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文神道

  当荀易醒来时,已经是初五傍晚。

  吃饭的时候李兴鸿跟他说起双考制的情况。

  荀易皱眉:“难怪这次这么严,难不成本朝准备效仿乾明,来一场科举制度的大改革?”

  “可能是吧。”李兴鸿说:“刚刚朱大人来信,说这次判卷由吏部侍郎宋保德大人进行判卷。”

  “宋保德?”荀易放下碗筷。这位可不就是当初在荀钰遗折想要将爵位传给荀易时,出面进行阻拦的人?

  当初荀钰将死,本想要让圣上将爵位传给荀易。但以宋保德为首的一群人借口荀易年纪太幼,什么怕他骄奢,怕他日后早夭,所以荀家爵位暂时悬空。

  爵位嘛,若非朝廷开国之初的阶段,现在已经很少赐予爵位。能够扣下来一个,未来说不定能够把荀家的食邑都给再度收归朝廷。所以当今圣上默许,准备等荀易成年之后再论。

  “我说呢,敢情这次是冲着我来的!”荀易目光一寒,心中盘算:宋保德想要在考卷上整自己,只有第一场的文考和第三场政考。第二场的数考,算数等答题都有其标准答案。判断对错,很难在这里面给荀易抓马脚。

  “第一场文考前半部分的文学倒不担心,同样都是死答案。但后面借古喻今以及最后那片文章恐怕有些疑难。如果他看出哪张试卷是我的,恐怕就会借机打压我的名次和分数。”

  正如荀易所料,宋保德和五个同伴判卷时刻意寻找荀易的卷子。

  “你们先判前面的部分,然后把问题全对的卷子给我。”宋保德喝着茶,心中恨意忍不住涌动。

  “荀源,你坏我文道修行,那么就别怪我对你儿子下手。”

  文道传承倚重人道,融入儒法之内,有五大境界修行。五大境界圆满便可蜕变成为天神。而文道修行,除却建功立业的天封路线外还可以自己积攒文气著书立传。甚至还有一个更便利的捷径——科举。

  文昌帝君亲自执掌科举考试,就是在培养文神种子。

  从乡试开始,每一位得解元之名的才子都会被文昌帝君赐予一道神力,点亮自身文运命格,开始文道的修炼。

  此乃立心之境,立文心,丹心明湖,气呈淡白。

  会试得会元之名,文昌帝君再度赐予一道神力,跨入文道第二重境界——立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墨意经纶笔斥遒。到了墨意经纶的境界,文气呈墨色,堪比神灵。可借诗词歌赋惊动鬼神。这就是文判等人施展的文神言灵之法。

  而如果能够在殿试中取得状元之名。文昌帝君会赐予第三道神力,一举跨入文道第三重境界——立功。连中三元,这是一个极难达到的成就。古往今来这种人物流传千古,本身也具备三重文道之力。春秋刀笔,这可是文判官目前的境界。很多人这一辈子都止步于此。而柯状元虽然是文曲之神,但因为生前没有三元及第,所以只得状元那一次的文昌赐福,慢慢培养文气起步。

  三元及第的状元,是未来文神的中坚力量。大周包括历代诸朝的人,屈指可数。

  宋保德当初在郡里堪称第一才子,轻轻松松取得解元之名。不过在入京会试时候被荀源挫败锐气,仅仅得到第二名的成绩,会元被荀源取得,一举让荀源成为第二境界的文道修士。

  荀源连中二元,本来依照他的文采便是状元也可当得。但三元及第,文动鬼神,一个这样的人才日后很难给朝廷效力。

  因为每一位三元及第的才子,都会被文昌帝君标记。日后这种人物,朝廷很难压制他们的势头。或许还会诞生一位活生生的圣人出来。

  三元及第后,已经算是半个文神,在文昌宫中挂名殿试之后成就自己国家的******。还可以参加十二年一度的文昌策考。和其他国家的三元才子们进行本大州域的考试比拼。

  胜出之后,四元连贯,就会被文昌帝君赐予第四道神力,成为文道第四重境界——立命。

  腹隐珠玑,兰呈五色。心怀锦绣,江山如画。

  到了这个境界,自身蕴含的文气转化五色,在儒家可尊贤。文襄君作为邪神就是这个层次,在文神中已经属于高位。死后也可以直接加入文神一系,成为三位帝君的属神。

  天庭治下九大神州,每一神州六十年一比,四元连贯的贤人们进行最后一次比试。在三位帝君的关注下进行最后一次文道比拼。

  如果这次,再得到第一名。五元合一,直接蜕变至天神的层次。

  六十年成为天神,这就是文神一系最快的境界。只要五连魁首,就能一步天神!

  所以,朝廷对会元在殿试的排名很慎重。如果是一个连中二元的会元,一般不会给状元的名号。

  三元及第之后命归文昌,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轻易生杀予夺。于是,先帝对荀源进行打压,加上荀源为人风流,索性就把探花的位置给他了。

  自古探花多风流,有时候比榜样还显眼。至于状元,先帝凭借自己的喜好点了宋保德。

  因此,荀源和宋保德都仅仅得到两次文昌赐福,没办法以三元及第的身份参与文昌策考。

  想到自己因为荀源而失去一步登临天神的机会,宋保德对荀家身怀怨恨。

  “我成不了三元及第,你儿子也别想!”

  荀易近些年有不少作品流落在外,更别说他写了两本书。宋保德是个有心人,收集作品,研究荀易的笔迹。虽然这些作品因为排版的关系没有亲稿才有的避讳字体,但排版用的活字印刷是以荀易字体为原版,所以从笔画上也能捉到一点笔锋神韵。

  再者,这次考卷上的避讳字体,也会暴露荀易的身份。

  跟五个同伴花了一天时间进行判卷,将前面死答案部分完全正确的五份卷子拿在手中。

  “如果荀源的儿子连前面部分都做不出来全对,不用我出手他自然得不到解元。”

  这五份卷子整齐工整,唯独一份卷子上沾染墨迹。宋保德摇摇头,将这份卷子抽出来:“卷面不工整,扣分。”

  然后其他四张卷子对比,又抽出一份卷子:“这张卷子答题呆板,虽然前面全对,但没什么新意。暂留。”

  然后把其他剩下三张卷子给其他人传阅,三张卷子后面的大题利意明确。五人看罢,点头让宋保德暂时放在一边。

  “不出意外,这些人可直得举人之位。”

  就算后面两场没有出来结果,仅仅凭借第一场的卷案,便看出这三人文采,可得举人之位。

  “而且,荀易那小子应该就在这里面。”宋保德目光幽邃盯着一份卷子。这份卷子使用的避讳字眼很醒目,“茂”“钰”“源”“芸”……

  “荀家茂德公,还有他祖父、父亲以及母亲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个人了!”宋保德暗暗给这片文章判死刑,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内敛文气,如兰似云,想必是文昌帝君眷顾这位学生。而且他对农耕、游牧文明的见解入骨三分。里面还隐隐指出天庭和异神之别。”

  “不错,不错。想我九州天庭泱泱浩大,岂是那些蛮夷异神比得上的?”看到这篇文章态度鲜明,就算后面那篇辞藻有些病语,宋保德也不愿意计较了。

  “阿嚏——”荀易突然打了个喷嚏,在宋保德开始阅卷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第二场的考试。

  数考,拼的就是算数工程。甚至还准备一个账本让他们来进行实际演算。

  “幸好我从小就学这些东西。”荀易倍感庆幸,自己的运气真的不错。两次考试居然都能碰到自己熟悉的题目。“不过要说算数,当年刘振英得的是头筹。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还有李俊德,刘振英给他补课,到底管不管用?”

  飞快写着自己的答案,这一场对他而言毫无压力。

  文昌帝君站在他背后观看他的答卷,然后又去看了看荀晟等人的答卷。在第二场中有着全部正确的仍然是三个人。除却荀家二子外还有一个郡内其他地方的学子。

  “看样子,想要分辨高下,只能看第三场了。”

  第三场是政论,也是勘察这些学子对政治的敏感,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办法。举人之后,已经具备做官的条件。为人父母官,如果不会办事光会诗词有什么用?

  于是,政论问的是如果判案,如何治理民生方面的问题。

  荀易抹了抹下巴,想起自己在城隍府这几日所学。“文判教了我这些判案经验,的确有用啊!”

  下定决心回头去给文判添一份香火,荀易又看到最后二题。

  最后二题涉及时政,一道题问的是北蛮入侵应该如何行兵。荀易对兵法了解不多,但从小因为家中渊源刻意学了不少。

  “算了,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我其他题目答得不错,应该有一个好成绩。”

  另一道问的是当瘟疫爆发后作为父母官应该做的措施。后面还有城中粮食以及兵力方面的限定。

  几日之前,荀易刚刚在苗县来了一场实际学习。

  “好人有好报,这句话我是信了!”当初荀易心生善念,去苗县救人,现在这一切都用上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

  书虫的茶话室

  关于荀易的名字,荀(xun)易(yi)这个字真不念gou,请不要再说苟易了。

  另外风烨的名字。风(feng)烨(ye)这个字真不念hua,请不要说成风华。

  三本书的主角,看起来就长明的名字最好念,虽然是三个字的。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太易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