的突击过程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还出现了两个不同统属之间的部队出现矛盾的情况。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到了高远这里的时候,使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赶赴第一线了,与楚国之战,第一阶段已经基本上结束。而到了第二阶段,汉军将会面对一些真正的困难了。楚国广袤的疆域让他们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从情报上显示,现在屈重在楚国都城郢都所在的荆州至少已经集结了五十万大军。
屈重和黄歇是这个世上少有的聪明而且睿智的大臣,楚汉大战打到现在,他们很清楚,如果再想分兵去各地与汉军较量。只可能是典型的添油战术,派出去多少人,只会给汉军增添更多的战功,与其如此,不如毕其功于一役。集结所有能战的兵力,在荆州地区与汉军进行一次大会战,胜,则生,败,则亡。
马车行走在道路之上,几乎无声无息,道路是水泥浇筑的,平整光滑,这几年来,从汉国传到楚国的水泥浇筑技术,对于改善道路状况极其有效,从而在楚国大受欢迎,随着水泥的制造技术在楚国普及开来,也让楚国的道路迅速地从以前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之下改变。当然,在战争爆发之时,这也成了敌人能迅速开进的元凶。这种水泥铸就的道路,想要短时间内破坏也是极为困难的。
当年将这项技术普及到楚国的时候,汉国的高层便已经打上了这个主意,当然还有钢架桥等最前沿的一些建筑技术,当时在国内受到非议的这项技术的传播,至少在现在看来,是帮了汉军大忙的,即便是在当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汉国的钢铁产业的大发展,因为建桥所需的这种强度极高的钢铁,楚人自己是生产不出来的,只能向汉国构买。
楚国地处南方,河流众多,当无数的钢架桥横亘在一条条河流之上时,在汉军抵达之时,便成了他们畅通无阻的坦途。
汉军将领曾担心楚人会破坏这些桥梁,毕竟在现在双方都掌握炸药技术的情况之下,桥梁再好,也挡不住足够份量的炸药爆炸的,不过让汉军上上下下大喜过望的是,楚人居然没有破坏任何一座桥梁,或者这些花费了他们极多银钱的桥梁让他们怎么也忍不得就这样炸掉吧?
高远乘坐的马车,是汉国最新的车辆技术的大集成,内部极为宽敞,足可以坐下五六个人有余,当然现在只坐着他与宁馨两个人而已,这辆马车,在长途跋涉之中,不仅是高远的休息之所,也是他办公的地方。减震技术,滚轴技术,橡胶轮胎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得这辆马车走在水泥道路之上,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颠簸。而随着炸药,手雷等新式威力巨大的武器的出现,使得这辆马车在安保之上又进行了一次进大的改动,现在整个马车的外壁都挂上了一层装甲外壳,这使得马车的重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马车之内,高远正在看着郭老蔫派人送来的山阳之战的战报,手边之上,还放着檀锋的两封遗书,一份给他,一份给宁馨。
宁馨并没有拆开那份信,而是侧着头,一直在观看着窗外的风景。秋天的江东郡,一路上的景色还是很宜人,不过高远很清楚,此时的宁馨,只怕是眼睛看着这些风景,心思却根本在别处吧。
放下手中的战报,高远拿起了檀锋写给自己的信,拆开,信里内容极短,短短的几行字而已。
佩服!
恭喜!
悔不当初!
简单的八个字,却包含着太多的信息在里头。想必檀锋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内心情感是极为复杂的,他佩服自己取得的成就,恭喜自己即将一统天下,成为天下共主,而悔不当初,只怕是在后悔当初在易水河,他不该去救自己,如果自己死在了易水河,后面的这所有的事情,都将不会发生了。
高远摇摇头,这样的一个人,既可悲,却又可佩,即便是在临死之前,也还没有丢掉他的高傲。
“你不看看檀锋给你的信吗?”高远放下手中的信件,轻声问着宁馨。
“不看啦!”宁馨轻轻地摆摆头,拿起那封信,慢慢地,却是极坚决地将其撕成了碎片,手从窗户里伸出去,一阵风吹过,满手的纸屑如同雪花一般,从手中被纷纷吹走。
高远伸手捉住宁馨的手,低声问道:“感伤啦?”
宁馨冲着高远一笑,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听到他终于死了,我却没有感到多少畅快,心里反而更多的想得是早年的事情,檀锋比我大八岁,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以一个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在我身边的。记得他二十岁岁成婚的那一年,我还哭来着。”
高远笑了起来,“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倾慕一个却是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有为青年这很正常嘛。”
“后来他的妻子去世了,而那时我也长大了,不少人都认为我们将是天作地合的一对,不过那时候的我,心里可正对另外一个人有了仰慕之情。”
“那肯定就是我了!”高远大笑。
宁馨白了洋洋得意的高远一眼,“后来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无经的痛恨他的,可现在他当真死了,心中却有些怪不是滋味的。”
“你是一个好姑娘嘛!”高远轻拍着宁馨的手,“你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人的好处,而忽略了他的可恶,人死如灯灭,你现在想起他对你好的那些过望,太正常不过了。对了,张一也写来了信,檀锋留因交城的家眷,他已经押送回了蓟城,请示怎么处置呢?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檀锋的大儿子已经懂事了。”宁馨想了一想,“将他们还留在大陆显然是不大合适的,将他们送到扶桑那边去吧,步兵夫妻不是在哪里吗?交待步兵看顾他们就好了,有步兵在,一来不会有能欺负得了他们,二来,将来也不至于生出什么乱子来。”
“嗯,那就这样办吧!”高远点点头。“周玉回到了蓟城,准备当一个小老板了,檀锋死了,当年我在燕国最大的两个敌人,现在可都是正式鸣锣收场了。”
“还剩下最后一个呢!”
“你是说路超吗?”高远笑了。u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