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留守温哥华的部队,最多也就投入30万地面部队,以我华夏之大,这点负担不说是九牛一毛,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重担。”,听李晖这么一说,国内口粮问题倒是不用担心了,可是最多才投入三十万地面部队,能打得赢吗?要知道,美国现在光是常备陆军就有一百多万,总动员后更可达到300万以上,甚至超过500万都不是没有可能啊!
“我之前不是说过吗?就北美西部的地形和开发程度,美国也同样难以投入重兵,以我军战斗力的优势,二三十万地面部队即便不足以彻底击败美国,也足够将战线稳定在美国境内了。”,李晖稍稍有些不满地答道。由于生化兵领导力不足的天然缺陷,也由于贵金属的消耗实在太快,地基计划完成前后,李晖陆续解雇掉了十几万生化兵,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高等级生化兵,然后火线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接班,但目前来看或许是有些揠苗助长了,其中绝大部分人的素质还不如那些生化兵,别的不说,记忆力就差远了,好的工作习惯也还需要花时间培养......
反倒是那些旧官僚的表现还行,至少脑子够用,毕竟,能够在旧官场上混到不低的位置,解放后还能被李晖留用的,个个都是人精。同样是提出质疑,袁世凯问出来的就有价值多了,“可是不能彻底击败美国的话,如果美国政府死不认输,岂不是会打成长期消耗战?要是形成这样的局面,其他列强就要坐收渔翁之利了......”
“这种可能性的确是有,但我想不会太大,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国家,一贯都是利益优先,不至于这样情绪化。”,李晖说到这里,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何况就算真的一直僵持下去也没关系,因为世界上唯一能够成为我们劲敌的也就美国一个,其他国家就算坐收渔翁之利又怎么样?他们的人口已经决定了发展的上限,就算卖军火赚了大钱,它们的国力也不可能反超中美。好吧,老毛子的人口是比美国更多,但他们不来一场彻底的变革是不足为惧的......”
“只要战争在美国境内进行,那么我们国内的经济照样发展,而美国则大受影响,国力损耗必定数倍于我,此消彼长之下,最后赢得这场持久战的一定是我们。只要美国这个唯一的劲敌衰弱了,我们就是赚到了,这场战争就值得一打。”,李晖充满自信地说道,“何况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还有一个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很难一部分国民都是可以共安乐而不能共患难,到时候必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势必让美国更难长期坚持。事实上,别说是真打起来,这几年里我们只不过时不时在两国边境举行一下演习制造紧张气氛,美国人口就开始外流了,最近这三年里美国移民国外的人数都比移民美国的外国人数目更多,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李晖的这番剖析让大部分质疑者都如释重负,但那个农业大臣还是不依不饶地继续问道,“可是长期战争还是会令国内的百姓不满吧?”
“这不是你的职权范围吧?管这么多是想当总理啊?”,李晖心中很有些不悦,甚至下定了撤换的决心,不过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还是简单地解释了几句,“人民反战从来都不是因为他们憎恨战争本身,而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在战争中受损,或者说是他们能够从战争中获得的利益不足以弥补其所蒙受的损失。”
“这场战争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全面战争,但实际上规模并不算很大,所需投入的人财物力甚至还不及防灾救灾,以中国体量之巨,不至于会明显影响全国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从宏观上来说,老百姓从中失去的很少,跟他们所能得到的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李晖说到现在多少有些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接下去继续说道,“从长远看,我们赢得战争之后可以从美国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让我们的经济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而从短期来看,战争固然可怕,却也是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虽然真正能够立下大功的人数不会很多,但这可以带给老百姓希望和憧憬,这就够了,足以让他们忍受生活中的苦难,何况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那么艰苦。”
李晖说到这里,不禁想起历史上的美苏竞争,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分配更加公平的关系,如果只比占人口大多数的底层平民的生活水平,苏联是要超过美国的,但事实上苏联人还是对美国无比向往,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整体国力的强大,更由于希望总是会往好里想,哪怕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流水线工人,臆想的也至少是中产小资的生活,而知识分子所憧憬的都是西方大富豪的生活,这样一来苏联的体制自然就没吸引力了。
所以说,在实现了温饱之后,一个政权要想获得老百姓的拥戴,比起当前生活状况,让其对未来充满希望才是更重要的,而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战争正可以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打仗会让中国老百姓不满?错了,一直和平没仗可打,他们才会不满!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